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发言稿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5篇)

发言稿2.43W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5篇)

我很高兴来仙桃参加今天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以建设诚信、实力、生态、和谐仙桃为目标,大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开展招商引资,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了仙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GDP也达到260亿元,经济总量始终居于全省县市首位,为仙桃经济税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仙桃国税事业和国税人也取得了全面进步,国税收入快速增长,征管质量大幅提高,队伍建设更加严格,纳税服务更加优化,部门形象日益提升,受到了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和一致好评。去年,仙桃市国税局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税务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每年给予国税局不低于800万元的经费补贴,每年总是努力为仙桃国税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每年积极主动地带领国税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组织收入,为仙桃国税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全省少有的支持。正是有仙桃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仙桃国税局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不仅去年超额完成了全年收入任务,而且今年元至七月实现了收入进度超时间进度的优异成绩,比全省平均进度高3个百分点。这既是仙桃经济发展成果的客观反映,更是仙桃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国税局对仙桃市委、市政府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年,仙桃市委、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GDP翻一番的跨越式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仙桃市委、市政府积极倡导并实施了市厅、市局合作共建活动,这是推动仙桃国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我们省国税局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仙桃市委、市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发挥国税职能作用,大力组织收入,坚持依法治税,创新工作机制,优化税收服务,改善服务发展条件,为实现仙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尊敬的玉彬厅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省科技厅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厅市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仪式暨第一次厅市会商工作会议”,标志着省科技厅与我市厅市会商合作机制正式启动,这是我市科技工作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必将对我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创新驱动、跨越发展产生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期间,在省科技厅的倾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科技投入是“十五”期间的3.6倍,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科技攻关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对玉彬厅长及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给予我市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厅市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的成功签订表示热烈的祝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创新可以引领一个时代。当初正是因为攻克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才有了今天的“中国钒钛之都”,才有了攀枝花从传统工矿基地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重大转变。迈入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及省委、省政府规划将我市建设成为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和四川南向开放的“桥头堡”等重大战略机遇,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在“”时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顺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 “四个翻番”,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基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科学整合各类科技资源要素,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推进创新攀枝花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今后,我市将以次签订厅市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紧紧围绕省科技厅实施的国家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三大工程,进一步深化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筹城乡、科技服务民生三大行动,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良性轨道。一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资源综合利用,特别是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切实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和源头创新,重点支持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及运用,加快我市钒钛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特色生物等产业的发展进程,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特色资源综合利用。二是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主体集聚,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探索支持联盟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努力推动四川省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和发展,新建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更加活跃、更加有效的科技工作新格局。三是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将实施人才战略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营造宽松的科研人才环境,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创新环境中培养人才,在事业发展中聚集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科技人才链。

玉彬厅长,各位领导,此次省科技厅与我市签订厅市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厅市会商,不仅体现了省科技厅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更展示了省科技厅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良好作风。我市将按照议定事项,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认真做好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三篇文章,积极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努力将我市建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人才荟萃、创新企业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创新型城市。同时,也真诚希望省科技厅一如既往地对我市多关心、多帮助、多支持,不断丰富会商内涵,着力扩大会商成果,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我坚信,有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有各位领导的高度关注,攀枝花在新的时期一定能扬帆借力,大步快跑,跨越发展;有厅市双方的精诚合作,有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厅市会商合作一定会持续深入,硕果累累,成为推动我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谢谢大家!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我县民族工作跨越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会议。刚才,史天龙副主席传达了全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稍后,娄玲部长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对全县近年来的民族工作作简要回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

