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精选19篇)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

从“危在旦夕”到“欣欣向荣”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精选19篇)

20__年的年味变得骤然紧张,恐惧。伴随着回家的慢慢旅途,“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踏着漫天雪花出其不意地“占领”武汉城。在一个星期内,病毒飞速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亚洲多个国家,肆意掠夺了过年的喜悦,人民的恐慌与惊吓受到了极度创伤。这时,人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钟南山给予了人们安慰与希望,让人们更加有信心一起去面对病毒,战胜病魔!

人生乐章

“爱国勇士”——钟南山在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是福建厦门人,汉族,男,是一名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他的家族是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__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__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__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他的人生一如动人的乐章。

不忘初心重回“战场”

20__年,中国乃至全球众多国家面临了一场严重危机,当时的中国是“重灾区”,由飞沫和接触的传播,造成了重大伤亡!当年的钟南山接到通知不论后果,勇往直前地冲向抗击非典的战场,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凭借他的努力和意志终于战胜非典疫情,取得了胜利被誉为“抗击非典的英雄”!如今,时隔18年,83岁高龄的他不畏险阻,重回不论生命的“战场”上,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危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当他接到通知时,不考虑后果,即刻来到受灾区,又开始了没日没夜的探索研究,相信他的努力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成功!

他是医学的精英领袖,更是造福于祖国人民的史代传奇!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2

近段时间,好多学校兴起了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的热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她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同志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参加工作30多年来,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着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生生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虽然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但却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燃的人生故事传说,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身为教师的我,在学习了张桂梅的一些先进事迹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想想,觉得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和她相比,我确实深感惭愧,还有我身边的一些老师,大多时候都把个人的切身利益挂在嘴上,缺少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和精神,有时候学校安排做事,总是各种借口推脱,好像一切事情都是学校领导的事情,他们只负责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试问这些老师和张桂梅如何能相提并论,怎么有资格和张桂梅老师放在一起比较呢?我们的一些老师确实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张桂梅老师那种无我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也反思了自己,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培养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而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我们以后一定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3

张楠的真,是真性情、真男儿的真。

对父母他是孝顺的儿子,对姐姐他是胸藏大爱的弟弟,对战友他是无私帮助的兄弟,对国家他是铁血忠诚的男儿。

从开始认识张楠到回想张楠,他的事迹让我感动,让我动容。更因为他是生活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英雄,对我产生十分强大的影响。

张楠,我们的好兄弟、好战友、好班长,您未曾走远,您永远都在!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4

7月31日,三十六团林园连组织该单位党员干部在会议室集中学习了老党员魏德友同志的先进事迹。据了解,近日三十六团号召全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魏德友同志为榜样,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魏德友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政治品格,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甘于吃亏的奉献精神,学习他忠于职守、坚韧执着、脚踏实地、认真较真的崇高境界,热爱家乡、保卫祖国、勇于牺牲、寸土不让的国防国土意识。为掀起学习热潮,三十六团政工办统一部署,14个党支部迅速拟定学习计划,组织本支部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魏德友同志先进事迹,要求参学的每名党员分别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形成学先进、见行动、比贡献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做向魏德友同志那样理想信念坚定、富有责任担当、坚持艰苦创业、矢志维稳戍边的兵团人,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团场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5

12万公里家访路

女子高中成立之初的困难,是张桂梅始料不及的。山区条件艰苦,再加上张桂梅对工作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难以适应。建校才半年,17名教师中有9名辞职,教学工作近乎瘫痪。

焦虑、沮丧的情绪包围了张桂梅。在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张桂梅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了入党誓词,诵读了《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篇章。有的教师眼里泛起泪花,他们被张桂梅的无私打动,他们要和张桂梅一起,把女子高中办好,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

留住了教师,还要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很多学生的家在偏远山区,有的地方只能靠步行到达,但张桂梅要求自己“要亲自到每一个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与张桂梅多次同去的华坪县电视台记者王秀丽,对家访的路心有余悸。“在路上,我害怕得腿发抖,甚至觉得鞋底会被脚趾抓穿。在一些路段停车休息时,我连车都不敢下,害怕自己会不小心跌下山崖。”

张桂梅也害怕。一次,她坐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摩托车上山,“不敢低头,摩托车稍微歪一点,就会跌下悬崖粉身碎骨”。11年来,张桂梅在大山里走了近12万公里,对1345名学生进行了家访。家访途中,她摔断过肋骨、发过高烧、迷过路,还曾因身体虚弱晕倒在路上。

