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料:中国传统建筑】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甘肃秦安清理出原始房屋240座,灰坑342个,墓葬79个,窑址38个,出土各类文件八千余件。其中的房屋遗址呈现出原始居住大村落或部落布局的轮廓,除矮小的窝棚式建筑外,还发现有殿堂式建筑。被编号为f901的房屋整体,分主室,左室右室,后室,前面附属建筑和宽阔的场地建筑几部分。

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分为四种类型,即①宫殿,②陵墓,③寺庙,④园林。此外,城池、塔刹、故居、长城、桥梁、亭台、楼阁,等也属建筑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实体。下面依教材一一介绍:

1、宫殿

古代称高大的房屋为殿。《汉书》颜氏古注“古者屋之高严,通称为殿,不必宫中也。”不过依现在的解释,宫殿以帝王的皇宫为代表。根据史料记载和现存的宫殿现状来看,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以成为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是高、大、深、庄。高主要是显示帝王高人一等。大,是指宫殿占地很多,让人们产生对帝王的敬畏情绪。深,宫殿都排列井然有序,能给人森严的感觉,因此宫殿之深,主要是为了体现等级秩序。庄,是以建筑完全沿中线对称排列和墙柱门的深红色显示出来。对称是为了显示四平八稳,规规矩矩的特点。红颜色主要是为了体现庄严、肃穆、不可动摇的气派。

因此高、大、庄、深都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庄严。

二 、陵墓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极有文化价值。因此目前尚存陵墓的地方肯定是旅游胜地。

我们首先到历代著名陵园来转一转。

1、秦陵

在陕西临潼县东鲡山北边,建成于公元前22019年。这个陵的主体尚未打开。经调查发现冢高76米,周长两千米。陵内有内外两城,有十个城门,内外城四周都有角楼,经调查发现证实了司马迁记载的始皇墓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但究竟如何?待开棺验尸后才能见分晓。我们见到的秦始皇兵马俑只是秦陵的一个部分,但它己是世界奇迹。

2、汉陵

在陕西咸阳北部,有十一个西汉帝王陵墓。最著名的是长陵(刘邦陵)和茂陵(刘彻墓)。1978年在霍去病墓所在地建立了茂陵博物馆。茂陵附近有“白鹤冢”遗址李夫人墓,霍去病墓。

3、唐陵:在陕西关中六县。其三大特点是:封土为陵,神道偏东;因山构成。武则天的碑文是无字碑,叫后人琢磨不透。

4、宋陵:北宋陵集中在河南巩县境内。南宋六陵都在绍兴城南。南宋的陵被盗严重,宋陵的特点是地点集中,石象较多,但规模不如唐陵大。

5、明陵: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紫金山下(孝陵),其他十三位帝王皆葬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南骊,就是人所工知的——明十三陵。

6、清代:清代帝王陵墓分为东陵和西陵。清东陵在河北遵化县,昌瑞山下,有十四座帝王和后妃的陵墓。其中有五位帝王的陵墓: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东陵占地两千五百公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的永宁山下,总面积小于东陵,埋葬着四位皇帝,九个皇后,五十七个嫔妃。其中有光绪、道光、嘉庆、雍正。光绪的地宫已经开放,清代皇帝的墓区规模宏大,建制完备,保存较好。

综观自秦至清,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高、大、深、庄。几乎所有的帝王陵墓都是由神道和山岭两部分组成,陵上陵下的各种建筑也非常讲究对称、和谐、森严,实际上是宫殿风格的延伸。

三、 寺庙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其中佛寺与道观是有区别的。道观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寺院是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建立起来的,是佛教的活动场所。一般说来,佛寺与道观的直接区别是,佛寺有塔,而道观无塔,但也不是肯定的。如峨眉山的万年佛寺,本应有塔但无塔。

