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致辞 > 主持词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精选22篇)

主持词5.56K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

当你屡次三番地求爱,终于得到对方同意的时候;当你正为温饱问题发愁,瞬间赢得巨额头彩的时候;当你身陷囹圄,法官判你无罪的时候;当你罹患绝症,医生告诉你诊断失误的时候;当你饥肠辘辘,能够大快朵颐饱餐一顿的时候;当你感觉浑身寒冷,被允许进入一间温暖房间的时候;当你孤独不悦,亲戚朋友打来慰问电话的时候;当你身处震区,接到矿泉水和方便面的时候……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精选22篇)

这些大幸福、小幸福每个人都会遇上,尤其小幸福,每天飘然而至,令人不能觉察。没有苦难的时候,没有人懂得珍惜幸福。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小幸福之中,只是浑然不觉。

记得1985年冬天,一天夜里我被叫去看古董,回来时已是下半夜了。我骑着自行车,又累又冷又饿,远远看见路灯下有一个卤煮火烧摊,冒着诱人的蒸气。我迫不及待地过去,支上车,坐在条凳上,等待那碗至今想起来仍很诱人的北京名吃。摊主上了年纪,看着比我父亲还老。他冻得通红的手熟练地切着火烧,笑呵呵地问我:要一个火烧还是两个?

那天夜里,在北京的马路边,我再未遇见一个路人,只有我们爷俩,他做我吃,边吃边聊。我知道了他半夜出摊只为替儿子结婚存钱,四个儿子,就剩老小,结了婚老爷子就享清福啦!那天聊的什么差不多都忘了,但有一句我记得清楚,老爷子告诉我:人哪,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2

无数次的想,要是能在大雪纷飞的时刻,欣赏到梅花那种傲立风霜,竞相开放的话,那会是多么美丽无边啊。

冬至过后的一天下午,梨城下起了漫天的大雪,当梨香湖边的草地里有几株白色的梅花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才明白梅花不是非得有艳丽的色彩才是美丽的,不是非得是傲立雪霜才是夺目的,所以,寒冷的那片白色的花瓣让我乱了方寸。

空旷的草地里,许多的树木早已光秃秃的,在寒风中,显得呆呆笨笨,没有一丝生机。唯有粉嫩的、白色的花瓣,开放在枯瘦的梅树上,为冬日的梨香湖增添了一丝生机。

我沿着蜿蜒的小道,健步走近盛开的梅树,尽情地欣赏着盛开的梅花,尽览梅花的秀丽。绽放的梅花,有的呈碟形,有的呈浅碗形,有的含苞欲放,有的早已怒放。绽放的梅花,娇俏妩媚,暗香浮动,含芳吐蕊,芬芳醉人。错落有致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翩翩起舞,把梅花树装扮的甚是好看。

望着寒风摇曳的梅花,我不仅具被梅花的色、香、韵的外形美所吸引,而且还为梅花那种坚贞高洁,顽强不屈的品质所折服,在贪婪地吮吸梅的清香的同时,真切地感受着绽放的梅花为寒冬带来一丝希望,一股暖意,一缕清香,一片春光。

面对此情此景,我突然想起了陆游的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的诗句来,或这种意境要告诫人们,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像寒风中梅花一样,不畏艰难,不惧权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做事。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3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这是喜庆吉祥的一天,男婚女嫁的一天,也是决定女人命运的一天。女人年方十六,情窦初开,她没有自己的名字,那我们就只好称她为女人。此刻,女人和千千万万个登上出嫁之途的女人一样,在吹吹打打的乐曲声中,在颠颠闪闪的花轿子里,如腾云,如驾雾,如饮了半醉的美酒,脑子里浮现着对美好人生的无尽遐想,当然,想得最多的,还是那个与她和枕承欢的,丈夫。

丈夫,她只见过一面,还是在相亲的小窗口。丈夫给女人的第一印象美极了,特别是那条拖在长袍后面的大辫子,乌黑发亮,走动起来飘飘摇摇,一下子就把女人的魂儿勾住了。女人还听父母说,丈夫是个很有才气的读书人,字写的好,文章也作的好,和这样的男人结为伴侣,她就是睡在梦里也会笑醒。轿子颠过曲如羊肠的山路,云遮雾障的丛林,前面就是一座供如长虹的石桥,轿夫开玩笑的说:

“姑娘坐好,过了大桥你就要变大嫂喽!”

“变大嫂?”这三个字在她耳际盘旋,心里涌出了一丝莫名的不安。

热闹的接轿仪式过去了,闹洞房的乡亲们也散了,洞房里的女人坐在雕花的婚床上,一动不动的等着丈夫给她接盖头呢。她等了半天又半夜,一直等到三更天才听到有脚步声,但走进洞房的不是丈夫,而诗公,婆婆和小叔子。

“怎么回事?”满怀期待变为满腹疑虑的女人不便问,公婆也难以启齿,相对无言很久。

婆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好伢子,对不住你呀,那个不争气的,他,跑了。”

“跑了?难道刚才背我的?”

“对,是小叔子!”

“他为什么要跑?可是嫌我?”

“不,他喜欢你,全家人都喜欢你,它是不安心在山里过日子,外出求功名去了。”

“求功名?求功名好啊,求完功名他还会回来吗?”

“会回来的,会回来的,他是远近闻名的孝子,再说家里不是还有你吗!”

“那,我,我等他!”

公婆见女人不再生气了,就叫小儿子代替他哥哥掀下女人的盖头,又把女人丈夫临走前剪下来的辫子交给了女人。

“辫子?这么好看的辫子他为什么要剪?”

背祖忘本真是家门的不幸,公婆出此逆子痛心疾首。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魂牵梦绕的丈夫还不见回来,女人每天一大早就去井台打水,大水是借口,因为井台紧挨着石桥,石桥那边是唯一一条通往村子里的山路,她在那里等待,盼望着丈夫的归来。

也许诗婆太可怜儿媳了,他们找到了山里的老秀才,商量着要给女人再找一个婆家,长辈们一听都火了:

“我们徽州只有父母嫁女儿,哪有公婆嫁儿媳的?”