20xx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民族地区,并就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与全国一道如期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落实了具体措施,20xx年9月30日,习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作的重要讲话,指出各民族在文化上要兼收并蓄、经济上要相互依存、情感上要相互亲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和谐共生格局。同时指出,要加大和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文化内涵和国家等九个“第一次”和“五个并存”新要求。在全市民族工作会议上,刘奇凡书记明确提出民族工作要围绕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同步小康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手段,紧扣民生、产业、扶贫、开放,创造性地解决民族工作中的资金、项目、人才等问题,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坚持法治思维与手段,处理民族矛盾、民族纠纷,推进民族事务管理的法治化、社会化。按照中央和省、市安排部署,我县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抓住落实国发〔20xx〕2号文件及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政策机遇,全力推进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 实现了全县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民族乡经济社会的加速发展。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 近年来,我县8个民族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8 个民族乡的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 全县乡镇通油路率和建制村通公路率达100%,建设中的德沿高速、德务高速将过境我县5个民族乡(钱家、沙溪、长丰、楠杆、龙泉),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水利建设也着力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长丰水库、观音滩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县西边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工程性缺水问题。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覆盖。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在扶贫开发方面, 按照精准扶贫的总要求,重点向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近三年来,8个民族乡共减少贫困人口3.53万人,占全县减少贫困人口总数9.56万人的36.92%。除桶井外,其余少数民族乡已实现“减贫摘帽”。在民族教育事业方面, 全县教育“9+3”行动计划和“4+2”教育突破工程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已开始实施,启动实施了山村幼 儿园建设行动计划。在医疗卫生方面,从20xx年国家正式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县不断加强民族地区卫生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8个少数民族乡中心卫生院医疗条件都得到较大改善。在文化旅游产业方面, 加大了对民族节庆节日文化开发保护的扶持力度,“土家炸龙节”、“土家水龙节”等民族节庆活动越办越精彩;傩韵操、傩面雕刻、金钱杆等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序推进。德江傩堂戏、土家炸龙先后被列入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朝阳、高家湾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成了民族旅游景区景点,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增收致富。在民族专项资金投入方面,县民族工作经费、民族发展专项资金、民族教育专项资金三项经费从20xx年的60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105万元。在民族团结和谐方面, 先后创建省、市级示范社区、村寨、机关、学校、军营等13个。 去年全 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启动后,我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充分肯定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民族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我县虽不是少数民族自治县,但却是典型的少数民族人口大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例高达80%以上,全县21个乡(镇、街道)中现仍有8个 民族乡。民族地区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全县的经济总量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20xx年,全县实现地方 生产总值73.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1.6亿元、 财政总收入 7.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14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7元,虽然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但在总量上还不是很理想。 贫困落后仍是我县的主要矛盾,更是民族地区的突出矛盾,加快发展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更是我县民族地区的艰巨任务。 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的目标,民族地区是短板, 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4月1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思南调研时强调,实现全面56个民族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国一个地区,一个县,一户农民都不可少,必须做到滴水穿石,全面进步,共同小康。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和统筹推进各民族乡和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下面,就抓好今后一个时期全县的民族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民族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 用足民族政策, 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一是 中央和省、市今年专门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分别出台了有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反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困难和问题,把中央和省、市明确的各项支持政策落到实处。二 是 要加大“十三五”规划的对接力度, 力争把加快我县8个少数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列入国家和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

(二)用好 民族 政策,不断夯实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

1. 加大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大对8个民族乡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突破民族乡“硬件”瓶颈制约。要积极争取将楠杆、桶井、沙溪、长丰的出境路列入省公路建设“十三五”规划。要优先安排8个民族乡的通村水泥路和通组路建设,力争到20xx年实现8个民族乡村村通客运,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出行难问题。

2.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的民生水利建设。加快推进长丰水库、观音滩水库两大覆盖大量少数民族地区的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尽快改善我县西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工程性缺水问题。农村人畜饮水等水利项目要向8个民族乡倾斜,力争用3到5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全县8个民族乡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结合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优先将8个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群众搬迁至集中安置区。

