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发言稿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发言稿1.54W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5篇)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低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第十八次民政会议和全市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保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顺利实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长期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做好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作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农村困难群众解决吃饭、穿衣、安居等问题,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从20xx年开始,我县加大了对农村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和月人均10元的补助标准,对全县19240名农村特困群众进行了救助,对1456名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定期定量救助,月人均救助60元。但由于财力等因素影响,我县农村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实施范围窄、覆盖面小、救助标准偏低,随意性较大、相当部份困难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难以满足众多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加之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点多面广的特殊县情,弱势困难群体在全县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县还有未稳定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43079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方。从贫困现象的深层次成因分析,有生产发展条件较差导致的条件型贫困,有经济结构单一和增收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构型贫困,有社会事业发展不足而导致的素质型贫困,有因灾、因病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的灾害性贫困,多种贫困相互交织,共同存在,使我县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建立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大机遇,建立起一套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多手段、多举措抓好弱势困难群众的扶贫救助工作,以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契机,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县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农村低保既是一项直接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善举工程。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后出台的又一重大惠民政策,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是从根本上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缩小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的重大举措。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基础,必将极大地提高农村社会救济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真正构筑起贫困群众生活保障的最后防线。特别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贫困群众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更需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给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以“兜底”的保障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好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抓实,让农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履职,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工作制度,把这项惠及贫困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

我县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省、市、县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统一部署,抓紧建立和完善标准适度、资金落实、管理规范的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稳步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

(一)准确核定保障对象,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准确核定低保对象,是农村低保工作的核心,也是首先要做好的基础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将我省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大家都知道,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和国家级的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5.1%,农村现有绝对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8.04%。市政府依据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数据,综合考虑20xx年底极端贫困人口数、绝对贫困残疾人数、未纳入供养新增加的五保人数、困难优抚对象和绝对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等因素,确定了我县20xx年纳入农村低保对象人数为41238人。各乡镇要根据县政府下达的指标控制数准确核定辖区内农村低保人数,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收入低于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根据不同的贫困状况、贫困原因、贫困类型,按照下达的指标控制数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从低到高优先纳入保障范围。下达各乡镇保障指标人数既不能突破,也不能减少。

(二)科学确定保障标准,切实保障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按照保障标准实施差额补助,是低保制度区别于传统社会救助的重要标志。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标准,是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关键环节。按照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绝对贫困标准的要求,我县今年农村最低标准定为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693元,凡达不到标准的农村居民,按家庭年人均实际收入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差额补助,年人均补助标准不低于360元。为防止平均主义、懒汉思想的出现,要根据特困家庭主要经济收入、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和劳动能力等情况,将绝对贫困人口进一步细分,把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种类别,针对贫困家庭不同贫困程度实行分类救助,对A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40元,B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30元,C类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20元。分类救助的目的主要是对重点保障对象实行重点救助,对一般保障对象实行一般救助,对特殊保障对象实行特殊救助,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切实保障各类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群众,要通过政府一定的救助支持,鼓励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摆脱贫困、脱离保障范围。

(三)统筹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推动农村低保工作顺利开展

积极足额筹措到位补助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是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重要保证。省里根据分级负担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地农村低保人数、贫困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状况等情况,确定了各州市低保资金的补助比例和补助金额,昭通被确定为三类地区,月人均补助所需的30元资金中,由省补助22.5元,市补助1元,其余6.5元由县人民政府配套解决。我县按市政府下达指标控制数41238人计算,省、市、县每年共需筹集资金1484.59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113.43万元,市级补助资金49.49万元,县级财政需筹资321.66万元。尽管我县财政十分困难,县政府仍决定将农村低保资金县级配套部分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补助资金全部及时到位,使我县农村低保对象年人均补助水平不低于360元的底限。

为使农村低保金及时足额落到实处,县财政局要在社会保障资金专户下设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专帐”,用于办理资金汇集、核拨、发放等业务,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县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按照职责要求完善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切实解决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监督管理的问题,经常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封闭运行。

(四)严格操作程序,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合法权益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户主申请、小组推荐、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县财政局发放的工作程序,切实做好低保对象的确定工作。要立足于“保障最困难群众”来定范围;要立足于“解决温饱”来定标准;要摸清底数,慎重定案,按规办事;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稳步推进;要注意与农村五保、优抚、扶贫、灾民救助、移民救助、临时救助相互衔接;要充分考虑部份农村特困人口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文化水平低、居住偏僻分散、不愿甚至不敢向政府讲述自己困难的实际,搞好入户调查,做到胸中有数,防止在户主申请才解决的大原则下出现应保未保的现象;要把握好度和量的关系,确保将符合条件对象及时纳入保障范围,严禁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等情况出现。

(五)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切实提高低保工作水平

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适应农村低保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农村低保标准、家庭收入核实测算、申报审批、资金发放,资金监督管理、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办法和制度,形成符合农村低保工作需要、适合我县实际的低保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低保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搞好农村低保制度与五保供养、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以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为主,以灾害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济等为辅的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各乡镇、各村委会和民政、财政等部门要按所承担的职责分别建立完善农村低保工作档案;要加快农村低保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农村低保工作网络化管理,全面提高农村低保工作服务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六)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各乡镇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意义,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关心,宣传农村低保制度的政策、规定,让这一惠民工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要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农村困难群体,支持农村低保工作。要把农村低保工作作为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低保工作实施情况、公开保障标准、审批程序和补助金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扎实实抓好落实

