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位于湟水河谷地的西宁市,夹在南北两山中间,像是豆荚一般。可跟绿油油的豆荚不同,南北山是一片干透了的山体,坡陡沟深,土壤贫瘠,岩石密布,地形破碎。冬春黄沙漫天,夏秋泥沙俱下。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作出一个重大决策:“绿化西宁南北两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南北两山生态绿化工程由此拉开了序幕。

四年后,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尕布龙担任了西宁南北山绿化专职常务副总指挥。这一年,他66岁。

“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要为党的绿化事业再出最后一点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面对他人的劝说,尕布龙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可让南北两山变绿,谈何容易?

两山绿化初期,经过反复考虑,尕布龙组织成立绿化专业队,从此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为绿化奔波。冬天看防火,秋天看管护,天旱了察看浇水情况,下雨了看防洪设施。常常是天刚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每天的午餐几乎都是干馍馍就茶水。修路、整地、育苗、栽树、浇水、管护…南北两山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记得那是春天的一个早上,不到7时尕布龙就到山上了。等民工上山时,老人已在那里干了快两个小时。挖树坑、扛树苗,满身泥土。民工见此情景,一个个跟着他紧张地劳动起来。天快黑时,尕布龙站在山坡上,用沙哑的声音喊着让大家收工。可话音刚落,他就突然累倒在地。

20__年,尕布龙从副总指挥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但闲不住的他仍然每天上山去看护苗圃,和民工一起劳动,即使躺在病床上,他对这份事业的热情也不曾减退。

十几年里,被人家称为“绿化大队长”的尕布龙有3500多天在山上劳动,他带领大伙儿栽树近3000万株,成活率达80%。昔日的荒山秃岭已绿树成荫,他用余生奋斗的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成为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 篇2

西宁大部分市民和郊区农民,已经用上了煤气和电灶。但在省政府大院内的省级干部住宅楼里,只有尕布龙一户人家还烧着煤球炉子。6月22日,当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上下两层复式楼里摆放着11张床铺,客厅里并排着4张陈旧的课桌,桌两旁摆着40把椅子,要不是看见来省城求医的8位藏族牧民正围桌吃饭,我们还误认为是个会议室。这就是尕布龙30年来操持的“牧民店”。

1971年,尕布龙当选为中共青海省委,任省畜牧厅厅长。当年,省政府办公厅给他腾出一套省长住宅楼,但他决定不搬,仍住在畜牧厅家属院80平方米的4间平房里。这个家属院是50年代修建的,房子破旧潮湿,室内没有自来水,没有厕所,也没有暖气,他一住就是20_年。省委书记两次动员他搬进省长楼,尕布龙都是那句话:“我在牧区当县委、州委领导近20_年,找我的牧民很多,我会藏语和蒙语,可以给来省城求医、办事的藏、蒙族牧民当翻译。如果搬进省政府大院,大门口有岗哨,牧民找我就不方便了。”30年前,他把自己住的4间平房用土坯隔成了5间半,半间当自己的卧室,其余5间共搭了11张床。他用自己的工资购置被褥和羊毛毡,免费为来西宁治病、办事的牧民提供服务,成为闻名全省的“牧民店”。1988年,省政府办公楼和住宅区分开管理,住宅区不设岗哨,尕布龙才搬进了省长楼,同时把他的“牧民店”也搬了进去。

凡是来“住店”的牧民,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半年,感觉就像住在自己的家中一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的藏族牧民旦增夫妇患肺病,想到西宁治疗,因家中困难,害怕付不起住宿费,不敢来西宁。他们打听到尕布龙家有个“牧民店”,就于去年2月住了进来。在8个月的治疗期间,尕布龙亲自给他们联系医院,找医生,钱不够时主动垫付。夫妻俩肺病痊愈返回草原时,流着眼泪对尕布龙说:“我们一辈子忘不了您的恩情。”尕布龙说:“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为你们干点事应该的。”

跟尕布龙干了10多年农村牧区工作的原建设厅厅长简顺生告诉记者:尕布龙家的“牧民店”里,几乎天天有人,多则30人,少则三五人。为了让来治病的牧民们及时熬中药,他家常年生煤炉子,每月尕布龙用自己的工资给“牧民店”买300斤面粉,每年要买6吨煤,每天要做5锅面条。尕布龙和他们一起吃大锅饭,从来不单独开灶。当我们问起30年来“牧民店”里共住过多少人次时,尕布龙说:“我自己也搞不清住过多少人,大部分人的名字我都叫不上,人民养育了我一辈子,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为他们尽点责任。”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在位于北山的尕布龙南北山工作生活旧址,停放着那辆他当年使用过的汽车。这辆车不但拉运树苗,接送民工,甚至还常为住在山上的民工拉运要饲养的猪仔和羊羔。有人说,近20年尕布龙先后换过5位司机,都是因为他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白天黑夜地往山上跑,干几年就受不了了。

有一年,正值植树时节,尕布龙带着几个人到韵家口苗圃挖红柳苗子。一天的忙碌让本就感冒的他十分疲惫,靠在苗圃的地埂上睡着了。收工时,大家发现他不见了。等到找到他时,他快被大风裹挟来的黄土埋住了,身上、脸上、耳朵、鼻孔全是土。