(三)用活 民族 政策,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

1. 加快推进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发展旅游经济产业。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镇 保护与发展 的政策机遇, 按照统筹规划、集中打造的理念,全方位、多渠道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大对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打造力度。发改、住建、文化旅游、民宗等相关部门在作村镇建设规划时,要优先将我县被省民委列为民族特色村寨的朝阳、高家弯、铁坑、兴隆、官宅、长征等村(社区)纳入规划。要充分挖掘我县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民族文化, 打造绿色小镇和民族村镇, 积极助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产业发展。

2. 深挖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工贸、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对民族餐饮、工艺品的旅游产品开发创新行业给予格外的关照和扶持。农牧科技、扶贫、卫生计生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扶持民间资本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产业,充分挖掘民族民间医药资源,扶持民族医药研发、药材开发和药品注册,培植新兴产业链, 大力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

二、围绕改善民生,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落实和完善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政策。 把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抓好中央、省、市民族工作会议出台的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各项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涉及我县的优惠政策落地生根。用足用好政策红利,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二)加大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开发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探索设立以精准扶贫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对内对外开放平台为支撑的民族乡试行开放式扶贫综合改革试点。依托“3个万元”工程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推动过去输血式的扶贫模式向造血式、参与式、整体式转变,确保我县8个民族乡与全县一道实现同步小康。

( 三) 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 支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施 “全面改薄”、学前教育等项目,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保留必要的村小学或教学点,不断改善我县各民族乡办学条件,到20xx年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四) 提升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先 实施民族乡卫生院标准化工程,加大村卫生室和村医队伍建设。今年重点将对煎茶、枫溪、高山等医疗卫生工作进行提级转型,多渠道、多方位推动发展。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做大做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着力 推进民族医院和民族医药临床基地建设。特别是我县天麻 “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有机产品认证”“省级知名品牌”三个示范区的创建。 加大对民族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力度,三年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实,提升全县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行新农合县级大病统筹,实行新农合再保险,新农合异地报销制度的全面落实,最大限度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五)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返乡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园和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支持发展小微企业,完善并落实少数民族群众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培育民族特色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促进扩大就业。

( 六)切实抓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 整合 文化、民宗、土家学会等有关资源,加强现代科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应用,编制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目录和规划,建设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库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申报一批具有传统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办好“土家炸龙”、“水龙节”、土家“过赶年”等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力争建设县级民族文化博物馆 。

三、围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各项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创建活动有序开展

今年是铜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验收之年,市里已给我县下了硬任务,各级各部门要形成齐抓共创的工作活力,围绕我市提出的十大示范,以“八进”为抓手,实现三大跨越,确保成功创建。

(一)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建设,以提高我县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切实把发展落实到解决民族地区特殊困难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上来。

(二)围绕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活动开展。 按照《中共铜仁市委铜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意见》(铜党发〔20xx〕20号)、 《德江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德创办发〔20xx〕5号)要求,认真对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标准和测评指标, 切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寺观教堂、进军警营、进工(农)业园区“八进”活动,在已打造示范点的基础上再树立一批新的示范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 上下联动,按照市、县、乡三级联创的原则,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申报创建工作,确保在6月底之前覆盖全县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五城联创办、县绩效办加大督查力度,通过抓督查推动县级创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氛围。 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要求和意义,深入广泛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全省每年10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月的平台,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二是用好固定广告牌、网络、手机短信平台、云上德江、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宣传手段和文化惠民工程,全方位宣传报道创建工作动态、阶段性成效、先进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为契机,切实抓好城市民族工作。加强少数民族人口信息资源整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少数民族成份的户籍管理,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少数民族人口和流动少数民族人口规范化、信息化服务管理的工作机制,促进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少数民族群众平等进入市场、融入城市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

(五)尽快建立健全工作档案。 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统一模式抓紧建立规范、全面的创建工作档案,满足验收工作需要。

