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发言稿

组织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会议上的发言

发言稿1.58W

一、近期工作情况及主要特点

组织部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会议上的发言

一是安排部署周密。2月24日县委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召开以后,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立即行动,层层动员部署,成立领导机构,靠实工作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强化措施推进,全县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学习宣传深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省市县动员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采取悬挂横幅、出黑板报、张贴标语、发放资料、设立宣传台、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方法,营造了良好舆论和社会氛围。

三是摸底调查细致。各乡镇积极组织乡(镇)、村、社干部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将各村产业大户、贫困户、有信访诉求和意愿的农户分类造册登记,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为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打下了基础。县直及省市驻临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委确定的联系村和重点工作任务,及时与乡镇、村进行沟通衔接,了解联系村产业发展状况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确定联系思路、明确联系重点、制定帮扶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四是双联行动迅速。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联系村工作实际,按照“科级干部每人联系农户不少于2户,其他干部每人联系农户不少于1户”的工作要求,确定了联系户,建立了联系台账。大部分联村单位领导班子深入到联系村,主动与村“两委”班子进行对接,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并确定联系帮扶的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广大联户干部深入村社、联系户,倾听群众心声,并结合春耕备耕生产帮助联系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用实际行动与联系对象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

五是检查指导到位。县上制定下发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户干部工作制度、周访月驻季蹲点制度等相关工作制度,以制度规范工作要求、规范干部管理,确保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序开展。抽调专人成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指导检查组,对各乡镇、部分部门和单位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确保了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局良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村社农户,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也还存在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认识不明确;在参与范围上没有做到干部职工全参与;在联系对象的确定上把关还不够严格,没有把生活上真正有困难的农户纳入联系对象;联户工作不够扎实,只停留在确定联系对象上,还没有真正深入到联系村、联系户开展实际工作;信息、材料报送不及时,质量不高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及要求

(一)深化学习,明确要求,吃透政策下基层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继续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省市县有关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各类文件和领导讲话,进一步吃透精神、领会内涵、把握实质,从思想上再统一,认识上再提高,目标上再明确。在具体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尽心竭力帮扶与尊重群众意愿的关系。承担联村联户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全心全意、尽己所能地调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开展帮扶活动,同时必须尊重基层领导、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当地风俗,从当地实际条件和群众现实承受力出发来办实事、办好事;二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面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形成强大声势,让群众看到希望、让干部坚定信心,同时又要统筹谋划长期“双联”措施,使这项行动长期持续有效推进;三是正确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在工作中,既要深入宣传方针政策、真实反映社情民意、有效疏导群众情绪,更要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全面落实,办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好事,帮助解决联系村发展和联系户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做到虚实结合;四是正确处理好开展行动与做好业务工作的关系。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绝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成“两张皮”,也绝不能以联村联户为借口,影响正常业务,降低工作标准。

(二)突出重点,创新举措,沉下身子办实事

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结合各自实际,牢牢把握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这六大任务的着眼点和突破口,明确责任要求,创新工作举措,扎扎实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一要深入宣传政策,在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上求实效。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采取悬挂横幅、出黑板报、刷写标语、发放资料、设立宣传台、入户宣讲等群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让政策真正能够为广大群众熟知、为广大群众所用、为广大群众谋利,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实现富民兴县凝聚强大合力。二要反映社情民意,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求实效。广大干部要带着感情下基层,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入群众,把党的温暖和利民政策带下去,把群众的真实意愿和想法反映带上来,把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准确,把解决困难的思路和办法制定好,通过联村联户行动,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三要破解难题,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求实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联户干部在联村联户行动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依托联系村的自然禀赋和地域特征,谋划好联系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为联系村找准发展路子,积极在增收致富上出主意、想办法;广大联户干部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为联系户提供知识、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努力为联系户找准脱贫致富路子,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让群众对联村联户行动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四要化解矛盾纠纷,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求实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联户干部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对倾向性问题早知道、早反映、早处理,努力做到矛盾在源头控制,纠纷在基层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五要建好基层组织,在提高领导发展能力上求实效。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以“强组织、增活力、促发展”为主题,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制度,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六要培育推广典型,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上求实效。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在发现经验、总结经验和推广经验上下功夫,注重发现和推广基层组织和群众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基层民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发现和推广联村单位、联户干部在为民富民行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注重发现和推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做法好经验,真正使这些好做法好经验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三)健全机制,严明纪律,转变作风抓落实

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确保此项行动规范有序进行。要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对单位联系村、干部联系户的基础信息、开展工作情况等记录在案,整理归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工作实;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编发工作简报、撰写新闻稿件等形式,准确及时反映行动进展情况;要建立定期报告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查找问题,确保行动有序推进;要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县委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多沟通、多协调,遇到问题不推诿、不扯皮;各联村单位要积极与基层做好工作衔接,有序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四)靠实责任,精心组织,强化保障促推进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行动顺利开展、有序推进、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一要加强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中心工作任务,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要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具体负责,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集中精力抓好这项工作。县委指导检查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督查指导,强化跟踪问效,及时掌握进度,发现矛头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二要有序组织,扎实开展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有计划、有组织、分批有序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尽快开展工作。要准确掌握联系村自然、人口、集体经济、农民收入、产业重点等方面的情况,公平公正确定贫困户名单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分解落实帮扶对象和任务。联户干部要与联系群众结对子、攀亲戚,加强沟通联系,建立双方认同、方便快捷的双向联系方式,使这项行动具体化、经常化、便民化。三要结合实际,推进工作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确定年度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列出工作日程,提出时限要求,做到长期有计划、近期有部署,长期坚持不松懈,持之以恒不间断,以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促进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以重点工作任务落实体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成效,做到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四要加大力度,扩大宣传声势。宣传、广电部门要加强引导,扭住跟进,造出声势,打出品牌。对整个行动的每个阶段宣传什么、如何宣传、达到什么目标,都要做出超前研究,及时安排。要突出聚焦重点,加强典型培育,及时挖掘,立体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努力营造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五要加强考核,确保工作实效。要尽快制定下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考核办法,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机制,客观、公正地对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进行考核评价,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行有所依、干有所循。考核结果将作为各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