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专题 > 热点专题

歌颂祖国的好文:路

本站: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人开扩出来的,我们如今正走在康庄大路上,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路》。

歌颂祖国的好文:路

很久没有走路回家了,经常是“嘀嘀……”一声,一眨眼便到家了。当今家乡的路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是,我还会时时念叨起那些曾经走田间小路时的境况!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说的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下人出行走路时的情形。

我的家乡是农村,出门走路都是走在那些,像蜘蛛网似的田间小路上。晴天时走路还可以,到了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摔个人仰马翻,弄得浑身是泥,有时手里拿的东西,不知被甩到哪里了。

在我的记忆中,五八年以前家乡最好走的路,是栖真集镇南面,金字圩上那条有一里多长的石板路。整条路由一块块,宽约四尺,长约一丈的青石板铺成。据说这是栖真禅寺那些善男信女们,及地方上一些大户人家捐资修建的。可惜的是,在“大兵团作战”时,这条令人怀念的石路消失了。

五八年以后,我家所属大队的路,还是比较好走的。那时大队里的几位领导,还是比较关心百姓疾苦,比较亲民廉政的。每年冬季乘鱼池抽干捉鱼时,他们会组织“四类分子”,用船把鱼池里的螺蛳壳,一船一船运出来,铺到每个村庄通往大队部和栖真集镇的路上。年年如此。所以,我们大队里的路就是连续几天下雨,路面还是比较板实,路面上很少有烂泥,下雨天走路只要穿低帮雨鞋就行了。这件善事得到了村民们赞不绝口的好评,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在当时,这样的螺蛳壳路,也引来了不少外村人羡慕的眼光!那别地方路的难走程度,你就可想而知了!

“若要富,先筑路”。一九八零年后,各村、各乡镇开始修建路面比较宽的机耕路,或“土公路”,通往乡镇、县城。考究一点的,路面上还会铺一层寸子石或瓜子片(小石子)。这时农村里兴起了一股学自行车、买自行车的热潮。不过,当时想要买一辆自行车也不那么容易,在嘉兴市里,会隔三差五地能排队买到一辆,由嘉兴自行车厂生产的“大雁牌”,或绍兴生产的“飞花牌”自行车。当时谁要是能有一辆上海产的“凤凰牌”或“永久牌”自行车,那要比现在有普通一辆汽车,还要光彩、神气哩!

我也是在这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岳父在市区排队替我买到了一辆“飞花牌”自行车。有了比较宽而平坦的乡间大道和自行车,的确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原先从我的家乡到嘉兴城里,只能乘轮船,或自己摇船,或开“11”号包车(步行)。而且,那时到嘉兴的轮船每天只有早上去,傍晚回一班。如果遇上大风天气,为了安全轮船就停开。所以,大多数人上嘉兴,一般几个人合在一起自己摇船去,但来回一趟,要花上四、五个小时。现在有了自行车,嘉兴一个来回只要化两个多小时就可以了。而且自由自在,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随心所欲。

一九八五年后,也就是改革开放八年来,农村的面貌日新月异,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农村的道路建设。原先的机耕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即使下雨天,人们出行再也用不到穿高帮雨鞋,只要低帮雨鞋或球鞋就可以了。在“乡镇企业”里工作的一些年轻人,下雨天,照样穿着皮鞋,骑着自行车上班下班。

一九八五年后,家乡有了第一条通往嘉兴市区的公路,每天有很多班次客车,往返于城乡之间。集镇上的厂家、商家,送货、进货再也不用船了,一辆辆的货运汽车奔驰其间。供销社原先那艘专门用来送货、进货的机船也就失了业。

当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两个段子:“嘟嘟一声喇叭响,几个干部下乡来”;“领导下乡双塔纳,隔着玻璃看庄稼”。这些段子虽然有点俏皮,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交通道路、交通工具的巨大变化。那时,绝大多数的村都修建了能开汽车的“土公路”,通往乡政府驻地的集镇。

现在,家乡的公路已是四通八达,不但有宽敞的柏油路面的一般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也从我家乡穿过,并且建有出入口。各种等级的公路把家乡与嘉兴、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如今,就是到杭州、上海也可以早出晚归!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的逐年加大,现在村村通了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的公路。几条主要公路上,也像城里那样,安装了造型漂亮的路灯!广大农村再也不是过去那种“灰头土脸”、“垂眉低眼”的样子了。到了晚上也像城里那样,道路宽敞,人来车往,星光灿烂,灯火辉煌!

路是人走出来的!路是给人走的!世间有各种各样的路,有旷达悠远的,有崎岖不平的,有曲径通幽的;有引人走向光明富强的,有使人走上穷途末路的……。

近百年来,我们的祖辈们为了强国济民,他们殚精竭虑、尽心竭力地寻找各种强国之路,可惜的是都没有成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全国人民选择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十年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这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将会把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引向更强大,更富裕,更幸福,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公众号:南湖文学

标签:好文 歌颂 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