是啊,古徽州不仅没有公婆嫁儿媳妇,女人订婚以后,就是丈夫没有完婚就死了,父母也不准改嫁,要她守“望门寡”。

正在议而不决的时候,小叔子突然兴冲冲的拿着一张纸跑了进来,老秀才接过来一看动情的对公婆说:

“这是你儿子拍来的电报,电报上说‘儿被委任为涌昌县县长,为报父母大恩,寄回大洋壹百,详情见信。”

听到这儿,在场的人都沸腾了起来,父母更是高兴得泣不成声。但紧接着小叔子取回他哥哥寄给父母的一封信和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是丈夫在涌昌县的全家福,照片上清晰的映着丈夫,妻子和儿子……

欲识金银气

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4

许多同学去拜见一位知名的大学教授。起初,大家聊得很开心,然而说着说着,学生们开始发起牢骚来,他们抱怨生活的压力和功课的负荷。

这时,教授不动声色地从厨房里取出了许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其中有陶质的、有瓷质的、有木质的、有玻璃的、也有塑胶的。教授让同学们自己取杯子倒水喝。杯子被取得七七八八后,托盘上只剩下一些粗陋的杯子。

教授这时微笑着说:“你们瞧,所有细致、古朴、玲珑、美丽的杯子都被拿走了,剩下的,全是让人瞧不上眼的塑胶杯。现在,我想问的是: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喝水呀。”教授又问:“既然是喝水,那为什么你们在意盛水的器皿呢,随手拿一个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刻意选好的、美的、精致的?”学生们被问得哑口无言。

这时,教授正色说道:“主副不分而又什么都想一手抓的心态,正是造成压力的主因,你们喝的是水,执意要选美的杯子,甚至在选不上好的杯子时,心生怨意。”

这就和生活一样,生活就是水,而名誉与地位,仅仅只是盛水的杯子罢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杯子上,那么我们便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品尝和享受杯中水的美好滋味了。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5

他们是世界闻名的双人花样滑冰运动员,生活中是恩爱夫妻,滑冰场上是最佳搭档,他们的表演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多次在各种大赛中获奖。

所谓天妒佳缘,一次意外丈夫去世了。这对于常人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对于她,这打击更是加倍的,因为她失去的,不仅是生活上的爱侣,也是艺术上的合作伙伴。从此,她远离了滑冰场。

沉寂几年后,她忽然宣布,要再进行一次花样滑冰,这次,是她一个人,舞姿还是那样娴熟,还是那样优美。她还是从前的她,沉寂了数年,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她艺术水准,她依然是滑冰场上轻盈的精灵。

但是,所有的观众都落泪了。滑冰场虽然只有一个人在旋转,在腾跃,但她的动作却分明是两个人的。她的身侧,似乎总是有另一个人的影子。她举臂,似乎有人在为她支撑;她腾跃,似乎有人在扶她的腰;她旋转,似乎有人在与她同行;她微笑,似乎是对着那个人……虽是一个人的独舞,她的动作却总是双人舞的动作。似乎是那个人还陪在她的身边,一如从前。

最后的造型是他们当年的经典。现在,却只有她一个人。另一半,是虚幻,是残缺,是伤痛……

她凝固成一尊雕像,一动不动,只有眼泪涔涔而下。

那是一个人的双人舞,是残缺的完美,是爱情的绝唱。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6

傍晚,我到达甪直。我全然不知这天七夕,只看到满目皆然雾与鲜花连成一片。在这充满着浪漫的世界,我没有感受到浪漫的气息,就仿佛这一切只是一个朦胧的梦境。

我独自出行是从来不住宾馆的,当然我也有自己的办法不至于睡大街。朋友都道:何必这样委屈自己呢?我想说,人生在外本身就是一个受委屈的过程,毕竟生活不同电影,它比电影苦多了。

甪直毕竟只是一个镇,远没有城市的繁华,总是给人一种空荡的感觉。我行走在甪直的街道上,路人很少,就连一旁的饭店都少有人光顾。我急于找到能够上网的地方,却顺着一条道走到黑。道路两旁的店铺都已关门,就连路灯也是隔好远才有一个是亮的。这街道越往里走越觉得阴森,好似完全脱离了镇中心。走了大概两公里,我看到几个结伴并行的同龄人拐进了一个牌坊里面。牌坊里面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天空中的弯月照不进这前面的路,以至于我对前行的路感到如此的迷茫。我跟随他们走了进去,这才注意到进入了一个类似公园的地方。这里人多,却不明亮,只有几个摆地摊卖玩具的地方才有几丝亮光。我望着这个阴森的世界,仿佛进入了一片墓地。直到经过一座桥时,我才有一种进入水乡的意识。我站在石拱亭桥的中央,望着前面开阔的水面, 借助远处昏暗的灯光,水乡特有的古建筑就静卧在眼前。我在不知不觉中竟然闯入了甪直古镇!

忽然,附近传来了打斗的声音,我顺着栏杆旁的小道去寻找这声音的来源。当我步入一个主楼的正前方的广场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主楼的正面有个巨大的幕布,你场上摩肩接踵挤满了看电影的人群,这仿佛回到了十年以前村子里放电影的场景。我在广场上看的出奇,直到电影结束后才想起寻找住处的事来。我向一个同龄的青年人询问如何走出古镇区,他告诉我只需要跟着大部分人走的方向就可以出去。我顺着人群快速向前走着,这黑夜下的甪直街道显得格外幽长,左右两旁的店铺灯光昏暗,给这古镇增加了一丝的宁静,脚下的青砖参差不齐,并不如康衢那样平坦。街道上人越来越少,他们有说有笑都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不必担心黑夜与困乏的袭扰,而我却不知在这漫漫长路中最终走向何处。就在即将迷惑的瞬间,我释然了。多年来我一直漫无目的的到达一个地方终于在这里变成了现实。我有什么可惧怕的呢,至少我还有着自己的目标,虽说它很隐晦,也飘渺不定,但它如同闪烁的烛光一样一直都存在我的心中。

我走出了古镇区,在网吧里应付了一晚,第二天接着又返回古镇区。我走进书写“甪直古镇”四个黑色隶书大字的牌坊,迎面就是一条和公路并行的廊亭。我从上面走过,但却不见廊亭外河道悠然的流水声。顺着廊亭向里走,正中央坐落着一尊巨大的甪端。它昂首向上,头上的独角显得体态威武。据说,这甪端和麒麟一样是专为英明帝王伴驾的神兽,它可日行一万四千里,通晓四种语言,象征着祥瑞.《甫里志》中曾有写到: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酷如“甪”字,故改名为“甪直”。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径甪直,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就长期落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来,没有战荒,没有旱涝灾害,人们年年丰衣足食。

据说,甪直与苏州古城同龄,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镇。水逝镇的灵魂。也是水分水析、水系水萦、水抱水环的泽国典型,素有“五湖之厅”、“六泽之冲”的美誉。甪直水秀,桥也美,历来享有江南"桥都"的美称。它们造型各异、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很多有识之士都感慨的说,看了甪直,实际就等于参观了一个古代桥梁的博物馆,其桥梁的密度,远超过西方水城威尼斯。

我在甪直古镇区漫步,再度回到了昨晚途径的水塘,那些江南特有的水乡风貌,静静地躺在我的眼前。我在古镇区的文化园待了两个小时,那些银墙青瓦的江南建筑,像是永远也看不够。这昆山的古镇给人苍老的感觉,那一条条石板夹缝中平摊着的石子,那些春天被风带来的草籽,甚至无法从中探出脑袋。漫步到桥上上,一艘乌篷船从桥下刚好穿过,这不是是小桥流水人家么!