为了把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顺利办下去,张桂梅不得不四处筹款,但这条路同样艰难。

一次,张桂梅到昆明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话说完,企业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张桂梅不走,保安就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不能很好地保持平衡,衣服被狗撕破,脚上鲜血直流。无助的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还有一次,她在街头募捐,被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朝她脸上吐口水。离开人群后,疲惫、伤心、无助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后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邀请她到北京录制了一期节目,这期节目为她募到了100多万元。

然而,没人知道,她才到北京就接到哥哥病危的电话,哥哥想在弥留之际见见离家几十年的妹妹。张桂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去录制节目。她怕错过时间人家就不让她上节目了,她怕不上节目就会失去筹款的机会。等她录完节目,哥哥已经过世。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6

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因病去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先生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杂交水稻研究事业,取得了全世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赢得了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的赞誉和敬仰。

袁隆平先生离开了我们,但我们应在悲痛中缅怀,在缅怀中激发奋斗的力量,在科学事业上勇闯新路、勇攀高峰,在服务人民、造福人类的行动中砥砺前行、永不停歇。

创新是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制胜法宝,是任何一项伟大研究成果的核心动力。无论是刚刚涉足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还是持续60年的研究工作,袁隆平先生所坚持的就在创新中探寻新的方法与路径,在创新中找到新的方向,收获新的希望。在“无性杂交可以改良品种,创造新品种”的传统论断垄断着科学界时,他敢于质疑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历经无数次失望与失败,以《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直击杂交水稻理论探索及实践研究禁区,在该项科学研究的“无人区”找到了一条杂交水稻研究的创新之路,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其后的杂交水稻二号、三号成果,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海水稻试种成功,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的盐碱地,每年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中国人。正如袁隆平先生所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要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也不能害怕冷嘲热讽,害怕标新立异。袁隆平先生正是以这样的创新素养,才在世界杂交水稻研究中成为当之无愧的行动先驱者,成为“杂交水稻之父”。

科学之路是一条崎岖的曲折的山路,只有埋头苦干、不畏艰辛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研究杂交水稻,广袤的农村大地就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室,无论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袁隆平先生的研究时间。人们经常看到袁隆平先生挽起裤腿到稻田中间寻找可供杂交研究的“特殊”水稻,在炎炎烈日下观察新型水稻的长势、分析实验品种的优劣。即使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袁隆平先生的双脚一刻也没离开他深爱的泥土,没有享受片刻的清闲。为了方便在田埂上行进,年近八旬的袁隆平依然驾驶着摩托车在田埂上行驶。在袁隆平一生的科学研究中,如果说是创新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凝聚成了他伟大的研究成果,那他毕生扎根农村,与泥土为伴的科学精神,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只有淡泊名利的科研工作者才能坚守枯燥的研究人生,才可能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他深爱的人民。因为其卓越的研究成果,袁隆平先生获得了无数至高的荣誉。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__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__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__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__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还相继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可是,在袁隆平先生心里,尽管十分珍惜珍视这些荣誉,但他始终将自己当作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他最喜爱的一个称呼是“农学家”。正是这样一位“农学家”,以他大功至伟的研究成果,被农民兄弟尊称为“米菩萨”。这样一个“特殊”称呼的背后,凝结着袁隆平先生一生从不停歇的追寻足迹,也是他谦逊品格的最好诠释。

千古流芳人敬仰,精神谱写万年春。伟大的人民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一路走好,人民会永远怀念您!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7

虎年的钟声剧响起!一场人类的家园保卫战悄然无声地打起!人们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中,心想着一年没见的亲人!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跟随着春运人口的大迁徒,来势凶猛,确诊病例从武汉的27例,一下扩散至全国的1万多例。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而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更成为核心"战场"。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保瞳物资紧急集结,驰援武汉。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大家逆向而行,贡献力量。

除夕夜,一个家家团圆吃年夜饭的日子。150人的军队医疗队连夜出发飞赴武汉,支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陆续集结出发。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灯火通明,各种机械开足马力,建设者们争分夺秒,力争早日完工。现场就是战场,早日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遏制疫情蔓延。

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再到梁武东医生的牺牲……医护工作者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我们与病毒之间筑起高墙,在看不见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在医护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了高贵的品格!“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这是一位医生的话,普实而圣洁!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让我们向在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册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灾害面前,我们中华民族从未畏惧,永远奋勇向前!武汉——这座历史名城,我们与你同在。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8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与发展历程,大大小小的瘟疫其实从未远离人类,在历代应战疫病的过程中,中医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乙脑、流脑、出血热、SARS、甲流等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中,中医药均发挥了应有作用,社会各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也寄予希望。

在一次次临床诊察和研究中,张伯礼发现中药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疗效。他建议:轻中症患者中药汤剂个体化治疗,重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一切,都要以病人受益最大为原则!

