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学习焦裕禄精神:实事求是 真心为民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凡事探求就里,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发展规律,作出正确决策。在全国狠刹“单干风”的时候,焦裕禄也没有“一刀切”,他同意社员趁闲补空改造碱地,收入的粮食由社员自己支配,国家不计征购。不要小看这一点“灵活”,在当时需要何等的胆识!在谈“包”色变的年代,焦裕禄推行植树造林责任制,提出六种承包法,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

学习焦裕禄精神:实事求是 真心为民

焦裕禄为什么不怕吃苦,一定要反反复复下基层、到现场?焦裕禄为什么不怕得罪领导,冒着“扣帽子”的风险,也要尊重实践、给群众“留口子”?因为他知道,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是相通的,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为群众办成实事;因为他坚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是从根本上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政策通常是根据“顶层设计”和各地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还考虑全局综合平衡因素。我们贯彻上级指示,既不能借口特殊,擅自变通,无视统一部署;也不能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为执行而执行。那种简单、盲目的“一刀切”,看起来执行得很坚决,实际是最大的怠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我市召开的县(市、区)委书记焦裕禄精神专题学习座谈会上,市委常委、黄岩区委书记陈伟义说了多年前一件因干部没有尊重实践导致群众损失的事——组织抗台时,按照上级“不死人、少伤人”的指示,要求渔船进港后渔民全部上岸,但遭到船老大抵制,有一位船老大的亲戚是机关干部,当地政府就通过这亲戚施压,让他上岸。结果,台风一来,有人值守的渔船没有大碍,被迫服从命令的渔船则碰撞被毁,船老大怨气大,那干部也很内疚。应该说,如何抗台、如何顶风顶浪,船老大比领导干部有经验。领导干部不问计于民,就容易“瞎指挥”。

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想为群众办实事的,但也会出现类似良好愿望与实际效果不相符、出发点与“目的地”不对称的现象,如有的单位这个改革决策、那个发展构想,往往想得好,却推不开,或事与愿违,群众不欢迎。归根到底是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了解群众需求。要说道理,“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书、不唯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当干部的都明白,但为什么落实起来就难?一到关键时刻就忘?这里既有认识问题、水平问题,更有作风问题——抓任务靠临时突击,抓发展靠推广“模式”,根本顾不上“望、闻、问、切”。

新一轮改革,要求越来越高、涉及领域越来越新、复杂性越来越强,更应该通过艰苦细致的调研,摸清实情、了解需求、探求本质、掌握规律,加强改革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走错路、少走弯路、闯出新路。本报昨天公布了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提出的改革方案,有些是明确具体的改革措施,有些是方向性、原则性、导向性的要求,市委主要考虑到改革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区域差异性大,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再作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为基层改革实践留下探索的空间和余地。可以说,这“留白”,实际上是“留绿”——留下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绿色通道。

抓改革,既吃力,又有风险。如果不站在群众立场,不为群众着想,雷声响过就不知雨点在哪。干部只有真心为民,才会大胆实践,实事求是地加快改革进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四风”问题,可纯洁我们的干部队伍,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最关键的是为群众出力。改革之树,也只有扎根在群众中,才能枝叶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