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心得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_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_第一范文网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_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_第一范文网

xx届六中全会,像一幅重彩浓墨描绘的掀起文化大发展高潮的场景图:国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吹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朝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目标,傲首阔步前进……

发展文化,党中央专门研究和部署,是历史上的首次。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术到民间,发展文化,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重视和突出;文化软实力和精神家园的词汇,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广泛使用和空前普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体制改革,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聚焦和关注。

“六中”全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文化宣言;是一幅着眼于未来的宏伟蓝图;是一份关注民生的行动纲领。认真学习贯彻,树立文化觉醒意识,培养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给力!

一、召开“六中”全会的现实背景

(一)国内:趋于消费结构转化的节点。

当前,我国人均gdp己超过3000美元,按国际公认的观点,趋于消费结构转化的节点,即文化消费和精神需求快速增长时期。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迫切需求,党中央召开“六中”全会,作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规划,是非常及时的并富有一定的前瞻性。

文化需求旺盛的现实,国庆黄金周,全国稍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游客都爆满。据央视播报,甘肃一位,仅有初一文化水平的农民,卖了牛,自己写剧本、自己当导演、自己拍摄电视剧。

(二)国际:全球经济复苏未见曙光,正趋于寻找新的价值来解决当前迫切问题期。

1、经济危机后,全球面临着整个经济秩序重建的可能。当人们看不到经济复苏的曙光时,就会去寻找新的思想观点和新的价值观,去解决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也会重新审视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构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秩序的欲望强烈。这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由于市场经济是双方自愿的等价交换,不能辩别善恶等,其结果“鸭死鸡活?全凭福”,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缺陷。当今,美国的金融建立在cdo体系之上的机制,引发了信贷的无限扩张。cdo像一头怪兽,毫无节制地吞噬着社会财富,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美国民众“占领华尔街”运动,其目的宗旨:反对金融资本的贪婪、反对监管体制的放纵。

2、世界文化潮流有个规律,经济前三名的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世界各国跟着前三名走,前三名是资本主义的,那就跟着感觉走,前三名是社会主义的,那就跟着学。

纵观世界文化潮流,18世纪和19世纪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是西欧,即英、法、德三国,其中英国为世界金融中心。20世纪“二战”后,世界文化潮流中心转移到美国,也包括金融中心,形成了以美为引领,日、英、法、德为支撑的局面。

当今中国文化实力小、弱、散,与经济为二的大国不相称。再过十几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文化中心转移到中国将成为可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为迎接世界文化中心作准备的,打基础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坚信:世界文化中心这个机会,一定会给中国!

二、回顾和总结文化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

(一)党以思想文化觉醒、理论创新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文化工作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1、革命时期,创立和建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人民站起来。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立和建设了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人民富起来了。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

3、改革开放时期,创立和建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幸福起来了。

不过中间有个“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和领袖文化,致使了文化和各项事业的大倒退,造成重大的灾难和内乱,教训是深刻的。

(二)“xx大”以来文化发展的认识和实践

“xx大”以来,厘清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限,将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发展认识上的重突破,文化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文化事业,简而言之:提供文化服务,具有公益牲和保障性的。文化产业,简而言之:提供文化服务,具有经营性和增强国际竞争性的。文化的区分,开启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轮”驱动“比翼双飞”的新局面

三、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及任务

(一)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是精神家园,是告别愚昧走向文明的质变过程。人类通过文化,把人的素质“化”高。这种“化”,靠“文”来潜移默化;靠“文”来打动人心;靠“文”来改变习俗。文化使人不知不觉地“化”高了,因而有:“国之魂,文以化之,国之神,文以铸之”的名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系,血脉所依,是民族赖依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根基。

文化软实力的例证:中国汉唐盛世,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从此,就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告别了愚昧和专制,获得了思想的空前大解放和科技的大进步,才有了西欧今天的文明和发达。

通过文化载体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这就是文化软实力。对文化作用和功能的认知,就是文化觉醒。

(二)文化发展的新形势

1、经济功能凸显。经济全球化后,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交融越来越深,与当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合作越来越密切,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文化经济功能的现实:美国,文化gdp占总量的50%,出口贸易额位居第一,世界500强中有七十多家文化企业(如:迪斯尼、时代华纳等,且市值己超过几百亿美元)。日本,文化gdp总量和出口额,都己超过汽车总量。

2、文化多元化。

(1)解放思想的拉力,争脱了套在人们头上的墨守成规和政治文化的“金箍咒”,使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凸显出来,这种独立性和差异性就直接反映在文化上。

(2)人们交往的频繁和互联网迅速崛起。当我们刚刚争脱“金箍咒”,还没来得及整理,或文化篱笆墙的绳子还未扎紧时,世界文化就汹涌而入,或国人通过互联网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世界文化中心。那多元文化不论是突如其来的,还是扑面而来的,都让毫无准备的国人措手不及。也就是说,我们失去了一次从容的机遇。世界文化中心“五颜六色”,有历史和现实的、外来和本土的、先进和落后的、积极和颓废的。文化中心里的渗透与抵御、吸纳与排斥、融洽与争斗,互相激荡。这很容易使人产生迷茫,并分不清“对”与“错”以及“真善美”等,往往却被一个表象或一个简单的判断所左右。