当人们进入古镇,就会感悟到一种舒适感,一种甪直古镇特有的新奇感。我查过甪直的资料,当年的浦里八景也早已不见。我在这参差不齐的巷道上漫无目的前进着。据说保圣寺里有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陆龟蒙留下的遗迹,只可惜我却未尝得见。他曾做过湖洲、苏州刺史的幕僚,但一身清贫、生活艰朴、常与农民一起耕种田地,并首先发明了农民翻土耕地的牛犁,当地的农民特别敬重他。

古银杏又是甪直古老的象征之一。这不仅是甪直这个历史文化名镇古老的标志,而且为甪直的景色添彩增辉。镇上有银杏树7棵,其中在保圣寺四周有4棵,最大的一棵据今已1320xx年树龄,高度50米,树身三位男子也围不住,它虽历经千年风霜,但仍能挺拔、健壮。

当人们目睹甪直的古街、古房和深巷时,又领略了它的另一种风味。镇上的街面都以卵石及花岗石铺成,街坊临河而筑,前街后河,人在桥上走,船在水中行。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兴旺。不论临街的住宅还是临河的民房均为黛瓦粉墙、木门木窗、青砖翘脊,它们大多为明清时代的房子,墙壁上还带有花纹。

除此之外,甪直镇还有很多古代名人的遗址旧迹。镇东有北宋的白莲花寺,镇西有孙妃墓,镇北有吴王夫差的行宫,镇南有西汉丞相张苍的陵墓。漫步古镇,领略小镇风光,观赏古桥驳岸,看看渔船人家,真是别有风韵,情趣无穷。

我觉得走的时间够长了,就步行走出了古镇。那一艘艘乌篷船载着主人,从我的心头悄然划过,我仿若听到了那桥下流水的声音,小鸟在树枝上愉快的鸣叫。我朝这即将要离开的甪直挥挥手,呐朴纯净的江南水乡正在慢慢离我远去,甪直啊!不知道何年还能再来!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7

世界里总会有许多的动植物让人一生相伴与追随,人在自然中,自然在人的心灵深处融合,当我们打开心灵的灵窗,映入眼帘的就是户外美丽的风景,走向更深处,不经意间你会感觉人在画中游,人在自然的一方天地,在慢慢的融化,在天地间谱写爱的神韵与悠长,以及人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和遐想,因为有你的存在,在物化的境域中,在静与动的转换里,那一份绵长与思索,共同在美好的时光延伸。

竹,在大自然的世界里一直扮演着清高,爽直与亘远,悠长,竹一直生长在大山之间,隐逸于红尘里,但落落有致,不畏风雨,不怕孤寂,在山的深处独自演绎她的传奇,站在竹林里,你会听到竹林发出的声音,那是心曲,是竹林唱晚,是笙萧低婉,是笛声亢长,融入其中,你伴随着心竹的舞动的风姿在摇摆着你的舞步,在抖落你的大山的情怀,走进,采摘一片竹叶,在呼呼的山林间回荡你的声音,那是竹叶的节奏还是你的心玄,无法去区分,但能感味到在竹林的天地里,你愿意演变成敖立天地的一根置身大地的心竹。

竹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心中尤物,不仅仅是因为她高雅的气质,而是因为她独立的影动左右人们的视线,那一幅幅竹林在画家,在作家的眼里和心里成为一张立体三维的图画,一曲高山流水的蜿蜒流长的潺潺溪水,好象泉水叮咚,又象是一缕春风拂面,感觉到清新,明快,而自然,在大山之间,如山的女儿飘逸着长长的发肩妩媚弄清影,装饰着山的优柔与瑰丽的秀色。

在红尘里,你会经常打开竹的心灵的阀门聆听灵动的音符,你会感觉到她无是不在,那一双双筷子,那一张张竹席,那一个又一个背在身上的小背篓,还有簸箕···很多很多,都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不间断的浮现,不小心你就会碰到她,抚慰着她的心灵,舞动着她的身影,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里畅想你恒远的怀念。

我非常喜欢竹子,那一片竹林,那一片洱海···从天外之间忽忽捉弄着我的感官神经,使我走入了她深情的怀抱中去,是我梦中的摇篮,每当感觉到空泛无趣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四川的竹林,我会一个人慢慢的去靠近,依靠在她修长的身躯,摇曳着她,那是刚柔结合,那是趣味悠长,偶然也会攀爬着竹子,攀登着儿时的天真,在一节又一节的竹的间距里,我环抱着心竹,眼仰望着神秘的天空,我在一步一步的登高,我在一点一点的望远,在竹的依托下,我伸向于竹的顶端,看到了远山的迷雾,看到了袅袅炊烟的村庄,看到了壮美如画的林海,那是竹,在我舞动的世界里,我张扬着我的情趣,淡化着人情世故,坠入着深深的自然情愫间···

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更多的走向人们的生活,装饰品,生活用品,文化用品,比比皆是,在开发着自然,在开发着心中的竹的情节,在呼吸着竹的清香,在变换着心竹的余味···

这么多年,我一直喜欢竹的性情,很想自己能变换成竹的影动融合在物我两难的境地里,我是自然的,我又是物质的,我是静止的,又是灵动的,可我无法站稳着我的脚跟,无法永恒的置身在大地深深的温床里,我还需要奔波,我还需要流动在一个又一个异乡的街道,我心中向往着你的高洁,憧憬着你的宁静与致远,倾听着你心中旋律,在落寞的时节,在伤痛的背后,在无人的有泪的倾诉里,我便会深深的把你凝望与注释,我好想再次投向你的怀抱,在大自然中永恒的伴随···

可我不能,只能暂时离开你,在短瞬间宁静的背后,悄然走近,在纷繁的世界里舞蹈着你类似的音符,总会有那么的一天,我又会回到我心中的竹海,轻轻的打开我多年的情话,无语泪无痕,畅谈着我的今天我的明天还有曾经久远的昨天,一切的一切,看似乎遥远,却又很近很近,在真实与现实里回荡。

竹还原本来的质感,落落大方,始终象一树美丽的风景藏留在你的心的一角,我们都会去打开,我们都会去吟唱,不管你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不管你是高尚的还是卑微的,不管你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你会向往着你心中的美丽的风景,在那一片片心竹间,在那一片片海的世界,你找寻着你的高洁,你的爽直,你的柔韧兼长,你得恒远悠长,你的无韵的旋律,恍惚间还原着你瑰丽的梦幻和色彩!