随着中医药诊疗参与力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目前,中医或中西结合救治患者七千多人次,已有近千名患者治愈出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全过程中都发挥了作用。

张伯礼说,“从深度看,中医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了成建制队伍和定点医院,仅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和武汉市中医医院两家定点医院就有400余张床位,金银潭医院开设了中医病床40余张。由中医药人员进行救治,使患者得到了系统规范的中医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全国多地中医院参加病人收治,或建立了中医会诊制度;多个省市发布文件,要求全部患者都能得到中医药治疗。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中,中医药全过程发挥了作用,对于普通型患者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促进痊愈;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可减轻肺部渗出,控制炎症过度反应,防止病情恶化;对于恢复期患者,可促进康复进程。除了临床救治,还同步开展了临床和药物科学研究,我们承担了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启动,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9

温州市教育局召开陈莹丽老师先进事迹报告视频会议,追忆最美女教师。先后听取了报告团5位同志的报告,被陈莹丽老师那心挂家人、情系学生、留恋讲台,为梦想打拼、为事业献身,以实际行动践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古训的“红蜡烛”精神深深感动着。下面,我来谈谈学习的深切体会。

一、不忘初心,爱岗敬业

陈莹丽老师今年26岁,花季般的年龄,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在她那年轻的心中涌动着,她用青春的琴弦弹奏着动人的音符。据她的爸爸陈玉臣介绍,“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愿望,高中毕业以后,独自填报师范院校。虽然大学毕业后当年没有考上教师岗位,但她毅然决定到乐清公立寄宿学校代课,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通过公开招聘考试,当上了正式教师,被分配到大荆镇镇安学校工作。家里人担心她在山区学校吃不了苦,可她开心得像一个得了糖的孩子。她还说,当老师是她的追求。”谢晓晓老师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眼中的同事陈莹丽老师,生活中她是热情的90后,工作中她是不放弃每一位学生的好教师。“我为我的同事陈莹丽而感到骄傲,她是90后的榜样,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我愿意向她学习,耕耘于平凡而又伟大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谢晓晓还回忆说,“我们初中只有三个班,陈莹丽老师去年一入校便担任七年级的班主任和七、九年级两个班的任课老师。她负责的是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功课。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莹丽每周二要去一次大荆镇一中请教她的指导老师,镇一中11点半下课,她要赶回来参加12点20的午自修,这50分钟去掉坐车、转车的时间,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吃上中饭,她的心里只惦记着班里的孩子。她班上有一个留守儿童,常年由老迈的爷爷和亲戚帮助照顾,平时对学习不上心,常常还有烦躁不安、爱发脾气的表现。莹丽和他家人联系的次数多到不可计算,办公室三天两头都能看到家长的身影,孩子的爷爷姑姑轮流来,电话那头莹丽还和孩子远在外地的妈妈联系。后来,莹丽还在耐心地做着工作,学生家长先受不了了,一气之下说,这孩子我们管不了,不管了。但莹丽却担忧而生气地说:“我是他的老师都没有放弃,你们怎么能放弃?”。听了陈莹丽老师的事迹报告后,深受感动和鼓舞,我要学习她不忘初心、献身理想的坚定信念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拼搏精神,并号召我县教师以陈莹丽老师为榜样努力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