同志们,实现中国梦,铸就民族魂。实现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任重道远、前景光明。各级各部门必须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要真抓实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加大我县两个文明建设,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开创我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全国“两会”和全省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 20xx年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部署安排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努力开创社会建设新局面,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刚才,张科同志总结 了20xx年 全市社会建设工作,部署了今年任务,姚康同志就进一步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工作作了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社工委的支持指导下,我市深化在社会复杂多元基础上实现和谐崛起的思路,扎实推进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省市共建、系统谋划、理论研究、体制改革、基层治理、平安建设、民生改善 等方面成效明显,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制度和工作基础。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市社会建设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社会建设职能履行还不到位,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还有待创新,领导干部推进社会建设的能力水平还相对薄弱,等等。

党的明确了社会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最近召开的全省社会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民生社会、平安社会、公平社会、活力社会、法治社会“五个社会”的要求。根据中央、省的部署,适应新的形势,市委提出了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的目标,明确了社会建设工作的更高要求。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 与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工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创建全省创新社会管理引领区工作成果的巩固提升。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把社会建设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谋划,放在为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多作贡献的使命责任中来考量,着力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完善社会服务为基础,以促进公平正义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体系,推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广东特色、东莞特点的社会建设新路子,努力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

一、要夯实物质基础

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没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将变成“空中楼阁”。没有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也将难以为继。因此,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把社会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改革开放 30 多 年,东莞长期保持两位数经济增长,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东莞奇迹”。与此同时,我们享受到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福利,促进了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但 近几年来,由于我们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我市发展速度连续低位徘徊,在全省处于垫底位置,面临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 必须看到,如果经济增长长期“失速”,不能尽快迎来转型升级的“拐点”,不仅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难以解决,而且社会建设也难以有效推进。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提升,再创转型发展的新“东莞奇迹”,即既有增长速度又有发展质量的奇迹,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处理好加快发展与调整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全力以赴推进“三重”建设,着力打造粤海高端装备产业园、松山湖大学创新城、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三个增长极,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促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大力扶持镇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发展创新型经济,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努力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现代产业带动,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地依靠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进一步“做大蛋糕”、“做优蛋糕”, 为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要强化服务职能

政府的管理能够调节市场失灵、维护社会秩序,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政府的服务能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长期以来,政府社会建设职能缺位,管理模式滞后,该管的事没有管好,不该管的事管得太多,既不利于提供服务,也不利于强化管理。下来,要着 力于强化政府社会建设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重大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主动向社会让渡空间,解决好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积极稳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 切实抓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各项工作,巩固和扩大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协同监管的有效举措, 力争使东莞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程序最简、效率最高、监管最到位的城市之一。健全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制度,落实向社会组织放权和购买服务目录,确保政府职能“放得下、转得出”,社会组织“接得住、管得活”。要在履行好 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职责的同时, 突出提高政府社会管理水平,以平安东莞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四化五警”建设,实施“平安细胞工程”,加大治安防控打击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健全公共安全监管体系,坚决消除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特别是要高度重视群众信访作为一个地方社会和谐稳定“晴雨表”的作用,继续推行领导干部接访和包案,突出化解信访积案,依法规范信访工作,建立信访联合接处机制,探索“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的信访工作模式,提高信访办理效率,推进信访矛盾调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突出改革创新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继承和借鉴过去好的经验做法,但更关键的是要创新。要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总结经验规律、加强实践探索,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结合东莞实际,要突出抓好两方面的改革创新。一方面,要深化社会组织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去垄断化”改革,抓好市80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降低登记门槛、简化注册程序,引导社会力量成立更多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枢纽功能,推动同类型、同性质、同行业、同领域的社会组织建立枢纽(联合)型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组织联合监管、优胜劣汰和评估考核机制,提高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以我市作为全省基层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快形成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结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村级体制改革,推动政务、村自治事务和村集体经济“三分离”。合理规划建设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

