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精选11篇)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1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上届初三毕业班,通过初三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好成绩,这对于我们新一届的初三年级来讲,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因此,如何通过我们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继续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对我们将是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考验,相信全组教师一定能团结一致,发扬拼搏精神,全面搞好初三的各项工作。本届毕业班现有学生近700人,整体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有些学生思想不稳定。为此,我们只有扎实工作,花大力气,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确保完成初三教学目标。为此,特制定本届初三年级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精选11篇)

一.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学期期末成绩的认真分析,感到本届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运用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后档生成绩偏低。因此,本学期总复习将把“双基”教学作为工作重点,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同时,继续抓好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二.教学工作

1.抓好本组教师思想建设,调动全组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加强学习,努力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效益,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培养课改新理念,组织教师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模式。课堂教学以“双基”为突破口,以单元、章节过关为手段,组织教师深入课堂一线,互相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注课后跟踪辅导。

2.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的教学工作。各备课组要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学科复习教学中,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学科组要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考查",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好本学科教学计划。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落实45分钟负责制,向45分钟要质量。

4.精心合理安排月考,本学期计划3次月考(包括市模拟考),认真做好月考成绩统计与分析,从年级学科的角度,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力争质量分析把问题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老师、每个学生。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加强对薄弱学科的质量分析,落实整改补救措施。各班列出偏科学生名单,制定出针对学生个人的成绩提高计划。

5.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我们必须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我们的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中学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教给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做到举一反三,得心应手。

6、最后阶段加强对奥赛辅导教师的监督和考核,了解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考前严格训练,争取创出好成绩。

7.积极抓实体育和实验中招加试工作。针对体育和实验的考试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和方法,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打好中招考试的前两仗。同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和正确的方法及时解决,更快更好地完成此项工作。同时,做好特长生的培养、报考、考试工作。结合往年特长生招生情况并结合本届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方法措施,积极组织辅导、训练。

三.德育工作

1.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感恩主题班会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勤奋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完成最后冲刺,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3、认真做好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做好爱护学校公共财物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

4.密切与家长的联系。第一次月考后主持并召开本年级后档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让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召开学生百日动员大会,谈形势,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追求卓越,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5.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

6.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议,做好各层次学生思想疏通工作和考前心理健康教育,振奋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尖子生学出水平,中等生找出差距,学困生增强信心,加强对优等生的指导和情感交流及学习困难生的拉差补缺工作,使优等生更优。

7.关注后进生,我们初三年级的教师要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要对后进生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在教育教学上,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表扬奖励优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扶植起步点,把握反复点,促进飞跃点;对待后进生不歧视,从而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做到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

8、做好中招考试的一切考务工作。中考无小事,提前着手,提前准备,积极采取措施方法,应用一切条件为中招服务,力争使中招工作安全顺利圆满结束,为学校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做好本届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依据上级文件精神与要求,结合本年级学生实际,积极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

9、认真做好学生志愿的填报与服务工作,想方设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留住优质生源,吸纳优质生源,确保学校高中优质生源的稳定。

总之,我们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让我们接受挑战,认真完成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以此充分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全组教师一定能群策群力,发扬团结、拼搏、进取精神,抓紧、抓严、抓实,努力实现学校的既定目标。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2

众所周知,初三年级是初中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教学阶段。对于每个初三教师来说,所面临着的教学任务会更加繁重,压力也会更大。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初三全体老师将群策群力,克服困难,全心投入,迎难而上,发扬拼搏精神,抓紧抓严抓实各个教育教学环节,积极协助学校各处室配合完成布置的各项任务,团结本组教师,搞好年级组凝聚力工程,完善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抓好常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力争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一、教学工作:

1.加强课堂教学,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课堂模式。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

2.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备课组的教育教学工作。各备课组要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考纲,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把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中考研究,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以此指导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三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5.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定学科偏差学生,帮助这些学生平衡发展,以提高合格率。

6.重视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5、认真抓好体育训练,力争体育中考成绩达到较好水平。

7.高度重视培优工作,加大培优力度,对前30名学生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松绑减压,营造宽松的竞争氛围,力求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迎难而上,使优秀学科更加优秀,使薄弱学科也优秀;针对前200名学生,也要加大力度,确保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

8.配合教研室做好年级教学视导工作,主动约请教研室的同志到初三进行教育教学视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做好中考各项报名工作,确保参考学生考出友谊的成绩。

10.做好初三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适当调节情绪,以良好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

二、德育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定期召开年级组大会,对初三年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抓学生的思想教育,以“拼搏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最后冲刺。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3.加强家校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每阶段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纪律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对稳定学生学习情绪、促使良好思想品德养成、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一定效果。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反馈学校的信息,最大限度去的家长的支持。

4.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要对后进生做到有爱心细心加耐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待后进生不歧视,从而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

5.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就及时对症下药。减轻学生压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月工作安排:

二月:准备学科测试(新课结束后进行)

启动第一轮复习工作;(第三周开始)

中考报名的前期准备;

我的新学期打算(学生研讨计划)

召开年级培优老师会议,部署新学期的培优工作;

三月:进行第二轮复习教学案的编写工作;

阶段测试,阶段测试总结;

初三百日冲刺誓师大会;

四月:复审初三第二轮复习教学案;

部分学科薄弱老师座谈会;

学习常规问卷调查;

五月:进入二轮复习教学阶段,并组织调研;

部分薄弱班级学生座谈会;

调研年级作业考试化的学习效果;

调研部分学科作业量;

中考报名;指导中考考生填写志愿;

六月:初三第三轮复习情况;优生座谈会;

中考前的冲刺心理调节(与心理咨询室联合组织);

组织中考;

总结评优工作。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3

初三的第二个学期是初中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教学阶段,面临的教学任务会更加繁重。本届初三现有学生626人,要使我们年级尽可能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实现宝塔中学初三毕业班教学成绩的新突破,就需要年级的全体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全心投入。为此特制定本年级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工作思路为指导,在教研室、教导处的支持和帮助下,以改进课堂教学为抓手,认真探究教学方式和方法,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初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寻找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促进有效教学,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讲究教学策略,把握中考新方向,促使初三教学质量不断上升。

1、坚持六个到位,(即形势分析到位、思想管理到位、教学安排到位、培优辅差到位)。

2、认真学习《中考纲要》,把握课程标准,开展二次备课(即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的个人备课),落实教学目标,始终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推行异步分层教学,实行因材施教。

