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7):真心无形用上见

原文:

读雪漠老师《真心》实修偈颂(7):真心无形用上见

悟心性品第二

一、悟体用

任心当自在,明空常保任。证得明空觉,圆满证三身。心用悲周遍,显现诸化境。

由体而起用,随缘现染净。慧体性空寂,空而能现用。真心本空寂,无相亦无形。

妙用合妙光,妙相种种生。为天为地狱,作佛作众生。迷则随染缘,现为众生界。

悟则随净缘,涅槃由此生。随缘而升沉,心体无减增。化妙用之源,觉性之明分。

明分达于外,化为心之用。心体本无相,行者难得见。须从用上寻,才能觉照之。

现前一念起,认知心实相。一念即真性,明觉观照之。能现初动时,起用下工夫。

昭顾于当下,返照于觉知。了知见闻者,吾心非吾体。心性在作用,随行无不是。

心若不用时,隐然难见体。故要生大用,大用有大机。心之体本净,心之相光明,

其用大周遍,三者不离分。真心本来慧,光明而清净。所谓开悟者,即见此实相。

昭昭而不昧,了了常相知。真心即万法,自性本元成。心生万法时,慧日亦显现。

如云开日出,如灵光独耀。心珠独朗然,常照诸世间。无一尘间隔,未尝有断续。

《真心》偈颂第二部分为“悟心性品”,第一部分“明心性品”,对于不了解“真心”的朋友而言,相当于“真心”基础理论导入,那么第二部分“悟心性品”就相当于在了解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深入观察和体悟,如何深入观察并体悟呢?分成五个方面,现在先说第一个方面“悟体用”。体,指心的本体,用,指心的作用,悟体用,就是深入观察和体悟心的本体及作用。

“任心当自在,明空常保任”,对于已经真实地明白了自己真心的朋友,只要在工作生活的每一个当下安住于真心状态即可:让自己的心处在自然无造作的本然状态,既轻松自在,又朗然空寂、明明了了。对于还没有明白自己真心的朋友,可以先从理论上加深认识。

“证得明空觉,圆满证三身”,当我们在自己的心中真实无伪地验证了“明、空、觉”一体无分圆满地具足于我们的心中之时,就明白了原来诸佛本具的法身(空性)、报身(明性)、化身(觉性)同样圆满具足于我们自己的心中。

“心用悲周遍,显现诸化境”,我们心灵的作用,周遍于我们所见闻觉知的一切对象,周遍于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周遍于我们身心内外全部世界所有的一切,正是因为心灵的作用,我们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正是因为心灵的作用,我们才能够见闻觉知,我们才能够生起爱恨情愁,我们才能够快乐或悲伤,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心灵作用的化现,都是心灵作用所产生的不同情境。

“由体而起用,随缘现染净”,心灵的作用从何处来呢?从心灵的本体而来。如果心灵的本体为绝对的虚无,那么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心灵的作用。正是因为心灵的本体虽然无形无相,但却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正是我们生命最根本的真实本质,所以我们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所有心灵的作用都来自于我们心灵的本体——真心。

“慧体性空寂,空而能现用”,智慧的心灵本体其体性是空寂的,它并非是一个实体,从形象上看它是“空”的,但这个“空”却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当心灵的功能作用展现出来时,就表现为我们鲜活的生命力,表现为我们的见闻觉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真心本空寂,无相亦无形”,为什么真心为我们每个人所本自具有,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真心的存在呢?这是因为我们的真心是本自空寂、无形无相的。其实从根本上说,唯有真心存在,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心的作用映现于真心之中。所谓的觉悟,就是真心觉悟真心自己,所谓的认识你自己,就是你自己的真心认识你自己的真心,真心只要认识到了,所有映现在自己之中的一切现象都是自己本身的作用显现,而自己的本体却一直是不生不灭、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死、空旷寂静、灵灵明明的,当真心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本质,就达到了“觉悟”,就实现了“认识你自己”。

“妙用合妙光,妙相种种生”,妙用,即心灵的各种作用,妙光,即心灵对心灵作用的显现和觉知,心灵的作用显现于心灵之中,又被心灵所觉知,觉知后又产生了种种认识,这种种作用、种种显现、种种觉知、种种认识皆是种种妙相。

“为天为地狱,做佛作众生”,当心灵对觉知到的一切现象起了各种分别执着之后,就会随其分别执着而感受到不同的生命情境,心灵将一些现象情境称为天堂,将另一些现象情境称为地狱,将不同的现象情境称为各种不同名称的世界。当心灵正确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真相,就会放下分别执着,归于本然的寂静,这时就称为佛——觉悟的心;当心灵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真相,生起数不清的分别执着,并在各种分别执着中或快乐或痛苦,或喜悦或烦恼,这时就称为众生——颠倒妄想不断生灭的心。