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据传,东汉明帝时期朝廷接纳外国僧人以后,才有了以塔为标记的佛寺。东汉帝接纳外国僧人布道传教,并安排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就根据外来僧人的建议,改建为精舍,专供僧人居住。所谓改建就是在原址上建一座塔,由此开始后代都在佛寺建塔作为佛门圣地的标记,之所以取名位为白马寺,也有记载:“外国国王曾毁坏寺庙,为鸿胪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止,因改鸿胪寺为白马寺。”现存佛寺最著名的有:①唐代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其中佛光寺最为著名。该寺坐距山腰,三面环山,环境幽雅,松柏苍翠,建筑错落有致,共有120余座。传说北魏时孝文帝见佛光照遍山林,便名为佛光寺。 ②辽宋时期:独乐寺在天津附近,关于命名,一说“因寺独有乐水;另一说唐安禄山在此誓师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而得名。隆兴寺,在河北正定,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当时规模较小,称龙藏寺,宋初改名为隆兴寺,清代乾隆为隆兴寺,又因以寺内大佛著名,故又叫大佛寺。此寺规模宏大,超过宋代以前的寺院,寺中高约 10米的弥勒佛像,塑功精致,姿态动人。佛香阁内的铜铸大悲菩萨像也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一座铜佛像。铜像有四十二臂,故又称千手千眼观音。1944年重修隆兴寺时,建筑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们现在见到的隆兴寺并不很大。除此之外,山西大同的华严寺、河南登封的少林寺、也是极其著名的。③元明时期:著名的有,济南的千佛寺、江苏的金佛寺、北京香山的碧云寺、青海湟中的塔尔寺。④清代寺院大都保存完整,其中一部分是清代重修的前代寺院,一部分是清代建造的。北京的潭柘寺,大觉寺、大钟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钟寺汇集了商周以来的一百六十余口古钟,有陶制,有铜制,可谓中国古钟博物馆。其中最大的是永乐大钟,重46.5吨。列入《大英百科全书》,称雄世界。清代的寺院在承德避暑山庄也是比较集中的,有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小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班禅行宫)等都是清代皇家建造的寺院。在五岳之上也有许多庙宇,如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等,都有高大雄伟的庙宇。总之,历代佛寺数不胜数,其建筑和塑像,装饰都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

道教宫观,即道观,比佛教寺院少,但著名道观也不乏其例。如福建莆田的三清殿,北宋风格,在建筑上彩绘道教图案;苏州的三清殿,是现存的最大的木构建筑,藏有吴道子,颜真卿、李隆基的字画;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传说是吕洞宾的出生地方,其中道教壁画是艺术珍宝。另外,武当山也是道教胜地,因此山上道观建筑也是道观的代表作。

综观佛寺和道观的全貌,可发现宗教建筑有以下特征:①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佛寺以塔以主,四周建筑讲究对称。道观以主殿为主,四周建筑也讲究对称。②佛寺和宫观由于熔建筑、雕塑、绘画、园林、艺术为一炉,化哲学、宗教、伦理、道德、美学、书法、文书为一体,因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如今,善男信女参观佛寺和道观的同时,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熏陶与感染,心理上得到某中平衡,精神上得到某中松弛,从而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 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是由人造的建筑物、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要素综合构成的综合艺术品。其特征是融建筑、山水、花木、匾联、文物为一体,是园林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征。依据这个特征我国古代园林可追溯到西周的苑囿合池。据《诗经》和《尚书》记载周文王的苑囿“方七十里”,掘土造台,在最高处建楼阁,建筑物与水面,高低起伏,相互映衬。这表明西周初年己有人造园林。园林的发展壮大是从春秋到秦汉。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建大型园林,楚灵王的章华台也不小。秦汉时期苑囿中出现了神话意味的仙岛。《三秦记》记载:“秦始皇作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筑土为蓬莱山”。汉武的也曾建过海上仙山。其实,秦汉时期的园林只不过是把宫殿的建筑造于依山傍水之处,讲究“一池三山”或池水堆山之法,并未构成建筑物、山水、文物融为一体的园林。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爱好自然的野致,在园林制造方面企图创造一种比较朴素自然的环境。晋代一士大夫建造一金谷园,种松柏几万株,河水环其下,水中养鱼,亭台四处养鸟,奇兽怪禽。这个金谷园是晋代私人园林的代表,除私人园林外,皇家园林也不甘示弱。魏文帝造假山园林,叫景阳山。其规模之大,建筑物之豪华是相当可观的。此时期的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对后世园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各门艺术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与私人园林均有很大发展。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聚土石为山,凿北海引水环三山,山上建台榭回廊”。唐代最有名的园林是唐玄宗经营的华清池,杨贵妃和唐玄宗在华清池留下了许多风流韵事,想必大家有所耳闻。这个华清池至今还座落在陕西临潼的温泉附近。另外诗人王维的 “辋川别业”是唐代著名的私人园林,这作园林在风景优美的终南山(陕西长安)上,是将自然地形略加整理点缀而成的。