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各级各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要按照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要求,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强化落实,确保全县农村低保制度的如期建立和实施。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层层抓好落实,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具体、责任明确、资金落实、保障有力。各乡镇主要领导必须负总责、亲自抓,要为全面建立和实施低保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人力保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经常听取农村低保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保障。要严格按照省、市和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确保在7月底前将低保资金通过农村信用社“一折通”存折转发兑现到低保对象手中。

二是民政部门要全面履行职责。县民政局要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低保制度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低保工作主力军作用,深入一线,深入村寨,深入群众,搞好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准确掌握详实的基础数据,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牵头做好农村低保的组织实施工作,全面履行好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等各方面的职责;要加强请示报告,要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为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是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全力推进农村低保工作。财政部门要及时足额落实好农村低保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解决和落实好“一折通”发放农村低保金的各项准备工作;扶贫、统计部门要掌握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配合做好保障对象和家庭收入的核定工作;民宗、农业、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要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支持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基层组织、有关部门及从事低保工作人员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低保资金进行审计;县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农村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确保如期使用“一折通”发放兑现农村低保金。此外,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研究制定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的配套优惠政策和救助措施,切实解决保障对象在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同时坚持政府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农村困难群众生产自救,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要切实加强基层管理能力。做好农村低保工作,关键在基层。当前,我县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少事多,既要采取措施推进整体工作全面进展,又要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农村低保等重要工作落到实处。各乡镇要结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充分挖掘整合现有工作力量,实行一人多职、一职多岗等办法,集中优势人力来抓实抓好农村低保工作。加强对村两委的监督和指导,增强低保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准确把握农村低保工作的政策要求,熟练掌握工作程序,提高做好低保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扎扎实实为农村低保对象服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同志们,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特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搞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是全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一项落实民利、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政之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抓好我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工作,把党和政府对农村困难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刚刚闭幕的市委九届五次会议,以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绘制了建设富裕阳泉、文明阳泉、生态阳泉、诚信阳泉的宏伟蓝图,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清清白白当公仆,真抓实干建小康,通过“六抓、六突破”,确保到20xx年提前实现第一个翻番,力争到20xx年提前三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这一战略目标构想宏伟,符合阳泉实际,非常鼓舞人心,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真诚拥护和积极响应。但正确决策的作出和宏伟目标的确立,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要把这一战略决策真正付诸实施并最终实现决策目标,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作长期努力奋斗的准备,必须在落实上狠下功夫。现在,市委和各级党委都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大政方针已定,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在这样的形势和任务面前,督查工作不仅负有重大责任,而且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必须紧紧跟上市委和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力协助市委和各级党委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党委系统督查工作总的要求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会议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标准、高质量、卓有成效地开展督查工作,在推动市委和各级党委决策的落实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开创全市督查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强化责任意识,做到尽职尽责

有无责任意识,能否尽职尽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委办公厅(室)和督查部门,肩负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的职责和任务,岗位重要,责任重大而光荣。做好督查工作,首要的一条是要有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极端认真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做好督查工作就有了根本保证。全市督查战线,虽然这方面总的看是好的,但还有差距,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尽职尽责。要大力倡导“严、细、深、实”之风。严,就是严格按党的原则办事,严格按党委的要求办事,严格按制度办事,对每项督查工作都要从严要求,严格把关;细,就是考虑问题要周密,实施督查要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环节和细小的问题;深,就是深入地调查研究,深入地分析问题,力求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反映情况;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作表面文章,一切从实际出发。要特别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能不能做到实事求是,是能不能做到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问题,是能不能做到尽职尽责的问题,对督查工作人员是一个过硬的考验。目前,督查工作中报喜容易报忧难的现象仍很普遍,这对工作极为不利,必须克服。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不断提高督查工作水平。高标准,就是着眼于在推动决策落实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工作要求要高,不能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要不断地开拓、进取、创新,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开创新的局面。高质量,就是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包括决策督查、专项查办、情况反映、问题和建议、起草的文稿等都必须是高质量的、有价值的、圆满的,能使上下级党委满意,部门满意、人民群众满意,使督查工作更加富有成效。要注意克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倾向,大力倡导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之风,更好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

第二,牢固树立注重实效、务求落实的指导思想

督查部门协助党委开展督促检查,就必须在注重实效上做文章,在务求落实上下功夫。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还是落实不够,人民群众有意见也主要是反映落实不够。因此,一定要把“注重实效、务求落实”这八个字作为督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贯穿到整个督查实践中去。要把促进决策落实作为督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督查工作做得好不好,就是要看决策是不是得到落实,是不是真正收到实效,这是唯一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一切督查工作从作计划到组织实施,从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包括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手段,都要紧紧围绕这八个字来进行。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把督查工作贯穿于决策落实的全过程,对决策实施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方面都扭住不放,一环扣一环地连续督查,做大量艰苦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直至将决策真正转化为基层干部群众的实际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时刻注意防止和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三个“主义”,是抓落实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也是督查工作之大忌。如果在督查工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不仅起不到推动决策落实的作用,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环节,影响和阻碍决策的落实,甚至会砸了督查工作的牌子,损害督查工作的声誉。要坚决反对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实际,坐在家里想点子,跑到下面找例子的主观主义;反对居高临下、高高在上,不了解和掌握下情、实情,指手划脚,大而化之,作风漂浮的官僚主义;反对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弄虚作假,应付上级的形式主义。希望同志们认真检查一下,在工作中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哪怕有一点,也要把它克服掉。实践证明,决策没有落实,即使做了不少表面性的工作,搞了不少形式,也是无效劳动。我们一定要维护督查工作的严肃性,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采取符合客观要求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形式服从内容,方式服从效果,不搞则已,要搞就实实在在地干,切实抓出成效。

