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

20__年金秋,12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事迹,温暖了许多人、感动了许多人: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9篇)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为山区孩子带去光和热,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四川省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肖敏坚守特殊教育领域24年,用支持、欣赏、包容的态度帮助、成全每一个孩子;贵州省赫章县城关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何梅以慈母之心架起育人之桥,在地震发生时率先冲进教室,和她的同事一起在17秒内帮助32个孩子安全撤离……

一位位教书育人楷模,用实际行动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是全国教师的楷模,也是千千万万好老师的缩影。

师者,人之模范也。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

“十三五”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效果显著,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各地在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加强教育学科建设、强化师范质量保障等方面出台了系列务实举措。“十三五”以来,6所部属师范大学累计招收公费师范生3.7万余人。目前,有28个省份通过在学免费、到岗退费等多种方式,实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中央财政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中央高校师范生和公费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分别提高了3000元和5000元。

同时,教师培训体系日趋完善,“国培计划”实施以来,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强化分层分类施训,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我参加过3次国培计划,每一次对我而言都是成长、提升的机会。”从一名普通的小学英语教师成长为负责全市小学英语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的张宏丽是国培计划的受益者,她感慨地说:“国培计划助我成长。我愿意踏踏实实做一辈子老师,教书育人。”

“十三五”以来,各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教师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正逐渐形成。

优管理——

教师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__年9月,在第三十六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老师,您好!”“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期间,北京王府井、上海外滩、青岛五四广场等地,闪耀的灯光为教师们点亮。学生们手举灯牌,用一句句暖心的话为教师们送上祝福。

“十三五”以来,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科学挖潜调剂,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地方和学校,建立健全了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的师德监管体系,各地切实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形成了树德正风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布和说。

几年来,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印发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有关文件,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放管服”改革,研制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入激发广大教师创新创造活力。

几年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科学挖潜调剂。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指导各地通过加大挖潜创新力度、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调剂等多种方式增加中小学编制,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促发展、优管理,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推进下,广大教师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要继续坚守教书育人一线阵地,和老师们一起,努力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

“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像我这样的一大批思政课教师正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只有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全国最美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说。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爱心、智慧与奉献,点亮孩子们的未来、托举民族的复兴。

补短板——

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新学期开学,我们学校又迎来了4名支教教师,都是城里来的优秀教师!”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小学校长刘斌高兴地说,近几年,来学校支教的教师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总体提升,家长们更满意,老师们的干劲也更足了。

从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来到中益乡小学支教的黄敏谈到支教初衷时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要尽自己所能,传播知识、启迪希望!”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5年来,各地多管齐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乡村教师队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35岁以下教师占43.4%,本科以上学历占51.6%,中级以上职称占44.7%。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乡村教师整体素质大幅提升,20__—20__年,中央财政投入100亿元,实施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乡村教师校长950万余人次。乡村教师的待遇明显改善,近5年来,中央财政安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奖补资金207.74亿元,惠及中西部725个县8万多所学校近130万名教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通过“特岗计划”、中小学银龄讲学计划、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等,为贫困地区输送了大量优质师资力量。其中,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推出的“特岗计划”实施15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710亿元,累计招聘95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省份1000多个县、3万多所农村学校。

国家下大力气重点突破、补齐短板,老师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学校的教学环境越来越好了,孩子们的变化也让我骄傲。和孩子们在一起久了,感觉总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毛希望小学音乐教师王杨颖是一名“90后”特岗教师,她说:“我想给孩子们最好的陪伴,未来,我会继续在教师岗位上砥砺前行!”

希望的田野上,广大乡村教师正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孩子的人生梦想,展现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张桂梅在建立女子高中初期时,学校的条件极其艰苦,整个学校除了一栋教学楼之外,食堂、宿舍、厕所、围墙等配套设施都没有,更没有保安。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__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张桂梅,女,满族,黑龙江牡丹江人,1957年6月出生,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脱贫攻坚一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她牢记宗旨,坚持为民情怀,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20__年起锲而不舍四处奔走,克服资金难以筹集、贫困山区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等一系列困难,在20__年8月成功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贫困山区女孩的追梦人生点亮了希望之光。

她坚守初心,坚韧执着,面对女高初创时条件艰苦、缺少师资力量的不利局面,推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开展党员一律佩戴党员徽章上课、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红色影片、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的“五个一”活动,以党建引领办教育,帮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考上大学、走出大山,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在1997年4月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后,她仍然坚持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坚持家访11年,行程近11万公里,覆盖学生1345名。为让失去双亲的孤儿有一个“家”,她从20__年起一边任教、一边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当好136个孤儿的“妈妈”,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她将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把一切都献给了党、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什么是榜样?