3.针对本届学生情况,提出了五个抓:抓前80名,促尖保尖,保优秀率;抓前200名,保考取高中率;抓差补差,保及格率,平均分;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心态;抓学习方法指导,保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工作:

1、工作中要求每位教师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化压力为动力,树立中考意识、目标意识和质量意识,明确只有立足本职岗位,奋力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尽责尽心,认真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本着对学生及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个人负责的精神,只有做细做实各项工作,才能在平实的工作中创佳绩。弘扬奉献精神,围绕课堂质量、复习效率,扎扎实实、脚踏实地的做好初三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初三教学严而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力争在20xx年中考中实现新的辉煌。

2、加强集体备课: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学校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保留好复备的材料和痕迹。另外各学科还要做到“三统一”,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考查。没进入过初三教学的教师要先听课后上课,并做到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请教、多问、多琢磨,多做中考题。另外各备课组长要做好本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定要有计划,有侧重的安排好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把握好方向,并多与备课组老师充分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打好团体战。

3、加强课堂教学,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提出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模式和方法。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质量。

4、发扬团队精神。各备课组认真学习学科新课程标准,将课改的理念渗透到学科教学中,研究考纲,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根据本届初三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教学、复习计划,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5、加强中考研究。各备课组认真研究中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针对不断变化的中考,加强考试的动态研究,做到必考的必教,必教的必会,抓好专题复习研究,以此指导复习,抓好专题复习研究,有效地把初三阶段的知识点梳理清楚,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6、及时分析改进。①重视月考和两次模考,在每次考试结束后,各备课组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及时诊断,及时反思,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及时解决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使下阶段复习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更富有成效。各班主任及时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确定学科偏差学生,②班主任和各备课组都要根据自己掌握的学生情况,列出偏科学生的名单,通过各位老师的配合,制定出对学生针个人的成绩提高计划,做到人人有计划、生生有落实③抓好培优工作,使之成为工作中重中之重。年级与班级必须有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将培优工作落实到人

7、高度重视培优工作,加大培优力度,对前60名学生要加大力度,为他们松绑减压,营造宽松的竞争氛围,力求在和谐的竞争环境中迎难而上,使优秀学科更加优秀,使薄弱学科也优秀;针对前100名学生,也要加大力度,确保尖子生培养上有所突破。我们知道,教育局对我们学校的考核是以合格率为依据,但社会对我们学校的评价是考取重点中学有多少人,也就是以优秀率为依据。目前,我们要狠抓优秀率,同时加强单人平均分提高的工作。

8、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各班班会或年级会议的机会,本年级中的一些优秀学生代表作学法经验交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采取多种办法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9、做好班级现状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分析原因,寻找对策,重视提优补差工作,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优等生可适当增加题目难度,通过强化训练,使他们更具竞争力,;对学困生多些耐心,重点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在基础题上下功夫。

10、认真抓好实验操作、体育训练,力争实验操作体育中考成绩达到较高水平。我们初三年级要求各班主任配合理化生体育教师认真参加训练活动,到中考体育前夕,我们各班应利用一切可利用时间让学生加强训练强度,以确保考试顺利通过。

三、德育工作:

1、加强思想教育。对初三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以“拼搏创造奇迹,成功来自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激励学生,促使他们树立信心,鼓足勇气,最后冲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2、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对待中考前的每一次考试

3、重视常规管理。做好仪容仪表的规范,落实好室内外卫生工作,及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序开展各项常规考核工作。

4、加强家校合作。离中考只剩四个月了,学生能否调节好心态,全力发挥,离不开家长的配合。这时候班主任更应加强家校的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每阶段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纪律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切合实际的教育方法,共同帮助学生稳定学习情绪,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成绩,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开好家长会,及时反馈学校的信息,最大限度去赢得家长的支持、配合。

5、关注后进生。在情感教育上多下功夫,对后进生做到爱心细心加耐心,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待后进生不歧视,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对待后进生不歧视,从而有效地保证后进生提高。在后进生的处理上,除情感上下功夫外,还应有一定的策略。如,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学会取舍,对有些科目实在不行的,可以把时间让给能够得分的科目,尽量让他在总分上有所提升。

6、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初三学生学业负担重,心理压力大,学习成绩一旦有波动,情绪极不稳定。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及时对症下药,疏导解压,稳定其情绪,帮助解决,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7、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第一,多组织班主任加强学习交流,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

第二,要求班主任做到“身体力行”,做好学生的榜样带头作用。

第三,要求班主任工作做到“五勤”:勤观察、勤提醒、勤指导、勤深入学生、勤思考。

第四,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将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五,强化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细心到每一次考试,对重点学生要多谈心多指导。

我们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下,只要全年级教师群策群力,发扬拼搏精神,以新的创造,教好每个学生,抓好每个班级,扎实工作,花大力气,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一定能全面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

四、主要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主要工作

1、各学科备课组制定教学和总复习计划。

2、召开初三教师会议布置本学期教学工作。

3、组织中考报名工作

4、百日誓师大会,年级、班级营造紧张气氛。

5、积极准备体育中考,做好学生体育训练计划。

6、为迎接中考做好理化生操作实验计划。

四月份主要工作

1、备课组教研活动,各学科必须开始第一轮复习。

2、各学科结束新课,各备课组制定第一轮复习内容。

3、对学生进行复习动员和复习方法指导讲座。

4、召开初三教师会议进行复习工作交流。

5、各学科根据测试情况,制定第二轮复习计划,并组织好专题复习。

6、各备课组研讨第二轮复习。

7、召开学生座谈会,对学生紧张心理进行疏导教育。

8、组织好体育中考工作。

五月份主要工作

1、第二轮专题复习工作开始,准备第三轮综合复习计划和资料。

2、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安排。

3、召开初三教师会议对复习情况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4、学生座谈会。

5、组织一摸底测试及质量分析。

6、第二轮复习工作结束,第三轮综合模拟复习开始。

六月份主要工作

1、中考前练兵。

2、考前家长会。

3、考前学生心理梳导,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

4、准备和组织学生参加中考考试。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4

课型:新授讲读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朗读、赏析词作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结合作者生活经历以及写作背景,从具体词句入手,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热爱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教材分析:

1.重点:品味语言,体会诗人情感。

2. 难点:走近诗人,体悟词作意境。

教学方法: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品读提升。

学法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赏读,美读成诵。

教学过程:

对联导入

教师:清人张鹏翮有副对联写到:“一门父子三词客,天下文章四大家。”请问同学们,这对联中的人物都有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苏东坡开创了豪放词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是他的最早的一首豪放词。

学生初读,理解词意

1. 学生自由诵读,提出重点字词的读音:发(抒发)骑(一人一马)

2. 教师范读,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感知豪放词的语言风格。

教师补充:豪放派是由苏轼创立的,这种豪放风格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PPT. “近却颇做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与鲜于子骏简》

3. 学生齐读,教师点拨。

4. 学生自由研读课下注释,弄懂大意。

教师指名,描述上下阕的内容。

上阕:出猎场面(宏伟壮观)

下阕:豪情壮志(酣畅淋漓)

师生赏读,品味语言

教师:词作中哪一个字总括了全词?