第三,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今年的督查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我们一定要围绕中心,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根据不同的工作任务采用不同的督查方式和方法,寻求工作的突破,务求收到好的效果。就是要紧紧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抓住领导最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督促检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主题是加快赶超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就是要紧扣这一主题,牵住这个“牛鼻子”,选准题目,定好方案,集中优势兵力,调动一切力量,反复、连续、一环接一环地督查,确保市委重大决策得到顺利实施。希望各县区委办公室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办公室及督查部门要上下左右紧密配合,共同做好这篇大文章。方法上多采用跟踪督查、督查调研的方法,力求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细,向党委所反映的情况、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有较高的质量。在抓重点的同时,还要全面抓好党委各项决策的落实,力求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比如,对中央、省委和各级党委下发的重要文件、有关重要会议形成的决策和部署,也要采取催办、转办等适当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督查。要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方案,对督查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等提出明确要求;要明确责任,把督查内容按问题的性质和类型分解下达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由他们负责具体承办和报告情况;要及时催促,了解情况,掌握进度,分析汇总,搞好反馈,提供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党委的再次决策提供依据和服务。

第四,高质量地做好专项查办工作,努力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督查任务

认真搞好专项查办工作,对于推动决策的落实,密切党群关系,改善干群关系,惩治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保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督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专项查办中,要强化质量观念和时效意识,坚持从严从快,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提高办结速度。对拖拉敷衍、顶着不办的,要严肃批评,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凡情况不完整或处理欠妥的,要让承办单位补充材料或退回重新办理;凡查办报告同反映问题不一或查处工作不扎实的,不仅要退回重新办理,还要给予严肃批评和处理。要敢于碰硬,敢于排除阻力,一查到底。对倾向性问题或事关全局的问题,要在办结的同时,适时向党委提出建议,做到举一反三,以扩大专项查办工作的效果。对于各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督查任务,如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等,既有常规性的,也有突发性的,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合理安排力量,努力圆满完成。

第五,进一步加强对督查工作的领导,加强督查机构和制度建设

加强对督查工作的领导,主要是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需要党委和领导的重视、支持,这是搞好督查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决定因素。党委只有重视这支力量,依靠这支力量,把督查部门作为自己抓落实的依托,多给他们压担子,给他们撑腰作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督查工作才能加大力度,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督查部门要通过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来赢得党委的重视和支持,只有自己有所作为,才能得到领导更大的支持。另一个层次,就是各级办公室主任一定要负起直接的领导责任,经常研究督查工作,帮助督查部门和人员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各县区分管办公室工作的副书记和办公室主任要多动脑筋,多下功夫,加强指导。要加强督查机构和网络建设,特别是县区要尽快解决好机构、编制和人员问题,保证督查工作的顺利开展。督查工作岗位是培养、锻炼干部的地方,但又是比较清苦的地方,希望广大督查人员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努力工作,得到锻炼提高,增长才干。建议各级党委要注重从督查战线上发现、培养、提拔、使用干部,使督查工作人员受到激励。各县区委要把那些政治上强、综合素质高、有责任心、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选调到督查部门工作。把督查机构配备得更强,建设得更好。要加强督查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立项、审批、催办制度,专项查办制度,督查专报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地开展督查工作。

第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能不能高标准、高质量、卓有成效地开展督查工作,与督查干部队伍自身的素质有直接关系。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的、过硬的督查干部队伍,使这支队伍的素质与所担负的任务相适应,是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们的督查队伍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总体上说是靠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但是,与中央、省委和各级党委的要求,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比,在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业务水平、思想作风等方面,还有若干不够适应的地方,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标准,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一要抓好理论、政策的学习。教育、组织督查人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个时期内各级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有的放矢地抓好落实。二要抓好业务学习和培训。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督查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做到得心应手。要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督查哪方面的工作,就钻研、熟悉哪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增长才干。另外,适当地组织一些业务培训,开展一些理论研讨和工作交流以及外出考察学习等。三要注重作风建设,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出实力,求实效;扎实勤奋,勇于吃苦,深入群众,真抓实干;秉公办事,一身正气,敢于抓问题,善于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过硬作风和良好形象,为党争光。

同志们,市委和市委领导对我们的督查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我们一定不能辜负。我们一定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地提高督查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我们要充分肯定;对于过去好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要保持和发扬;更重要的是,要针对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把督查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更管用,把全市的督查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市的赶超发展和小康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全省邮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我市邮政管理工作,部署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锐意创新,奋发有为,努力推动邮政业为铁岭振兴发展再立新功。下面,我讲二个方面的内容。

一、20xx年工作回顾

20xx年是“”的收官之年,铁岭市邮政管理局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与发展中心任务,贯彻依法治邮总要求,着力促进行业提质增效,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完成2.44亿元,同比增长15.46%;邮政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9亿元,同比增长18.23%;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91.51万件,同比增长17.39%;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400万元,同比增长20.18%。

(一)转变服务方式,邮政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市邮政业“十三五”规划基本完成。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修改和完善,市邮政业“十三五”规划文本已全部编写完成,与发改、交通、服务业等部门进行规划衔接,邮政业“十三五”规划相关内容已分别纳入市总体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服务业等专项规划。二是简政放权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国家局、省局的总体部署,有序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两项行政审批、快递分支机构名录核发、年度报告审核、快递业务许可申请和变更初审权限下放落实工作,同时,依靠信息化手段,对快递企业许可准入、变更等流程进行网上提交审核,办理效率分别提高44%和57%。仅20xx年一年就通过绿色通道方式核查企业30家,是13、14两年检查总数的5倍。三是公开两项清单。结合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市局以规范自身管理职权为抓手,重新梳理确定市局法定职权和企业禁止行,以目录清单的形式在门户网站公示;同时,下发到各企业,有效规范了政府依法办事行为和企业守法经营行为。