二、大爱无痕,乐观坚强

大荆镇镇安学校校长金峰回忆,“四月底,我试探性地问她:身体调养得如何,什么时候可以回来上课?‘我在喝中药,感觉好多了,可以上课了。’电话里的她,说话还是那样轻快。五月初,陈莹丽老师又回到了她念念不忘的讲台。还是一样的笑脸,还是一样的阳光,只是原本消瘦的身体看起来似乎更瘦了。”金校长的讲述,将陈莹丽坚强乐观、认真负责的90后女教师形象,又展现在人们面前。“那个时候的她,癌细胞早已经扩散,但她却对我说‘感觉好多了’可以上课了。”金峰校长讲到这,哽咽地说不出话,台下不停地有人埋头抹泪。这时金校长一直为自己当时没有深入了解和关心陈老师的病情而感到自责。他虽为镇安学校失去这样一位优秀教师而感到痛苦和内疚,但也为镇安学校拥有这样一位优秀教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卢晓琪介绍,陈莹丽老师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拥有沉稳的蓝、温暖的红和隽永的绿的“三色”好老师。她虽然表情严肃,但课堂充满热情和风趣,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如她问“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6个?”,同学们总是记不住,可她那“韩(韩国)日(日本)飞(菲律宾)来(文莱)一只印尼(印度尼西亚)马(马来西亚)”的诙谐语言,让大家至今还记忆犹新;她那温暖的微笑和亲切的关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平时经常自费给同学们买奖品,总把贴心给予所有的人;一句“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要抓紧问,再不问就没有时间了”的贴心话,我们年幼的同学当时没能领会其中的一语双关,真是后悔莫及呀!卢晓琪还回忆说,那段时间,陈莹丽老师一直用手捂着肚子,脚步非常缓慢,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最后一堂课上,她难受地靠着讲台,坚持用最大的声音为学生讲完最后一张试卷……“我一直希望能成为一位教师,我多么想对陈老师说:我还想再听您上一堂课!”台上,卢晓琪边讲述边落泪。同事谢晓晓回忆,陈莹丽老师是我心中最美的“红蜡烛”。为了解决小镇信息不畅的局限,莹丽特意下班后跑到乐清城关的中学,她打听到城里的老师订什么复习资料,她就也给她的学生订什么资料。为了让孩子们形成把学习融入生活的习惯,她抓住每次偶遇学生的机会抽查背诵。孩子们就在一次次偶遇中以这种游戏的方式巩固了知识。为了帮助孩子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她制定了详细明确的奖罚制度,学生们下课后都忙着去她的办公室查看自己的积分,兑换奖品不亦乐乎。谢晓晓还回忆说,莹丽是一位热爱大自然更爱学生的姑娘,记得有一次到山上摘桔子,其他同事都喜欢摘外表好看的,可她却摘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橘子,她说摘桔子不能只看颜值,好看的橘子不见得甜。其实,这就是她对待各种个性差异学生的态度呀!听了陈莹丽老师先进事迹报告后,我的深切体会是:有一种精神感人至深,有一种大爱凝心聚力,有一种态度乐观坚强,这就是对陈莹丽老师的真实写照。陈莹丽虽然走了,但她的事迹永远印刻在三尺讲台,她的师德精神永远播种在人们心间。我将以实际行动弘扬陈莹丽老师胸怀学生、大爱无痕的师德师风和敢于担当、乐观坚强的坚毅勇气,并向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传递师德师风正能量。

三、汇聚能量,再立新功

陈莹丽老师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从教的岁月虽然短暂,可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古训和“爱岗敬业,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同时展现了人民教师崇高的思想境界,不愧是我市乃至我省普通教师的优秀代表,是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浙报集团乐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蔡甜甜说,陈莹丽来到偏远的镇安学校后,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她没有因为环境艰苦而退缩,而轻言放弃。反而在记事本里说“这里四月吃枇杷,五月吃杨梅,六月吃桃子,七月吃西瓜,十月吃桔子,简直太棒了”……一个信念坚定、执着理想、乐观豁达的女孩仿佛就在眼前。陈老师与时间赛跑的执着与坚韧,用青春践行当人民教师的唯一心愿,是她言传身教和热爱教师职业的最好诠释。陈莹丽老师虽然走了,但她爱岗敬业、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精神深深烙在我们心中。正如有句话说的好:“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时代呼唤“最美女教师”,陈莹丽的精神让她永存。乐清日报全媒体独家原创、浙江日报重磅连续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有序跟进,乐清90后最美女教师感动亿万国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是我对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真切体会,也是我的庄严承诺。在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我一定要虚心地向同行和领导请教,汲取知识的营养和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学习,让阅读、思考和研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陈莹丽老师虽然离我们远去,可她那种“不忘初心、献身理想,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胸怀学生、大爱无痕,敢于担当、乐观坚强”的精神品质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将永远驻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前进,让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振精神,汇聚能量,克难攻坚,再立新功。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0

张继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一个月前,她最早发现这场疫情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上报。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到了这位54岁的温和女医生。个头不足1.6米,话语轻柔,一双疲惫的眼睛透出和善。

7个相似病人4个来自华南海鲜

她判断“这肯定有问题”

20__年12月26日上午,医院附近小区的一对老两口因发烧、咳嗽来看病。当时两人是自己走到医院来的,拍出来的胸部CT片,却呈现出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完全不同的改变。