北宋时期的园林集中在洛阳。洛阳的名园众多,形成了所谓城市山林,但正如名人王世贞所言“洛阳有水、有竹、有花,又有树木,但无石”北宋园林中不曾叠石为峰岭,实在是洛阳园林的缺憾。到宋徽宗时期,园林多建于浙江余杭一带,这时建造的艮岳是我国造园史上的一个杰作,艮岳位于余杭凤凰山旁边,因地处京城东北,属八卦中艮卦的位置,故名艮岳,又称万寿山。这座园林吸取并聚合了当时全国名园胜景,奇花异石。此时江南私人园林也很盛行。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园林是临摹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发展的阶段,具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园林主要集中于北京。元代知名府宅园林有五十多处。明代园林极为发达,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皆远胜前代。如在北京城内外营造了十几处皇家园林,其中就有北海和中南海。另外有南池子、北池子、南河沿、北河沿,景山公园、清华园等等。到了清代,皇家园林集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欧园林艺术:在紫金城内有小型园林四座(御花园、福建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乾隆花园);在皇城内扩建了三海(北海、中南海、南海);在西郊兴建了园名园、畅春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总称三山(玉泉山、香山、万寿山)五园。在承德,兴建了依山傍水的避暑山庄。其中最宏伟、最精致的首推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除皇家园林外,明清两代的私人园林也很发达,多集中于杨州、南京、苏州、嘉兴和杭州一带。如今,苏州、杭州的园林仍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

我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是人造景物与自然景物相交替,组成有韵律的景观;二是追求明朗、华丽、优雅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美学原则是:真假、动静、曲直、隐显、大小、远近、情景、主景与背景无不对立统一,由此而构成情趣。

(1)真假—造园林的基本法则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

(2)动静—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皆静止。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

(3)俯仰—园林中的景物,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中国园林不讲究对称,因此俯察仰观,妙趣无穷。

(4)远近—有些山水耐远观,有些景物、文物耐细看。文物、匾联都是必须近看才能体味其妙趣的。

(5)小中见大—园林犹如盆景之妙。有诗曰:“栽来小树连盆活,缩得群峰入座山”。著名的园林很注重把优秀的名山大川之美缩于园内,类似盆景。

园林之美难以尽数,因为它的美是多方面的,如果你能多到公园里逛一逛,就可以知道山林之美确实能够怡养身心。因为现代公园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园林延变而来。

小结:中国建筑是以土木建筑为主,既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以石为主,也不同于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因此中国古典建筑主要是在土木结构的基础上,追求“适用、坚固、美观”,最底层是屋基,由台基、栏杆构成,栏杆上加以装饰,使它既坚固又美观。在台基上是抬梁式木构架,由木架承担房屋的重量,墙只起间隔作用,亭子、楼阁有的就根本没有墙。柱子、架梁上大都加以装饰,或写上对联,或画上彩图,此即所谓的“雕梁画柱”,把适用、美观、坚固融位一体。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灵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有结构,所谓斗拱,通俗的说法,是在柱顶与房顶之间用若干小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的逐层向外排出的结构,以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斗拱都追求如意伸展的造型。古代的建筑,在建筑物之外,还往往建造牌楼、华表等加以衬托,空闲之处,又以亭池草木加以点缀。总之,中国古典建筑在轮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特有的宏伟、旨趣和意蕴。

