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演讲技巧

如何建构演讲的主体

演讲结构可分为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两类。内容结构包括主题的组合和材料的加工,这好比建造大厦时首先要确定大厦的规模、风格和建筑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建构演讲的主体,欢迎借鉴参考。

如何建构演讲的主体

(一)排比式

排比式是将演讲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分题,逐一论证阐述。

排比式结构的优点是条理清晰,富有力量和气势。

如获得吉林省青年电视演讲赛一等奖的题为《世界也有我们的一半》的命题演讲(演讲者权红)。这篇演讲的主话题是妇女的地位和价值。主题结构采用了排比式,主话题被分解为三个分题:

第一,女人没有获得自己的一半。演讲者列举了一系列现实生活中妇女仍受到不平等待遇的事例。

第二,女人本应有自己的一半。演讲者从社会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理直气壮地为妇女呐喊。

第三,女人应争得自己的一半。演讲者号召女同胞们自强不息,自爱自重,做一个伟大的女性。

(二)对比式

对比式是围绕演讲主题,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

正反式结构的优点是反差强烈,发人深省。

如上海钢铁工艺技术研究所硕士工程师石亚男的演讲《从外国人的名片谈起》,就采用了对比式主题结构。演讲者围绕“名副其实与名不副实”这一“名片”现象,以外国和中国的典型材料作鲜明的对比,最后得出论点:“改革吧!在各项事业中,在各种职务中,改出一个名副其实来!”

(三)递进式

递进式是利用因果、时间、逻辑、情感等关系,各分题循序渐进,最后达到演讲高潮或中心论点。

递进式结构的优点是主题逐层深化、逻辑说服力强。

1989年6月,着名诗人流沙河在与全国青年散文大奖赛获奖者同舟夜游的途中,应邀发表了即兴演讲。流沙河的演讲由以下层次十分清楚的四个段落构成:

(l)今晚与获奖者“同舟一渡”,乃百世有缘。

(2)“明晨登岸”,各位要做好无人“抬轿”、遭受冷遇的思想准备。

(3)“登岸之后”,各位宜“甘心寂寞,埋头向前”,勿被声色财帛所惑。

(4)“上路之后”,各位要“振作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经久耐用”的优势属于你们。

流沙河的演讲,把旅游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和对当代文坛认识上的递进关系巧妙地结合起来,引导听众步步到达他的中心论点:青年作家在当代文坛泾渭清浊激烈冲突的年代,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地位和前途。

上述演讲主题的三种组合方式可以互相结合、多层套用,从而形成千姿百态的演讲主题结构。卡耐基先生提供的“演讲魔法公式”,从另一个角度介绍了如下建构演讲的有效方法:

第一,从举例中的细节开始,这些细节要能生动地说明你想让听众赞成的观点。

第二,用格外清楚简明的用语提出你的观点,明确而具体地告诉听众,他们应该做什么。

第三,提出你的理由,即简要地归纳一下听众按你的要求去做了以后会得到哪些收益或进步。卡耐基的“魔法公式”特别适用于那些简短的实用型即兴演讲。

演讲材料的加工

丰富的材料是建构演讲的砖、瓦和木材。初学演讲者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况:演讲主题已经确定,可供运用的为演讲主题服务的材料似乎也很多,但一旦把材料编排进演讲之中后,获得的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或者材料过多,演讲显得冗长繁琐,或者材料过于平淡,演讲显得索然无味。

演说者应该懂得,原始材料并不能无限制无选择地运用于演讲之中。演讲者可以对原始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有效地为演讲主题服务。例如,毛泽东同志在一次报告中批评某些干部为评级而闹情绪时说:“有一出戏,叫《林冲夜奔》,唱词里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末到伤心处’,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也是男儿(也许也有女儿),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毛泽东对京剧唱词稍加改造,形象而尖刻地讽刺了革命队伍中的个人主义。

加工材料的第一步是选择材料。演讲者面对日常积累的众多素材,要挑选那些既能充分表现演讲主题,又能使听众感到耳目一新的典型材料。例如,某党委书记在一次形势报告中抨击了1992年全国各地兴起的“开发区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搞经济建设凭头脑发热。中央在沿海城市、大中城市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他们在各县、各区甚至各乡也搞‘开发区’,把好端端的良田推成平地,结果是田园荒芜,百姓吃苦。××县一位离休老干部在自己家门口贴了一付对联:‘××(当地县名)官员多奇志,敢教良田变荒原’(听众大笑)”这位党委书记选择以普通老百姓身份不大可能张贴的对联做为演讲材料,却充分地表达了普通老百姓对“开发区热”的反感,既生动,又深刻。选择那些陈旧材料的演讲者,并不比第三次把玫瑰花比做女人的蠢材高明。

收集好的材料不能原封不动地用于演讲,某些材料甚至不适宜于为特定的演讲主题服务。因此,加工材料的第二步是改造材料。典故、诗词、成语、谚语等语言材料可以改造,思想、观点、事例等材料也可以成为改造的对象。例如,孙中山先生当年在海内外大力宣讲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但“三民主义”学说的诞生,并不完全是孙中山先生异想天开的发明和创造,而是他对无数先驱者思想观点的继承、加工和发展。下面的简表可以租略地表现“三民主义”学说得以创立的思想历史脉络。

标签:建构 演讲 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