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略

学习、研究、宣传、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师生的专业要求、学科责任、应有素养。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略,希望能够帮到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略

2019年,国内理论界、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众多颇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依据对相关文献的归纳整理,全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发表的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编著专著10余部。在《光明日报》理论部、《学术月刊》编辑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举办的评选活动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现将2019年理论界、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概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解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解读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于实践,对于它的解读要立足于现实,把握其与现实世界的各种联系,以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种种矛盾为要旨。有学者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既不能望文生义地随意阐释,也不能经院哲学式地抽象论证,应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实际,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有机联系。[1]深入准确地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几条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二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鉴别某些提法的不同意识形态性质;三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突出引导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四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科学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总体解读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总体解读主要是从其本质内涵、思想来源、历史发展、功能和作用等方面展开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有学者从“狭义”与“广义”两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释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名称上是广义,内涵上却是狭义,它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认为,广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是“本真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以“三个倡导”为代表,但又不限于这24个字的概括;狭义上,它指的是“宣传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仅指24个字的“三个倡导”。[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成果和价值共识,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材料”。[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与发展,同时还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它是世界文明和中华文化的统一,是历史继承和现代精神的统一,是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统一,是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统一。[5]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6]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建设的初步探索和全面建设两个阶段的转变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7]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与作用。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引领和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塑造新人三方面的社会功能。[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和提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价值及其本质的认识,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之魂,有助于凝魂聚气、凝聚共识促改革。[9]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分层解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学者们从多个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层解读。有学者认为,在关于国家发展的目标设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追求实现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当代中国人民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承诺。在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设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于建设美好社会的价值承诺。在关于个人发展的价值规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立为人们开展社会行为的价值准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道德风尚的价值承诺。[10]有学者从三个层面之间互动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三个层面之间是价值动力、价值目标、价值准则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没有价值动力不可能实现价值目标,而没有价值动力和价值目标,人们也就不可能信奉和恪守价值准则。反之,人们没有信奉和恪守的价值准则,再好的价值目标也不可能实现。[11]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认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根源于人民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一致,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集中反映社会成员的经济关系及其协调准则,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科学界定社会成员进行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12]有学者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历程来解读提出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进程中产生的,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结果。[13]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要素解读不少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依次进行解读,例如,有学者认为:“富强”是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之梦,“民主”是治国、理政、自治的基本方略,“文明”是礼仪之邦的一贯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标志,“公正”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品格,“爱国”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敬业”是公民的基本职业素养,“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友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准则。[14]有学者选取12组要素中的特定一项进行深入解析,如有学者从“静态横向”与“动态纵向”两个向度去考察“平等”的内涵,提出了经济平等、政治平等、文化平等和人格平等四个横向考察维度,以及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三个纵向考察环节。[15]再如,有学者提出“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是个人人格完善和社会道德评价的核心内容;在当今时代条件下,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把诚信作为道德建设的基本遵循。[16]有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进行解读,认为自由是人类文化传统的深层意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17]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深入凝练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非是永久不变的,“三个倡导”并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定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需要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持续优化。“三个倡导”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还值得深入研究,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一项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18]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学者们从多个角度总结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理论和现实挑战。有学者认为,当前世界范围内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斗争空前激烈。在整体上,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方面占据了优势甚至是主导地位,把价值观输出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以此来颠覆、破坏其他国家的政权、稳定和发展。从国内看,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社会上各种诉求竞相产生,国内外各种思潮因相互交织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意识形态领域很不平静,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难度加大。[19]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上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从认同途径上看,传播路径比较单一;其次,从认同程度上看,不同地域、阶层、职业、信仰人群的认同感差异较大;再次,从认同效果上看,存在比较严重的反差现象;最后,从认同环境上看,现实文化中存在诸多对核心价值观排斥和消解的因素。[20]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嵌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境。其原因在于:理论的长远性与日常生活的实用性的冲突,理论的凝练性与日常生活的经验性的隔阂,理论的普遍性与日常生活的情境性的矛盾。[21]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学术界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包括学教育、制度保障、宣传普及、大众认同和组织领导等。关于学校教育,有学者认为,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优化教育的顶层设计,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必须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必须创新大中小学德育课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增强教育的实效性。[22]针对中小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四个融入”,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融入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融入品德实践,发挥实践养成作用;融入管理服务,发挥服务育人作用。[23]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实效;丰富团学活动,延展时空;依托高校“红色社团”凸显主体;建设网络基地,开拓载体;打造校园文化,优化环境;开展社会实践,促进知行合一;注重教育效果,建立长效机制。[24]

关于制度保障,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制度价值观培育的工具性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了刚性保障、确立了可能性空间,同时要完善经济机制、法律机制、社会机制。[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充分依托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支持和保障。[26]

关于宣传普及,学者们普遍关注到了网络传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机制,包括选择、控制、反馈机制,引导、协调、整合机制,渗透、扩散、教育机制,大众参与机制,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27]要创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创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辐射载体,加强网络信息监管,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28]

