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日瓦戈医生人道主义主题与叙事技巧范文

菊次郎原本是影片创作者父亲的名字。在一次采访中北野武曾说过:“生前好像和他没有说过话的记忆,可是现在回想起来,他真的有点寂寞。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日瓦戈医生人道主义主题与叙事技巧

日瓦戈医生人道主义主题与叙事技巧范文

这一次的电影主题有点像扫墓孝亲的感觉,也称得上是供养。”影片《菊次郎的夏天》讲述的正是关于感恩与供养的故事,孤独的正南寻找母爱,让浑浑噩噩的菊次郎回忆起自己缺失母爱的童年。菊次郎选择和正南同行,看似是因为迫于妻子的压力,实际上是为了逃避不成功、不自由的生活,去找寻渴望爱和感动的真我。所以说,这是一部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夏天的电影。下面本文将结合影片情节剖析其中渗透的情感,回味在阳光、向日葵和玉米地中升腾起的夏日情怀。

寻觅母爱――亲情的供养

《菊次郎的夏天》以木讷又内向的孤独小男孩正南寻母作为开端,逐渐展开一段关于亲情和寻找的故事。许多深入人心的艺术作品,包括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影视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将寻亲作为主题,例如中国的传统故事“沉香救母”,被多次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沉香寻母救母的感人故事,至今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学说告诉我们,母亲的原型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共有的,母亲的原型是爱的最高代表,代表着一切孕育、保护和包容的形象。荷兰学者伊恩・布鲁马认为,日本人用“雅萨希以”(文雅、亲切、温柔)这个词来描绘他们的母亲,20世纪50年代是这种文雅、亲切、温柔的“母物”影片的黄金时代。因此,寻母题材的作品总是能唤起观众更多的认可与理解,母爱和亲情是每个人都渴望的情愫,是人类意识的本能需求。

正南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也离他远去,只得与外婆相依为命。整个童年中父母双亲的缺失令他变得敏感与孤僻,正南对于自己的父母一无所知,也越来越不满意外婆提供的描述,他迫切地想要看到母亲真正的形象,来填补自己心中关于母爱的那片空白。一个意外的情况下,他看到了母亲的照片,对于母亲的形象有了具象的认知。当暑假来临,朋友们都随父母出去旅行时,正南对于亲情的渴望再也无法阻挡,终于,他瞒着外婆独自走上了一条寻找母亲的冒险之路。正南寻觅母亲,并非为了自己找到一个抚养人,而单纯是为了确定母亲的存在,以填补内心的缺失,让自己不再那么孤独。看到无助内向的正南,看到他挺着幼小的脊背踏上前途渺茫的寻亲之路,我们心中都有些酸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的母亲和我们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不渴望母爱的,没有一个母亲是无理由地抛下自己的孩子的,孩子对于父母有供养的天性,而父母对于孩子也有供养的责任

正南寻觅母亲的勇气,不仅将观众的心软化,让观众随着他的脚步陪他一起走下去,在故事中,也切切实实地影响了另一个主人公――菊次郎。菊次郎是个无所事事、不学无术的痞子形象,他爱占小便宜,爱惹是生非,神神叨叨,斤斤计较,一直号称在等待机会,却无奈地一直在靠妻子养活。他不是一个讨喜的人,却也并不是坏人,他的内心世界也有细腻和美好,并非像他外表表现出的一样无赖粗暴。菊次郎的童年与正南一样,从小失去了父母,成长环境中爱的缺失以及长大以后事业的失败,让他变得敏感无助。因此他用乖张无礼的痞子形象来掩饰自己的痛苦,他以为带着一副恶狠狠的面具就可以扮演强者的角色,直到他遇到了正南。

在正南的身上,菊次郎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因此他笃定地踏上了帮助正南找寻母亲的旅程,并在这段千里迢迢历经坎坷的道路上从没发出过怨言,只是因为关于母爱和亲情,他的内心深处和小正南有同样的理解。故事的最终,正南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却没有找回应有的母爱。菊次郎和正南找到了妈妈的住处,却发现妈妈已经改嫁,有了一个全新的幸福家庭,而这个家庭是小正南无法插足进去的。正南没有上前与母亲相认,也没有怨恨母亲,而是选择默默地离开,心中虽然不可避免地有抑郁和失落,可不管怎样,他已经见到了自己的母亲。正南虽小,可他却理解母亲的处境,这样的黯然离开便是一个孩子对母亲幸福的成全。

受到正南的启发,菊次郎看到了自己同样孤独和渴望母爱的童年,他甚至说服自己去海边看望了自己的母亲,第一次原谅了她当年的离开。笔者认为整部影片最撼动人心的高潮就是菊次郎突然跑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而找到以后如同正南一样,他并没有上前打扰她,而只是隔着玻璃窗远远地看了一眼,那一眼的眼神纯粹而真诚,仿佛看到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整部影片的基调温暖又温情,故事主线设定便是对于亲情与供养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