(二)提升普遍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地方城乡经济发展

一是邮政普遍服务向更广更深层次拓展。全市5处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网点实现全业务运营,各网点普遍叠加了代收、代缴业务,不但方便了当地群众,也实现了企业增收,为网点“建得起、立得住、用得好”探索了有效途径。村邮站建设取得新进展,村邮站总数达到1123处,实现了村村通邮目标。二是积极推动建设快捷高效、多元化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政企协同创建“邮农丰”服务品牌,建成集农村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电商服务、广告信息服务、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铁岭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三是尽责履职、严守两条“红线”,确保普遍服务质量达标。完成省局“两项审批”权力下放对接工作,确保企业不逾越未经审批擅自撤销营业场所和停限办业务两条“红线”。全面开展乡镇邮政网点服务达标检查、“扫黄打非”检查、邮政专用标识车辆检查、邮政机要通信日常及押运情况专项检查、邮票发行等系列监督检查活动,通过检查达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的目标。

(三)快递业安全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行业发展进一步朝健康协调可持续方向迈进

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完善监管体系。督导企业建立符合实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企业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增强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能力。以提升政府监管效能为关键,全面实施“四个清单”检查制度,实现安全监管闭环管理模式,全年投入检查力量490人次,检查企业200个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3处,约谈企业3家,依法处罚5家快递企业。建立行业应急体系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组织全行业参加应急演练一次,市邮政业应急预案纳入到市应急体系。以部门联动为突破,在市综治办领导下联合市公安、国安等6部门成立市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全市综治考评体系,成员单位间责任分工明确,联合执法督导机制健全。联合市综治、公安部门深入一线督导企业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措施,市申通公司已经配备安检设备,市圆通公司、开原市和调兵山市快递企业也将购置安检设备纳入企业计划。二是行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开展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野蛮分拣、露天作业、丢失损毁和投递服务不规范等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各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到乡镇村建站设点,延伸了“快递下乡”广度和深度。我市与国内重点城市间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与20xx年相比缩短5.61%,快递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各企业严格落实《铁岭市邮政管理局20xx年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方案》要求,切实加大人、财、物投入储备,实现全行业旺季生产“三不两保”工作目标。各企业针对丢失、损毁等消费者密切关注的投(申)诉加大理赔力度,维护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声誉,20xx年共处理消费者申诉163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548元,消费者对政府和企业处理满意率全部为100%,申诉工作评比排名再次获得全省第一名。积极探索开展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配合市公安部门完成全市重点品牌快递企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筛查核实工作。三是行业综合管理手段进一步丰富,管理效能大幅提升。依靠先进技术,完成快递企业视频监控平台一期建设,市“四通一达”等重点品牌企业已与市局联网。市局机关党总支获批成立,理顺了市局机关对市快递协会党的组织的管理关系,更大更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全行业干部职工向系统内各媒体投送信息、稿件,被国家、省级行业媒体采用稿件30余篇;市局微信公众号—铁岭市邮政管理局正式上线运营。加大行业人才培养力度,打造行业发展人才梯队。推动市协会与省职业学院达成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配合省局完成快递业务员从业资格考试和快递业务员技能大赛。

随着20xx年的过去,行业发展突飞猛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更是邮政业广大职工艰苦创业、默默奉献,全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铁岭市邮政管理局党组,向关心和支持邮政业发展的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朋友,向辛勤工作在一线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全体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xx年工作安排

今年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工作要求,以推进《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为主线,锐意创新、奋发有为,实现行业更快更好发展,确保“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局。

总体目标:20xx年邮政业务总量实现2.59亿元,同比增长6%;邮政业务收入实现3.07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快递业务量实现430万件,同比增长10%;快递业务收入实现6900万元,同比增长8%。

(一)深入贯彻依法治邮,促进规划政策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落实规划发布实施。完成《铁岭市邮政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全力做好国家、省、市三级行业规划宣贯。以邮政业规划纳入市交通运输、服务业规划为抓手,加强沟通协调衔接,促进行业借势而上与交通运输、电子商务进一步融合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优化行业政策环境。以促进全省快递业发展意见出台为契机,积极争取、因地制宜尽快出台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实施意见,力争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突出性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法制建设。落实好《辽宁省邮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市级行政执法责任制及配套制度。依托国家局行政执法信息系统,规范一线执法人员行为、流程及裁量标准。建立市局法律顾问制度。探索推进铁岭地方行业立法。

(二)立足服务铁岭发展大局,保障普遍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思路推动邮政业务转型发展。利用好现有普遍服务基础设施搭载金融业务、保险业务、快递物流业务、“邮农丰”等业务,实现普遍服务惠民利政,拉动铁岭地方特别是“三农”经济取得更大发展。二是推广新城区综合客运枢纽站与邮政公司合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交邮合作,共享客运班车、乡村场站等基础设施,全面提高邮政普遍服务质量,提升邮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建设。三是贯彻落实《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加强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监督管理。依法履行邮政局所撤销审批、停限办业务审批、邮政通信业务审批及相关备案职责。开展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达标、无着邮件处置情况、邮政“扫黄打非”、机要通信服务等监督检查。加强邮政专用标志车辆监督管理。继续完善社会监督力量,提升社会监督效力。