张继先让老两口叫来他们的儿子做检查,儿子没有任何症状,但CT一照,肺上也有那种表现了。

这一天,还来了一位华南海鲜市场的商户,一样的发烧、咳嗽,一样的肺部表现。

“一般来说,一家来看病,只会有一个病人,不会3人同时得一样的病,除非是传染病。”张继先给这些病人做了甲流、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与流感相关的检查,病人全部呈阴性,从而排除了流感。

张继先头脑中的疑团越来越大,12月27日,她把这4个人的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立即上报给江汉区疾控中心。

12月28、29日两天,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3位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这一下就有7个相似的病人了。

“这是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病,同样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有4个病人了,这肯定有问题。”张继先判断。

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只是轻重有区别。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又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并建议医院召开多部门会诊。

会诊专家一致认为不正常

立即向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12月29日下午1时,分管院长夏文广召集了呼吸科、院感办、心血管、ICU、放射、药学、临床检验、感染、医务部的10名专家。

大家对这7个病例进行了逐一讨论,影像学特殊,全身症状明显,实验室检查肌酶、肝酶都有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情况确实不正常,要引起高度重视。

追问到还有两例类似病史患者,到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去治疗,留下来的地址也是华南海鲜市场后,夏文广副院长立即决定:直接向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

6位病人当天转院金银潭

12月29日是星期日,省、市卫健委疾控处接到报告后快速反应,指示武汉市疾控中心、金银潭医院和江汉区疾控中心,来到医院,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傍晚,武汉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和ICU主任吴文娟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逐一查看了这7个病人,接走了6位病人,其中轻症3位、重症3位。那一家三口的儿子坚决不去金银潭医院,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今年1月7日病愈出院。

张继先接受采访时坚定地说,疫情越早发现越有利于控制。“我们现在感觉自己做对了!”

2月1日,记者多方求证,各方信源均证实是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最早上报疫情,并评价,给政府及早监测疫情争取了时间。

她订购了30套帆布工作服

一直用到了1月22日

在收治那一家三口住院时,张继先在呼吸科病房隔出一块与其他区域相对独立的地方,建立了有9张病床的隔离病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两家三级医院之一。那6个病人被金银潭医院接走后,张继先的呼吸科门诊又陆陆续续收治了类似的病人。到元旦时,这9张隔离病床不够用了。

从发现那一家三口起,张继先就要求所有的呼吸科医护人员戴口罩。医院给他们科室批了N95专业防护口罩,“我们只有进入那个区域才戴N95,其他区域还是一般医用口罩”。

与此同时,张继先嘱咐科室人员在网上订购了30套细帆布的白色工作服,12月31日那天,这批被她视为隔离服的工作服寄到了科室。

自购的工作服被大家穿到了医生白大褂和护士服的里面。“不管怎么说,我们多穿一层,对自己防护好一点。”

这一套厚帆布的“防护服”一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能够人传人,才完成它的使命。这一天,医院给他们配备了三级防护服。

元旦期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的门诊量开始激增,由原来一天100人左右,增加到230人左右,收的像最开始7名患者那样的病人越来越多。

张继先他们去给其他呼吸道慢性病住院病人做工作,让他们尽快出院,有的病人不愿意出院,医护人员就找各种理由劝说。

敏锐和防护意识

来自于“非典”时期的锻炼

医院处处小心,因陋就简地把防护做到可能做到的极致。从最初收治那一批病人到现在,张继先所在的科室做到了无一例医护人员感染,无病人交叉感染。

病人的病号饭要从隔离窗口送进病房

张继先说,对传染病的防护意识生根于“非典”。20__年抗击“非典”时,时年37岁的她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

“我从那个时候就有感觉了,什么叫公共事件,什么叫群体事件。”张继先说,医生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这一下来了4个华南海鲜市场的,怎么会没有问题?“这就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

病人太多 医护人员太苦

“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

原定采访张继先的时间是29日中午,记者出发时,接到医院党委书记邱海芳的电话:“您现在别来了,张继先主任在病房大哭!”

1月30日,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当面问起张继先悲伤的原因,她说:“病人太多了,我们的医护人员太苦了!”