还有一次,尕布龙去二十里铺拉云杉苗子,6时就出了门。本想中午赶回指挥部吃午饭,可因修路堵车,过了午饭时间苗木还没装好。饥饿难耐的尕布龙跑到一个老乡家里想要点洋芋充饥。可他满身泥土的样子令人生疑,被老乡没好气地给赶了出来。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熟悉尕布龙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对待工作,从担任两山绿化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的那一天起,他拖着年迈多病的身躯,一直在南北山上奔忙,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这两座山。

对待自己,有人说尕布龙就像一个民工队长,穿着蓝大褂,戴个白帽子,穿个黄球鞋,每天亲自带领民工,浇水、挖坑、栽树,啥都干。

对待名利,20__年,尕布龙被授予“母亲河奖”,他将两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奖给了绿化南北两山的先进个人和单位。

“我本来是个放羊娃,是共产党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省级领导干部,我不能躺在家里消磨时间,浪费生命。利用自己的晚年,我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

20__年10月,尕布龙永远离开了。而他留下的不仅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西宁南北两山的绿色财富,更重要的是他给世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及普通市民参与到南北山绿化事业中。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 篇4

尕布龙,一位来自高原的蒙古族汉子,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对青海大地终生不渝的依恋,对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情谊。20__年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这一生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叫我省长,我就是个牧民。”虽然尕布龙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已广为流传,如绵绵不绝的春风拂过了青海的山山水水,至今仍然有那么多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念念不忘。

忠诚为党,不忘初心

1949年青海解放,尕布龙第一次见到了解放军,见到了一支“只为群众谋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军队,这让他格外欣喜,他怀里揣着哈达骑着马跑出数十里路早早去迎接。通过和解放军的接触,尕布龙越发对解放军生出了仰慕和感恩之情,他觉得解放军的事业正是自己所向往的,他决心将他们为国奉献的夙愿接续下去。

1952年6月,尕布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举起右拳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党的事业,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生不渝的坚定信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4年,受组织委派,尕布龙要去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县任县委第一副书记、副县长,刚满28岁的尕布龙骑着马走了整整5天,到达了我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河南县。在这里,尕布龙深入基层,为民排忧解难、勤奋努力工作,一干就是13年。他情系当地群众,访遍了每一个牧户,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宁木特乡牧民忠科的蒙古包顶部破旧不堪,当时,贫病交加的忠科没有能力维修。尕布龙下乡了解此事后,立即发动大队干部和群众,带头捐款买建材,花了10天时间将她的蒙古包整修一新。修好那天,忠科握住尕布龙的手,热泪盈眶。

一个叫多洛的牧民在去省城看病的路上和妻子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多洛的3个孩子成了孤儿,最大的10岁,最小的5岁,孤苦无依。尕布龙知道后,将3个孩子安顿给一户牧民照顾,自己承担了生活费用,直到他们长大成人。

……

1985年,玉树地区发生严重雪灾,时任副省长的尕布龙肩负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任,赶赴灾区,组织人员救灾。

当时指挥部完全可以设在格尔木,但尕布龙不同意,他要到一线去!大家只好把指挥部搬到海拔4500米的五道梁上。挖雪开路,空投物资,转移群众,救治冻伤、雪盲的牧民……已年近60岁的尕布龙流着鼻血、喘着粗气往返于楚玛尔河畔。

尕布龙因高海拔严重缺氧,再加上重感冒,心肺功能严重受损,但他却依旧一边输液吸氧一边指挥战斗。周围的人劝他先行撤离,他说:“这个时候我怎么能走?等群众都安全了,我再走!”

在气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五道梁上,尕布龙和大家奋战了15天。救灾结束后,尕布龙因为缺氧身体受到了损害,落下了严重的肺气肿。

尕布龙就是这样,对党无限忠诚,对党安排的工作坚决执行,绝不推诿。

心系群众,一心为公

尕布龙每年下乡入村行程多达上万公里,而且经常是半路下车,走帐篷、串牧户,到田头问农耕、在一线讲发展。他下乡调研时总是和司机、秘书挤在一间房里,拌一碗糌粑、喝一杯茯茶就够了,有时就是开水就干粮。

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是他的责任,草原牧民的点点滴滴都是他的心之所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很多牧民到西宁看病,举目无亲,食宿就医会遇到很大困难,尕布龙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就主动接纳八方来客,在自己的家办起了接待百姓的 “牧民店”。

“牧民店”是这样的:尕布龙用土坯将只有80平方米的房子隔成了5间半,半间是自己的卧室,其余5间搭了11张床,接待从牧区来西宁看病、办事的农牧民。

当时“牧民店”里接待的农牧民群众有很多,少则七八个,最多时达到了几十个,时间少则两三天,多则半年、一年。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的藏族牧民旦增夫妇患有肺病,因家中困难,害怕付不起住宿费,不敢来西宁治疗。他们打听到尕布龙家有个“牧民旅店”,就去了那里。8个月的治疗期间,尕布龙亲自给他们联系医院、找医生,主动垫付医药费缺口。夫妻俩肺病痊愈重返草原时,流着眼泪对尕布龙说,“我们一辈子忘不了您的恩情。”尕布龙说:“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为你们干点事是应该的!”