(三)强化安全基础,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进一步完善“三大责任”体系。全面落实《邮政业安全生产设备配置规范》标准要求,督促企业切实加大资金投入,配齐干线运输车辆、营业生产场地安全设备。加大企业制度建设情况监管力度。以市局指导-企业自查-上报备案-隐患整改方式帮扶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收寄验视、人员教育培训、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为重点的制度体系。对于安全生产麻痹大意的企业坚决给予依法处罚。继续发挥市寄递小组协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推进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实现全市快递服务标准化建设评定工作目标,稳步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按照《关于我市快递企业营业场所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参照《快递营业场所设计基本要求》,全面实现我市各快递企业网点服务标准化,基本解决露天分拣、丢失损毁、投递服务不规范等服务质量问题。配合做好省局组织的服务质量异地执法、交叉互检工作。三是进一步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执法检查、用户申诉、信访举报等联动机制,建立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机制。

(四)加强管理支撑体系建设,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一是加快推进县级监管机构组建。加快铁南邮政理局报批步伐,争取早日挂牌运营,增强县域行业监管力量。二是发挥好信息技术对于监管工作的促进作用。推进全市安全监管监控平台建设,市级企业网点集中联网接入率达到50%;加大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信息系统培训力度,全面实现各企业许可变更、年报网上操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充分利用市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掘行业正能量信息,扩大行业正面影响。三是继续支持协会和协会党组织工作。发挥好协会桥梁纽带和服务会员作用,积极开展信息交流、技能竞赛、行业评比等活动。促进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抵制恶意竞争行为,自我维护良好发展环境。

同志们,我们已经踏上了“十三五”的新征程,前景光明,任务繁重。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全面落实好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目标任务,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为铁岭经济振兴再立新功!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目前我市已进入汛期,6月上旬将进入主汛期。今天,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全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省市有关部署要求,回顾总结去年防汛防旱工作,研究分析今年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部署今年防汛防旱各项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超前谋划,积极应对,狠抓落实,确保安全度汛。现在,我先讲四点意见,最后请崔书记提要求。

一、回顾总结去年,防汛防旱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去年,我市气候较为干旱,降雨分布不均。全市1-4月平均降雨155毫米,比常年偏少30%;梅雨期间平均降雨140毫米,雨日、梅雨量均较常年偏少;出梅后至8月中旬遭遇罕见高温伏旱,全市大面积持续高温少雨;汛期平均降雨490毫米,比常年偏少近四成,但是降雨量比较集中;10月初我市遭受第23号强台风“菲特”外围影响,沿海地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科学应对,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水利工程水毁事故,实现了大旱和大风大雨无大灾,有效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回顾去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组织指挥得当有力是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防汛防旱工作作为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础来抓,专题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全面动员。主要领导多次赴一线,检查落实防汛备汛工作,及时会办解决有关问题和矛盾。市人大专门组织视察,对防汛防旱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市防指专门在《东台日报》和市防汛防旱网站上公布各镇(区、场)防汛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各镇(区、场)、各防指成员单位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科学制定各类预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保证了防汛防旱工作的到位。

二是汛前检查扎实有序是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准备早、措施实、应急快”的要求,组织开展汛前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储备防汛物资,落实抢险队伍,打牢应急抢险基础。及早开展汛前检查。市防指早在去年2月初就组织开展全市汛前大检查,重点排查工程隐患,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固处理。4月初,市防指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对全市防汛准备情况进行再检查,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及早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根据最新工情、水情,结合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修编完善《东台市城市防洪排涝预案》、《东台市里下河圩区防洪排涝预案》、《沿海防台防风暴潮预案》等5个工作预案。及早储备防汛物资。顺利建成并启用市级防汛物资仓库,市级储备块石6950吨,编织袋26万只,木桩2400根,潜水泵、抢排泵347台套。各镇区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汛抢险物资,为做好抗灾抢险发挥了关键作用。及早落实抢险专业队伍。市镇两级于5月上旬相继组建完成抢险队、预备队,所有人员均登记造册,专业抢险队结合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及时组织了实战演练,牢牢把握了防汛抗灾主动权。

三是夯实水利工程基础是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前提。按照“建重于防”的要求,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大水利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夯实水利工程基础。农村水利建设方面,实施了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全市共疏浚县乡河道67条、整治村庄河塘216条,累计完成土方769万方。实施圩区险工险段治理工程,拆建改造圩口闸58座、排涝站20座,加修圩堤5公里。全力抓好堤西区域供水工程配套,完善提升堤东区域供水质量,保证全市饮水安全。城市水利建设方面,续建配套何垛河以南主城区防洪清水工程,完成长青二中沟闸站维修改造工程,对市区9条内河实施清淤,有效改善了城市内河水质,增大了水体容量。沿海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东台河下段、三仓河上段整治等工程,新建1座海堤河节制闸,疏浚河道47.4公里,累计完成土方241.3万方。骨干工程维养方面,实施完成沿海四闸、通榆线三站、城市防洪15闸5站、堤东70多座封闭调节涵闸的机电、启闭等设备年度维修养护,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四是应对措施科学有效是做好防汛防旱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省市防指部署,大力推进异地视频会商系统和骨干工程远程监视系统建设,去年共建成1个中心以及7个镇、3个工管单位视频会商系统和8个骨干闸站远程监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应急指挥决策能力。面对旱情、汛情,市防指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根据堤东骨干河道水质和用水需要,协调调度通榆线三站开机抽水,全年累计开机253天、提水5.7亿方,并适时调度沿海涵闸冲淤导咸,共排水2.58亿立方米,保证了堤东灌区航运、生产需求和度汛安全。