每一个人都会滋生竹的情节,都希望在自我耕耘的空间能丰盈着自己的果实,希望能象竹节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而且千百年都不会动摇自己的恬静的境地,那是一份真情,那是一份事业的辉煌,那是遥远的期盼重逢,在那一片天空下,在那美丽的风景里,祥和着宁静着你的心绪,你自由的发挥你的无尽的乐趣,不需要别人去惊扰,不需要更多的人去流连,不需要别的杂质的交融,在春风出笋的潮落里,冲弛着你的本真,你的无奈,你绝望的伸展,在欲望的天平的诱惑下,在沟壑难填的轨迹里,走着,徘徊着,那是一个一个心节,那是心中的竹节,在延伸,在孤独的伸展着,在大山的世界,你成为了你的竹海,你融化着山,山滋润着你,你成为你心中的你,那是大山,那是你追随的脚步,那是你梦还中的凝聚的乐园。

把根留驻,把心灵的舞步留驻,在无垠的世界里,在我们向往的真实的理想殿堂里,我们一步步去走近,一步步去攀登着我们心中的竹海···在海天一色间,我们获得了新生!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8

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

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

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

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

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

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

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

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

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9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因搭乘的飞机触山坠毁,从此人间再无至情至性、至纯至真、至诚至爱的徐君志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进入了新旧文化的交替期,思想上再现了几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思维碰撞的火花刺激着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眼球。追求自由与思想解放是那个时代的标签。志摩君就生长在那个时期。

但是他的浪漫主义思想却并非形成于中国。徐志摩的浪漫源于英国英国剑桥留学时期的康桥。他曾经深情的把英国称为他的灵魂再生之地。剑桥是浪漫主义的海洋,徐志摩求学在剑桥就像浸泡在浪漫多情的海水之中,他的思想、志向、性格气质都有剑桥的烙印。他曾经满怀深情的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

总的来说,是时代和社会造就了那样一个徐君志摩。

至情至性是志摩君难能可贵的特点。

徐志摩至情至近乎无情。他为了追求理想中的恋爱,甘冒社会之大不韪。俨然,在他的眼中,爱情和自由,便是最崇高的理想。除此之外,一切的社会道德、纲常伦理都是可以被打破的桎梏。他短暂的一生,自始至终都在找寻或者追求他的灵魂伴侣。徐志摩的爱情又不仅止于男女之爱,还有他对自由热爱以及他对世间一切可爱之物的热爱。在浪漫之人的眼中,世间似乎没有什么不可爱的,一朵野花、一片落叶,甚至一瓶空气,都值得被深爱。

徐志摩最动人的特点在于他的如孩童般的至纯至真。

林徽因在《悼志摩》中这样写道:“志摩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的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

林徽因的姐夫温源宁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他在校舍里读书,外边下起了倾盆大雨。忽然听见有人猛敲他的房门,房门打开,浑身被雨淋透的徐志摩站在他的门口,也不容他多说什么,扯着他就往外跑,说快来,我们快到桥上去等着。温源宁一时云山雾里,问志摩这大雨里,等什么?“看雨后的虹去”,这是徐志摩给他的回答。温源宁拒绝了他,于是他就独自在雨中站了不知多久,庆幸他最后看到了雨后的虹。

徐志摩还常常走上几里路,就为了采几茎野花;坐曲折的火车去乡间拜哈代;为了实现“飞”冒险乘坐飞机。林徽因说他这是杀、是痴,是对理想的愚诚,他自己说这是“完全诗意的信仰”

“完全诗意的信仰”,细细思索,从古至今似乎从来没有一个诗人,没有一个艺术家,没有一个个体可以如此,仅有徐君志摩。

不知道其他读者有没有这种感觉,读着徐志摩,却联想到了曹公笔下的贾宝玉。在我看来,徐志摩俨然活在现实世界的贾宝玉。徐志摩对人间的大爱更甚于贾宝玉对世间万物的热爱。

又惊觉,未长成的人,是断断读不得《红楼梦》的,倘或读了,一时不能自持,灭了那争强好胜的功名利禄心,便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了。浪漫多情如徐志摩,优容和蔼如徐志摩,宽量如徐志摩,尚为当时社会所不容,何况今世?

林徽因在《悼志摩》一文中说:“朋友们我们失掉的不止是一个朋友,一个诗人,我们丢到的是个极难得可爱的人格”、“谁也得承认像他这样的一个人世间便不轻易有几个的,无论是中国或是外国。”

诚如是,人间无情便无摩,试问时下,感情还值几何?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0

《感动音乐》

曾几度拒绝走近音乐,找的理由便是拒绝感动。其实,现在想来,那是因为自己太容易感动了,所以才这样逃避。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渐渐地迷恋上了音乐。

生活的忙碌与人们的漠然使心底早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茧子,不愿轻易感动,也不敢轻易去感动!在那层坚硬的外壳下,包裹的却是一片脆弱的柔软!就如河蚌一样,为了避免被伤害,才不得不背起那沉重的壳!

累了,疲惫了,烦了,寂寞了,便悄然来到这音乐的小屋。让悠扬如水的音乐潜入空明的心底,刹那间凝固了所有浮华的思维。潮湿的阴翳润湿了浮躁的尘埃,洗去了一路的疲惫,我静静的守望着这份空寂,让喧嚣的心灵空间清澈透明。我试图为自己建一个温馨明朗的小屋,在这里就可以尽情的放飞自己的情感。让心灵驾驭远行的帆船,依浮云为邻,依山风为伴,停驻在我的心魄。

一路走来,让自己飘荡在闲云野鹤的山涧,采撷一份遗失了的记忆;踏过碾压的足迹,与悠缓飘渺的风景相约,然后栖息在心灵安静的庄园。任这种向往绵延天涯,任悠远的感觉收敛在这无纷扰的世界。然后把自己系在没有边界的淡泊谷里,任思想堕落,堕落到无法怀恋喧嚣的世俗,心灵不再有所羁绊!