榜样是清风,吹动一颗又一棵树。

榜样是水流,推动一帆又一帆行舟。

12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授予张桂梅等7名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2月5日,在昆明至北京CZ3998航班上,张桂梅收到一份来自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的信。

信中,朱静怡对“榜样”张桂梅说:“智者度己,圣者渡人,您才是真正伟大的人。再多的文字都表达不出我内心对您的敬佩,只能通过您的故事激励着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姐妹们。”

“第一次听说张老师的事迹是通过微博,有一个博主讲述了张老师和华坪女高的故事,我看了以后十分受触动,便去搜索了她的相关纪录片,纪录片看到一半我就感动得流泪了,从此张老师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静怡说。

“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飞机客舱里,张老师的胃不太好,我们乘务员同事及时向她递上了一杯温开水,并向她致意。”朱静怡回忆起见到张桂梅的场景,“张老师和我们的交流都很温和谦逊,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朱静怡告诉小编,自己发自内心地敬佩张桂梅,当在自己的航班上遇见张桂梅时,她内心十分激动,但是因为知道张桂梅身体不太好,怕过去说话会打扰到张桂梅休息,便决定写一封信,等落地后再交给张桂梅。

落地后,朱静怡亲手将信件交到了张桂梅手上说:“张校长您好,我看过关于您的纪录片,并且被您所深深感动。”

“张校长听到后,慈祥地拉着我的手,注视着我听我把话讲完。我看到张校长认真的神态,又想到她平时在学校里的辛劳,不由得有点哽咽地说,‘您一定要保重身体,一定要健健康康!’

“张校长听完后,紧紧拥抱了我,那一刻,我才感受到她身上的温柔与强大。随后我和主任乘务长一起,将张校长送至登机口。张校长和我们挥手告别并表达了这一路对我们客舱服务的认可和感谢。”

张桂梅的什么精神让一名年轻的乘务员如此敬佩?

朱静怡说:“张桂梅老师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她拖着生病的身体为大山里的女孩们创造教育条件,为她们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改变了她们的人生。

张桂梅校长的伟大并不在于她不凡,而恰恰是因为她平凡,她用一生的执着,让我们见识到平凡的身躯里,可以蕴藏着多么震撼人心的力量。”

朱静怡还说,在以后的飞行生涯中,自己也会向张桂梅校长学习,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做好,深入贯彻南航亲和精细的服务理念,为公司和民航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机舱里的一场偶遇,敬意满满的一封书信。

这也许就是榜样的力量,无需多言就能感召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理想,同时对他人的困境充满悲悯与同情。

古人常讲见贤思齐,希望张桂梅这份榜样的力量能够在更多人之间传递,鼓舞与感召我们每一个人,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希望,也让他人因为我们的积极向上而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5

8月的华坪县连续高温,热得像一个大蒸笼。

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和老师们聊着今年孩子们的高考成绩:“159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有17人,一本线以上有70人。理科最高成绩651分,文科最高成绩619分……”她满脸透着喜悦之情。

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40多年来,她始终坚守云岭深处的贫困地区,拖着病体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主战场,用大爱筑起师德丰碑,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和崇高境界。她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云岭楷模”等40余项荣誉。

“让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72年她跟随姐姐来到云南参与“三线建设”。1995年,丈夫患上胃癌,她花光所有积蓄也未能留住丈夫的生命。第二年,张桂梅带着丧夫之痛,从大理市调到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

那几年,张桂梅经常看到一些因家庭变故成为孤儿的孩子,这让她感到一阵阵心痛。她心想:怎么能帮帮他们?让这些不幸的孩子都有妈妈。

1998年7月,张桂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旗下宣誓后,她更坚定了要帮助这些不幸孩子的信念。20__年,有关部门派人找到张桂梅,希望她能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张桂梅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成了54个孩子的妈妈。