二、正确把握形势,切实把防汛防旱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年防汛防旱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极端性气候发生的可能性极大。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暴雨、台风、干旱等各类极端性天气明显增多。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汛期区域性强降水将较常年偏多,梅雨期内降水集中,预计还将遭受2—3个台风影响,极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遭受风暴潮天气影响,防御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决不能掉以轻心。

另一方面,防汛抗灾工程基础亟待加强。沿海海堤存在隐患。新围垦的条子泥、方东、方塘垦区海堤尚未经受过风暴潮考验,抗御台风、暴雨、暴潮同时袭击难度很大。条子泥条南片西南侧海堤和方南垦区西北角海堤仍未达标交圈。泰东河沿线堤防仍有险情。泰东河沿线因近年航运能力不断提高,船行波对河岸刷蚀严重,时堰先期实施的5公里整治段多处青坎倒塌,严重影响堤防安全。沿海港道排水不畅。由于去年汛后雨水偏少,冲淤保港水源缺乏,闸下港道回淤严重,影响汛期行水通畅;条子泥围垦一线海堤东延7公里,大大减少归槽滩面水,加快了梁垛河南北闸和方塘河闸闸下港道淤积;方东、方塘围垦切断方塘闸闸下主港道,新开港道因外侧滩面高较易淤积。里下河圩区存在险工险段,次高地没有设防。全市仍有不达标圩堤9.6公里,37座圩口闸、14座排涝站亟需加固改造;川东港以南次高地圩区建设速度缓慢,川东港拓浚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效果还未显现。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管理有待增强。主城区防洪虽已初具规模,但堤防标准偏低,防洪标准不足五十年一遇,跟不上城市发展需要。主城区以外的防洪区建设步伐缓慢,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面对上述新形势、新问题,各镇(区、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宁可信其有、信其重,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时刻绷紧防汛抗灾这根弦,从严抓好整改措施,不遗余力地把防汛防旱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三、狠抓措施落实,坚决打胜今年防汛防旱硬仗

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努力实现全市安全度汛。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各镇(区、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迅速组织力量,对水利重点工程及防汛准备工作进行回头看,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快防汛急办工程扫尾。加快完成梁垛河南闸上下游防护应急处理、通榆河砼护坡维修工程;抓紧完善川水港闸增设自动化控制系统工程,及时做好防汛信息化系统维护,确保水情、雨潮、工情信息反馈及时准确。要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安全度汛。方塘河整治工程要抓紧组织通水验收,确保月底前拆坝放水;要督促泰东河拓浚工程、川东港疏浚工程项目法人及施工单位制定防汛预案,做好各项防汛应急准备,确保省重点工程施工安全、度汛安全;主汛期前要全面完成城市防洪清水工程,保证主汛期发挥效益。要加快小型配套工程建设。正在施工的20xx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要在6月20日前竣工;对确实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农水工程,要落实好安全度汛措施。已加修加固的里下河圩堤,要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于5月底前申请市防指统一组织验收。东台河以北次高地各相关镇区要抓紧制定分区治理方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对在建交通工程降圩、破圩或筑坝影响排涝的,要立即按照工程标准整改到位,制订并报批度汛预案,落实应急度汛措施,确保水系畅通。

二要强化区域防洪调度。根据我市实际,要突出抓好城镇、沿海和里下河三个重点区域度汛安全。要强化城市防洪工程调度。台城是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防汛工作责任重大。当前,要对台城汛前检查进行回头看,再检查、再落实,查找薄弱环节,消除各项隐患;要做好城市防洪闸站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并全部进行试开试关,保证工程安全运行;汛期按照城市防洪排涝预案和水情、雨情,及时调度防洪闸站,确保市区不受淹;加强水位提升工程的科学调度,定期实施内河换水;要抓好市区建设的规划管理,城市建设不得填堵河道港叉,不得影响防洪设施安全;要加强小区排涝设施的修建完善,及时封堵口门,尤其要注意防范地下车库和人防工程的进水受淹,确保小区遇涝排得出、受淹有人管;要加强宣传发动,引导市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不向河道倾倒垃圾、排放污水,保证市区河道行水畅通和环境整洁。同时,各镇区要加强集镇地区的防洪防旱工作,做到遇洪挡得住,遇涝排得出,遇旱灌得上。要重视沿海度汛安全。我市沿海现有一线挡潮防守海堤90多公里,向东还有新围的条子泥海堤27.4公里、方南片海堤19公里。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海堤防守任务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增大。要严格按照防汛要求和工程标准,抓紧做好海堤达标建设;抢抓主汛期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对影响今年安全度汛的工程隐患和薄弱环节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已经发现的险工患段,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处理力度,逐一落实应对措施。条子泥工程一定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做好防汛抗台的各项准备,确保工程安全、施工安全;方塘、方东垦区排水闸需跨汛期施工,要及早做好防御台风、高潮的准备,确保安全度汛;对堤外从事高涂养殖的,弶港镇和市海洋渔业部门要督促养殖业主做好防台、防风暴潮应急准备,落实防灾自保措施,确保安全。要做好里下河圩区防洪排涝。里下河地区由于地势较低,易涝易渍。里下河镇区要把村(居)干部分工到各圩区,了解具体情况,查找隐患和存在问题,区分轻重缓急,分类采取措施。对有险情的堤防、闸涵等设施,明确责任,抓紧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对影响防汛安全的险工险段,必须迅速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并落实到位。里下河镇区要超前做好闸站试开试关试运行,抓住农水工程专项补助的契机,对病险闸站全面进行除险加固。对汛前一时无法处理的问题,要逐一落实应急度汛措施,落实管护人员和抢险队伍,备足防汛物资。

