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教师关于课堂教学的感想

课堂是属于全体学生

教师关于课堂教学的感想

观摩几节公开课,发现一个普遍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些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的学生往往捷足先登,抢着举手发言,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或者是暂时还没有想好的同学,则常常只能洗耳恭听,充当一个听众和观众,或者在老师不停地吆喝下,为“精彩发言”鼓掌。类似的还有,一些老师上课需要演读时,也会请朗读水平高的学生来展示。如果学生不主动举手,就要请大家“推荐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接着是“班长”,然后是“语文科代表”,却没有关注到,真正需要获得提升的恰恰是那些“水平不高”的“一般同学”。

诚然,公开课具有表演性质,上课老师为使得课堂多一些亮点、不冷场,具有观赏性,把目光锁定在能说会道的学生身上,因为他们的发言才会给课堂“充满活力,气氛活跃”的印象。这一点似乎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要意识这种做法的背后,却隐藏着教育的问题。

一方面,对学生有厚此薄彼之嫌。优秀学生在发言方面获得的机会多,质量也不断提升,自信心不断增强,敢说、愿说、会说、乐说,欲罢不能,口若悬河;而比较落后的学生则相形见绌,自惭形秽,渐渐失去发言的机会,缺少了锻炼的机会,也就消减了说话的勇气和欲望,自卑加恐惧使得他们患上失语症,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越不敢讲话,就越不会讲话,越不会讲话就越不敢讲话,用进废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这个意思。借少数精彩的发言来为课堂教学增加亮点,其实是一个人的精彩,多数人的悲哀。老师的做法,正所谓“损不足以奉有余”,不是有道者所为。

当然,同为身处一线的老师,我也会处于两难之中。当问题抛出后,如果不给跃跃欲试的学生来回答,似乎对他们未能尽到“因材施教”的责任。能说的学生失去机会,只好在低级无趣的对话中无聊而又痛苦地等待,甚至还会发出的讪笑声,做点小动作来打发无聊的时光。长时间地不让优秀生表达的机会,他们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挫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一个积极发言的学生变成一个新增的课堂中的沉默寡言者或冷眼旁观者。而照顾了后进生,又伴随着新的问题,比如有老师为让落后的学生开口讲话,不惜花时间和精力与这些学生周旋,不达目的不罢休,而置其他学生于不顾。而那些被老师如同“审讯”、“盘问”般的学生,则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言语之中不着边际、吞吞吐吐、南辕北辙,众目睽睽之下急得面红耳赤,要么用沉默、低头、回避老师的目光来表示难堪局面,以静制动,要么就应付了事,直至老师一声“请坐下再慢慢想想”才如释重负。

另一方面,尽管优秀学生的发言常常会给课堂制造一种博人眼球的效果,但是,发言集聚于几个能说会道的学生身上,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也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因为课堂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的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薄弱的学生长期不发言,会养成依赖心理和惰性心理。他们会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有其他学生冲锋陷阵,自己悄然隐身于被人遗忘的角落,只要认真听、认真记就行了,这也是一些学生上课也很认真听讲而学习质量却总是徘徊在原来的程度上一个原因。他们的学习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人云亦云,他们的思维不是深度的,而是拾人牙慧。

虽然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中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但恐怕所有老师都会时常遭遇同样的困惑。尤其是在整班建制下,因材施教很难两全其美。然而,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哪怕是一点点的长善救失。

课堂是属于全体学生的,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权利,老师的目光应关注到教室里每个学生,老师的耳朵应倾听到每个学生呼出的气息,真诚的期待,由衷地赞美,润物无声的唤醒,而不仅仅是用“对”和“错”的非此即彼的标准来裁判学生发言的内容,而要从学生的发言中体察学生的心情、理解学生的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我也有想法”、“我也要说出我的想法”的共振共感共鸣效应。

王栋生(吴非)先生在20xx年3月31日于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上讲过一句话:“为落后学生准备低水平的问题!这就是教学。”先生的话虽然只是一带而过,却在我头脑中留下了极深印象。我曾有幸观摩著名特级教师唐江澎先生执教过一节口语交际课。一开始上课时,一位同学的发言简直可以用“惨不忍听”来形容。但是,唐老师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不忽略这个孩子的存在,其他同学的屡屡精彩展示的同时,他总是不失时机地给这个孩子一个拾级而上的机会,鼓励那个孩子“你也来试一试”。一节45分钟的课,我看到了这位原本落后孩子难能可贵的微弱进步。成长,原本就是一个慢慢的过程。两位名师的说法或做法,都表明一个道理:问题的设计,需要量身定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反思自己的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合适的问题,为合适的学生准备,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找到自己思考的方向和立足点。一位老师上课时,意识到班上有一个学生特别爱发言,常常抢了其他同学的风头,于是对这个孩子说:“你先做更加完整的思考,等其他同学回答后,你做总结。”效果不错。这样做,既满足了优秀生的发言欲望,又引导他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挑战自己,而不是满足于浅显,也给更多的学生留下了思考并准备作答的空间和时间。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学生回答问题就像投球,老师就是一个接球手。多数老师只注意自己的教学进度,并没去想准确地接住每个学生的发言,未能与那些倾心投球的学生的想法产生共振。因此,说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投球”纷纷落地的确不为过分。还有更严重的是,有的教师自己没接住球还让学生去替他捡,像这样的互动如果持续的话,那些投不好球、投偏球的学生就会变得讨厌投球,甚至还会讨厌他们自己。由此可知,一问一答犹如投球和接球,隐含着并不简单的教育学。

把更多的机会付给了少数学生,为了课堂的一些精彩亮点而漠视其他学生的存在,或者只顾及落后学生而让优等生放任自流,都会有失偏颇,都产生不公平。其中的利弊已众所周知。课堂上,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我们应认真思考的。

本文作者: 梁增红

来源公众号: 梁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