“每个孩子背后都有许多不幸的故事,每个孩子心里都揣着一块冰。”提起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身世,张桂梅一脸难过。她说:“我要加倍呵护这些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张老师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妈,但却比亲妈还要亲。”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赵建英说,多年来,张老师全身上下患有近20种疾病,她却一点儿不在乎,只要不晕倒绝不去医院。但若是孩子生病了,她便马上送去医院治疗。

去年12月,福利院的孩子王龙朗出水痘住院,张桂梅拖着病体每天去医院探望。王龙朗康复出院后,她又忙着制作锦旗送到医院。她说:“要让孩子从小心存感恩之心。”

截至目前,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先后收养了136个孩子,其中50多人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今年25岁的张惠华,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孩子,现在华坪县石龙坝镇工作。他告诉记者,是张桂梅妈妈改变了他的命运,他要像张妈妈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人。

“让大山里的女孩都有书读”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着一个小女孩,身旁放着一把镰刀和箩筐,望着远方发呆……这画面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张桂梅哽咽着说,当我下车询问小女孩怎么了?她哭着告诉我,想读书,可家里穷,要让她嫁人。

小女孩的话和渴望读书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张桂梅的心,她觉得应该给山里的穷孩子一个读书的机会,便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的想法,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中。

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大家都说她异想天开,可她仍旧咬牙坚持。20__年,作为党代表在出席党的xx大期间,有位记者问张桂梅:“你的梦想是什么?”她深情地说:“我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有书读。”当时有人问她:“贫困山区那么多女孩子读不上书,你一所高中又能帮助多少人呢?”张桂梅坚定地说:“能帮一个是一个!”

在张桂梅的呼吁下,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关心支持,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

20__年,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学了。第一年招收了100名贫困家庭的女学生。12年来,先后有1700余名女学生从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走进大学校门,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连续8年高考升学率居丽江市第一名。

“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万事开头难。办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建校初期,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没有食堂、厕所,学生和女教师只能挤在教室里睡觉,男教师则睡在楼梯间。没多久,17名教师有9名辞职离去,6名学生提出转学,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张桂梅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额头、后脑、手臂上鼓起很多小包,长骨瘤,肺上有结节,呼吸困难。每天,她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整理档案时,她无意中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只要党员在,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张桂梅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当天,她便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经典文章,大家郑重承诺: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后来,学校成立了党支部,张桂梅任党支部书记。经过深入思考,她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学理念,依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等学科改进课堂教学,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还开创了“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等“五个一”活动。

“太出乎我的意料了,高一刚进校的第一课,校长并不直接谈高中阶段的学习,而是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华坪女子高中毕业生邓婕说,经过高中三年红色文化的熏陶,使我变得更加坚强独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学习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冲锋在前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如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徜徉在乡村的阡陌间,人们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享受着公平正义的社会给自己带来的福利。每个人,不论性别如何,都能享受发展带来的机遇,获取劳动创造的收益,拥有奋斗得来的幸福。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社会,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解放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是压在妇女身上的一座大山。这种落后观念剥夺了妇女的自由,打压着妇女的社会地位,让中国妇女们不能和男人一样被平等对待。

那时,在申纪兰的家乡,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有一句流传甚久的说法——“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每次想起这个说法的时候,申纪兰都很生气。

“旧社会呀,不把妇女当人。妇女只能到院里头,男人就高一步了,就能到县里头。你说这话能有道理吗?我就不服气。”

1951年,正值解放初,西沟村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申纪兰被选为副社长。当时社里劳动力短缺,社长李顺达鼓励申纪兰发动妇女下地劳动。

“动员妇女真难呀!”回想刚开始那段时间,申纪兰非常感慨。那年才20出头的她,很快召开了农业社妇女大会,动员村里妇女下地干活。可是到会的还不到一半人,就连那些过去妇救会的积极分子很多人都打了退堂鼓。申纪兰只好挨家挨户去说服。不仅男人们不支持,就连妇女们也觉得出来劳动不如在家看孩子给男人做饭,工作进行得很艰难。

突破口的打开,始于一位叫李二妞的村妇的改变。

李二妞是村里出了名的“不出门”,手脚慢不说,对村里的事情也没什么热心。要是能让李二妞下地,其他人的工作就好做了。想到这,申纪兰起身去了李二妞家。

“刚进她家,我就问:‘家里有人吗?’李二妞在里头说:‘没人。’”回忆到这里,申纪兰叹了口气,“你说明明她就是个人,她还说没人,以前的妇女就是这,只要男人不在家,就当自家没人。妇女在家里没地位,在社会上能有地位?”