三要做好抗灾应急准备。目前距主汛期还有不到20天。各镇(区、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抓住当前有限时间,全面落实好24小时防汛值班制,明确带班领导,人员到岗、在位、在状态。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再次对所有涉防工程组织回头看、开展拉网式检查,进一步做好闸站试开试关试运行,对检查中发现的工程隐患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措施,不等不靠,抓紧整改;主汛期前难以完全到位的,必须落实可靠的度汛保障措施,确保安全。要按照市防汛抗灾预案,结合辖区内的汛情、水情、雨情,认真修订完善各类防汛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按照防汛责任状的要求,备足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并集中存放。要组建并落实抗灾抢险队和预备队,登记造册,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保障有力。有海堤抢险任务的堤东各镇场,要挑选年轻力壮的人员组建海堤驻点设防基干班,年老体弱的人员要坚决替换,确保人员和工程安全;要对抢险队、预备队人员进行再检查、再培训,不得虚报谎报,确保发生险情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对重点险工险段,在落实区域防汛责任制的基础上,要细化责任分工,做到每一个险工险段都有行政领导分工、有技术负责人、有专门巡查人员、有抢险应对措施。各镇区要将村(居)及重点企业“两防”责任人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四要坚持防汛防旱两手抓。在全面抓好防汛工作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天气,根据水情、雨情的变化,认真分析水源供需情况,科学制定抗旱预案,制定供水计划,优化水源调度,强化用水管理。要突出抓好堤东地区的抗旱工作,根据旱情变化,及时调度通榆河沿线三座抽水站开机翻水,保证堤东地区骨干河道正常水位在1.8米以上。要科学监测里下河水位,及时向省防指沟通协调,保证溱东正常水位保持在0.8米以上,确保生产生活用水需要。要加强水质监控,确保供水水源水质安全;要通过水利工程引淡导咸,保证沿海骨干河道含盐量控制在3‰以下,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要强化节水保水措施,沿海各闸和堤东封闭闸要严格服从市防指统一调度管理,对漏水严重的闸门、涵洞采取堵漏措施,减少水源浪费;要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技改和生活节水措施,配套完善田间灌溉水系,加快田间水系工程“最后一公里”的组织实施。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纳污“三条红线”制度,有效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控制入河排污总量。要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严密监测水源地水质状况,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准备,确保饮水安全。

四、强化支持保障,全力确保今年全市安全度汛

目前,主汛期即将来临。各镇(区、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做到思想上一丝不苟、责任上一环不漏、措施上一抓到底,确保安全度汛。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要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防旱责任制,真正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每一处险工患段、每一名责任人;各镇(区、场)防汛责任人要按照责任状要求履职尽责,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要重点推进镇区、村(居)防汛责任体系建设,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指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要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坚持局部服从整体、下级服从上级,坚决服从统一指挥调度。

二要强化决策指挥能力建设。目前,市级已建成集水情、雨情、工情于一体的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系统。正在建设视频会商系统的7个镇、2个区,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确保5月底前实现全市防汛指挥系统全覆盖。同时,各镇区和市水务、气象、农委、民政、海洋渔业、财政等部门要齐心协力,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会商分析,及时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我市防汛防旱信息化决策水平。

三要强化建设资金筹集。各镇区要切实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保证工程建设需要。要继续依法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建设基金由市财政局负责征收,住建、工商、交通、国土等部门按照筹集来源及比例配合征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水利建设。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拿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建设。要加强水利工程水费征收工作,严格执行规定的水价标准和收费范围,加大收费力度,规范收费行为,强化考核管理,提高水费征收水平。农业、工业企业和沿海农林场圃等用水单位,要按时足额缴纳水利工程水费,不得截留挪用,确保水利工程设施安全运行和防洪保安工程建设资金需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要优先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要大胆探索市场化的办法,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工程建设。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希望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举措、更加严谨的作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旱工作,奋力夺取今年防汛防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县低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分片召开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分析全县劳务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确立全县农村劳务输出战略思路和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着力推进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下面,我着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发展农村劳务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劳务经济纳入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放在了一个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产业地位日益突出。据统计,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超过了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8.3,劳务收入使全县农民大幅度增收,在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二是专业化生产正在形成。全县涌现出了如大堰乡、磨市镇等一批劳务输出重点乡镇,如赵家堰村等一批劳务输出专业村。三是劳务市场不断壮大。我县先后在广东建立了劳务输出办事处,在北京、天津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并同沿海发达地区如浙江、上海等地的部分大企业达成协议,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全县劳务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劳务输出已有了较为牢固的市场。

我们所说的劳务经济,通俗地讲就是农民从事责任田以外的劳动所获得的正当收入,其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离土离乡,二是离土不离乡,三是不离土离乡。我们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发展劳务经济的重大意义。

1、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需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单纯依靠农业内部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难度加大。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除依靠党的惠农政策以及进行结构调整增收以外,主要依靠非农收入特别是劳务收入的增长来推动,劳务收入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

2、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

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要素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如何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3、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劳务经济的流动性、关联性特点决定了劳动力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从而成为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新型产业。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广大务工农民在实践中感受外面变化,开阔自身视野,更新思想观念的现实课堂,也是培养农民道德法律意识,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经营能力,实现成才创业的有效途径。

4、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过程,是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并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事实同样证明,一些农民通过打工完成原始积累,彻底离土离乡到城镇定居就业,实现了永久、安全转移。而且大批打工农民带回的资金流、信息流、物质流又直接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农村内需,释放了劳务经济的乘数效应。