四、要坚持民生优先

一个社会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将导致贫富日益悬殊、社会不满增加,甚至社会动荡、经济滞胀。随着 人民群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强烈,一些群众有时为争得一分公平甚至比争得几分利益还要执着。必须 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取向和价值追求,逐步构建和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体系、制度安排, 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 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意愿和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 求,确保全体社会成员都能温饱无忧、体面尊严、更有品质地生活。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资源投放到基本民生项目上,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把经济发展的实惠装进群众的腰包。实施新一轮“双到”扶贫,完善长效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帮扶质量。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贫有所济、困有所帮、残有所助、孤有所托、灾有所救的社会救助制度,推动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员人口管理体系,完善积分制、居住证制度,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让在东莞学习、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五、要注重道德教化

加强社会建设,既需要法治的强制力量,也需要德治的教化作用。 一方面,要以 法治东莞为载体,强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 各级各部门尤其是执法机关,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真正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探索建立决策评估和纠错制度,加大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结合普法教育,强化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群众理性参与社会管理,理性监督政府,理性表达诉求, 依法解决纠纷 。 另一方面,要以推进文明创建为抓手,着力解决当前社会领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等问题。 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 。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民众生活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施公民心理健康工程,做好重点人群心理疏导,引导社会成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大力推进诚信建设,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六、要推动多元共治

社会建设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的目标要求,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完善部门工作考核和督促检查机制,广泛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社会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工青妇“枢纽型”组织和各类经济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的积极协同功能,大力抓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行“社工 + 志愿者”模式,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进一步 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基础作用, 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要继续加强与省社工委的共建与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工作指导,继续落实和完善社会建设“ 1+7 ”政策体系,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政府补贴项目等公共支出政策,加大对基层欠发达镇村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社会建设。要加强政策学习、理论研究、专业培训、实践锻炼,着力提升各级党政干部领导、组织、推动社会建设的能力水平,建设一支既懂经济建设又懂社会建设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

同志们,加强新形势下社会建设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凝聚力量,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争当全省社会建设排头兵,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构筑坚实的社会支撑!

厅市会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林业工作会,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我县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完成情况,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植树造林工作,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县力量,掀起春季植树造林新高潮,确保20xx年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正视不足,切实增强林业工作的责任感 20xx年我县以建设生态西华、宜居西华为目标,以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为抓手,行动迅速,强化流转土地举措,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省林业厅核查结果,20xx年全县共完成造林7357亩,任务完成(核实)率137.51%,合格面积7132亩,任务合格率133.31%,任务核实率及任务合格率均位居全市前列;发展苗木花卉2万亩,占任务7000亩的285.7%。累计防治食叶害虫面积 万亩次,共查处林政案件 起。成绩是突出的,但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一是个别乡镇对植树造林工作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成保率较低,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通道两侧的造林成保率,一定要有保证;二是农田林网建设进度迟缓,成为目前全县造林绿化最薄弱环节。三是林种结构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四是森林资源管护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地方仍有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等现象发生,涉林矛盾纠纷仍然存在。五是林业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林业经济仍然停滞在资源型、粗放型的发展阶段,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程度不够,林业的真正潜力和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和生态建设的大局,担负起林业生态建设的历史使命,深刻认识到林业生态建设不仅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而且是一项现实的紧迫任务,进一步增强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做好20xx年林业工作

20xx年,我们要坚持建设“生态西华,宜居西华”为目标,以“林业生态建设”为主线,重点抓好“四大工程”,搞好“义务植树活动”。一是抓好生态廊道绿化提升工程建设,华兴大道、周西快速通道及我县境内高速两侧景观绿化工程是全县林业生态建设的窗口工程和对外的形象工程。高速两侧宽度由目前的20米拓宽至50米,绿化面积3400亩;省级公路S329线(华兴大道)和S302线两侧各30米范围内,面积1600亩,打造成我县绿化景观长廊。要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施工建设。实行常绿树种与落叶、彩叶树种搭配,乔灌花结合,向美化、彩化升级,丰富绿化层次,打造“一年四季景不同”的景观走廊。二是抓好新型社区绿化美化工程。