二、雕塑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在金属、木料、石料、玉器上刻出的形象叫雕刻;用粘土之类软材料造成的形象叫雕塑。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有所不同,从造型上来看,西方雕塑从古希腊以来都是以人体为造型,中国的雕塑决不限于人体,更多的是动物、植物和著名人物。从地位上看,西方雕塑有独立的地位,而中国古代的雕塑基本上是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群中的陪衬,或是器血上的装饰。总的来看,中国的雕塑不如西方的发达和普及。但我国的雕塑有悠久的历史,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雕塑的悠久历史可以追述到原始彩陶,陶猪就是粘土捏成了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饕餮的形状,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 “塑”的源头。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俑陶俑,则是古代塑像的代表作。如秦始皇兵马俑,有人物塑像,马塑像,还有铜铸的兵马战车。俑是中国古代典型的雕塑。其实在古代,俑是代替活人活马殉葬的雕塑。春秋以前,盛行活人陪葬,春秋以后逐渐用俑代替活人与活牲畜殉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较早的俑,除秦始皇兵马俑之外,还有春秋末年的陶俑,陕西铜川秦墓出土的一批彩塑泥人俑和彩塑泥牛、泥羊、泥狗和泥鸡等。其中泥人大小约是真人的十分之一。山东临淄一座大墓出土过一批陶舞俑和武士俑。在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不少木俑,有的身着服装或彩绘,秦汉至隋唐用俑陪葬之风盛行,墓葬出土的各种俑甚多。如秦时兵马俑,咸阳汉墓的彩俑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它是用彩色釉制作的,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白、绿(或蓝),由于它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加上俑的造型生致力,在我国的雕塑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宋代以后由于纸冥器盛行,木俑、陶俑等在墓中逐渐减少,但明代一些王公贵族的墓中所见彩陶仍然不少。总的来看,我国古代的俑,一般是用木头,石头雕塑而成,或者用软泥塑出来,然后烧成陶俑,也有用金、银、铜、铅等金属铸成的。俑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除俑以外,遍布各地名胜古迹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民间雕塑品也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

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艺雕塑。

一是陵墓集群,不管是在秦始皇墓的兵马俑,还是在汉霍去病墓,不管是在明十三陵,还是在清东陵、清西陵,你都会发现满眼的雕塑。

二是宗教集群,不管是在佛寺还是在道观,你都可以看到令我们这些俗人惊奇的宗教造像、绘画、装饰。

三是古建筑群,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所在地,你都能发现作为建筑装饰的雕塑艺术品。在曲阜孔庙,你不仅能看到孔子的塑像,还能看到分排两旁的儒家十二子的塑像。在湖北秭归,你能看到屈原的塑像;在陕西韩城,你能看到司马迁的塑像;在四川锦官一带,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在青海玉树,有文成公主的塑像;在四川江油县,有李白的塑像;在成都西门外,有杜甫草堂和杜甫塑像;在安徽包河公园,有包拯的塑像;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有岳飞庙。总之,在遍布全国的古建筑群中,必有一个中心殿,殿中必有一些人物塑像。

四是工艺雕塑。主要指小型的工艺雕塑,包括泥塑、瓷塑、木雕、根雕、石雕、玉雕、象牙雕、骨雕等等。其中,教材上没有讲到漆器和腊塑。其实,我国在战国时期,就己开始使用漆。除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外,还在工艺品上用漆上色或用漆绘成图案。腊塑是在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一说是从国外引进的。过几年腊塑比较流行。

以上四类,凝结着较厚重的文化内容的是陵墓上的雕塑和宗教场所的雕塑。下面着重介绍这两类。

(1)陵墓雕塑:

帝王陵墓是一个雕塑博物馆。在地下有陪葬的陶人、泥人、铜人等,这说明帝王企图把自己现世的享乐与威严带到地下去。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陵墓中大都在石头上雕上龙、凤浮雕形象,让神灵来陪伴自己。在地上,陵墓门前和神道旁大都置以大型石刻,最常见的是石狮、石龟、龟驼石碑(有传说:龟不驼石碑,晚上工匠们将龟埋起来不让它看见,然后将石碑推到龟背上)。有的帝王陵墓的门前和神道上还摆放系列石刻,往往是极有特色的石刻精品。