30年来住在尕布龙家里的人太多了,没钱付食宿费和医药费的也太多了,那时他一个月还不到300元的工资,几乎全贴在来看病的牧民身上。

尕布龙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去干,推动民生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建成的东大滩水库和黑泉水库,树立成典型的小高陵以及不断发展壮大的三角城种羊场……这些都是老百姓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1989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绿化西宁南北山、改善西宁生态环境”的重要决策,正式启动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

1992年,66岁的尕布龙从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就主动请缨挑起了南北山绿化指挥部专职常务副总指挥的重任。指挥部建立初期,许多人对南北山绿化持怀疑态度,因为两座海拔接近2800米的荒山,岩石裸露,根本就不适合种植树木。尕布龙却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一件蓝布衫、一双黄胶鞋、满身泥土、肩扛铁锨的尕布龙带领着大家,在北山上选择了土质条件最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大寺沟。

在绿化初期,尕布龙既是总指挥、又是“民工”。每天天没亮,尕布龙就会早早地来到山上,挖树坑、抬树苗……等民工们到齐时,他已经抡着铁锹干了快两个小时。北山上的土硬得像铁,铁锨不管事,挖坑要用钢钎打,一上午下来,已是疲惫不堪。中午就和民工一起吃几口自带的干粮、喝几口黑刺叶泡的茶接着再干,一直干到天黑。

4年苦战艰辛异常。谁也想不到,尕布龙带领着农民工,竟然在林业专家认定最不宜植树的大寺沟种下了1000亩(67公顷)树木,成活率达到了80%。

大家都觉得作为一个省级干部,现在应该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了,何必再受这份罪呢!可尕布龙却说:“躺在家里睡大觉可不行,党把我从一个放羊娃培养成领导干部,党组织信任我,让我把两山绿化好,我就要一心为党的绿化事业服务,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在他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参与到南北山绿化的事业中。现在的南北两山已初步形成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生态环境。

在担任南北山绿化副总指挥的16年里,他带领大伙儿植树造林3.75万亩(2466.7公顷),栽树近3000万株。由于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尕布龙20__年获得首届中国“母亲河”奖,20__年被评为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

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尕布龙是丈夫、是父亲、是爷爷,但他更是党员、是公仆,他永远把深藏的温情装在心中,把关心百姓疾苦视为己任。

妻子华毛常年在牧区放牧,受伤生病后瘫痪在床二十几年,尕布龙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常回家陪伴照顾妻子,让妻子在炕上躺了半辈子。20__年妻子华毛去世后,这个一向坚强的蒙古族汉子一夜白了头,后来每当坐在妻子生前的炕头上,他都是默默无语,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

尕布龙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已经是副省级领导的他,没有将亲人迁到省城,兄弟姐妹、孙子孙女一辈子都生活在牧区。

这是尕布龙买给妻子华毛的一个礼物:一根拐杖,也是尕布龙一生中送给妻子唯一的礼物。

儿子尼玛才仁结婚时,尕布龙送给他的“新婚礼物”竟是约法三章:不请客,不收礼,不放鞭炮。

没有夸夸其谈,从不居高临下,却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百姓心中树起了巍峨丰碑。

20__年,尕布龙永远地走了,可在青海高原的各族干部群众的心里,一刻也未曾放下这位百姓的好公仆、好长者。

尕布龙先进事迹材料 篇5

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荒山造林,南北山森林覆盖率由7.2%提高到79%,曾经“风吹沙飞无鸟影”的南北山从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西宁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综合指数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双第一”。

然而,很多人还记得西宁当年的情景:一刮风就一嘴沙,一下雨就一身泥。遇到暴雨,洪水带着山上的泥石灌进城市,柏油路变成了黄泥路。

从“缺林少绿”到“绿水青山”,这场逆袭的背后是尕布龙定叫荒山换新颜的决心。

在上任之前,对于种树,尕布龙算是个门外汉,但他天天“泡”在山里,一边试种改进、一边请教专家。到后来,“坑挖多深、多大,水怎么浇,尕省长啥都懂。”北山绿化区盐碱度高,且地形复杂,为了提高绿化效率,尕布龙亲自选定了几十种树苗在绿化区试种,他创建的30多公顷苗圃至今还为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提供优良苗木。

值得一提的不仅仅是这些。铁索运送树苗、水管子运送泥土、盆栽移植、吊在绳索上种树……这些都是南北山绿化史上的创新。随着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实施,不知不觉中,山绿了、天蓝了、空气清新了、气候温润了,西宁的生态环境逐年改善。

采访中,冯文明、马彦军,还有好多采访对象,都表达了这样的认识,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尕布龙不仅打破“青海的山上不长草”的旧观念,更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建设“绿色青海”的信心。如今的南北山,宛然绿色的屏障。这是一名退休干部的常青本色,也是一位共产党员的坦荡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