(1)县城和乡镇所在地绿化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念,不断提高城镇品位。街道绿化以行道树为主,落叶与常青相结合,一街两行风景树,实现一街一树,一街一景;县直机关单位、乡镇直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绿化,以草为主,扩大公共绿地面积,配置乔灌花,达到形式各异,各具特色。特别是新搬迁新建单位和新建居民小区,在规划建设时,其绿化面积应占整个土地面积的30%以上。(2)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方面,要以实现“社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为目标,以村中道路、庭院、村庄周围为重点,进行立体绿化美化,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3)一般行政村绿化要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努力提高村庄绿化美化水平,街道两侧至少栽植2行风景树。每个乡、镇(办事处)要建成1个生态示范村。

三是抓好农田防护林工程。20xx年,全县要不断巩固、完善、提升农田林网建设水平,按照 “百千万”农田防护林工程建设要求,我们将沿乡村道路及沟渠栽植桐树、杨树以及乡其他土树种8600亩,努力实现农田林网标准化。四是抓好特色经济林建设工程。以土地流转造林大户为主体,突出抓好经济林建设工程。按照林果产业集群的总体布局,今年发展优质经济林1200亩。五是开展好义务植树活动。植树节前后,县绿化委员会要在县区周边规划义务植树基地,组织组织县四大班子、县直单位扎实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引导广大适龄公民按照《河南省义务植树条例》规定,每人每年植树3至5棵,或通过捐植纪念树、捐建纪念林等履行植树义务。

三、加强组织,精心管护,严格督导,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明确责任。我县的林业生态建设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加强对生态建设工作的领导,各乡镇乡镇长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副职为具体负责人,要亲自动员,亲自部署,亲自督查,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林业生态建设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地块。

二是精心管护,保证质量。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特别重视造林质量,坚决杜绝“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务求取得实效。要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施工,将建设任务落实到地块,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分包乡镇,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乡镇开展造林绿化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要点进行整地、挖坑、栽植及浇水,要树立精品工程意识,从规划设计、栽植管理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造林成活率。

三是严格督导,落实奖惩。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任务重、季节性强、要求高。要完成任务,就需要各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为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造林质量,县委、县政府将切实对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加强管理,将成立督查组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督查,并定期通报,落实奖惩。20xx年3月底前,按照造林绿化实施方案标准和下达的任务,全面完成年度植树造林任务。5月份,县林业部门组织完成对植树造林成活情况调查,6月份申请市、省对我县的林业建设进行实绩核查,10-11月份,组织完成对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建设保存情况调查。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xx年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建设任务:①苗木继续实行种苗补助。经核查验收,达到相关工程技术质量标准,生态廊道工程、农田林网建设、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程,每成活保存1株补助

1.5元;②高速公路两侧绿化单侧50米以内占地补助办法按照《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境内高速公路两侧绿化的实施意见》(西政[20xx] 26号)文件执行,县境内省道两侧绿化用地,特别是华兴大道、周西快速通道和环城公路两侧的绿化用地补贴办法参照(西政[20xx] 26号)文件执行;③综合奖惩。根据林业部门5月份对乡镇造林任务完成情况调查和10-11月份保存情况调查,县政府将于年底拿出专项资金对先进乡、镇(办事处)进行奖励。为进一步扶持经济林发展,经验收每合格1亩,县政府对乡镇(办事处)以奖代补100元。年终综合考核,纳入目标管理,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二名,奖励以奖代补资金3万元,二等奖三名,各奖励以奖代补资金2万元,三等奖四名,各奖励以奖代补资金1万元。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年度目标考核酌情扣分。

同志们,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是泽被后世、惠及子孙的公益性工程,造林绿化工作是建设生态西华,美丽西华的根本抓手,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做好工作安排,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干群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来,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各项任务圆满完成,为全面提升我县林业生态建设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