3、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旺盛而又迫切。当前,文化需求进入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丰富、从粗到精的释放期,文化需求旺盛而又迫切。

4、文化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支撑的软实力,急需提升。

我国己进入“两期并存”和“两难问题”期。“两期并存”,即趋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期和机遇期以及社会矛盾凸显期。“两难问题”即当前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具有两难性质,既不能回到1978年前计划经济的那一套方法来解决,又不能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方法来解决。这个时侯,作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综合国力竞争的文化软实力,尤其重要。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

希望文化软实力,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点,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文化发展的任务和要求。

1、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是精神家园,是意识形态制高点。毛泽东同志说得很形象,“文化阵地,如果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必去占领”。当前,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虽引领主流,但侵蚀危害人们思想健康的不良文化仍在泛滥,很危险,这好比垃圾遍地的大街,再丢一根烟蒂,就不觉得羞耻了。文化安全的任务,要坚决抵制那些腐朽的、颓废的以及“三俗”文化。

3、以满足人民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答文化发展“为了谁?”和“代表谁?”的问题。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文化发展,就是要突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并和其它硬实力的和谐发展。

5、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末来的文化。创符合于“三个面向”优秀文化,必需要经过“吐故纳新”和“文化自觉”的艰难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改革创新的动力来支撑来推动。

6、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简而言之: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里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文化历史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即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文化自信,是针对文化不自信提出来的,即文化自卑、弱势、防御的心理。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和活力的坚定、信奉和深层依赖。

7、增强文化软实力。一切可量化为物质的实力,称为硬实力,一切不可量化的精神力量的实力,称为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相对而言,硬实力是基础,软实力是对硬实力的提升。世界强国有四个标准,经济发达,军事强大,科技雄厚,文化具有吸引力。现实告诉我们: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伊拉克等是一个例证),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就败(苏联解体就是一个例证)。

8、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川流不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从未中断过,是世界史上罕见的。而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等三大文明,却在历史长河中断裂了,唯有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先进、包容、创新和刚柔相济)所在。历史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是最优秀的、最先进的,而不是劣质基因的“原罪”。弘扬中华文化,首先要坚定文化自信,其次要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的扬弃过程。

四、深化文化改革推进文化大展大繁荣的重大工程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2、特点。鲜明性:“社会主义”;导向性:引领;包容性:高与低、刚与柔,最高层次“马克思主义”,最低层次(最基础层次)“荣辱观”;适用性:体现刚柔相济、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

3、建设着力点。一是抓“牛鼻子”,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二是抓最基础的,即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二个着力点抓牢了,一且被13亿人民所接受,一定产生巨大的能量。

4、方法和途径。(1)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化和党建设的全过程。(2)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3)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各个方面。(4)引领思潮,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创更多优秀作品。

1、“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气度和品质。

3、创更多优秀作品。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这就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

(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1、公益性和保障性的文化事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享受。构建人民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加快文化发展城乡一体化。

2、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既要体现社会性(即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食粮需求),又要体现经营性(即注重经济效益),既要做到社会效益优先,又要做到社会性和经营性相统一。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用市场调节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尽快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四)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繁荣文化的体制和机制。

1、目的:改变原有政府统包统揽而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体制,构建新的体制和机制,增强文化的活力和竞争力。

2、构建政府为主导的,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文化事业体制。

3、构建政府为引导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先导的、文化产业体制。

4、构建文化创新体制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国家设立了文化最高奖) ,加快现代传播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5、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创新走出去模式。(1)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必需得到世界的认知和接纳。(2)目前中华文化,高端的未被认知,低端的缺乏竞争力,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3)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就是融入西方优秀元素,增加柔和性。同时出口产品要符合西方的语言体系、人文科学、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和产品的包装视觉等等。如:为什么国粹京剧,走不出去?而小提琴演奏曲《梁祝》却成为世界经典。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乐谱和小提琴是他们熟知的。(4)创新走出去模式的任务,主要落实在文化企业上。(5)“xx大”以来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世界各地举办“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节”等,对文化走出去起到积极作用。(6)走出去,尽量避免用意识形态的话语,讲大话、空话、套话,而要用更多的学术用语和通用的大众语言来交流。

(五)加强队伍建设。

文化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竞争,最终是人才竞争。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

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000字

2、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3、加快培养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既要造就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又要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1、党既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文化的倡导者和发展者,并且拥有丰富的实践和经验。党领导文化理所当然,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2、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

3、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4、实行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并同其它事业协调发展。

5、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波澜壮阔伟大事业的呼唤;是人民群众文化和精神的迫切需求;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指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和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载体,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贯彻文化兴国战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坚信: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一定会屹立在世界文化中心,并一定会引领世界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