就这样轻轻走过了人生的色彩斑斓,习惯了清淡如水的清净。那重叠了千百次的凝肠回眸,记忆不再是喧嚣的迷茫!

在音乐中,我愿意被深深的感动着。这样至少,我感动的本能不会被逐渐退化!

走进音乐,感受着音符后面的美丽故事,放肆着自己的情感,任其泛滥成灾,让心灵在冷漠中获得些慰藉。

沉浸在音乐中,不愿自拔,也不想自拨。

有音乐相伴,一路便不会孤独寂寞!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1

《岁月如梭》

太阳似金梭,月亮如银梭,而所有的岁月恰似梭车一样,载着我们驶向一潭彼岸。

在大学生活里的自考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时间的残酷无情。

人生是一列火车,路途上友人上车,有人下车,而我的梭车里,同伴们放弃了自信。他们带着微笑早早下车,另觅他处了。目送他们离开。有不舍,有感叹,有祝福,更有无限的感伤和无奈。

人活者,有时就在于坚持,我在和时间抗争,守着自己的倔强,把持航向,终不知自己能否驶向理想的彼岸。

是岁月的无情,把我们雕刻成沧桑憔悴的脸孔;是压力,把我们像奴隶一样驱使;是生活,逼迫我们勇敢直冲地适应生存。

而就在岁月如梭的时间长河里,在如此艰辛的生存环境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

是的,活着!我们不可以改变周遭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善自己,谦虚的,隐忍的;不可以乞求时间慢些行走,至少我们能拼了命的赛上一程,哪怕自身成了干干的海绵,没有一丝湿意……太多的人生道理不知如何说,懂得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是谁说过,我们不可以延长自身的长度,却可以拓宽自身的宽度。就在岁月的长河里,我真的在这样做。人类的历史太过漫长,漫长到自己想在苍白的纸页上留下一丝痕迹都无法下手。而我真的在拼命,明知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却仍然固执的坚持着。

春之希望,秋之收获;夏之灿烂,冬之听雪。一切都在轮回着,看着时间静静从眼前流走,我面无表情心却痛的无法言语。这该死的挂历,我忍不住将日历丢的远远的。

我无法打劫残忍的时光,它太狡猾,明明很无情,却让人拿它没有一点儿的法子。在挣扎了一个世纪之久,我宣布投降。

我将乖乖坐上梭车,任时光将我带走,很好,很好的一个结局。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2

《真实的高贵》

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以最幸福的人的生活为例——它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麻线。丧亲之痛和幸福祝愿彼此相接,使我们一会儿伤心,一会儿高兴,甚至死亡本身也会使生命更加可亲。在人生的清醒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在人生或者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心情,天资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的自制、耐心和规律。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证明,人类真正需要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小的。

悔恨自己的错误,而且力求不再重蹈覆辙,这才是真正的悔悟,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3

《花瓣雨》

一个人依在萌荫的阑下,听着这首因岁月流逝而显得有些悠远的曲子.不由千般滋味涌上心头,这滋味有着股亡魂般的气息,直冲思绪和心灵深处,这是遗忘——业已堙灭的记忆——所产生的气味。

阑外,天的颜色显得有些冷淡。已到立秋,在这南陲之地,草木凋得慢,且又时常多雨多风,空气来得润。思绪夹在这喧哗而动荡的歌声中,只能感到一点点的清凉。这音味,音色,音的意境与姿态,一遍遍听去,总是尝不透,聆赏不到十足。或许这曲并不是樽久未启封的陈酒,但那略带忧伤的腔调,微启着种半开,半醉的况味。

被时间遗落的哪些花开与花落,月圆与月缺,在记忆的检点下轻微起伏,颤动,飘来阵阵沁脾的幽然。已经忘却的美好名字和美好时光,那曾轻轻抚摸过的纤手,那清澈一如深潭似的双眸,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已不再润泽的发辫,都已成了烟风的过往,都是可让人笑着回味的。

阑外起风了,园内那几株南天竹,纤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很伶仃地在颤动,扇动出丝织物的悉嗦声,好象诉说着一些关于愁苦和悲哀的古老的事迹。在那几株南天竹的对面,有一架紫藤花。那密丛丛一架肥大的枝叶在风势里几乎一动不动地弯曲在风中,成一强直的角度,不住地震动着。好象是一柄音叉或口琴的簧那样地震动着,这样的震动使人看了很难过。藤架上青白相间的花已被风打落在地,在地上铺了薄薄的一层,剩下些苍白的花萼带着几丝憔悴的花须。

看着那凋零一地的花瓣,突然觉得大自然对于任何生灵都没有像对花瓣赋予这样高贵而柔和的优美,创造出的物类竟能达到如此妍丽且令人动情的程度:俊秀的身姿,圆润的形貌,皎洁的色泽。在风中忽而翩飘婉转,忽而悠然忘形,散布出优雅与妍美的传神姿态,挥释出令人潸然,令人迷醉的气息。那种潸然,那种迷醉的气息仿佛是它以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倩姿在弥留之际作为最后叹息的前奏,是对易陨韶华作一个哀伤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如怨如诉,低沉婉转的韵调在心头凭添了份凄黯的况味。

此刻的思绪,仿佛也和这冷然的花瓣一般显得宁谧而清旷。时间的暗潮呵!你将永恒不会带回那已逝的盟誓了么?我竟会这样的易感起来了,为了区区的一首歌,一首歌带来的回忆!罢了……罢了……过去的永成为过去了。无力的我,只合对当前和未来的一切,去低吟那赏味之歌,——虽然这怕也是句近似于“慰籍祝福”的空话……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4

当你回来的时候,一切还是平常一样,

窗前挂起了竹帘,廊下点亮了灯光,只为给小别归来的你如常的安慰与温暖;

当你回来的时候,一切还是平常一样,

炉子上炖着汤,电锅里热着饭,我只是出去散散步,就在庙前的广场;