预设:“狂”,以课堂生成为主,适时引导。

教师:下面我们就词中语句,找出词人“狂态”的表现,从而体会“狂情”。

请用“狂在 ”句式说话。

(引导学生用词作原句回答)

学生分析,教师提炼归纳:

装束狂 英雄气概

气势狂 场面恢宏

举止狂 英武有为

教师点评学生发言,不易拘泥。

1.上阕:出猎场面 气势恢宏

教师:“狂”又是如何表现的?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从“炼字”角度赏析上阕。

(2)从表现手法“用典”角度——“看孙郎”,体会作者气魄。

(3)指导朗读,注意重音与停顿,渗透感情。

2. 下阕:建功立业 意境开阔

(1)教师:“用典”——“遣冯唐”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由上阕入手分析)

以魏尚自比(自况),委婉曲折地表现出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

(2)师生共同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抓用典以及修辞手法。

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比喻),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用典),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苏轼在最后一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祖国,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热忱。

(3)指导朗读,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3. 学生集体背诵全词。

4. 教师小结,感受“豪情”: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漓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作品扩读,体会心境

走近苏轼——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PPT.展示)

1. 简介作者生平(学生复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大文豪。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文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词首开豪放词风。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2.学生回忆苏东坡的诗、文、词作品,谈谈自己对苏轼的看法。(学生小学学过,仅为回忆)

如:冬景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3.补充《定风波》《自题金山画像》,引领学生感受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境界!定风波 (元丰五年,1082.)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自题金山画像(1101年,真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诗作于苏轼去世之前,最后一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他的一生境遇。)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可从学法、知识或者能力等方面入手。

PPT.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教师:也希望同学们平时重视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作业布置

1.书面:用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一句或者一阕,感受豪放词的不同语言风格魅力。

2. 小练笔:我眼中的苏轼(命题作文)

板书设计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上阕——叙事——出猎场面

气势磅礴

下阕——抒情——建功立业

报效祖国

教学反思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教学设想:

教学设计以《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读与赏读为主,渗透中考诗词赏析的考点,如描绘画面、概括内容;炼字赏析、修辞赏析、艺术手法赏析等角度进行突破,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朗读,感悟,提升,从而提炼、归纳赏析的角度以及方法;并感知苏轼的人生魅力,理解“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历练自己的心态,做一个有生活情趣,细心留心生活的人!

拓展阅读部分,则是为了引领学生走进苏轼的世界,回忆复习学过的诗词文,将其人、其文、其诗、其词与词人生平、境遇相结合,进而指导学生深入体会“乐观旷达”的人文核心。同时,也是想启发学生能进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写作尝试。

(二)不足之处:

1.材料太多,课堂过于饱满,教师推进速度稍快。

2.解读、赏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的内容时的思路不

够清晰,情感体会不够深入。

(1)教师抓住“尙”字解释为“还”或“更”,进行提问,此“炼字”赏析无意义。

(2)教师试图抓住“卷”字赏析,但是理解与解读不够细致与深入。

(3)对于“用典”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的作用没有深入地理解与解读。

(4)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不足,以致学生没有读出层次。

(三)改进措施:

1.可大胆删减补充材料。如《浣溪沙》一首中“清欢”不易学生理解。课保留三首(其中两首诗《惠州一绝》《自题》,以前给学生补充过),突显词人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中的不同人生境遇以及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体会其“乐观旷达”的心态。

2.以读促讲,以读带解。

(1)应该多给学生指导朗读的方法,可从浅入深,逐步推进。并结合具体语句内容以及词语表达层次进行。同时应该强调当堂成诵。

(2)多组织学生活动。在教学设计上不仅仅应该备“教什么”,更应该备“怎么教”“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这样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课堂的有效性。

(3)板书设计应该更加精心。虽然这个班学生程度稍差,教师是希望通过板书传递给学生记录笔记的侧重以及方法。但是也应该注意板书的知识性的归纳,内容层面的提升,方法技能的梳理等方面的改进。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5

一、导课:

同学们,在我们第一节课以“愁”字整合五首词(《望江南 梳洗罢》《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渔家傲 秋思》《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时候,大家很快在其他四首词中找到了主人公“愁”的证据,而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却无法很清晰的判断出,主人公到底有“愁”还是无“愁”。今天,我们就一起里研究一下这首词,看看苏轼在这首词中到底表现了什么。

二、读词,初步感知。

1、 对照注释,细读这首词,疏通字词。

聊(liáo) 擎(qíng) 裘(qíu)骑(jì)

酣(hān) 鬓(bìn) 遣(qiǎn)

2、 教师范读,注意停顿节奏,抓重音和情感表达。

“卷”“看孙郎”要重读

“又何妨”“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要重读

3、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初步感知。

4、 叫一个学生来范读,其他人提出意见。

生评:感觉没读出劲,就是词人的那种“狂劲”。

5、 齐读这首词,放开声音,把握情感。

三、解词,理解词意。

1、 读上阙,对照注释,理解上阙意思。

(1)上阙叙事:描写题目中的“密州出猎”的壮观场面。

(2)关键字“狂”:

打猎装备“狂”:左牵黄,右擎苍。

穿着打扮“狂”:锦帽貂裘。

随从“狂”:千骑卷平岗、倾城随太守。

以少年英雄自比“狂”:亲射虎,看孙郎。

(3)根据理解解释“狂”