二、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向纵深发展

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组织劳务输出,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输出产业化新路子。

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从今年起,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县构建起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劳务培训体系,覆盖全县、连接县外的劳务中介服务体系,管理规范、措施有力的劳动保障体系,培育出3—5个特色鲜明、竞争有力的劳务品牌。20xx年,全县实现劳务输出8万人,劳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期间,力争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0万人,年劳务总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使我县真正成为“宜昌劳务经济强县”、“湖北山区劳务输出大县”。

(一)坚持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多渠道、宽领域输出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要求正确处理好就地与输出的关系。在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县内安置的基础上,重点要立足对外,开拓劳务市场,做好“走出去”的工作,实行异地消化。二者的兼顾和统筹发展,使全县农村劳务输出步入多渠道、宽领域的良性发展轨道。

一是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转移。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大力招

商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水电业、矿产业、轻工业、文化旅游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投身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三大通道”建设,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使全县这部分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平时外出务工,忙时在家务农。二是发展工业园区促进转移。继续优化环境,充分发挥清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集聚效应,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自身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发展农村城镇促进转移。实施小城镇规模扩张,以县城为中心,以全县各农村集镇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同时,要对进城镇经营、居住和创业的农民实施补贴鼓励,吸纳农村人口。并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有计划地实施“山上搬到坪、坪里搬进城”工程,使一部分农民挣脱土地,融入城镇,实现转移安置。

(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培训。

学得一技,走遍天下;出去一人,致富全家。适应劳务市场明显由“体力型”需求向“智力型”、“技能型”、“管理型”需求转变的趋势,大力发展以培养劳务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农村教育,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计。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培训体系,逐步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向国家积极争取并实施好“阳光工程”、“星火培训计划”、“国家扶贫培训”、“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训”等农民工培训项目,整合国家项目资源,注重培训的实用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大力发展普及性职业技能教育,完善引导性服务。宣传普及法律常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安全知识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自救能力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后备军的整体素质。使之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为毕业后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创造就业条件。

(三)坚持品牌化营销,打造劳务输出核心竞争力。

面对国内外正在蓬勃兴起的劳务品牌热,要使劳务能够在名目繁多的品牌中脱颖而出,从而降低劳务市场风险,增强劳务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提高劳务经济规模效益,关键在于挖掘我县在全国乃至世界独特的巴土文化资源内涵,打造出独特的、叫得响的劳务品牌。要利用“xx人”这个难得的无形资产,打造并叫响“xx人劳务”这个支柱品牌,使之走向全国各地乃至走出国门。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千百年来著称于世的传统手工“九佬十八匠”这一宝贵资源,并利用女子美丽、端庄、贤淑、手巧的民族特点,开发出“xx人缝纫”、“xx人厨师”、“xx人木工”、“xx人家政”等颇具市场号召力的知名品牌。在此基础上,通过强有力的品牌推介,使我县劳务输出实现由一般化输出向特色品牌化输出,使品牌效应充分显现出来。

(四)坚持一体化服务,建立健全系列化服务体系。

要始终注重把握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既有的普遍性特征和其它资源不具有的特殊性特征,注重合理利用与保护、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为实现以最小的劳力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务产出,要狠抓配套服务和社会支持,全力为农村劳务输出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劳务信息体系。在全县154个村均聘请劳务输出信息员,实行劳务输出“一条龙”服务,引导劳动力有目的、有组织、有效益地流转。二是建立健全劳务市场体系。要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加大在经济发达、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建立“劳务输出办事处”,妥善安置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平台每年要定期举行大型劳务经济洽谈会,邀请全国各地用工单位代表参会,签订劳务经济合同,促进劳务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三是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要从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县农村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编印《外出务工手册》,将务工常识、法律法规、服务承诺、办证办照、权益维护等项内容浓缩于一册,免费发放给外出务工的农民,使他们《外出务工手册》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四是建立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外出务工人员跟踪管理联系卡,要以县劳务输出办事处和劳务基地为依托,实行现代化跟踪管理,及时反馈情况,认真协调当地部门处理劳务纠纷,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切实加强领导,为全县农村劳务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年县成立了农村劳务经济领导小组,由县政协牵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加强对全县农村劳务经济的领导。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份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认真履行好自身职责,积极采取得力措施,支持配合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在全县上下形成强力抓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合力。要把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来抓。各乡镇要根据综合配套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对本乡镇农村劳务经济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和充实,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要有一名党政班子成员亲自抓,要有工作人员具体抓,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要全面实行目标管理。

要把发展农村劳务产业作为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县农村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建立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督查、考核、通报。要建立健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把日常督促检查、专项检查和民情调查结合起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有关法律法规、各项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的落实。

第三,要切实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采取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发放宣传资料等有效办法,宣传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外出创收和创业。一是突出宣传形势。把劳务输出同农村各业在成本、效益及风险等方面对照分析,宣传发展劳务经济成本小、风险低、效益高等优势,进一步解放农民思想,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在目前形势下,仅靠固守土地难以致富奔小康,而劳务经济才是增加收入的捷径,促进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走出去。二是突出宣传典型。县农村劳务经济领导小办公室要组织一批外出务工的先进典型,通过报刊、电视等形式向全县人民进行宣传;要编印《外出务工名人录》,宣传他们外出务工的先进事迹。年底,县里将以四大家的名义组织召开外出务工先进人物座谈会,听取他们的经验介绍,为他们披红戴花;从今年起,各级所评选的劳模,外出务工人员要占一定的比例,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

同志们,农村劳务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重要的富民产业,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积极组织,全力推进,为促进我县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