当你回来的时候,将会惊奇的发现,

那件绿色的衬衫我已穿的发黄,好像一片青翠的草地由炎夏进入了秋天;

当你回来的时候,还会惊奇的发现,

那条八斤的薄被十年后竟然还能御寒,只为那无数个冬夜的记忆以及寄留下的淡淡体香;

当你回来的时候,我已不复当年的盛状,

鹰一般锐利的目光也早已昏花迷茫,一半儿是因为经常流泪,一半儿是因为苦苦的盼望;

当你回来的时,我已不复当年的盛状,

孤单的坐在老屋檐前,晒着冬日里短暂的残阳,心中怀着悲伤的往事,脸上蒙着早降的风霜;

当你回来的时候,我正卧病在床,

医生查不出什么病变,也没有药物治疗哀伤,他只是要我多多休息,不要伤神的朝思暮想;

当你回来的时候,我已久病在床,

不是感冒,也不是肝炎,却总觉得全身倦怠,耗尽一生的漫长等待呀,这别后的三十多年;

当你回来的时候,我已不在人间,

去先到左邻右舍探访,听听他们叙说我的情况,如何在等待中死去,为了坚守对你的誓言;

当你回来的时候,我已不在人间,

坟上的青草不需修剪,也不必给我多少纸钱,回首离合悲欢的人世,你是我唯一的牵挂与眷恋。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5

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唻,她牵挂着我唻。

我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强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我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或许,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上香,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去坟上,现实告诉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6

我不记得是怎样在行驶的列车上感受到一路有风的。

总在幻想,慢慢旅途中会与众不同,或是邂逅一段风情,或是看路边美景,但飞驰而过的列车并没有把它带入我的旅程,甚至,我的梦里。

我透过窗户眺望远方,从寸草不生的荒漠到绿意盎然的江南,一路,不停地变换,所到之处总能看到生命的张力,大漠,戈壁,江南。

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就想起那首很老很老的,很许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搭上开往南方的车,行囊却是一封信,虽然那是一封你最让我担心的信件”。虽然,我的行囊里并没有那样的一封信,但我的心里,却有很多亲人的牵挂。

列车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中不停地前行,星星在宝蓝的天幕上闪闪烁烁,我试图仔细看清它的模样,可行驶的速度毫不留情地将它抛在我的脑后,那一刻,我的心里有一丝小小的遗憾,但更多的却是一种邂逅的欣喜。心灵上的感动不是谁都能偶遇的。

一直以来,都觉得,旅途是最最寂寞的,那么多的陌生人要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过一段集体生活,这种生活对我而言是难以忍受的,总是用警惕的目光打量周围的人群,刻意地和他人保持一段难以触摸的距离,却不知道在远离他人的同时,我也远离自己的心。

我喜欢一个人独处,不管是身居闹市还是一个人在戈壁,独处时总会让我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一些用眼睛感受不到的东西,比如,现在,在行驶的列车上,我居然感受到一路的风在伴我同行。

那些风儿,并不张扬,不似戈壁的风来得猛烈,也不如江南的风轻柔体恤,只是在我不经意间看路边风景时,就那么入了我的眼,进了我的心。

有风的时候,那些路旁的花会对我低头微微一笑,有风的时候,那些路旁的大树会用枝条向我招招小手,有风的时候,行人的衣袂会随风飘舞,风在那一瞬间进入我的心灵,让我感到,其实,我并不孤独。

路上的风,吹拂我心灵上的尘,把一粒温情的种子,深深埋在那些心灵的田,我不知道它们何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但我相信,只要路上有风,我,就不会寂寞。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7

去年9月21日晌午,丽日和风,流光溢彩。我和友军老师骑着摩托车,每人带了一个学生,沿着麻璞公路盘旋而上。当初有10公里水泥路,一路清风悠悠,好不自在。颇感到璞岭山上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悦目爽心。紧接着是五里路况差的山路,岩果子多,大坑小凹,黄泥打滑,好一个五里,我们足足用了40分钟。好不容易,快要到泠泠住的地方了,我早已满头大汗,在一丝喜悦之中携带有一点忧伤,……

“你今天运气好,傻个把你带回来了?”哎,真是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略有不快,转身一看,是一个中年男人,肯定是泠泠爸,他这样说话?对女儿是什么影响?

我们是搞教育的,于是搭上话了。说明了来意;一说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二访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生活情况;三听家长的心声,有什么希望或建设性建议。我们给领导反映,能帮的尽力扶。再说我们长阳不是出了个有名的“英子姐姐”吗!她爸明白了来意,就冲她妈说,你弄饭他们吃,我们说吃了饭就来的,别弄了。

友军老师是泠的 班主任,他先和家长谈起来了。我趁空仔细观察了他家的周围环境和家境的表象,这是一幢三间土墙瓦盖的老屋,片瓦缝中,可见一些苔藓,风化脱落的墙面裸露在眼前,堂屋里扫的干净,二面靠墙边各摆了一口黑黑的棺材,遥相呼应,乍一见,令人毛骨悚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更觉得奇怪……

“肖老师,您喝茶。”好甜美的声音,竟然带来了绿茶的幽香。我那“奇怪”的思索只好暂停喏!我喝了一口,不仅脱口而出,好茶!好香茶!微量元素多的山泉水加上云雾之中的茶叶,那口感真不一般啦!我于是问起他们家里的情况来了?

这好着了,在一边吧嗒吧嗒抽着冷旱烟的泠爸有话了,您们老师来,蛮好,我们家里经济差,我们3个人,还加上两个老人,粗活重活就靠我一人干了,她妈是个病家伙。

友军老师说,您们的情况我们知道了。泠泠生活在贫困家里,能坚持学习,克服困难,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耐力啊!况且泠泠表现好,守纪律,爱整洁。在学习上还要下苦功夫,争取更上层楼;要积极参加有益活动,多锻炼,健康成长。

从她爸妈的神情中,我看出今天的交流已经是用心在说了。我说您们两位家长放心吧!经济上拮据,家庭贫困了,但思想上富有了。你们看泠泠在学校里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我们有责任对你们进行帮扶,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学生的难处就是老师的难处。

泠泠的脸蛋红红的,在旁边和着羞呢!

此情此景,我便提议,今天学生家长与班主任一起合影留个念,好吗?泠的妈妈 痛快答应了,泠激动的哭了。“嘀答”一声,我兴奋的告诉他们,这是我第一次在我的家乡拍照的师生家长合影,您们说,有意义吗?泠泠爸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呢!