狂放豪迈、潇洒不羁、阳刚之美、意气风发…

(4)齐读上阙,感受豪放之美。

2、对照课下注释读下阙,理解下阙意思。

(1)、开张:豪放开阔;

(2)、典故:持节云中、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3)、下阙抒情明志:(这两句也是考试考查的重点句子)

借典故“冯唐”来抒发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思想情感;

借典故“射天狼”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志向。

(4)齐读下阙,感受词人的情感和志向。

四、结合课下注释(1),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深层理解苏轼。

(1)、注释中提到“1075年苏轼从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这里的“迁”明为平调,实为贬官。因为苏轼在杭州四年期间,赈灾救民,治理西湖,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才华,做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对杭州也是情感很深,任期到了就被又调到密州,密州是一个非常贫穷而被朝廷不重视的地方,苏轼到了此地什么也做不成,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有才能的苏轼来说,在密州过得非常的痛苦,在第二年与同僚们打猎时写下了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而苏轼在去杭州之前,却是因为对王安石变法,苏轼与他们的政见不同,苏轼不得不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也就是苏轼离开京城已经有了好几年的光景,这次任职年限已到,没有被召回反倒调的更远了。

(2)、再读这首词,结合词中的字眼,分析讨论苏轼到底有没有“愁”?

学生“有愁”派:

证据:

①、“聊发”一词就是很无奈的发一下,感觉有一种难以说清楚的“苦衷”在里面,好像是强装出来的一样。

②、“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感觉有一种祈求皇上能派个人来把他召回去再次重用他,感觉苏轼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施展的机会,有点郁闷。

③、“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明志的语言也有点迫不得已的感觉,因为苏轼就是个文人而已,他为了让朝廷再次重用他,就表决心“哪怕让我上战场持弓箭射杀进犯之敌”也行,好像感觉说只要能用我,怎么都行。感觉有一种迫不得已的苦衷。

所以,从这些中可以看出苏轼在写这一首词的时候,朝廷不中用他,他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有一种“愁绪”在其中的,他的潇洒豪放都是有一点“聊发”的味道。

学生“无愁”派:

证据:

“鬓微霜,又何妨?”就此一句就可将前面所有的说辞都推翻。

苏轼是个豁达潇洒的人,一生沉浮不定,但是他遇到再大的事情,他都不会把自己“愁”倒。比如我们所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四年后,长期闲置他夜不能寐,但是他马上想到办法,就是找到好朋友张怀民一起去赏月写文章,并且说了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至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么好的月这么好的竹子,别人都无福享受,只有我们两个闲人可以欣赏;再比如我们学过的《明月几时有》写作比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还晚一年,他在密州如同贬官又与自己的兄弟亲人多年不能相见,他满腹的伤感让他感觉“高处不胜寒”,但是,他在赏月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调整,最后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发出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的豁达乐观让人备受鼓舞。

老师总结辩论:

这首词词人苏轼虽有一些无奈,但是被他“鬓微霜,又何妨?”这样的胸怀所击败。苏轼对生活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学过他的一首《浣溪沙》,他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在苏轼看来年龄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还有没有做“孙郎”的自信和勇气。所以,我觉得他这首词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没有过多的“愁绪”在其中,只是一种委婉表达自己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五、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六、作业:

1、 熟背默写这首词,并且能够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词。

2、 整理总结学过的苏轼的诗词文,深层了解苏轼其人。

七、附录原词及仿写

附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附二

《江城子 奋战初三》

任红英

老任又发少年狂,夜改弦, 昼更张,4G速度,上课备课忙。

为报诸位好儿郎,讲台上,势昂昂。

中考战鼓已擂响,眼微花,又何妨?扶扶眼镜,继续大讲堂。

会领尔等摘硕果,待来年,喜开颜!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品味词中描写的边塞风光;

2、体会词的韵味,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知这首词慷慨壮烈的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清晰地了解整首词分上、下两阕写景和抒情,以及词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重点】

解读全词,了解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教读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对照课文注释,通读全词;

2、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以及写作背景。

二、导入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唐诗、宋词更是这座瑰丽花园中的两朵奇葩。前两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盛唐诗歌的风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进入宋词的学习。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以及仁人志士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1、王之涣:《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刚刚我们列举的这些诗歌,它们所描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边塞,因此,人们把这一类的诗歌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渔家傲》也是反映边塞主题的。但是,在范仲淹以前,很少有人用词这一形式来真实地反映边塞生活。由于作者有丰富的边地生活经验,所以词中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初步感知,学生朗读

1、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体会词中的韵味,以及词人的思想感情。(老师领读,学生齐读)

2、同学们朗读得很好,已经把词中慷慨壮烈的韵味读出来了。那么,这样一首充满着理想和抱负的词,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

四、文本赏析

(一)导入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上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

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

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

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注释①中的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分析全词

此时的范仲淹肩负着国家的重担,我们知道,诗词的创作往往讲究情景交融,那么,当词人身兼重任之时,他的笔下又会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词人眼中的西北边塞大漠风光。

1、分析词的上片

这首词创作于边塞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同学们知道它是创作于哪个具体的季节的吗?

秋天。

很好,你们又是从哪里得知这一信息的呢?

“塞下秋来风景异“

(1)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节。此时此刻,词人身处西北边地,我们刚刚介绍过词人的家乡在苏州吴县,这样一南一北的差异究竟会有何不同的风景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看其中的异别之处。

(2)“衡阳雁去无留意”

A、这句词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代传说,雁南飞,到了衡阳即止,同时,衡山的回雁峰也因此得名。

B、在古文中,“去”是离开的意思。那么,这里“衡阳雁去”的语序是否符合我们现代的阅读习惯呢?如果不符合,那么正确的语序又是什么样的呢?