(2)宗教雕塑

当我们漫步佛门圣地之时,都会发现千姿百态的充满宗教色彩的石塑、泥塑和彩绘。彩绘属于绘画,以后再细说。现在我们只讲石雕和泥塑。比较而言,佛寺比道观更讲究雕塑,当然道观也有雕塑。比如大都有老子及各个神仙的塑像。我国宗教雕塑大都集中出现于石窟和寺庙。其中石窟又可称作一门独立的艺术,叫石窟艺术。

中国石窟艺术自一千六百年前起,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现代古代石窟约一百二十余处,其中最著名的莫高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窟。这些石窟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欣赏古代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广大的艺术殿堂。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相当发达,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并驾齐驱。唐代是石窟艺术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莫高窟己有 302个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现存53个,还有许多小窟。甘肃天水县的麦积山石窟堪称塑像馆,这里荟萃了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800余尊,分布在194个洞窟中。塑像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诸佛同处一堂,但各具特色。早期的塑像,一般是一佛二菩萨,造型朴拙,额宽鼻子高,眉眼又细又长。嘴唇很薄,不大像中国人。隋代以后的多塑群像,面部丰满,身子长,下身短,鼻子低下,耳朵变大,比例不太协调。到了唐代,塑像雍容华贵,体形饱满,比例匀称,庄重自然。唐以后的塑像更注重反映人物心理,有的低眸凝视;有的含情带哭;有的双眉紧锁,真是千佛千面,栩栩如生。

从我国现存的一百二十处石窟中的佛教雕像来看,各代的佛、菩萨、罗汉、释加牟尼雕塑与当时的人体审美观念紧密相连。如汉魏时期讲究清瘦,以瘦为美,因此塑的佛像也是瘦骨清相;隋唐时期“以肥为美”,唐玄宗因杨贵妃比较丰满而倍加崇爱,因此当时人们塑造的佛像也是圆满丰腴的,女性胖大丰满,男性大耳大腹。以赵飞燕和杨玉环为代表的 “燕瘦环肥”的美女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宋代以后讲究人体匀称,因此宋元明清的佛像也较匀称,更讲究反映塑像的心理变化。另外,石窟中的塑像,在一洞一窟之中,必有一个中心塑像,中心塑像大都高大完整,而周围的塑像则小得多,反映出塑像群体中的等级秩序。以上石窟佛像的这两个特点(按审美观造像和体现等级秩序),在陵墓雕塑和古建筑纪念地的塑像中也能体现出来。

透过宗教雕塑,也可以间接地了解它所处的时代特点:南北朝时期的雕塑,体现出一种超脱神情。例如,作于南北朝埋藏的山西云岗大佛——第20窟释迦坐像,不仅气魄宏大,(高14 米),体现了很高的塑造技巧,而且大佛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超脱神情,好象是把希望和理想寄托于佛教所宣传的“来世”和“天堂”一样,反映了在南北朝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希望得到心灵慰藉的一种渴求。北魏的佛像,清秀洒脱,具有超凡脱俗的气度,充满难以言语的智慧。

唐代的雕塑又有不同的时代特点,这就是天上人间似乎合为一体,宗教雕塑中出现了许多温柔敦厚,富有现实感的神情笑貌。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迦叶、菩萨、天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他们不仅姿态生动,而且性格鲜明,呼之欲出,在这些雕像上所体现出来的刻划人物个性的技巧,常令今人赞叹不已。唐代佛像,肥硕丰满的体态、慈祥和蔼表情成为佛教造像的范式。

到了辽代,由于人们的宗教观念不如以前那样强烈,所以人们在塑宗教人物雕像的时候,往往赋予更多人的感情。山西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像,那优美的线条和身姿,以及秀丽妩媚的形象,已经似乎是人间少女的化身了。