1月26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为第三批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由医院统一安排。病人太多了,必须按轻重缓急来统筹。

北京东直门医院援汉的医护人员抵达医院,张继先忙着安排食宿以及工作岗位

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张继先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张继先大哭……张继先说,这个传染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病人涌向医院,从来没有见过。

“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竭尽了全力。

痛哭一场

她又一头扎进病房

那里是

容不得她一丝马虎的战场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1

抗击新冠肺炎,中医药的作用备受瞩目。在新冠肺炎患者治疗中,中医药疗效到底怎么样?普通人是否需要服用预防汤药?央视新闻独家连线正在武汉战“疫”一线的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来权威解答。

1月27日,年逾七旬的张伯礼赶赴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救治工作。2月12日,张伯礼率领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江夏方舱医院380例病人 无一例转为重症

记者:江夏方舱医院和其他方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是以中医诊疗为主的方舱医院,它和其他方舱医院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个医院里所有的医务人员都来自于中医医院、中医药大学,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的209位中医大夫组成,进驻江夏方舱医院。

张伯礼:江夏方舱医院里的患者都以服用中药为主,除了有统一调配的汤剂外,还会根据每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进行配方颗粒的调制。

张伯礼:除了服用中药外,患者每天会练习太极、八段锦,同时会加入针灸等中医的医疗项目。这样的治疗安排不仅有利于康复,还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愉悦精神。

记者:到目前为止,江夏方舱医院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张伯礼:第一批我们收治了超过380位病人,目前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目前,将近上百位病人核酸病毒一次转阴,个别病人两次转阴,陆续有病人将要出舱,整体效果不错。

中医以成建制方式建立定点医院 和西医成为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记者:您之前提到过治疗新冠肺炎中医药是主力军,关于这点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张伯礼:以前,中医的角色是会诊中提建议的参与者。但在这次疫情的治疗中,中医以成建制的方式建立了定点医院,从上到下拥有自主权。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中医和西医成为了并肩作战的主力军。

张伯礼:特别是对于轻症患者,通过中医的治疗是可以让患者痊愈的,我对这点是有信心的。但在重症的治疗中,西医仍是主力军,中医是辅助作用的。中医、西医是我们中国人常用的两套医学体系,各有各的长处。

张伯礼:疑似患者或轻症病人,在初步确诊时应及早用药。等到了一定阶段再用药,可能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期。普通感冒也是一样,用药越早越好,事半功倍。

记者:不同的地域用药配方会有一些调整吗?例如武汉和黑龙江,同样的清肺排毒汤内的成分会有调整吗?

张伯礼:是这样的,中医讲究因时、因地、因人。这个疫情的病因相同,所以致病因素都是一样的,临床表现也是大致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个标准的处方来治疗。但是各地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特点,并且每个人的个体特征不同,所以应该做出适当调整,这样更有利于治疗。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2

20__年,“非典”爆发,也把陈薇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当时,很多医护人员感染了肺炎,陈薇带领着团队不分昼夜地攻关。

点击播放 GIF 1.6M在先后奋战了50多天后,他们终于如愿研制出了“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这种干扰素对“非典”有抑制作用。

当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后,没有一人染上肺炎。

而在这100多天的战场上,她没有见到过一次家人。

4岁半的儿子思母心切,看到妈妈在电视上出现,忍不住隔屏亲吻。

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陈薇因此一战封神。

20__年,“汶川大地震”。

陈薇再次临危受命,担任抗震救灾防疫小组组长,在余震不断中率队入川,艰苦战“疫”两个月,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同年,北京奥运会。

她又参与“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带领队员进驻20个主要场馆,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任务,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20__年,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

而荒.唐的是,病毒初期,世卫组织和各国政府,对于埃博拉患者的呼救声视而不见,“全球性的不作为”,正是埃博拉病毒爆发的罪魁祸首。

而早在20__年,在多数国人还不知“埃博拉”为何物时,陈薇就针对这一烈性病原体展开了研究。

她敏锐的觉察出:“埃博拉离我们也许只有一个航班的距离。”

14年后新冠肺炎的全球爆发,也证明了她当年的先见之明。

也正是在她的强烈坚持下,“重组埃博拉疫苗项目”,终于获得了国家“863计划”支持。

20__年,西非大规模暴发埃博拉疫情,致死率50%~90%,并向世界国家扩散。

而此时,后知后觉的世卫组织队伍,溃败!

欧美多国援非队伍,溃败!

一时间,世界谈“埃”色变。

又是危急关头。

陈薇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征塞拉里昂!到西非一线去,把疫情挡在国门之外!

在塞拉里昂,经过多个夜以继日的攻关、多次的疫苗临床试验。

陈薇团队研发的世界首个20__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一举成功!