刚开始,对于申纪兰要自己下地这件事,李二妞是很抗拒的。

“你进步,你去下地。我活了半辈子,死了就是一辈子,解放不解放吧,无所谓。”

申纪兰急了:“他爹(李二妞丈夫)瞧不起你,你能怨谁?你要劳动了,就能挣上工分,多劳动多挣工分,想换件新衣裳就换,不用靠他爹!”

第二天,李二妞真的扛个锄头下地了。原来妇女们都不相信她能来,一看连她都来了,全村妇女也就都下地了。

然而,即便人都来了,积极性还是不高。

“我黑来(方言:夜里)就想,妇女们不想出来,除了男人们阻拦之外,觉得挣不了几个工分也是个重要原因。”当时,妇女都下地了,可是挣的工分还是“老5分”。那时候10分算一个劳动力,两个妇女只能算一个男劳力,所以妇女只能记5分,这按性别划分的不公道的计分方式,让妇女们没什么干活的劲头。

只有男女同工同酬,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申纪兰决定在村里组织妇女和男人比赛。

“理不辩不明!同工同酬为个甚?是说妇女有能力,也能干男人的活儿!要想挣10工分,就要跟男人们比一比,跟他都干一样的活,看谁干得好!”

以在地里撒肥为例,以前都是妇女们装肥,男人们撒肥。撒肥是个技术活,不容易撒匀,申纪兰和妇女们下定决心要在这里跟男人们比一比。他们各要了一块同样大小的地,比谁能先撒完,并且撒得又快又好。要赢在体力和经验上有优势的男人,关键在于使巧劲。在申纪兰的带领下,女人们先把地划成行,然后一行一行地撒肥,撒进去的肥料又匀又实。不到晌午,女人们就干完了自己的地。

反观男人们,他们是干一干,歇一歇,抽袋烟,到晌午也没干完。一看妇女干完了,他们有些后悔,后悔不该抽那几袋烟。回忆到这儿,申纪兰笑着说:“妇女们不吸烟,不耽误功夫。”第一次,女人们挣到了10个工分,和男人一样多。

就这样,男女同工同酬,在这个中国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申纪兰也因此当上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回想过去,申纪兰用无比坚定的话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我带领妇女争同工同酬,就是这个决心,为妇女争口气!人家都说妇女是半边天,我们就要为‘半边天’争光,争气!要是妇女不给妇女争光,你代表什么妇女!”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最近,武汉一个顺丰小哥汪勇直升三级,从一个快递员被火线提拔为分公司经理。国家邮政局、《人民日报》、央视对他也是夸赞有加。2月26日,邮政局发出嘉奖通知:授予汪勇“最美快递员”特别奖,号召全行业向他学习。

汪勇本是生长于武汉的一名普通80后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平凡的收件派件工作。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这份工作有了最大不同:抗疫最前线收治重症冠状肺炎病人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就在他的服务区。

大年三十晚上10点,他在哄女儿休息时刷到一名来自金银潭医院护士在朋友圈的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4个小时。”需求是晚上6点钟发布的,一直没人接单。

他纠结了1个小时,最后下定决心去。他用善意的谎言瞒着父母和老婆,先去超市买了两只N95的口罩,清晨6点钟准时到达金银潭医院。护士愣了,她没想到会有人接这个单。她上车后默默抽泣,直到下车。

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汪勇接送了近三十名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他心里也很害怕,也想打退堂鼓,但一想到医生护士在抗疫一线奋战几天,连睡个安稳觉的地方都没有,他干脆心一横一直干了下来。

他很快发现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怎么也满足不了全部医生护士的回家需求。于是,他在朋友圈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没过多久,陆续有20多人加入到他的行列。

为了解决更多医护人员的通勤问题,汪勇联系上了摩拜和青桔单车,让住在医院附近的人有了保障。住得远的人,他又找到了滴滴,滴滴被他的执着感动,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解决医护人员上下班难题后,汪勇又发现很多医护人员吃不上米饭,只能每天吃泡面,甚至有时候泡面都难。

“过来救命的恩人,我必须得让他们吃上白米饭!”汪勇努力联系餐馆和便利店,暂时缓解了一阵子。后来餐馆和便利店都停业了,他找街道办事处层层上报,最终使一家大便利店恢复生产,1.5万份米饭解决了医护人员的用餐需求。

