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关于是否原版的散文:盗版

冬日隙笔:盗版

关于是否原版的散文:盗版

(好的音乐总归使人惦念,十年前听过的一支歌,如今翻出来依然动听。曲为日本音乐创作大神中岛美雪所作,其人其歌有兴趣者可百度之)

读龙应台先生的《香港笔记》,谈及张爱玲的《烬余录》,是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张爱玲的文集我是早就有的,一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四卷本《张爱玲文集》,其中第四本就是其散文的结集。恰巧不久前有友人借阅,还回来也不过几日光景,此刻便正在我身后的书架上立着。唯一缺憾是四本里只找见其三,另外一本不知丢在家中的哪个角落。因为年岁久远,书页已微微泛黄,又加之多年来随我奔波的缘故,封页破损卷曲的模样,如人面的沧桑。

开卷读来,不免要感叹有人所谓文学上的天赋了。文字上的工夫自不待言,难得在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世的态度上,大概也是一般人学不来的。张以二十几岁的年纪,就写出了疏淡空旷、银烛秋光般不朽的文字,仿佛时空一次不经意的扭曲,让这个花信年华的少女过早触碰到了埋设于人世间的种种荒凉,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浩然图景,她堆叠出煌煌的防备。龙应台说,《烬余录》像是一个历尽沧桑的百岁老人所写。不知这该算得一种人生的嘉赏还是惩处。如此相照应的,龙应台先生提到过的大隐者周梦蝶,六七岁的时候被大人问到远大的志愿,他举手在空中画一个小圆圈,说道:我只要这样小小的一块地,里头栽七棵蒜苗,就这样过一辈子。

我无法不赞叹张爱玲的文字,却也无法容忍此版本里满篇的别字。比如把“炉”字印成“沪”字,把“的”字印成“有”字,某些令人费解的错讹处,竟使我以为是其匠心的独运,如此三番后,真的别致处反倒使我起疑,以为又着了别字的道。而且印迹寡淡,纸页粗糙,如何不让人疑心为盗版,不禁动了再买另一版本的念头。然而竟就没有新近出版的散文的专著,只好到旧书网上查找,一番比较后,选了浙江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散文》,料情形必不能鄙陋若此。然而到手后,竟更加不如——当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错字连篇倒也罢了,个中纸页竟然连字号和间距都有显著的不同。好处是字迹清晰,纸张光润,反倒让人愈觉得究竟是一种浪费——于文字、于经济上计算都是显见的。不过这下好了,遇到不明就里处可以两下里相互参照,倒是个很好的法子。

其实,近年里也读过不少非原版的书籍,许多好书只印过一次,早经绝版停售了,以致“物以稀为贵”,价格高得离谱。我近年来所遇到的就有张大春的《小说稗类》(后来有再版)、詹克明的《空钓寒江》、孙笑冬的《蓝色笔记本》等等,只好去买影印版,字迹倒也差强人意,图画与图表就不行了,多数要一塌糊涂。文章开头提到的《香港笔记》正规途径里亦没有,也只能从网上淘来,封皮是彩印的,颜色也周正,起初以为是正版,等到开读时才知道必也为盗版——里页原本是彩迹的地方一律变成了黑灰,但质量毕竟可让人接受。这一类书虽为盗版,但好处是不会有错讹之处。照我近年来读书的经历,虽远谈不上广博,但如前述“张爱玲散文”这般疏漏粗鄙之书也真是极少见,读着读着,竟让人感到人生都无法华彩起来了。

本文作者: 浅斟低唱

公众号:浅斟低唱

标签:原版 盗版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