“雁去衡阳”这里运用了倒装的手法。

C、秋天到了,大雁往南飞,这是正常现象,可是,在这里,词人却用了“无留意”,为什么呢?同学们想一想,大雁南飞是自然界的常态,而这里作者却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这是运用的拟人的写作手法。同时,这从侧面反映出边塞环境恶劣,以致连大雁都不愿久留,可想而知,戍边战士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A、首先,我们来找出这里所出现的意象: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B、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注释,一起看看这些词的意思:

边声:指边塞马鸣、风号等声音。

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战争的混杂声音在安静、祥和的南方是否能够经常听到?不能。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才会出现的,由此可见当时战争的紧张程度。

C、千嶂:层层叠叠险峻的山峰。

孤城:孤寂的边城。

同学们想象一下,在层层叠叠的山峦中,长烟与日落同时升起,这种情景与我们学过的哪一句诗相类似呢?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者无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D、既然有如此美妙的风景,词人又为何用了“孤城闭”这三个格调与之相反的词呢?我们想一想,战争的双方,如果我军的兵力足够强大,那是不是就无需紧闭城门,大可主动出击,由此可见,此时的形势是紧张而又不利的,处于“敌强我弱”的状态。

(4)词的上片,词人充分运用了听觉、视觉、感觉,将所听、所见、所感等现象连接起来,描绘出一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地风光。

2、分析词的下片

在这样荒凉、萧条的环境下,词人的心情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接着来学习词的下片。

(1)“浊酒一杯家万里”

A、这里,词人借酒消愁,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杯酒是“浊”的,“浊”与“清”相反,混乱浑浊的意思。可见此时词人心情紊乱,连所喝的酒都是浑浊的。

B、其次,“一杯”与“万里”,两个数量词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用悬殊的差别来突显词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恋,仅仅一杯浊酒是消解不了万里的乡愁。既然思家,为何不回家呢?因为“燕然未勒”。

(2)“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燕然,山名。公元89年,东汉大将军窦宪追击北匈奴,曾登北山,“刻石勒功而还”。但是,词人这时还是“未勒”,说明还未功成名就,战争还没有结束,因此,归家之期是无法计量的,可以说是“归期无期”。

3)“羌管悠悠霜满地”

在这种有家无法归的情况之下,词人的所见所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A、羌管,即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声音哀婉、凄切。

B、对于“霜”这个意象,我们可以通过两句著名的诗句来解读,“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从这两句诗中可以推出,霜出现在深夜,而且是寒霜,属于冷色调的一个意象。所以,同学们以后可以运用“以文解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这样既温故又知新。

C、在深秋的深夜,词人听到悠悠的羌管,看到满地寒霜,心中难免顿生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这样凄凉的夜晚,词人睡不着,心愁满绪,连白发都发白了,眼泪都流下来了。

B、同学们注意一下,这里仅仅是将军头发发白了,征夫流泪了吗?不是。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将军和征夫都白了头、流了泪。这是运用了互文的写作手法,表现出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恋以及渴望建功立业、报国壮志的情怀。

3、归纳总结

整首词,上片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 劣、战事的紧张氛围,由景入情,下片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五、拓展学习

在解析完整首词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三个字“渔家傲”,从词的结构来说,“渔家傲”是什么呢?

词牌名。

对,很好,词牌名。词牌名是词的格式名称,很显然,仅仅从“渔家傲”,我们是很难联想到这首词的内容,其实,这首词有一个题目“秋思”。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一篇与之相似的课文《天净沙秋思》,你们还有印象吗?

有。

好,那我们就一起把它背诵出来吧。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很好,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都掌握的不错。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两部作品的区别之处。

(1)首先,从文体上看,《渔家傲》属于宋词,而《天净沙秋思》是元曲小令。二者的产生时间不同,词产生于晚唐,盛于宋;元曲产生于金元时期,盛于元。从风格上来看,词比较妩媚清丽,而小令则比较通俗易懂。

(2)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部作品都选用了一些意象来描写秋景,但是,《渔家傲》的意象(边声、号角、长烟、落日、孤城)大部分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而《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常见之景。

(3)那么,通过这些景物描写,作者各自又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渔家傲》抒发的是戍边将士的壮志难酬、思家忧国之情;

《天净沙秋思》则是抒发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无论是哪一种情感,作者都把他们切身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所以,我们才会被感染。我觉得,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只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的打动读者。

同时,在比较阅读两篇相类似的文本时,同学们应该从“文体、内容、情感”,这三方面来分析其中的异同点。

六、课后作业

那么,对于这两部作品的比较阅读就先到此为止,现在,全班同学再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最后,我来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1)背诵《渔家傲》;

(2)从中选择一首扩写成现代白话文,展开想象,不用拘泥于逐字逐句的翻译,字数300字左右。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7

学习目标:

1朗读品析,体会豪放词的艺术特色

2知人识词,理解苏东坡的思想情怀

导入:

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苏东坡为什么会令人感到亲切敬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词作《江城子 密州出猎》,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节课让我们跟随苏轼一起来到密州,一起观看他的出猎之旅!

一.读词知境,感知豪放之风

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说:诗词如果不加以朗读吟诵,那么,它的生命就没有完成。

1初读,读准字音。生读,订正字音。齐读初步感知。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再读,体会风格。(初步感知豪放之风格)

苏轼作此词后,给他的好友鲜于子骏写了一封信: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扺(zhí)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知道“柳七郎”是谁吗?柳永,北宋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雨霖铃》

词都是通过意象(蕴含寄托了作者情感、情思的物象)来传递感情的,比如柳永的词大都选取轻风、细雨、泪眼、杨柳、晚风、残月等意象,大多是些柔弱的景物,具有阴柔之气。下面我们来看苏轼的这首《江城子》都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物像有什么特点?

如黄、苍、平冈、虎、雕弓、天狼,充满了阳刚之气,字字铿锵有力,具有豪放之感。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正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从此在词坛开辟了豪放一派。

齐读全词,再次体会这种豪放之感。

3三读,读出韵律。这首词在韵律上有什么特点,找出韵脚:狂、黄、苍、冈、郎、张、霜、妨、唐、望、狼。这些韵脚吐字发音的特点令我们口腔大开,气势雄浑,字字铿锵,读的时候要咬住字音。(自己读读体会一下)

4四读,扺掌跺脚而歌之。作出之后,找来多名山东(关西)大汉,让他们扺掌顿足(拍手跺脚)而歌之,很是壮观,因此苏轼对这首词颇为得意。

让我们也扺掌顿足而歌之,体会这种音韵之美,豪放之风。

过渡:所谓“诗庄词媚”,而苏轼首创了豪放风格的词风,开创了豪放词之先河,可以说对词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真是令人敬佩!

二.品词入味,品析豪放之风

古诗词往往都有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概括内容的关键性字眼。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阅读时,抓住文眼斟酌字句,可以深刻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请判断哪个字最能表达词人当时的豪放之情?狂

核心问题:那么,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首词究竟狂在哪里?