解决了出行和吃饭两大难题,汪勇又操心上了医务人员生活上的其他问题。他为此专门建了一个医护服务群,修眼镜、修手机、指甲钳、充电宝、秋衣秋裤……只要医护人员在群里喊一声,汪勇和他的志愿队就会出来搞定。因为医院里不能开空调,无袖羽绒服成为最实用的保暖服装。他发动志愿者筹了10万块钱,把整个武汉商场买完了,又到广州定了1000件羽绒服。

在疫情期间,他以一个快递员的身份,撬动了医护人员的整条后勤保障线。

汪勇舍身忘死勇挑重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大家称赞他是“生命摆渡人”。

学习汪勇同志先进事迹,强化宣传引导,着力见贤思齐,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真抓实干、勇当先锋的动力,引导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响应号召,牢记服务宗旨,发挥网络优势,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发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负重前行的精神,优化复工复产环境,着力解决服务难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双胜利。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8

20__年3月18日,“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获得者,南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兼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回看廖俊波的身平事迹,心中始终装着一方百姓。在政和县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精心打造政和省级经济开发区,深入一线抓落实,新引进创办60多家规模企业,20__年起,位于贫困地区的政和县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要学习他一心只为百姓,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廖俊波同志用一生诠释了这一定义,无论何时,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学习他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习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学习他谦虚谨慎、真抓实干,真心对群众负责,诚心接受群众监督。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还要学习他一心为工作,真正做到了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决不能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身为共产党员,必须加强世界观改造,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树立以无私奉献为本质特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9

__,女,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黑龙江省八五九学校数学教师兼任校团总支书记、八年级组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人“宅”心不“宅”,她每天做好外出学生汇总、体温检测等数据统计表几份多至十几份。带领团员学生130名进行青年大学习,组织学生代表拍学雷锋宣传视频,利用微信群对学生进行疫情防控、感恩励志教育,师生制作美篇1个、微视频30多个。开学前,为了能让每名学生第一时间有课本,她带领八年级组教师将近两千本的教材而言仅用一下午的时间就分送给家长。她还带领同组教师学习网络授课,组织集体备课27节,线上培训家长、学生6次。为了保证线上开课效果,她熬了3个夜晚自制了家用投影仪。开课后,她更是每天耗费至少2个小时精心准备网课,上完两节课后,还要网络批改作业近90份,有时要反复批改好几次,每天批作业都要花费近3个小时。作为班主任她还要随时关注本班学生其他学校的网课效果,常常与学生、家长反馈到深夜。由于爱人在社区执勤,所以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只能自己上网课。

疫情当前,作为一名党员,__同志参加了学校

“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入户发放知书、劝返不带口罩和通行证过期的居民、为出门不便的居民采买生活用品,她戴着红袖标忙碌的身影,恰如一束微光,驱散阴霾,照亮每一个被帮助人的心灵有人陪同。不负韶华正青春,__老师正是用她的热血青春去践行一名党员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铁路的安全运转离不开这些普普通通的铁路人,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责任和汗水守护着铁路安全,我要向他们学习,不计得失、无私奉献,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活儿,时刻守护铁路整备安全畅通,让旅客安安全全出行。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曾想过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但更多的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犹如一颗颗最渺小的螺丝钉,虽然不起眼,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时代铁路人就是那一颗颗螺丝钉,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着我们国家的铁路行业。他们给社会带去温暖,给旅客带去安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出一段段不平凡的事迹。

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奉献。“最美铁路人”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螺丝钉”精神一直在延续。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你会明白一个村支书为何有如此痴迷的城市情结,还会发现这个“瞎胡闹”的村支书,在满足一己的造城狂热之余,可能无意间会为农村发展理念探索出另外的方向。

因此不要取笑李连成和他的“乌托邦”。这个在盐碱地上搞起了股份制的村庄,变成“村级市”后仅一年,已有来自北京、上海乃至中国台湾等地的20家企业落户,全村总产值超过10亿元,这样的经济规模在当时的中部农村并不多见。

