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黄帝内经素论》第六十篇:骨空论(一)

★★★★★篇名释:本篇主论骨病之病因、病位、病态,全身头部、颈项、胸胁、腰背、臂胫、髓空之分布及刺法,以及寒热病当灸二十九处。因通篇论述均与骨空相关,故此名篇《骨空论》。

《黄帝内经素论》第六十篇:骨空论(一)

SW60-D0101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黄帝问道:我听闻,风气是百病之起因,用九针治疗风病,怎么治?

Q0101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岐伯回答:风气从体外进入,使人寒颤、汗出、头痛、身沉、畏寒,治疗在风府穴,调理身体阴阳。正气不足就补,邪气有余就泻。

Q01011【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大风病,颈部、项部痛,刺风府穴,风府穴在上椎。

Q01012大风,汗出,灸譩譆,譩譆,在背下侠脊傍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应手】。

大风病,体汗出,灸譩譆穴。譩譆穴,在背脊下方脊柱两边三寸(6.9厘米)处,验证时,让病人口呼譩譆,譩譆穴颤动应手。

Q01013【从风憎风】,刺眉头。

迎风时憎恶风,当刺眉头攒竹穴。

Q0102【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

失枕病,在肩上横骨左右,弯曲手肘,使其揄引手臂,与肘尖齐平,正是艾灸之脊中穴。

Q0103【月少】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譆。

最末肋骨连络季胁,牵引小腹而痛、胀,刺譩譆穴。

Q0104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腰痛,不可用于侧转、摇动,急剧牵引阴部睾丸,刺八髎穴与痛上部位。八髎穴,在腰部以下骶后孔中。

Q0105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鼠瘘、寒热病,反复针刺寒府。寒府,在膝关节外侧解营。刺膝上外侧骨空时,使患者叩拜;刺足心骨空时, 使患者下跪。

Q01085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督脉生病,治督脉。轻微的治横骨上曲骨穴,病重的治脐下阴交穴。

Q0109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患者吸气有声的,治其喉中央,在缺盆内之天突穴。

Q01091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其病气上冲喉咙的,用渐进法治疗。渐近法,是指从头面部先治。

Q0110【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骨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荥】;【淫泺胫痠】,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

跛足、膝部能伸不能曲,治楗部穴位;跪坐就膝痛,治髋关节两边穴位;站立就骨节松懈,治膝关节骨缝穴位;膝痛,痛及足大趾,治膝窝穴位;跪坐就膝痛如有物藏,治膝关节骨空;膝痛不可屈曲、伸展,治背内之大杼穴;膝痛牵连小腿如被折断,治阳明经内俞髎;膝痛如与胻骨别离,治足太阳经荥穴(通谷穴)、足少阴经荥穴(然谷穴);淫邪停泊、小腿酸软,不能久立,治足少阳胆经别络(光明穴),光明穴在外踝上五寸(11.5厘米)处。

Q0111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辅骨之上,横骨之下称为楗;髋骨两边称为机;膝部关节称为骸关;膝部两侧高骨称为连骸;连骸之下称为辅骨;辅骨之上膝窝称为腘;膝窝上称为关;头后横骨称为枕骨。

Q0113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胫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髓液之骨空,在脑后分为三处,在颅际锐骨之下:其一在牙龈根下;其一在项后内部复骨之下;其一在脊骨上部骨空,在风府穴上方;脊骨下部骨空,在尻骨下方骨空。有数个髓液骨空,在面部鼻子两边;有的骨空,在口下正当两肩处。两肩膊骨空,在肩膊内之外侧。前臂骨空,在前臂外侧,离手踝四寸(9.2厘米)处,两骨空之间。股骨上骨空,在股之外侧,离膝上四寸(9.2寸)处。小腿骨空,在辅骨之上端。大腿处骨空,在阴毛内动脉下方。尻部骨空,在大腿骨之后,相距四寸(9.2厘米)处。扁骨,有渗入的肌理凑集骨松质,无髓孔交换髓液,无骨空。

Q0114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灸寒热病之法:先灸项后大椎,以年龄为灸之壮数;再灸尾骶骨,以年龄为灸之壮数。

Q0115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

发现背部脏腑俞穴凹陷处,灸它;举臂时肩上有凹陷处,灸它;两季胁左右,灸它;足外踝上绝骨之端,灸它;足第四趾左右,灸它;腨下凹陷之脉,灸它;外踝之后,灸它;缺盆骨上,切按时坚硬如筋而疼痛之处,灸它;膺中陷骨处天突穴,灸它;手掌横骨之下,灸它;脐下三寸(6.9厘米)处关元穴,灸它;阴毛际动脉处,灸它;膝下三寸(6.9厘米)分肉处,灸它;足阳明经足背上脉动处,灸它;头顶上百会一穴,灸它。

Q0116犬所【啮】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被狗咬伤之处,灸其三壮,即用犬伤病疗法,灸它。

Q0117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全部适宜用灸部位,二十九处。因伤于食物,灸之不愈的,必须在发现经脉有过于背部处,数刺相应俞穴,然后服药。

公众号:其人颂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