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穿着打扮抢眼而张扬,牵黄擎苍炫耀装备,好一个行为之狂!

②随从众多(阵容庞大):“千骑卷平冈”。

③倾城观猎(场面热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人们倾城而来万人空巷只为观看太守出猎。能让百姓倾城相随,这是一个怎样的太守啊?

资料链接:苏轼在密州

苏轼到密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灾四起,盗贼恒生,弃婴遍野;目睹此等惨状,苏轼心急如焚,立即采取积极措施,恤民救灾。他和百姓一道灭蝗虫,铲盗贼,养弃婴,甚至与百姓一道挖野菜,吃苦受贫,共度饥荒,痛苦着百姓的痛苦,快乐着百姓的快乐。

这样的太守,百姓爱戴他,拥护他!所以倾城出动,一心相随,只为他们可敬可爱的太守加油助威,鼓掌喝彩,好一个场面之狂!

④“亲射虎,看孙郎”。

问:孙郎谓谁?你了解孙郎的事迹吗?为什么要比做孙郎?

孙权简历

19岁继承兄位,成为江东之主

26岁,赢得赤壁之战,建立孙刘联盟。

40岁年自称吴王,建立吴国;

42岁称帝。

自幼文武双全,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乘马射虎,胆略超群。曹操曾称赞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郎已然成为了年轻有为,智勇双全的代名词。每一个有志之士心中都有一个孙郎情结。尤其是对于一些壮志难酬的有志之士经常会期盼能像孙郎一样奋发有为,大展宏图。所以孙郎经常出现在失意不得志的文人笔下,豪放词人辛弃疾也多次运用孙权的典故。比如: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明确:孙权雄才大略,年轻有为令曹操都为之叹服。自己这个苏郎是多么期盼自己也能化身为那个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孙郎啊,亲射虎,看孙郎,其实词人的期冀和追求是亲射虎,叹苏郎啊!让我们师生合作朗读词句,帮助词人呐喊出他的心声!

师生配合演读: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叹苏郎!亲射虎,叹苏郎,叹苏郎!(众生)

过渡:好一个比拟之狂!这种豪情明为狂,实为痴啊,痴心盼望,痴心地向往,都化作一份痴情,一份痴痴地等待,等待建功立业的机会。在词的下阕中这份痴心和盼望更渐浓郁。

⑤“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好经历了由杭州通判被贬官为密州太守的人生转折。当英雄老去,建功立业还只是一种向往的时候,这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来?渴望建功立业的紧迫感。

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何日遣冯唐?何日,何日遣冯唐?(读出紧迫之感)

小结:这是词人心中郁积已久的呐喊:一腔报国之志,渴望建功立业忠心热胆!苏轼的这份期待之狂,进取之狂,愤激之狂,令人肃然起敬!

让我们再次扺掌顿足而歌之,体会这种豪情。

(齐读词作,声音洪亮一些,读出这份期待、进取、激愤之狂。最后一句读出回环反复:西北望,射天狼;西北望,射天狼!)

过渡:我们的观猎之旅进行到这儿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份痴痴地狂背后又藏着一份淡淡的忧呢?再次潜入词作的语言,哪个字中隐含着作者的忧伤之情呢?体会这淡淡的忧伤。

三.悟词识人,感悟豪放之风

解忧:老夫聊发少年狂。

讨论:自称“老夫”

其实当时苏轼年纪不老,近四十岁而已,人生正当年,《礼记•曲礼上》

云:“四十曰强,而仕。“强”,指智深力强;“而仕”,指做官为政的好年龄。然而他为什么自称“老夫”?

“聊”的含义。姑且、暂且。一个“聊”字横亘当中,又是何意?

背景链接: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出京城,从人间天堂杭州一路辗转来到贫穷萧瑟的密州……

想有为却不得为,欲有为却不能为,英雄无路,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啊,你能听出苏轼在高唱“老夫聊发少年狂“之前的那声深沉的叹息吗?如果用一个叹词来表达苏轼的心境,你认为那个叹词更合适?“唉!”所以,他是那样的羡慕古人,有所作为。带着这种忧伤和落寞之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聊”低沉一些缓慢一些。

宦海沉浮的苏轼初到密州时由于思念亡妻,心事淤积就曾经写过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自己的忧伤之情。

尘满面,鬓如霜

而这首词中却一扫忧伤,却一反常态这样写道“鬓微霜,又何妨!”体现了此时的苏轼怎样的心境?豪迈(发挥想象,嵌词填空,体会苏轼的豪迈!)

鬓微霜,又何妨! ,又何妨! ,又何妨!

然而苏轼的可敬就在于他并没有被失意落寞所打到,身处逆境却进取不已,始终以一种乐观、达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境遇,奋发有为。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排挤出京城,从人间天堂杭州一路辗转来到贫穷萧瑟的密州,每至一处,都勤政爱民,颇有政绩,在杭州和密州期间,为当地的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为百姓所拥戴。

有白发又何妨?年老又何妨?被贬谪又何妨?充满豪情和斗志。身处逆境而进取不已,这就是苏轼。忧伤失意难掩豪情之志实在是可敬可叹!

让我们再次扺掌顿足而歌之,表达对苏轼的敬仰之情!(齐读)

苏轼这位天纵大才,一生凄凉,历典八州,一次比一次偏远,一地比一地艰苦,颠沛流离于大半个中国。可我们很难把这种命系江湖的流浪汉式的生活看做是一种惩处,我们可从从他给朋友李常信中见得一斑。

(集体读)“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于笑生死之际。”

屡遭贬谪的苦难,并没有将苏轼打到,反而促就了一颗超脱的豁达之心。

《自题金山小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此时的苏轼已年逾花甲,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然而苏轼不会,也不屑在哀愁中沉沦。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始终以超脱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难怪林语堂先生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结束语:苏东坡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最成功的作品,既不是他的词作,也不是他的画轴,而是他自己那美丽、丰富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希望课下同学们去阅读苏轼的诗文,走进他不寻常的人生!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

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的了解,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

3、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教学步骤:

【了文体,晓背景】

1、 自学关于词的简介的微课,初步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2、 教师介绍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的创作背景。