“迷则随染缘,现为众生界”,迷,即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真相,称为迷。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真相,就会以假为真,以真为假,迷惑颠倒,这样的状态即是芸芸众生的心灵状态。以假为真,就会在虚假的幻相中深深地沉迷,就像喜欢网络游戏的孩子深深地迷在了游戏之中一样。所有的幻相都是“染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心的真相,就会对幻相执着沉迷,妄生妄死,轮回不尽,就像不断地从一个梦境接着进入另一个梦境,无穷无尽,没有结束。

“悟则随净缘,涅槃由此生”,当心灵真实地认知到了自己的真相,就会从迷惑颠倒的梦中醒来,心灵醒来了之后,各种心灵的作用,如梦如幻的情景依然会随缘生起,但心灵不再沉迷于幻相,而是安住于自心本体的空寂灵明之中,清净无染,寂静安详。

“随缘而升沉,心体无减增”,不管是迷还是悟,是佛还是众生,不管是天堂还是地狱,虽然生命所感受到的境界有着各种不同的显现,但心灵的本体是没有增减的,同样都是不生不灭无形无相空寂灵明的。

“化妙用之源,觉性之明分”,心灵各种无穷无尽的作用显现,其来源于何处呢?其来源于自心本有的“明性”。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我们的真心是空而明、明而空的,空、明皆是心灵的根本性质。心灵种种作用的变化与显现,即源于心灵“明”的本性。觉性,这里既是指心性,也是指心性所本有的觉性,心性、觉性、空性、明性,这四个名称,其实都是对真心的指代而各有侧重,我们需要知道,不管说到其中哪一个名称,其它三个名称都是蕴藏在其中的。

“明分达于外,化为心之用”,心灵的明性,表现于生命的外在,就体现为心灵的各种作用,比如见闻觉知等等。

“心体本无相,行者难得见”,心灵的本体无形无相,修行者想直接见到真心的本体是比较困难的。那怎么办呢?

“须从用上寻,才能觉照之”,我们需要从心灵的作用上去深入地观察和体会,才能达到对心灵本体的正确认识。觉照,觉,觉知,觉察,照,深入地观照,如镜显影一般照出心灵本来的真实面目。那么从哪里入手去观察觉照呢?

“现前一念起,认知心实相”,从我们心里生起的念头入手来进行观察、觉照。比如我们可以静静地坐下来,将所有的注意力收回到我们的内在,专注地观察我们的内心,专注地观察内心生起的念头。当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要能够清晰地认知到念头生起了,我们就从这当下一念开始,认知自心的实相。实相,即真实的、本来的样子。

“一念即真性,明觉观照之”,当念头生起时,我们要清晰地觉察到念头的生起,一念即真性,这当下生起的一念,就是真心的作用显现,明觉观照之,我们要用内心明明了了的觉知去观察当下生起的这个念头,要像镜子显影一样静静地照着这个念头,仔细地观察,这个念头是如何生起的,是如何息灭的?这个念头来自于哪里?又去了哪里?......

“能现初动时,起用下功夫”,“能现”指能现念头的心体,“初动”指念头的生起,念头从心里升起,犹如波纹从水面生起,水面本来无波无纹,当微风吹来,平静的水面动了起来,波纹就显现出来了。念头的生起与此类似,心灵本来平静无相,在各种因缘影响下,平静的心灵出现了扰动,于是一个念头生起了。这里,我们观察的注意力要深入到念头的生起之处,而不是只注意念头本身,我们要深入地去观察、体会念头是如何生起的。起用下功夫,平静的心初动之时,觉知觉察之力要及时生起,这是一种观心的功夫,需要多加训练,然后觉知觉察觉照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最终达到念动即知,念起即觉。