关于大众认同,有学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机制中重要的一环是认同机制,主要包括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利益调节、自律转化、制度制衡、榜样示范等。[29]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一是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构建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平台;二是利用先进典型的影响力,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强大的示范作用;三是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习惯活动,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重要渠道。[30]

关于组织领导,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当前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范导力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注重范导群体建设,以群体的范导力量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1]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组织,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科学化研究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组织,社区文明稽查监督委员会,家务是非评判协调委员会,社区或乡村道德建设草根协会,以社区(村屯)为单位的邻里亲情互助会。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一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梦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基础性问题,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学者们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已基本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范畴,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大厦”的奠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更加宽的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相对较窄的概念,前者包含着后者、指导着后者,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展开。[34]

自从中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的重大命题之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关系就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在统一性方面具有文化的同源性、目标的同向性和使命的同质性;在互动性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定位价值坐标、汇集精神力量。[35]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两大重要维度:目标维度和价值维度。中国梦提出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梦是核心价值观蕴含的价值目标的总和,是实践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和要素凝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和思想保证。中国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共同构成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它们相互依存、相互牵引,在互动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36]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之一,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者们的共识。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经过长期丰富发展和反复的实践循环,最终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和精神特质,成为今天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文化之源。[37]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适应历史时代的变迁、适应现实生活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3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培育和践的全过程。有学者认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与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最深层次的中国人的精神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过去发生的、至今对社会仍然有影响的这优秀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3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观提供了建构逻辑和文化根基、思想源泉和丰厚沃土、培育路径和方法鉴。[40]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和当代社会思潮的关系学者们在对西方价值观中存在的合理成分进行肯定的同时,对其消极成分充分揭露。有学者认为,我们既要大胆借鉴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又要划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界限,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4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包括对外国文化中的积极成分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但并非对外国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兼收并蓄、放弃批判。[42]针对当下极具社会影响力的西方价值观代表——“普世价值”,有学者揭露其本质上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支配人们头脑、规范人们行为、支撑相应国家制度的统治思想。推行“普世价值”不仅是西方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改革开放所必须克服的重大干扰。[43]此外,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处理好“一与多”“中与外”“软与硬”三个关系。[44

面对种种社会思潮的冲击,有学者提出思想“独立”高于思想“包容”。思想独立,才能拥有思想阵地,才能获得认同、凝聚共识,才有可能去“包容”。[45]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和行为准则,批判各种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揭露其思想危害,自觉抵制其不良影响,从而提高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人们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46]“理论魅力”引领、“价值共识”引领、“价值整合”引领、“价值信念”引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方式。[47]

参考文献:

[1][33]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潜涛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

[ 2 ] 刘书林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学习xx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四十五[J].前线,2019(7).

[3]刘建军,任超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义与狭义[N].光明日报,2019-06-16.

[4]戴木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N].光明日报,2019-07-27.

[5]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9.

[6][18]戴木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2).

[7]张娜.核心价值观视野下的社会建设[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6).

[8]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9(2).

[9]郭建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释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4-31.

[10]李忠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社会科学战线,2019(3).

[11]曾长秋,曹挹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探析[J].伦理学研究,2019(2).

[12]程恩富,侯为民.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2019-10-30.

[13]辛向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性[N].北京日报,2019-01-12.

[14]何锡蓉等.当代中国的精神旗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9-290.

[15]袁银传,董朝霞,王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20-46.

[16]金民卿.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的意义[J].前线,2019(11).

[17]魏建国.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要素[J].理论学刊,2019(3).

[19]吴桂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理论学习,2019(7).

[20]周宏.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建设[J].理论导刊,2019(4).

[21]吴翠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困境与消解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1).

[22]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N].北京日报,2019-01-13.

[23]张志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探析——以中小学为例[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

[24]徐园媛,谭自慧,罗二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模式构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98-327.

[25]罗会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之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20.

[26]冯秀军,王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学与研究,2019(8).

[27]郑洁.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9(1).

[28]张元,丁三青,李晓宁.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径[J].科学社会主义,2019(4).

[29]陆树程,杨倩.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J].毛xx邓xx理论研究,2019(8).

[30]苏振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正面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2).

[31]李绍伟,池忠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范导力量[J].理论与改革,2019(2).

[32]张本宏.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组织[J].新长征,2019(10).

[34][42]刘书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

[35]谷建国,张春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9(5).

[36]郭维平.刍论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J].理论导刊,2019(11).

[37][41]袁银传.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51-66,66-79.

[38]戴木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核心价值观(下)[J].唯实,2019(5).

[39]吴潜涛.弘扬传统文化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J].学习月刊,2019(17).

[40]金民卿.发掘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资源[N].深圳特区报,2019-05-20.

[43]侯惠勤.澄清“普世价值”上的迷雾[J].人民论坛,2019(4).

[44]方爱东.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的思考[J].理论建设,2019(1).

[45]侯惠勤.西方自由主义“普世”理念的破产[J].红旗文稿,2019(6).

[46]葛晨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述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

[47]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方式[J].新长征,2019(4).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工委课题“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研究”(课题编号:JGWXJCZX2019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选自《学术扫描》2019年第6期)

标签:述略 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