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春节

旧时除夕夜的童年回忆故事

春节2.99W

编者按:除夕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作者回忆起童年与家人一起度过的除夕夜,下面我们来看看《那年除夕》这个故事吧!

旧时除夕夜的童年回忆故事

屈指数来,从有准确记忆的童年算起,已经过了五十几个除夕了。孩童时期对除夕的渴盼,少儿时期对除夕的憧憬,青壮年时期对除夕春晚的期待,以及老年对除夕的索然无味……

孩童时期正值国家最贫穷,百姓最困苦的时候。乡下人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顿大米干饭,更别说是猪肉炖粉条和白面饺子了。只有到了除夕,才可以大快朵颐。而让我最难以忘怀的不只是那些舌尖上的美味,还有除夕那近乎宗教的传统仪式。

如果把过年当作一出大戏,那除夕便是戏的高潮。而进入了腊月,便拉开了戏的序幕。因为到了腊月,天气更加寒冷,猪便不再上膘,与其浪费粮水,不如早杀了猪,把肉冻上。杀年猪那天的肉汤烩酸菜,有肉味却不油腻,解馋,现在想想都直流口水。从腊月二十三年开始,一切都按习俗进行,送灶王、扫房、糊墙、淘米拉磨蒸粘豆包、做大豆腐、杀鸡、宰鹅、发面、打酒,有条不紊。除夕这天,全家都早早起来,母亲开始烀肉,煮猪下水,准备除夕的美食。我们姐几个有的收拾屋子,有的给母亲打下手。

父亲则忙着打扫院子,劈木柈子,贴对子。到了正午,父亲会把牛皮纸包裹的家谱从祖宗牌位上面取下来,打开,倘若当年有先人故去,父亲会单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用毛笔把先人的名讳写在加铺上,然后再把家谱供在正面墙上。那是一幅十分精美瑰丽的画卷,五彩缤纷,描金烫银,整幅家谱高约五尺,宽六尺有余,分正谱和条幅三部分正谱采用宝塔式记载法,将先人名讳按辈分论支分列,一目了然。两侧的条幅,书法恢弘大气,右联书:祖德千年流芳远,左联书:宗功百代地理长。家谱上下均有精美图案,人像,花鸟,静动咸宜。我们的家谱是全村五十多户人家中最高大上的,父亲说那是祖辈用四十斗米(相当于八百斤)做酬劳,请一位画匠给制作的。可见,艺术在任何年代都不会廉价。家谱供上之后,传到父亲已是第八代了。下面摆上一对香炉、一对香碗,两只蜡台,还有母亲事先准备好的涂了红点的馒头,染成红黄绿色的大萝卜做成的的四盘菜,都一一供奉在下面,再把专用的十双红色筷子排布开来,这一切妥当之后,父亲跪地向祖宗三叩首,起身点香,上香,随之,香火那神圣而迷人的味道便在屋子里弥散开来。这时候,母亲的除夕大餐也准备停当,红烧排骨,炒猪肝,溜肥肠,手撕拆骨头,扣肉,清蒸佛手,干豆腐,自制皮冻,共计八道大菜。还有最具东北特色的拌绿豆芽,猪肉酸菜炖粉条。这些美味端上饭桌的时候,我们姐五人虽然馋涎欲滴,但不能上桌吃饭,要等父亲、母亲、大哥、二哥依次给祖宗磕完头,父亲母亲坐下来,才能一起享用这除夕的大餐。

到了半夜接神的时候,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父亲在院子里把劈材柈子架在大火盆上点燃,红红燃烧的火苗借着风力窜起好高,哥哥们则燃放起了鞭炮。先放二踢角,再放两掛鞭,一阵咣咣之后便是噼里啪啦地连串炸响。此时接神的饺子也煮好了,母亲悄声嘱咐我们,祖宗和财神都已经接回家来过年了,说话要留神,于是我们便心怀着对神明的敬畏,变得小心翼翼。

这充满神圣敬畏的传统仪式的除夕,在那场运动到来时便不复再现了,那些古色古香的香炉香碗、烛台,精美的帽筒、胆瓶、花瓶、茶壶等瓷器都被当作“四旧”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现在每每想起都心痛不已。好在父亲把那精美的家谱藏了起来,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八十岁的大哥家里。

我怀念那样的除夕,对祖先的敬畏、感恩,家庭成员的忠孝节义,长幼有序,在那神圣庄重的传统仪式中,潜移默化地教化着后人。传统的除夕,只留在深深的记忆与怀恋之中。

作者|都桂云

公众号|咱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