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礼仪 > 辩论赛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辩词分析

辩论赛2.63W

温饱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只有解决温饱问题我们的社会才有更好的发展,那么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辩词分析,欢迎阅读。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辩词分析

思路分析

纵观整场比赛,正方的输,不是输在反方手中,而是输在自己的手中,他们是被自己打败的。从我们对辩词的分析来看,反方并没拥有致命的武器,在辩题上也丝毫不占优势,相反,正方在辩题上或许还略占便宜。正方的辩题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如前面所说的那样,正方应该对辩题的每一个概念进行严格而全面的界定。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二个概念,首先是“温饱”,怎样才叫做温饱,怎样才叫做不温饱,正方应在二者之间划一条比较清晰的界线,并且要说明划分的依据,当然绝对清晰是不可能的;其次是“谈”,从正方的立场来看,应该将其界定为“建立”“推行”之类,这样的界定在口头语言的使用中是完全有依据的,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在界定时,不能简单的定义一下了事,还应该提出之所以这样界定的依据,尤其是可能引起较大争议的概念,这样才能说服评判与听众(这是辩论的目的所在),才能封杀对方立论的空间,才能争取到辩论的制空权。然而遗憾的是,正方并没有这样去做。正是因为没有作这项工作,所以没有将辩题理解清楚,甚至可以说没有真正明白辩题的含义,因此,在整场辩论中,正方表现出逻辑思路混乱,没有清晰的逻辑底线。其实,正方应该有的界定,在辩论过程中零零星星地都出现了,例如,一辩一开始就说了:“谈道德是指推行道德”,三辩提出的“超道德”概念,四辩指出的:“晚饭没吃也没关系,下餐还有得吃,这不叫饥寒哪!”等等,但由于没有对辩题进行全面细致的推敲,于是便让这些闪光的思想被一大堆杂乱的言辞给淹没了。我们从对辩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反方的逻辑也是很不严密的,也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只是正方自己的逻辑思路没有理清,穷于应付,无暇顾及罢了。

在辩论过程中,正方应坚持现实主义的作法,从世界的本来面目出发,而不是从理想的角度出发。站在执政者的角度思考,而不是站在修行者的角度,前者事关全局,具有普遍的意义,后者主要关系到个人。同时从宏观的人类发展史着眼,从道德的起源立论,而不要受现实社会的细节问题拘束,要强调道德的从无到有的产生、建立、推行过程,这样立论就非常有力。大量的证据足以支持正方的观点。间接的证据有:在缺乏温饱的情况下,伦理道德能够维持原有水平不下降那就非常不容易了,更不用说进行新的道德建设了。而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若持续时间比较长,道德水平的下降是必然的了,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直接的证据有正方自己提到过的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便是个非常典型的失败的例子,说明在普遍的温饱还没有真正解决的时候,就推行新的道德(要求人们达到共产主义道德水准)是不可能成功的。

当然,反方则宜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强调这个世界应该怎样,人们应该怎样。反方实际上就是这样去辩的。当然这样辩,略有些诡辩之嫌,因为这样辩是通过论证道德对社会的作用,来强调全社会和社会中的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该讲究道德,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一来,就实际上已经对辩题作了一些修改,辩题也悄悄地发生了转移,当然这是在正方已经定义的情况下(正方已经将“谈道德”定义为“推行道德”),因为反方自己并没有定义。反方如果要避免诡辩的嫌疑,就应该在“谈”字上进行反定义,即可定义为实施、践行,这样论证起来就理直气壮的多了。我们注意到,反方没有定义,这不能不说是个缺陷,只是正方也没有完整的定义,并且逻辑比较混乱,反方才得了便宜,否则鹿死谁手,还很难料定。

不过反方也可以在“道德”二字上下功夫,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摆脱今天的道德观的束缚。例如远古时的生人祭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呢?一百多年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多妻制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呢?在食物极度匮乏时,制定抽签决定人的生死的规矩,是不是建立了一种新道德观呢。只要我们放开思想,辩论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辩题最关键的词是“谈”字,谁抓住了这个字,谁对这个字作了更令人信服的定义,谁就占领了本场辩论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辩论的进程,从而赢得这场比赛。但由于这个字含义很丰富,并且在辞典中没有将它在实际使用中的含义全部列举出来,所以不确定成份很多,界定的难度也比较大,然而,一旦界定成功收获必定不小。我们注意到,在这场比赛中,可以说双方都没有试图去控制它。尽管正方开头的时候,简单的定义了一下,但很快就放弃了,在后面的辩论中,一是没有注意明确它,二是没有坚持它,失败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