特点:由于中国的雕塑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因此雕塑品总是服从于整体建筑,在帝王陵墓前,帝王的陵墓大,在陵墓四周的石像也比较大,秦始皇墓前兵马俑与真人的比例相似。而在较小的陵墓前,其石像也较小,霍去病墓前的石像就没有秦始皇墓前的俑大。而贵族墓中的泥人、泥马、泥猪、泥狗,都是缩小了相应比例的。在各地的石窟中,有大佛不计其数(四川的乐山卧佛可能是最大的),但大佛周围的菩萨、罗汉总比佛小。这说明雕塑的各种形象本身也有等级有整体的服从性。另外,中国的雕塑与西方的雕塑比较有两个特点:欧洲的雕塑是通过人体的变化来传达思想情感,他们的雕塑以人体尤其是裸体为主,更注重立体性,让人们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特点之一,中国的雕塑更注重平面性,精雕细刻的是形象的正面,而背面则不怎么下功夫。比如寺庙里的佛像、石窟中的佛像、石刻像都是注重突出正面和左右两面。其实突出平面性并不能显示雕塑的优势,因为完美独立的雕塑应当是立体的具有三维空间。特点之二,在雕塑品上着色施以彩绘,则是中国雕塑的另一个特点。西方的雕塑多为汉白玉石,雕塑的颜色通常只是石头材料本身固有颜色。而我国的古典雕塑,往往在塑像的各个部位涂上不同颜色,尤其是在寺庙中的宗教塑像和人物塑像多是彩色的。有了色彩固然能使形象更逼真,但从雕塑艺术角度讲,不着色的雕塑更能看出雕塑的技巧和功夫。因此,我认为,雕塑还是立体的不着色的好。

一、民居

二、宫殿

三、古代建筑特点(重点、难点)

三、古代建筑特点

1、以木构架梁柱式为主的结构方式。建筑风格主要由其建筑结构决定。中国古代建筑为梁柱式结构,以木材为主,由立柱、梁、椽等主要构件组成,各个构件之间以榫卯相结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承重与围护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分割室内空间;特别是“斗拱”的结构形式,有利于防震、抗震。斗拱的位置在柱子与梁和其他构件的交结处,它的作用不仅有加大加长结点的接触面、增强抗震能力,而且还有装饰作用。

2、对称平面布局。古代建筑多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间组成庭院,进而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就整体而言,重大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主体建筑建造在中轴线上,围绕主体建筑,以庭院为单元沿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建筑群体的有机结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民居则大多采用“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彩绘雕饰丰富多彩。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目,其丰富多彩的彩绘和雕饰更是令人赞赏。彩绘具有保护、装饰、象征和标志等作用,可以防风化剥蚀、防潮、防虫蛀等。彩画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构、斗拱及室内天花等,构图构件形状密切结合,绘制精巧,色彩丰富,而在一些华丽雄伟的建筑物屋顶上,也装饰着人物、飞禽、走兽和各种形式的图案花纹。雕饰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墙壁上的砖雕、台基石栏的石雕、金银铜铁等建筑饰物。北京故宫保和殿台基上的一块陛石,雕刻着精美的龙凤花纹,重达200吨。雕饰内容丰富,主要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体现出传统建筑的艺术性。

4、与环境协调统一。中国古代建筑注意天地合一,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建筑是人们饮食起居、工作活动的场所,故而应与周围大自然的环境相融合达到协调。中国古代建筑师在规划设计和施工时,十分注意周围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等,都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使建筑布局、形式、色调等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同时也注意一个建筑与另一个建筑之间、一个建筑组群与另一个建筑组群之间的配合协调。

5、宗教、哲学和等级观念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以等级而言,从屋顶的颜色(黄色、琉璃瓦为帝王专用)、屋脊上的装饰物(品级越高脊兽越多)、基座的高度(帝王25尺,平民1尺)房屋的开间、进深(帝王9间,5进深)等等都有严格的区分。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资料:中国古代交通工具】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交通工具的国度之一。早在原始社会,先民们为了出行方便,就已经开始制造和利用代步工具了。从《史记·夏本纪》所记的大禹治水“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的记载可见,夏代之时已经出现了适应于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随着交通工具的发明,人们的交往程度和范围大大拓宽,从而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有车、船、轿等。