明确:提起范仲淹,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是深深的印入了我们的心中,范仲淹不仅是这样写了,而且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样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他曾经三次上书,三次被贬,始终不该直言敢谏,刚直不阿的风格,公元1040年,西夏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宋朝,52岁的范仲淹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力挽狂澜的重任,他的词作渔家傲秋思,就写于这一次的远征之中。

【读词文,明词意】

1、 看配乐范读,确准字音及断句,自己大声吟读。

2、 举行吟读比赛,看谁读得好,并进行分析点评。

3、 展开想象,在小组内交流,将整首诗改写成散文形式。

明确: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

【欣意境,品特色】

品析鉴赏词的上阕与下阕,了解范仲淹的生平,理解作者先忧后乐的思想,通过对具体字词的品析,体悟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明确:

1、品词的上阕

公元1040年正月,西夏李元昊集中十万兵马,发动了大规模的三川口战役,目标直指延州。李元昊利用突击战术,攻下了延州北边的金明寨,活捉了宋将李士彬。随后又击败了为延州解围的宋将范雍,围攻延州七天七夜,这时,不期而至的大雪纷纷而降,李元昊因粮草难以为继无奈撤军,延州的险些失守,震动了朝野,上下顿时惊慌失措,在这危急江山社稷的关键时刻,范仲淹主动请缨,以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身份,兼延州知府,于公元1040年8月,坐镇此军事要塞,当时西夏初立,气焰炽盛,锋芒正锐,而宋朝西部边塞一线,支离破碎,人心涣散,范仲淹到延州后,立即对边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宋史范仲淹传记载范仲淹到来之后,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迅速改变了边军腐败的局面,军心为之一振,边民们都说,“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在日夜加紧训练,整肃军队的同时,范仲淹下令招募流亡边民,修山寨,定堡障,既加固了边塞防线,又使延州大批流亡无着的羌汉民众相继归业,生活有了基本的保障,有了备战的需要,他下令在嘉岭山北麓,沿河之滨,凿了一口深井,被后人称为范公井,而且还在嘉岭山顶,修建了瞭望台,在石壁上凿刻了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几个大字,以示镇守边关的雄心,这一系列巩固边防之措施,快速扭转了战争颓丧的局势。

整个上阕主要是写景,景物总体的特点是“异”,“异”的意思是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有哪些不同呢?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作者的所在地,当时的延州,是西北边地,是防御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的写出了延州秋季和内陆大不相同的风光,

“衡阳雁去无留意”,大雁是候鸟,每逢秋天,北方的大雁就要飞向南方过冬。古代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山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一书就有这种记载,“或曰雁不过衡阳,或曰风逝如雁之回”,所以王勃说,“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范仲淹此时更是触景生情,塞外的气候是如此的寒冷,大雁展翅向南方奋力飞去,毫无留恋之意,也是暗示大雁走了,家信难通,无法传递消息,所以一到秋天,边境就是一片寒风萧瑟,满目荒凉的景象。

“四面边声连角起”,所谓的边声,是指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风声,雨声,人声,马嘶,种.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悲凉,凄婉,四面回荡。

“千嶂里”描绘出延州处在层层山岭环抱之中的画面,长烟落日,就使人联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塞外雄奇壮阔的风光,

“孤城闭”三个字,立刻让人感受到这种在充满了肃杀之气战地前沿,戒备森严,隐隐流露出边境的紧张气氛。

2、 品词的下阕

词的下阕主要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以笛声来渲染出征战士的思乡之情,苍凉的边塞,对戍守的将士来说,真是欲留不忍,欲归不能,而沉浸在思乡的悲哀之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时近黄昏,城门早已紧闭,白发老将喝着浊酒,真是凄清孤寂,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是很难品出其中的滋味,这里的一杯与万里,紧密的相连,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而作者内心的忧虑,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作为边镇的守将,又怎么能只眷恋于家人乡亲,而忘记国家的重托呢?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位边镇守将战功未立,敌人未灭,何以报国,所以又流露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壮志,这里词人以借古书怀的手法,引用东汉将领窦宪追击北单于的典故,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两汉时代与匈奴长期交战,卫青霍去病相聚大举北伐,北疆之患仍绵延不绝,公元89年夏天,窦宪、耿秉率大军和北单于在稽洛山展开战斗,大胜敌军。追赶北匈奴各部,到达和渠北醍海,出塞外三千多里,俘获败军不计其数,之后,窦宪登上燕然山,受命中护军班固刻石记功,由于国难家仇交织萦绕,作者是彻夜难眠,在这个时候耳听得羌笛悠扬,眼见霜落满地,更使人感到悲壮而又苍凉,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当时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复杂心情。

“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浓郁的抑愤中,表达了将士们的沉重心声,北宋的戍边将士,终年累月转战在荒漠的边疆,战争之残忍,生活之艰辛,使将军平添白发,士卒热泪纵横,读了以后真让人,苍凉悲壮,慷慨生哀。

3、了解范仲淹的声望及文学造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范仲淹,字希文,是北宋的名臣,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范仲淹少年的时候,家境清贫但勤奋好学,当秀才的时候,就常以天下为己任,他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有一次被贬了之后,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范仲淹,并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做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就回答了一首《灵乌赋》,回复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宋仁宗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梳,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徭役,宋仁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这也成为后来王安石变法的前奏,可惜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继续,但他对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史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间,范仲淹倡导的先忧后乐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公元1052年范仲淹带病赴颍州就任,在途中溘然长逝,范仲淹死讯传开之后,朝野上下是一片哀痛,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的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的为他建祠画像,人们来到祠堂,象死去亲人一样的痛哭哀悼。

据历史资料记载,范仲淹在戍边期间,写下了一组渔家傲的词,而且每一首都是以塞下秋来开头,但是很可惜的是其余的几首都散失了,只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首留传了下来,这首词开阔了词的境界,是词风上的一大变化,我们知道,词从五代后唐以来,追求旖丽香艳,表现范围十分的狭窄,而范仲淹的渔家傲摆脱了旧有词风的束缚,继承了唐朝边塞诗派雄浑豪放的传统,把描写范围扩展到了边塞的战斗生活,为北宋词坛孕育了苏轼,辛弃疾这样的豪放词派打下了基础。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9

教学目标:

1.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2.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3.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赏析,体悟作品内涵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描写---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难点:品味赏析体悟

学法指导:

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一、导语设计

让学生欣赏激昂豪壮和婉转 阴柔不同的两首古典音乐,用合适的词形容它们的风格

师:古曲可婉约如小桥流水,和风细雨,…也可.豪放如大江东去,暴风骤雨令人品尝回味,

词也拥有与古曲同样的艺术特色,让我们通过学习《渔家傲秋思》来进一步体味

板书课题:《渔家傲秋思》

二:新课

(一)读 听听

1.注意听范读:点评好在哪里?节奏 感情 意境

试试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一遍 提出有质疑的地方,大家一起解决: (看看注释 处理好字音 节奏 感情)

个人表现读 (生品评:…..)