我们可以质疑“村级市”的设想,但是在产值超过10亿元的基础上,很多构成城市经济基础的产业设想便不再是“乌托邦”。

也许是由于他的诚恳和耐心,也许是由于人们对城镇化的共鸣,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学者程汉忠,将“西辛庄市”的诞生看成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于建嵘后来也表示:“有时间,我一定前往西辛庄村向李书记和村民们讨教农村发展的有关问题。我反对的是‘村级市’这个提法,担心这种可能影响国家规制,为一些地方行政扩张提供借口,但绝不是反对农村社区服务城镇化这一发展方向。”

鲁迅先生在黑暗中,用《狂人日记》发出了第一声呐喊。当然此时此刻的社会现实与当时并无任何可比性,但鲁迅笔下“狂人”的探索与启蒙,跟李连成的气质无疑隔空相通。

李连成当上村支书后的第一晚,他突然想起了村里人看他的眼神。那是穷人的眼神,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眼神,孤立无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李连成想,我得把这种眼神用心焐热了。

因此当他狂热难抑,当他着急激动,当他把“当干部就要爱吃亏”的“连城诀”歪歪扭扭刻在大石头上放在村头,当他自称“人干啥往往都有瘾,我李连成就有‘发展瘾’”,并不管不顾地造起“城”,人们都将深深理解,并会肃然起敬。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通过观看直播,我被他们的事迹深深震撼,10位最美铁路人正是千千万万默默奉献的铁路人的缩影,他们在铁路建设发展中的付出和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中国铁路的发展经历了从追赶到超越的浴火重生。一代代铁路人用坚守与付出书写着追梦的奋斗历程。人民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创造者,“皎龙号”深潜船创造了“中国深度”;“嫦娥号”飞船创造了“中国高度”;“复兴号”动车组创造了“中国速度”。“最美铁路人”是平凡的英雄,是无数铁路职工的缩影,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勤劳的双手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绚丽的人生。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来自格尔木工务段的于本蕃,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铁路人和新时代的铁路榜样。

他的美在于奉献。他立足雪域高原13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艰苦的地方默默奉献着自己;他的美在于坚持。24岁的他就踏入青藏线,在高海拔的青藏铁路默默坚守,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标准更高,风沙强意志更强”的顽强作风,守护着青藏铁路的安全畅通。

这是一个榜样辈出的时代,他们是我们心中的坐标,榜样是一种力量,它不断激励我们前行,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铁路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在自己岗位上发光发热,为铁路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学习了“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做新时期艰苦奋斗的楷模。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首先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体现在思想上。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科学理论,它们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有了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头脑,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可以防止和排除种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和干扰,少走弯路并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做艰苦奋斗的楷模,要将艰苦奋斗的要求落实在工作上。共产党员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持胸怀大局、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乐于奉献。要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义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情,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和实践之中。要通过身边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认识。要坚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事事处处表露先进性,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干事业。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冲得出、危机时刻豁得出”,各项工作跑在前、干在先,自觉为群众作好表率。

继承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新世纪伟大实践的需要。今天艰苦奋斗,明天的事业就会更美好;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断前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且坚持不懈的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激励、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克服困难、振奋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4

10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在早晨7点42分播发了张贵斌几十年深藏功名甘守平凡的故事。10月5日,辽宁日报在头版刊发了老英雄张贵斌深藏功勋守初心的故事。“十一”假期,辽宁卫视记者闻讯赶到老人家对老人及子女进行了采访。

接待完众多人的采访和拜访后,老兵张贵斌的生活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仍然每天看电视、关注新闻,遇到好的词句、重要的提法会动笔记下来。他对国家的爱仍然深沉。10月1日当天,他很早就起床,迫不及待地穿好军装、戴好军帽,守在电视机旁,准备收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和阅兵式。他跟身旁的女儿说:“牺牲的战友们没有等到今天的好时光,我要替他们好好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

张贵斌说,作为一名70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会永远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8个字记在心里。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5

在农村长大的我,对花木种植有浓厚的兴趣。20xx年,我听说春风村有300多亩茶叶地想承包出去,当即和朋友来看。

在村办公室,我见到了王家元。听说来投资,王家元瞪大了眼睛:“你们来得太及时了,现在就可以谈。”可到现场一看,那片地水、电、路三不通。再见王家元时,我就给他出了道难题:一个月内把这三件事办好。

过了20多天,王家元打来电话说,那三件事有眉目了。我打心里不相信,就开车过去看。一进村口,王家元满头大汗地跑过来说:“路,交通局已经立项了,保证两个月内挖通,争取五个月内硬化;水和电也已经在测绘了。”他还把资料、图纸拿给我看。