一、车

相传,最早的的车子是由夏代的车正奚仲发明创造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中,都有“车”字。商代,已将马车作为战车用于征伐阵战和出行田猎。商汤正是凭借着“革车三百乘”,一举打败了夏桀王而建立商王朝。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独辀车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独辀车由舆、轮、辕、衡、轴、轭等部件组成,坚固豪华,性能优越,结构合理,做工精巧,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程度。

秦汉时期,作为战争工具的车,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纯粹的交通工具。秦朝统一了原来各国不同的车轨和车舆,车的制造工艺更加精良,乘坐更加舒适。1980年在秦始皇陵西测的车马坑,出土了两辆彩绘铜车马,其中一辆是仿照秦始皇出行的专用车——“安车”制造的。安车的设计精妙,圆形车盖象征天,方形车箱象征地,三十辐的车轮象征日月的光芒;一名驭手操控,四匹马拉动,车箱宽敞,两面有窗,主人可坐可卧,十分舒适。汉代,独辀车为双辕车取代。除各种形制的马车外,牛车、编舆、板舆和小辇等也盛行起来。当时,南人乘车,北人骑马,骆驼也被人们驯化为代步工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牛车为主要陆行工具,乘牛车不仅不再是低贱的事,而且成为时尚。上至皇帝、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均乘牛车。牛车根据等级分八牛、四牛、二牛、一牛等。上等牛车宽敞高大、装棚施幔,车厢内铺席设几,可任意坐卧,这对于养尊处优的、肆意游荡的门阀士族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隋唐时期,车子是官员们参与重大典礼时采用的代步工具,按礼制和等级分为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等,别以不同的颜色和饰纹,马的颜色也与之相配。然而,人们喜欢骑乘而不喜坐车,马、驴、牛等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随着与西域文化经济交往,骆驼大量用于骑乘与驮运。宋代出现了载货的大车——“太平车”。《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四马拉的太平车,二牛驾辕的棚车和前后两人驾把、一驴牵引的独轮车等。明清时期,载物的骡车叫大车或敞车,因为用一或二骡挽行,又称“骡车”。人乘坐的车为小车,因其有棚子、围子,形如轿子,因此习惯上称之为“轿车”。清代还出现了挂帆的独轮车,利用风力节省人力。

二、船

最早出现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筏子和独木舟。筏子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工具。独木舟是用独根树干挖成的小舟。商代出现了木板船,商代甲骨文的舟字写作: ,意为用数块木板组装的木板船。

春秋战国时期,船应用于战争。其结构和性能均比民用船只优越。从战国青铜器上的“水陆攻战”纹饰中,可以了解当时战船的大致结构:船体窄长,分上下两层,下层三、四个佩带短剑的划桨手,身体前弓,正奋力操桨划船;上层则站立四、五个击鼓、射箭、挥戈剑的武士,正与对方格斗。

汉代造船业进一步发展,船只类型多、规模大,行船动力、系泊设施完备。其中,楼船最能反映汉代造船的技术水平。

隋唐之际,内海航运和远洋海运都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江南造船业尤为繁盛。当时,将船舱用隔舱板隔成数间,予以密封,称为水密舱。此结构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能,增强船体的抗压能力。这种技术是中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一大贡献。宋元时期,鼓励海上贸易,客观上推动了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飞速发展。此时,凡有水可通的地方,大都依靠船舶运载,漳州、泉州、福州等地都有大型的官私造船基地。一些官办船场,年造船都在二、三百只以上,有的甚至达千只以上,据《宋史·食货志》载:宋太宗时 “诸州岁造运船,……三千二百三十七艘。”当时内河航行的河船已能载重万石,而且普遍采用了水密舱结构。指南针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航海能力。

明代造船规模大、种类多,运输船有大小黄船、快船、江汉课船、八橹船、满篷梢、摆子船、三吴浪船等等;海船有遮洋船、封舟等等;战船有战座船、巡座船、哨船、连环船、子母舟等等。船舶主要有沙船、福船、广船和鸟船。至此,我国古代四大航海船型全部出现并定型。明代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远航西洋,出使亚非30多个国家,所乘坐宝船的造船技术和航海能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水平的:“长四十四丈四尺(约合150米),阔一十八丈(约合60米),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清两代统治者多次实行海禁,使我国原有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水平急速下降。