相关科研论文在12月23日凌晨发布在了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这也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

当地工作人员合力将陈薇托举起来,抛向空中

在塞拉利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却因为埃博拉来了”。连国家最高领导人,都要为她点赞。

三十年来,一次次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一次次在无形战场拼死搏杀,她从未畏缩不前过。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忘我地投入与奉献精神,儿子也耳濡目染。

埃博拉爆发后,她的儿子麻恩浩,是中国唯一一位在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到西非做志愿者的中国中学生。

图为20__年埃博拉疫情后,母子两人一起上台领奖

奔赴最前方的战场,做好最坏的打算,准备最充分的方案,开展最长期的奋战。

这是一名科学家的清醒,也是一名军人的坚毅。

20__年,因功勋卓著,陈薇晋少将。成为当天晋升的唯一一名女军官。

20__年,她与屠呦呦一起,被评为“20__年度中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__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__年,新冠病毒再次肆虐,女将军披甲出征。

而之后,也就有了我们开篇的故事传说。

“与毒共舞”29年,女将军,威武!

大医精诚,巾帼英雄

已经有太久了,出门时战战兢兢,想喝杯奶茶都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现在,我们终于有了盼头。病毒的问题,完全可以靠疫苗解决。

就像陈薇院士所说:“疫苗是终结新冠最有力的科技武器,这个武器如果由中国率先研制出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形象!”

在与病毒搏斗的过程中,只有疫苗才能实现真正的全民免疫。

“做好失去亲人的准备”,跟不战而降有什么区别?

曾经有人问陈薇:“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万一回不来怎么办?”

陈薇轻描淡写地答道:“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除了热爱,我想不出其他理由,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也有些同事在转业前劝她:“陈薇,你少搞些魔鬼课题研究。”

可是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等烈性微生物,在她的头脑中挥之不去。这些东西既能用于战争,也能在和平时期导致疫情,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我希望这个世界上,再也不要因为埃博拉,让更多的孩子失去童年的色彩。”

这个愿望很难,但她一直在坚持!她不仅想为中国构建生物盾牌,也想用这个盾牌守护全世界。

她就像青山一样宁静淡泊,忍四时之落寞,渡寒暑之艰难。

当危险来临时,哪怕冒着身陨的风险,也毅然抵挡奔涌而来的猛烈火焰。

不得不感慨,真正担起民族重担的,从来不是光鲜亮丽的流星,而是默默耕耘的国士。

对比某些抱怨环境待遇,在疫情期间避难外国的明星,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像陈薇院士这样为国为民的人,才够资格成为国民偶像。

“为了祖国的明天,我愿做一块普普通通的基石,铺成一条小路,让更多人走向明天”,

就是她践行一生的箴言,也是她过去、现在及未来人生的写照。

如果可以,请让更多人知道她的事迹。也许某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会用一生追随她的足迹。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3

20__年10月10日,接受采访的袁隆平望着远处的稻田,若有所思地说道,“禾下乘凉梦”会由年轻人继续。今天,这位老人永远停下了手头的研究,将攻关的重担交给了后继者。老人家虽然再也不能出现在他心爱的田间地头,但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一心为民谋温饱,深藏自身功与名”精神却会永远照耀人间,永驻我们心头。

脚踏实地研究,毫不张扬探索,袁隆平先生孜孜以求,改变了所有中国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境况,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虽已功成名就,但他仍然奋战在科研攻关一线,继续向更高目标努力着。就是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乘飞机却从来只坐普通舱,依旧穿着35元的衣服,昼夜躬耕于稻田。他曾深情说“我研究杂交水稻不是为了当院士,而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在《典籍里的中国》里,导演安排宋应星和袁隆平两位先生在水田中握手的那一幕,实为传神一笔。因为“为了老百姓有饭吃”的共同追求,这两位科学家身上都体现出了一种为民谋福,不计名利的崇高品质。

为了实现“禾下乘凉梦”,在第四期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袁老带领着团队又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五期的攻关。40多年杂交水稻科研生涯,对于袁老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漫长过程。如果硬要说杂交水稻的成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袁隆平自己的观点:“第一秘诀”就是不囿于现存结论的创新思维。“禾下乘凉梦”是梦想更是创新,不满足于现状,不停步于所得,这不仅是科学研究持续进步的动力,也是各项事业能够向前发展的条件。