一个村干部居然有如此魄力,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但我仍有些疑虑。我说,投资可以,土地租用30年,每亩租金最多50元。王家元说:“这个事情我还真不能做主!租金要由村民讨论决定。”

两个月后,王家元再次来电,说土地的事情说好了,每亩租金就50元,但有个条件,用工春风村的村民要优先。我问他原因,王家元说,土地租金是便宜了点,但是如果用工都请村民的话,大家每年能增收300多元。

王家元的实诚和执着打动了我,我不再犹豫,把320亩茶叶地租了下来。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6

作为报告会的主角,每位“最美铁路人”都是各自岗位上的榜样和佼佼者。在观看直播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张润秋前辈,我被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想要和前辈一样严格要求自己,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旅客。

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乘务员,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有挑战。在日常工作中,在列车长和师傅对我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对乘务工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意识到了自己职责所在。

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为了跟随先进模范们的脚步,我一定严格要求自己,精通业务知识,勤练服务礼仪,虚心请教,磨练脾性,以最好的姿态面对旅客,用真心、诚心、细心为每一位旅客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工作是美丽的,劳动是光荣的,创造是幸福的!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征途上,“最美铁路人”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奋斗者形成磅礴之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7

“最美铁路人”的直播后,真心佩服这些铁路英雄!从撸起袖子加油干,到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从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到今天我们走进新时代,“最美铁路人”就是平凡和坚守最好的诠释,他们是我们新时代学习的好榜样!

今日铁路的巨大变化与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密不可分,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拼搏、坚守、专注。其中,同在客运岗位的张润秋的先进事迹报告令我印象深刻,客运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为旅客排忧解难的心,“客运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铁路青年更要以榜样的力量鞭策自身,不断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时刻秉持一颗热诚的初心服务广大旅客。“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最美铁路人”的爱岗情、奉献心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身为主力的铁路青年,就更需要把这种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我们以“最美铁路人”为时代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就一定能交出一份无愧于铁路、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8

王璐

大爱无言,用心守护

工作中科学管理,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科室专科护理业务水平整体提高;不断创新,在新生儿外科开展以“新心相连”为主题的患儿家长健康教育小讲堂活动、建立“玫瑰之约”微信平台,为造口患儿的家庭康复提供更全面、更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近年来开展“轻松的一天从晨会开始”的护士减压活动,致力于打造一个专业技术突出、工作氛围良好、团结、凝聚、勇于挑战的优秀护理团队。科室的护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得到了家属与医院的肯定。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肆虐,她沉着冷静,坚持最早上班最晚下班,与朝阳为舞、与夕阳作伴,每一个关口、每一项工作刨根问底,亲力亲为、心中有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忘科室工作人员的心理支持,通过科室微信平台督促学习防控知识,鼓励大家居家运动,增强抵抗力。了解工作人员家庭情况,及时疏导和安慰,大家团结一致、尽职尽责、共同守护病患健康。

科室同事们常常说:“工作上,她铁面无私一丝不苟,工作外,她是姐姐,像妈妈。所以,我们总是相爱相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近三十年如一日,她从未懈怠,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专业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用无怨无悔的大爱和善良热情的信念,耕耘着、收获着内心的升华。

2022张桂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篇19

“作为农民的后代,我觉得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在报告会现场,身披绶带、胸戴奖章的周维忠用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多年来助人为乐的“小事”。

30多年前,周维忠被全村人推举成为一名在当时十分吃香的农村电工,为沿江村家家户户送去光明。同村有户唐姓残障家庭,生活条件艰苦,缴不起电费,周维忠便谎称“你家有困难,政府给你免了”,从此悄悄帮其垫付电费。

从1户到15户,20多年来,周维忠以微薄的工资接济村里的孤困家庭,垫付的电费已累计超过12万元。

在周维忠家里的抽屉中,放着厚厚一沓银行存折,都是非亲非故、在外打工的村民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委托他领钱、存钱、代扣水电气等费用的存折。

“最多的时候有700多本,有些老人还把养老的钱也交给我保管,每一本存折都是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周维忠说。

“周维忠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20多年默默做好事,值得我们所有人好好学习。”在报告会现场,观众们被周维忠的爱心故事所感染,纷纷鼓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