时间过的真快,已经是下午四点了,我们谢了家长的好意,告诉他们说,我们还要到几个学生家里去聊聊。

斜阳西下,一群群麻雀叫喳喳;山泉水叮咚叮咚,路边花散着清馨。带着一点惬意,我们又访谈了璞岭村最西边的几个学生,一晃夜已10点多了,天下起了小雨,我们骑着车,小心翼翼,在沙子岭上,俯视麻池古镇,但见星星点点,还真有点红色古寨的味儿,此情此景,虽然觉得辛苦,但已经从中感悟到了一点点什么的?

我觉得今天的家访是实在的,是一次好的社会活动。我们应以一惯之,做到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在一起,通过沟通,使双方乃至三方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好的效果。家访也不是一时之间的运动,贵在因时因地因人因情适时家访,若这样坚持了,应达到的教育期望值就不言而喻了。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8

一步一个捷径,华而不实;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人生为棋,她愿为卒,行动虽慢,可谁曾见她后退一步。

因为有愿望,生命的进程既不是偶然,也非必然。每一步都牵引着下一步,每一个转弯都面向了不同的方向。人生的许多事都是可以预期,却也是不可思议。

没有太多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

也许,现在的她一直扮演着小丑的角色。明知道自己是小丑,但她依然愿意去尝试一切。在家里,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到了这里,在别人眼中,她什么都不是。她,受过冷眼,遭过嘲讽,挨过鄙视..............她难道不曾苦闷?有,怎会没有,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她的自尊心比谁都强,她多想把自己的尊严,裹得严严实实的。她宁愿少说话多做事,把自己伪装成高冷清高之人,也不让谁谁谁去伤害。

如今,她只有受得了委屈不公,扛得住冷嘲热讽,耐得住孤寂寂寞............她才能。。。。她放下它曾有多维护的尊严,一步一步,尝试,挑战.........一路走来,她有多恐惧,多害怕,只为尝试她曾不敢尝试的东西,只为她至今未曾找的兴趣。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19

你是不是总戴着面具生活?明明很痛,还要假装没事,明明很累,却还要假装坚强?

真正痛了,才知道心有多累

没人陪伴的孤单,没人理解的苦恼,没人谈心的寂寥,没人体谅的心酸,每一样,都是令人心累的伤痛。

而这样的伤痛,往往是难以言状的隐痛,自己再怎么痛,别人都无法感同身受,自己再怎么累,别人都无法替你去扛,你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

于是,你习惯了伪装,用微笑来掩饰不为人知的伤疤,你习惯了逞强,用一句又一句的“没事”来掩盖内心的千疮百孔。

可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个在人前笑得最欢的你,背地里往往哭得最伤心,那个在人前闹腾的你,暗地里常常最孤单,那个在人前伪装得最好的你,背地里其实心最累。

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还是希望有人能够懂你,有人陪着你,听你倾诉,为你解难。

也许,只有真正痛过的人,才知道心有多累,真正伤过的人,才知道爱有多深,真正累过的人,才知道生活有多苦。

这世上没有百毒不侵的一颗心,也没有刀不入的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脆弱和受伤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心痛心累到不想坚持的时候,如果太累,就别再故作坚强了,如果太痛,就别再执意坚持了。

往后的日子,愿你岁月无波斓,愿你余生不悲伤。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20

《旧日文字》

此时,我坐在江南小镇一间红砖房子的前面,翻看着这本日记本。三月的春光,栖息在我脚边的小草上。不远处一片桃红的云彩,不见风吹,却有花瓣零星地飘落,在阳光下,飘成一两句明媚诗词。阳光满带着温柔的颜色,落在我蓝底白花的裙子上。

日记本上面记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相爱的故事。往日记本上记的,总是哀伤幽怨的爱情,我看了一遍,将日记本搁下,用手支起下颌,望着那一片桃红,似笑非笑。

多曼大婶走过来,把手里的东西给我看:“叶子,看我做的野菜粑粑,油菜花的蜜呢。留了几个你吃。”我欢喜地接过来,当着多曼大婶的面,就咬了一口。呀,清香清甜的,软软地在舌上粘着,像小孩儿柔软濡湿的小嘴吻了一样的亲柔。

多曼大婶说:“城里人,怕难吃到这个,想你会欢喜吃。”我早弃了那本日记本,用手托着那几个野菜粑粑,一只手拿着半个等在嘴边。点点头,眼睛里含着笑意。

多曼大婶才又说:“叶子,我们家小莲想你给她照几张相,给同学瞧瞧。”

我应了,放下日记本,回屋拿了相机,跟多曼大婶一起走。

多曼大婶家门口有一棵橘树,开着花,看不见,有清香在树左树右飘着。多曼大婶的女儿叫小莲,十六岁,红彤彤的脸蛋,一嘟噜一嘟噜地笑。远远看见我们,回身跑进屋去。我刚到她家门口,她又跑出来了,换了一件白色的毛衣,有些害羞地笑着。我拉了她,往桃林走。

我拿了自己的蓝围巾,给小莲围了,在桃花树下,一张一张,全是笑着。小莲说,姐,借你的风衣给我照一张洋气的?我脱了风衣给她,她穿了,学我系了围巾,摆出姿势,脸上绷着。我摇了摇头,问她干嘛不笑。她说,姐,我想学你那样,又温柔又宁静。我笑了说,

你圆嘟嘟的脸,笑着,才跟桃花一样漂亮呢。小莲说,姐,你笑着也好看呀。干嘛不爱笑呢?

脱了风衣,白底小碎花的毛衣衬着蓝底白花的裙子,满是颜色,却总是像落在树下的残红一样,萧索得冷清。看小莲,白衣蓝裤,却跟桃花一样鲜艳。想起日记本里那个女子,难道就那么一段情,就让我有了一个季节的憔悴、一朵花开的衰败?