三、轿

轿是古代独特的代步工具。据《尚书》记载,轿在夏代已出现。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陪葬坑中发掘的木质舆轿,由底座、边框、立柱、栏杆、顶盖、轿杆和抬杠等部分组成,其底座呈长方形,顶盖仿四面起坡的房顶形式,前开小门供乘坐者出入,轿杆捆绑在底座边框上。

“舆轿”一词始于汉代,当时又有“竹舆”、“编舆”等名字。汉舆轿作长方兜形,有抬杠,但没有帷幔和顶盖,乘轿者“席地而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轿又称为“肩舆”、“平肩舆”。其中八人肩抬的称“八扛舆”,轿身较大,可同时乘坐两人。八扛舆是一种高等肩舆,当时只有皇亲王公才能乘坐。民间通用板舆,其形制较为简陋,以一块方木板固定在两根杠上,由两人一前一后抬行,乘者屈膝或盘腿坐在板上。

唐朝时舆轿的种类更多。皇帝所乘谓之“步辇”,王公大臣所乘称为“步舆”,妇女所乘,则称“檐子”,又作“担子”,民间通用的板舆又称“舁床”。与前代不同,轿夫抬轿以襻带系挂杠端,挂于肩头,双手下垂提杠而行,因舆轿齐腰高,又称为“腰舆”。阎立本所画《步辇图》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皇帝乘坐的步辇形象。上层妇女乘坐的檐子以竹篾编扎而成,其形制已接近后世的轿子。《册府元龟》载:“唐文宗时,妇人本来乘车,近来率用檐子,事已成俗”。

宋代轿子大兴。轿子为全遮式,轿身呈立体长方形,用篾席围遮,盔帽式顶盖,四角上翘,左右开窗,门扉施帘。轿内置放高脚椅座,乘轿者由“席地而坐”变为“垂足而坐”。轿杆皆固定于轿身中部,既保持重心稳定,又便于轿夫起放。宋代,乘轿者已不限于王亲贵族,平民也多乘轿。迎亲嫁娶也用轿子,俗称“彩轿”、“喜轿”、“花轿”或“彩亭”等。

明代轿子有“显轿”与“暖轿”之分。显轿也叫“凉轿”,民间称“山轿”,即为一把大靠椅,两旁扎有竹杆,椅下设有踏脚板,不施帷幔,多与盖罗伞相配用,类似四川地区流行的“滑杆”。暖轿和宋代的轿子相似,只是盔帽式顶盖为略呈四面坡形,四角不上翘,顶尖饰宝瓶。皇帝坐轿其顶髹红漆,称红板轿,故而凡轿皆禁髹红漆。

清朝礼制繁缛而森严,乘轿也不例外。皇帝的轿子称“舆”,分礼舆、步舆、轻步舆和便舆四种。礼舆是最尊贵、最庄重,也是最豪华的御轿,皇帝只有在祭天和祀祖时乘坐,步舆为皇帝巡游皇城内时乘坐的显轿,轻步舆为皇帝到皇城以外狩猎、巡视乘坐的显轿,便舆则是时刻伴随皇帝身边的小轿,皇帝在宫廷、园囿随时乘坐。王公大臣皆备有显轿、暖轿各一。当时,四人以上抬的轿通称为“大轿”,二人抬的轿俗称“小轿”。亲王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外罩鹦鹉绿呢,四面置纱窗,悬珠穗,轿夫八人。郡王的乘轿为红盖、红帏,轿夫亦八人。两王之轿,俗称“八抬大轿”。汉人文官自大学士以下至三品以上,轿用银顶、皂盖、皂帏,在京轿夫四人,出京轿夫可八人。四品以下,轿用锡顶、皂盖、皂帏,轿夫二人。无官职的富人或平民所乘的民轿,皆是黑平顶、皂帏的二人抬小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