“昭顾于当下,返照于觉知”,在达成了上一步的功夫之后,就可以再深入一步。观心的功夫稳定了之后,念头也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会达到很少有念头生起的状态,这时的心,就像没有一丝波纹的水面一样,平静、安静、宁静、寂静.....心静的程度会越来越深。这个时候怎么深入呢?分两步,第一步,昭顾于当下,有念要觉知,无念也要觉知,无念时,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心里没有念头,心灵自然空静,然后就保持在这种空静之中,同时保持清明的觉知。这一步的功夫稳定了之后,就可以进入第二步,返照于觉知,我们现在要去反观一下,我们一直保持的清明的觉知本身,这觉知来自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了知见闻者,吾心非吾体”,当我们能够观照自己的念头而不被念头所干扰时,就可以去观察我们平时的“见闻觉知之心”,比如我们到了一朵花,我们觉得这朵花非常美,我们很喜欢这朵花,甚至想把它摘下来。我们深入地去观照这个过程中内心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当我们看到这朵花之后,内心生起了诸多的念头,而如果我们依然能够保持清明的观照,那么就会发现,在[看花]这一情境之中,我们的心在多个层面同时发生着作用,比如,能看见花的心,觉得花非常美的心,喜爱花的心,想摘下花的心,还有正在觉知着这一切的觉知心,还有本然寂静地照着这一切的心.....吾心非吾体,这里的“吾心”,指的是通常我们认为的心,即觉得花非常美的心,喜爱花的心,像摘下花的心,这些心其实只是因情境而生起的念头,当我们转移视线情境变化了之后这些心就自然地消散了。比如你想起上班快迟到了于是不再看花赶紧赶路。通过这样的深入观察和体会,就会发现,我们平时的各种心,并非是心性的本体,而只是心性的作用随缘而显现。

“心性在作用,随行无不是”,心性的作用无处不在,周遍于我们的生命,我们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心性的作用。当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和体会,就会发现事实的确是这样。

“心若不用时,隐然难见体”,如果心性的作用全部隐而不显,那么心性的本体就难以见到。正是通过心性的作用显现,我们才能发现心性本体的踪影。

“故要生大用,大用有大机”,所以要让心生起大作用,在大作用生起的当下去观察和体悟心性的奥秘。那么哪种大作用对于观察体悟心性的奥秘最有利呢?正是我们一直都在说的这个大作用——观照。通过深入的观照,即可照破一切妄念妄想,即可照见心灵的真相。

“心之体本净,心之相光明”,观照,通过这个心灵的大作用,可以照见心灵的真相——心灵的本体是本自清净的,是本自空寂的,是本无生灭的,是本无来去的,是本自具足的,是本无动摇的,是本自灵明的,是本自光明的。心之相,指的是心性的作用显现,最本质的作用即是觉性的作用,即觉知、觉察、觉照,这觉性的作用,犹如太阳一样普照一切,遍照十方。

“其用大周遍,三者不离分”,心性的作用遍及生命中所有的一切,而在心性发生作用的当下,“明、空、觉”三者是一体具足圆融无分的。明而空,空而明,明而觉,觉而明,空而觉,觉而空。空是心灵的本体,明是心灵的本性,觉是心灵空性本体的明性之作用。

“真心本来慧,光明而清净”,真心本自具足超越一切的根本智慧——“明空觉”三性一体之生命智慧,既光明灿然又空寂清净。

“所谓开悟者,即见此实相”,开悟,即是真心见到真心自己的本来面目,即是真心见到了自己真实的样子。

“昭昭而不昧,了了常相知”,见到了自己真心的本来面目之后,就保持着真心的本来面目即可——在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安住于心灵本然的宁静,保持清明的觉知,不被妄念妄想所带动,不再执幻为实,清晰地了知身心内外的一切现象都是心性的作用随缘生起随缘息灭,而自心宁静依然,觉照清明。

“真心即万法,自性本元成”,此时即可以明白,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法皆是心性的作用显现,万法皆为心性作用之自生自显自觉自知,而心性的本体为生命所本自具足,不假外求,非由他造,本自元成。

“心生万法时,慧日亦显现”,这里是说在明白自己的心之后如何在生活中修行。当我们的心随着各种不同的因缘情境生起各种不同的念头时,我们要同时保持清明的觉知,这觉知的力量犹如太阳一样遍照一切,没有任何念头可以隐藏。

“如云开日出,如灵光独耀”,觉知清明,遍觉一切,遍照一切,如云开日出,云朵再也遮不住明丽的阳光,念头再也挡不住觉性的光明,如灵光独耀,念头有生有灭,即生即灭,生灭不已,而觉性的光明朗然常存,无生无灭,超然独照;

“心珠独朗然,常照诸世间”,真心如光芒四射的明珠一样朗然独照,恒常地照耀着身心内外的所有一切。这即是说,当我们能够时时刻刻地自然安住于真心状态时,就可以觉照着生命里发生的一切,而自心却如如不动。

“无一尘间隔,未尝有断续”,安住于真心之中,没有一丝一毫的间隔,我们的生命已经全然真心化,真心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真心,没有间隔,也没有断续。在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前,就需要不断地修习,在生命的每个当下都时时记得安住于自己的真心。当我们再也不需要提醒自己安住真心却一直自然地安住于真心时,我们的心就完全转化成了真心。

PS:对于有志于追寻自己真心的朋友,推荐您阅读雪漠老师《真心》原著,相比雪漠老师真心智慧的大海,我在这里的解读,连小小的水滴也算不上~

作者:明空如月(公众号 明空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