穿过桃花林回来,脸开始泛红,身子开始微汗。多曼大婶家的饭菜,跟舅舅家的一样好吃,似乎有橘香。吃了饭,小莲指了那一兜落了的桃花问我,姐,要不要拿回去看着,知道你也喜欢。我笑了对她说,不要,桃花在树上才好看。小莲也笑:姐,明年还来不?也许明年的桃花更好呢。

也许明年的桃花更好呢。谁说不是呢?我对着远处那一片桃花笑着,回来。

那张椅子还在红砖房子前的草地上,那本日记本静静地搁在椅子上。

我知道我的日记本写完了,该用一本新的来写今天和明天的事情了。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21

《划火柴的孩子》

在冬这个季节里,偶尔会感觉到有点冰冷。与气候有关,亦或是与我们动荡的思绪有关。或许这两者都有吧。

我时常会想起天空飘荡的雪花,虽然我已有许久没有看过它了。

我也时常会想起,在那个冬季的深夜里,有那么一个孩子,蜷缩在墙角,一边划着火柴,一边吭着歌儿,一边为自己取着暖。

冷,感觉到冷,那说明我们的灵魂还清醒着。

因为冷,所以更加地渴望诸如温暖一类的东西。象情感,象快乐,象勇气。

也许很多时候,是我们封闭了自己。以致于自己走不出去,身边的人走不进来。

敞开,抬头,平视周围的事物。

一度,我也曾沉思过。把自己敞开,单一,透明化,是好或是不好?会不会失去自控能力?

自控=冷静?  沉默=冷静?

上面的等式,成立,还是不成立。也许在某个时刻,它们是成立的,也或许在某个时刻,它又是不能够确定,不能够成立的。

辗转,徘徊,思考,审视,发现。就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循环,推敲,从中找出一些让自己可以安定的东西。

当然,抬头的那瞬,我们也许能看到一些什么,也许什么也看不到。但至少,我们有这个抬头的欲望,有这个抬头的举动,这总比埋头苦思好一些。

说到平视这个词,我突然想起极少穿高跟鞋的人。不穿高跟鞋,不是因为觉得它不漂亮,也许是因为想走路的时候,跑得快一些。亦或是本身就不爱穿这类的鞋子。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说周围环境的因素。等等。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身高是属于有些高的那个范围。很多时候,我选择平底的装扮。我喜欢在人群中,平视的那种感觉,很自然,很自在,没有过远的距离。

用平视的目光,看世界,看生活,看一些疼痛,不如意的事情。很多的事情,没有那么糟,少一些防备,就多一份轻松的心情。

我们还是孩子,一个身在某个恐惧的空间,却依然很想划亮夜空的孩子。对吗?

伸出手,划亮那根放在手掌中的火柴,寒冷会离去。

也或许,我们因为有些疲惫了,没有力量去划那根握了许久的火柴。那我们,是否把手掌摊开,交给一个愿意为疲惫的我们划火柴的那个人。他,也许一直是默默地站在你身边,只是暂时没有说话而已。

当火柴点亮夜空的时候,那时,彼此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光亮,不仅仅是温暖,还有一种叫兼容,相伴的喜悦会照在这个心动的季节。

练习用的播音主持自备稿件 篇22

下课后,陈老师又想起了那事,人没有见面,话没有说上半句,只瞧了瞧照片就断然拒绝了,实在太骄矜了,太不慎重了,太不近人情了。

陈老师中等个子,圆脸,大嘴浓眉,粗碗宽肩,黝黑的皮肤,活脱脱一副举重运动员的身材。已近而立之年,还是单身只影,没有找着一个称心如意的伴侣,曾几次托人搭桥撮合,未能如愿。前些日子又经人说媒,将照片捎去,期盼换回一张俏丽俊秀的照片,熟知几天后“完璧归赵”,照片退了回来。过去他对这事的失利从不在意,这次不知怎的稍有空闲,不快的事总萦绕心头,扔不掉,摆不脱。

他从抽屉里取出被退回来的那张照片端详起来,似乎要从中找出些什么,他审视着照片,越看越生气,好端端的一个像照成三把斧头也砍不进去的凶样。他开始埋怨起摄影师来了。后悔不该轻率地将这张照片捎去。心里在想要是我是个女性,也不愿见到刀斧也砍不进去的男子汉,这时他对她宽宥了。

他把多年来保存下来的半身照片全摊在桌面上,一张张比较,欲选出一两张以备用,选来选去,全是一个模样——翘嘴鼓眼的,只有初中时的一张显得潇洒,可惜是少年时的肖像,排不上用场。最后他终于悟出一点门路——是自己不会做戏,对着镜头总免不了板起面孔。他想到一个补救办法,请人画像。自认为画像要比机械相机拍照的好,只要画师艺高,可以把人的心灵美显示在面部上。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他梳了头,刮了须,换了一套新买的西服,来到圩上,选择一家明码标价且画价较高的流动画摊,他依赖“钱能识货”的信条,决定请他画像了。

画师是个老头,在攀谈中知道他是一位退休工人。为发挥余热在此设摊画像。老头自诩,我画价虽比别人高,是为了不降低艺术价值,对一些贫困农民求画,一般不收那么多钱,有的一文不收。

画前画师约法三章,坐姿要端正,不得东张西望,角度要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挪动,心态要平静,形态要自然,二十分钟过去了,保持一动不动的坐姿,对于一个爱好体育运动的体育老师来说,是很难熬的,他坚持不住了,挪动了一下身子。

“不要动,眼睛不要睁得太大。”画师叮嘱着。

“救命!救命!”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传到了陈老师的耳际,他顾不得画师的叮嘱,霍地离开画椅,箭一般地循声奔去,迅速穿过一条夹巷,赶到出事地点,见两个歹徒手执匕首扭打一姑娘,他愤怒地飞起一脚,接着又猛击一拳,两个歹徒趔趄地倒在地上,将抢劫到手的一大沓人民币撒在地上。

姑娘急急地拾回地上的钱,感激地凝视着这位仗义的青年。似乎面熟,但又想不起在哪见过。两名民警匆匆地走过来将歹徒带走了。

陈老师回到画摊,复坐在画椅上,画师伸出大拇指赞扬道:“好样的。”又继续画像。

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画摊旁,她等他画完像再想他表示谢意。边等边瞧边回忆,终于认出来了,是他!差点喊出了声。后悔当初不该……新的念头又涌上了脑际。

像画好后,陈老师一看满意极了,连声说:“好!好!手艺真高。”画师说:“人好嘛,像自然会画好的。”

姑娘在一旁搭讪,并伸出洁白细嫩的手:“画得真好,比照片上的好看多了,刚才幸好您赶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谢谢您!我们交个朋友吧!”

陈老师惊呆了,心跳得飞快,半晌不知所措,机械地但却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期期艾艾地说:“好!好!交!交!交个朋友!”

“请您送这张画像给我做个纪念好吗?要是您还想留下这张画像,送回原来那张照片也行。”姑娘说。

“不,不送照片,就送这张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