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幼儿园课外读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精选3篇)

幼儿园课外读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篇1

一、学校图书基本情况

幼儿园课外读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精选3篇)

学区现有六年制完校x所,附设幼儿园x个。小学常规教学班x个,学校现有图书室、阅览室各一个,楼道图书阅览区四处,各班均配备了“班班有个图书角”项目设施,创建了班级图书角。

二、图书排查清理情况反馈

1、接到上级部门关于图书排查清理通知后,我学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组织全学区各六年级完校(教学点)幼儿园负责人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有出版社出版的普通图书,封面使用“教育部新课标推荐书目”“教育部新课标指定书目”“中小学生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系”“新课标课外指定阅读丛书”“教育部重点推荐”“教育部推荐”或“新课标重点推荐”“新课标推荐”等名称,传递虚假信息,严重误导学生和家长的情况作了详细说明,对此类图书误导师生的问题提高了思想认识,并对任务进行合理安排,确保了此项活动有序开展。

2、学校组织实施了以图书管理员重点清查和班主任协助排查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上下联动,对此次专项清查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图书管理员对入册的语言类、文学类、艺术类图书分类检查,重点检查了文学类绘本、故事书、名著。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认真清查了班级图书角图书,对不符合规定的图书登记上报,完成清理工作。

经排查,我校(园)配备部分图书由上级部门配备,学校自选图书均从正规渠道购置,采购时进行了严格的审查把关,学校各类图书封面均无上述违规标识,不存在冒用国家教育部名义的情况。

三、学校今后的打算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加强对图书的管理,从图书的采购、整理入册等案方面加强审查,加强此类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明确学校职责分工,将此次专项行动与加强学校管理有机结合,科学有序推进。

2、完善长效机制。落实《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馆配图书的主要参考依据,按照“凡进必审”,“谁推荐谁负责”,“谁选用谁负责”原则,建立图书采购责任机制,把好新增图书入口关;要根据本地实际,按照“谁受赠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捐赠图书工作责任机制,明确审查流程,确保捐赠图书质量

3、定期开展图书剔旧更新,确保学校学校图书满足师生阅读需求,为师生开拓视野、获得知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优化图书管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开展此类专项排查清理活动,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师生教育教学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优质的资源服务教育。

幼儿园课外读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篇2

为落实市教委《关于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渝教办[20xx]82号),我校在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充分学校文件后,认真拟定计划,结合学校事情情况,积极开展本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本次专项整治工作中,我校,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以建设“平安校园”为目标,着重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四个能力,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二、主要目标

1、完善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及各种存档材料。

2、校园及周边消防安全宣传率达到100%;

3、对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实现“四个确保”的目标:确保学校消防安全隐患有减少;确保学校师生消防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有增强;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监管责任有落实;确保学校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有提升。

三、专项整治的内容及措施

自市教委文件下发以来,我校就积极动员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本项工作中。

1、学校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学校成立了以曾焕胜为组长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把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了分级管理、分片落实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岗双责”制和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

2、充分宣传、全体动员。

学校要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及时进行安排布置,按照“全力整治,有患必除”的原则,制订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迅速展开工作。学校紧紧围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制定了宣传提纲,采取黑板报、警示标语等多种宣传途径,对广大师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营造起了“人人重视消防安全,人人参与隐患排查”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紧急避险能力。

3、学校按照整治范围、围绕整治重点,集中组织开展了全面的“拉网式”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

1、所有场所均经消防安全检查验收合格。

2、学校无重大火灾隐患。

3、消防设施完备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无一锁闭、堵塞、占用,并指定了专人负责。

4、学校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在“119”消防安全周内开展了消防应急实战演练。

5、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尤其是顶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以及窗帘、幕布等室内悬挂物的阻燃性,经检查均符合国家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学校认真总结了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建立更完善消防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学校安全问题一直是我校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在各安全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上级部门颁发的各种安全会议精神,坚持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教育,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气氛,切实保障师生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现将安全工作进行进行自查并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专业人负责学校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安全教育、检查管理和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和每个岗位的每个人员签定了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保证了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安全检查记录的制度,突发事件和安全工作应急预案以及安全值班,防火防灾,食堂卫生安全等规章制度,使学校安全工作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

三、具体工作

从讲政治的高度,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多次强调,逢会必讲,促使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学校工作的特殊性。

1、各班学生责任落实到每个班主任,加强日常的工作监管和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即使处理,及时整改。

2、加强门卫登记制度,来校来访必须登记,方可进入学校。

3、加强校内设施的巡查,确保人人事事安全。为加强学校设施安全,学生的通道危险处,也有提醒标志,走廊、过道、操场不留任何杂物,给学生让出流动的安全空间,为学生创设更安全的环境;对某些电路进行改造,对松动破损开关、插座重新安装,对破损窗子、玻璃及时进行修理,确保师生安全;对液化气定期检修检测,不使用过期没有年检的液化气瓶进行了更换,保证使用安全。

4、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工作,加大检查力度。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文件的实施细则。把好食品进货关、验收关,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做好食品进货、验收、留样等台帐记录工作,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各种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食品操作,同时,建立食品卫生监督队伍,由保健室定期检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监督。

5、在学生的一日活动中,除了为学生创设安全的环境之外,在平时的活动中也渗透安全教育的内容,由教师设计和组织各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促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园的安全。

6、加强学校住宿生的管理,宿管人员必须与住宿生住在同一楼层,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宿管人员要认真负责,加强管理,每天定时查铺清点人数,严禁在学生宿舍使用打火机、蜡烛、蚊香等物品。校近期组织了一次校舍安全的彻底排查。主要检查床架床板是否牢固可靠;门窗是否有门锁、插销;玻璃是否牢固。通过检查,发现男生区部分宿舍床板有裸露的钉头,女生区个别宿舍也存在此类现象,并且个别宿舍的门锁有损坏或不牢固的现象发生,但床架、玻璃牢固可靠,供水设施安全正常,符合安全标准。

7、加强学校消防通道的整治整改,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对一些不必要或妨碍应急逃生的铁门铁窗该拆除的进行拆除;消防通道指示标志、应急灯配备完善。对可能引发火灾的电源线路尤其是一些老化的线路等加强了检修整改,消除火灾隐患。且加强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有计划地添置灭火器材。

以上所述,就是我校通过认真细致的检查,所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对于存在的这些现象,学校已经开始加强了整顿措施,把一切安全隐患都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幼儿园课外读物专项排查工作总结 篇3

8月7日,接区教文体中心义教股传达省厅《关于做好教材读物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新宇学校中小学课外读物排查小组再次对进校园的中小学课外读物开展全面排查。

精密部署

本次排查活动由教务处牵头,总务处协同,各班班主任大力配合,对学校的图书室以及班级的图书角再次进行了“地毯式”的整改排查,对陈旧教辅、破损书籍进行清理,并做好详细登记。

整改措施

所有问题图书全部下架清理,从记录中删除。

对于后期采购图书严格审核,在规范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图书内容的`审核,对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一律严禁购买。对现有图书将进一步开展详细排查,安排图书管理员不只排查封面插图,还要进一步排查图书内容是否适合,确保学校图书适合学生阅读。

此次排查活动净化了校园阅读环境,筑牢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的“防火墙”。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图书的清查和规范化管理,打造校园阅读一方净土,不断规范学生课外读物,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安全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