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家乡的美文欣赏:风车记忆

本站:徐徐转动的风车,带动着我们的记忆,让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变化,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风车记忆》。

关于家乡的美文欣赏:风车记忆

年前,弟弟一家人回家乡,临行前,我拜托他们,一定要把老家的山山水水拍几张发过来,让我见识见识家乡的发展变化。

弟弟回到老家后便专程去了一次老屋,将房前屋后拍摄成好几段视频发了过来。我看着那颤巍巍地站立着、且破败不堪的老屋,甚是伤怀。但屋檐下摆放着一架完好的风车却进入了视线,勾起了我久远的回忆,有了一丝宽慰。

这风车,是我家过去用来车米扇麦用的农具。是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部件组成,美观大气。说它是车,底下没有轮子,倒有四条腿,摆在院坝就像一头健壮的牛。它是一种利用轮轴转动生风,扇去粮食中的秕谷、谷糠、麦皮、草杂之类、纯净粮食的器具,所以叫风车。其设计构造巧妙,传说是木匠祖师爷鲁班所造。反正,我家这台风车,不用考究,可是我那心灵手巧的三舅亲手做的。这风车由四根坚实的竖柱支撑着风箱和车斗等主要构件,在风箱里安装上风叶转轮。轮轴中间通出一个摇柄,通过摇手的动手带动叶轮旋转,实现了扇干净粮食的作用。摇风车无需多大力气和高超技巧,十来岁的小孩子都能操作,摇手带动叶轮的旋转,风叶就宛如电风扇一样扇出风来。风车车斗很大,无盖却有活动底板,底板关住时将粮食倒入,扇粮时打开活动底板,粮食便从车斗底部狭长的一道出口漏下。这时,需要不停地摇动摇手,粮食从开口下落时通过风力作用,将皮糠草杂之类较轻的杂质吹走,从风道出口飘飞到一米多远的地上,也可套上较大的口袋接装,收拾起来省事。粮食较重,直接从风车下边的漏槽流下,接在箩筐等器物中,实现了粮、杂两路分离。风车看似简单,使用起来其实也要一定技巧,就是要掌握摇摇手的快慢和车斗开口大小的适当。倘若摇得太快太猛,风力过大,会把饱满的谷粒米粒与皮糠一起扇出去,那就形成了浪费;如若摇得太慢,风力微弱,开口又大,秕谷和糠皮等就扇不干净。因此,必须掌握风力均匀,开口适度。

其实,这风车是农民世代劳作实践中的智慧沉积,一板一眼地演绎着粮食收获后原始加工的一个过程。当粗糙的大手捧起一捧干干净净的粮食,在阳光晃荡下幸福地眯起眼仔细端祥,汗渍浸湿的脸上便写满了得意的笑容。然后,将这些汗水漫透的宝贝,用戳瓢干净利索地铲起来,装进大板柜,一年的辛劳和富足便成了实实在在的收成。

劳动是辛苦的,收获是喜悦的。老百姓苦中作乐,他们一边扇粮食,一边讲笑话,唱山歌、打迷语,用农具的形状,劳作的场景来拟物、喻人、明理,内容丰富,情感细腻,贴切形象。我记得有关于风车的一些谜语,比如:“说它是辆车,其实不是车,风儿一吹来,吃的全都卸。”“远看一头牛,近看光骨头,嘴巴长背上,鼻子长后头,从不吃庄稼,喜欢吸长风,糟糠鼻孔吹,宝贝人间留。"“远看一匹马,近看没尾巴,肚里嗡嗡叫,嘴里吐黄沙。”扇着丰收的粮食,人们内心的喜悦,总会找到各种方式表达,于是便有了以歇后语、山歌等形式的抒发。我记得关于风车的歇后语有:“风车耳朵摇车心—一转得快。""风车扇粮一一兵分两路。”“风车里转转就知道一一是米是糠。"“风车板子做蒸笼一一受完冷风受热气。"关于风车的山歌传唱也较多,比如:“哥在院坝打链枷,妹在一边扇风车,风车风车吱吱呀转,妹爱哥哥庄稼汉。”"小哥哥真善良,帮着阿妹扇食粮,风车一摇吱吱响,分出大米和麦糠。”“风车歌唱粮满仓,丰收的喜悦心底藏,阿哥打粮妹扇糠,拥抱一轮新太阳,幸福奔小康。"在我们农村,歌子里唱的“哥哥"和“妹妹",一般多是对夫妻或恋人的昵称。

小时候,在大人劳作之余,好奇的我们常会看看风车的构造,并模仿着大人扇风车,甚至淘气地钻在出风口吹一身糠皮尘埃。妈妈扇粮食往往就是一整天,成山的谷子或小麦,扇干净且要装进板柜,非常劳累。我总想给妈妈搭把手,妈妈就手把手地教我。很小,我就成了扇风车的好手。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风车不停地转动,人要不停地劳动。只要人勤快,肯动脑子,象风车一样转个不停,一定不会饿肚子。”如今,电器化的科技产品已取代了很多手工劳作的农具,风车在农村已很少用了,而妈妈的那句话仍深深铭刻在我的心底。

公众号:美丽的坝河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