理解性的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品

3..同学们读的时候抓住了“情”,找找,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完善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我看见了一幅--------------------------图 (落日归雁,长烟落日 边声四起 古城落日 归雁孤城 戍边图)

4.这些景是扣着一个“异 ”而写的?异在何处呢?

明确:异寒 异声 异势

5.品读上阕说说:通过以上景致的描写渲染出怎样的气氛?

明确:荒凉 萧瑟 肃杀

5.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悲凉 寂寞 孤独 思乡

6.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我从----------------中感受到--------------

(浊酒一杯 思乡 思亲 )

(燕然未勒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悠悠羌曲 无奈 凄凉 别愁 )

(人不寐 焦虑 苦闷 悲愤 担忧 )

(白发夫泪 悲怆 苍凉 壮志难酬 痛心 )

教师小结:.在寥寥几十字间,描写了景融入了情,将宏达广博浓缩在咫尺之间,真可谓是:古诗词哪!想让我不爱你可不容易!

7.同学们带着此情此意来配乐试背一遍

(三)拓

根据你对词的理解领悟,用你能想到的句子将《渔家傲》

(1)赏析本首词中的任何句子,赏析时要首先注意: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例如:

'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等景物把边地的荒凉景象描绘得有声有色,征人见之闻之,又怎能不百感交集?首句中的'异'字通过这十七个宇得到了具体的发挥。

'浊酒一杯'扑不灭思乡情切;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所以产生'也无计'的慨叹。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再次用声色加以点染并略加顿挫,此时心情,较黄昏落日之时更加令人难堪

'人不寐'三字绾上结下,其中既有白发'将军',又有泪落'征夫'。'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

(2)用白话文改写,拓写上片或下片内容

例如:

1)一入秋季边塞风光多么奇异,雁行阵阵南飞衡阳不肯停息。

军号和着四面边声一齐响起,丛山峻岭之间,落照将尽烟雾飘动孤城紧刚。

一杯浊酒暂且慰我故土之思,功业未建男儿无颜回归故里。

悠悠笛声在严霜的夜空回荡,谁能安然入睡,将军白了头发士卒泪流不尽。

2)一队人马在边塞的戈壁滩上缓缓前行,满身铠甲的将军猛地勒住枣红色的坐骑,马仰头长啸,嘶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激荡回响。众人抬头,疲惫的眼神中顿时闪过熠熠的光彩。将军古铜色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震颤的肌肉似乎要抖落满面黄沙。“就地休息!”将军一扬手中的长鞭,雄浑的声音震荡着两面山上的碎石。黄黄的斜阳,染黄了将军灰白的胡须,也给整个队伍洒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仿佛突降在这荒漠边缘的一队天兵天将。站在秋天包裹着的西北边塞,天地仿佛在此相接。边塞的苍穹似分外开阔空旷,寂寥深邃,没有浮云的嫌碍,只有荒凉而不透明的成熟。南飞的大

(3)学生习作交流:

三:作业课外积累

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 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10

一、课堂教学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非常偏重,更重于唱歌,对音乐知识和欣赏内容教学的学习表现出明显的态度冷淡。学生借助乐理知识理解音乐的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需要努力激发对其学习的兴趣。

2、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

(1)教学目的、任务

a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b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唱歌能力,提高学生的完美意识,培养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视唱能力及创作能力。

c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国外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2)要求

a 唱歌: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咬字、吐字清楚,合唱时声部和谐,均衡,防止喊唱和用嗓过度。

b 器乐:要求学生人手一支竖笛,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c欣赏:要求学生了解人声的分类和声乐的演唱形式,了解常见的音乐体裁,了解中外着名音乐家及其相关作品。

d 基本乐理:音乐知识本学期从基础的调式、音阶、音程等学起,让学生对乐理的认识有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欣赏课对中外民歌和部分大型组歌有关知识的学习及欣赏,拓宽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

e 视唱练耳:通过听辩、视唱等练习,培养学生的主音感和调式感。

(3)教学改革的设想和措施

a 教学内容:以简谱教学为主,其间穿插流行歌曲进行辅助教学。

b 教学方法:以启发,分组教学法为主,充分运用多媒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9月份:

第一单元 祖国情       第二单元  西北放歌

10月份:

第三单元 曲苑寻珍  第四单元  经典交响

11 月份:

第五单元:月光

12月份:

第六单元:梨园荟萃

九年级下班务工作计划 篇11

一、思想政治方面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工作中要勤奋刻苦,尽职尽责,为人师表。在教学内容及方法上进行改革,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将课改新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去。

二、调查分析

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切实掌握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紧紧围绕中小学教研教改工作要点,掌握音乐工作重心及部署,制定音乐教学计划,要研究音乐教材,分析每个单元的重难点,为安排教学进度打下基础。调查分析任课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学习音乐的兴趣,学习态度,音乐知识,技能基础,音乐能力水平,骨干学生及后进生的人数比例。做到上课之前认真备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做到寓教于乐。    三、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改提到音乐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把培养兴趣作为重要理念。本学期要实现以下目标: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群体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要实现以上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唱歌教学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现行的各类教学内容中,歌唱教学占去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其他教学领域也大都配合歌曲的学习进行。

A、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作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能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2、 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美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二、能力目标:

1、 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学习演奏方法。

3、 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

4、 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音情感的乐曲。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通过学习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2、 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八首,每课还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歌曲表演,做题目,欣赏。

教学难点:

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五、教学内容      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      唱:学习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习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 完整的演唱歌曲。

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 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习,用直线乐句合唱练习,选择结束音。              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 形式。器乐:学习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

六、教材分析: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 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 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华夏古乐 三课时

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 二课时

第三单元:缤纷舞曲 三课时

第四单元:戏曲撷英三课时

第五单元:友谊之歌二课时

机动复习检测: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