袁老曾笑言自己愿意做一只太平洋上的海鸥,让杂交水稻技术越过重洋,贡献人类,为中国人赢得荣誉和尊严。是什么支撑着一位耄耋老者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奔赴南繁基地一待就是3个多月,除了“不让老百姓挨饿”的朴素为民情怀之外,还有就是他身上那种无私忘我的爱国情怀。这位经历过民族的屈辱和苦难岁月的老人最大的愿望是:“希望青年科学家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而是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努力。”“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将自身的发展和追求和国家的需要联系起来,这是许多做出过伟大贡献的人所共有的特质。忘却小我的私求,追求大我的价值,只有心系天下苍生,才能真正做到感天动地。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洞庭泛波亦哽咽,天下苍生俱失声,那位伫立在田间的瘦弱身躯虽然已经消失,但那股蕴藏在内的精神和力量,将永驻人间;身虽远去志永存,高风亮节照后人,这种精神将会永驻青史,也将激励着后来人在各自的事业中不断攻坚克难,再创新高。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4

1988年,从浙大化工系毕业的陈薇,还是一个鹅蛋脸、长发披肩,笑容稍显腼腆的少女。

1991年,清华硕士毕业后,陈薇签约了深圳一家生物公司,即将过上高薪白领的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帮导师取一份抗体,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

那里尖端的研究课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震撼了她,也吸引了她。

电影《碧海蓝天》中有句台词:“人经常会感受到内心的召唤,如果不去回应它,人就始终不能平静下来,如果去回应它,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很多心爱的人和物。”

一边是锦绣般的前程,一边是内心强烈的召唤。

在经过衡量后,她最终放弃了大公司的职位,她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参军!投身于国防大业。

同年4月,她被特招入伍。

“清华人到部队去等于是埋没了自己,入伍就意味着落伍。”

时光拨回到1991年,那时的大学生还很稀缺,更不用说清华的硕士了。

大家都劝她别犯傻,但她却“一意孤行”,前往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她也确实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两年后她和师弟在一次学术会上碰面后,她发现师弟的收入竟然是自己的上百倍。

而且,科研工作如同航海探索,如果能发现新大陆当然有极大的成就感,但更多时候是枯燥乏味的航程。

点击播放 GIF 2.1M薪酬低,前途未卜,辛酸孤苦,但她却内心坚定,毫不动摇,做好了“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她先是花4年时间成为了微生物学的博士研究生,3年后又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让人望洋兴叹!

从此她开始崭露头角,先是入选了军事医学的A类人才库。后来又晋升为研究员,享受首批军队特殊人才津贴。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5

总是盼着冬天,盼着过年,此时,冬日已至,春节也已至,新冠肺炎这位不速之客,竟不知何时,降临在我们身边。

回首往事,春节时,门庭若市,一出门便能感受到热闹的气氛,你会看的,街上热闹非凡,邻居阿姨们,聚在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还不忘聊上几句,嘘寒问暖;但是现在变了,不同于往日。街上没有了往日那般热闹,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上也没有什么人,都在躲避,这可怕的疫病。

本来在这个时节应该是处处莺歌燕舞,但却因为这可怕的疫病,人们不得不待在家中,为国家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有的是志愿者,工作人员们的负重前行。“您好,请配合我们的检查”,“您好,请您待在家中,减少外出”,“感谢您的配合”,这是他们最常说的话。

在这种时候,不见白衣天使,只有与死神抗战的医护人员们。看着那些死去的人们,死神似乎用着一种轻蔑的语气嘲笑着:“呵,人类!你们抢的过吗?你们真的以为,就凭你们这点薄弱的力量就能与死亡抗衡吗?”抢的过,一定抢的过,08年的非典,我们不也抢过了吗,如果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自信?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母亲。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我们众志成城,坚信我们一定抢的过,所有的医护人员,穿戴好防护服,整装待发,凭着一颗神圣而伟大的心,坚决与死亡斗争到底。

大年三十本该是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应该好好坐在一起,谈一谈一年的变化,吃上一顿团圆饭。但疫情当前,那些医护人员们,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碗筷,失掉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连夜奔赴武汉,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年长的父母,年幼的孩子,无一不是他们所牵挂的。但疫情当前,他们必须要放下。

疫情就像是一湾宽广的海峡,将他们与家人分开;疫情如同一座凶险的山峰,将他们分成两部分,挡在家庭与抗争前线之间,他们在山这头,而家人却在山那头;疫情如同一扇没有钥匙的门,将他们隔离在这道门门两侧。

这让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在天灾面前,我们人类如此弱小;但其实疫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一颗坚定的心,就一定能够打败它,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

相信在樱花烂漫之时,我们一定能够打败疫病,带着家人和孩子,去武汉看一看樱花。去各地游玩,去享受美好生活,那时,岁月静好;那时,月色尤其温柔 ,人间也皆是浪漫。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6

反邪教战线这是一个特殊战线,战斗在这个战线上的每一个同志,都有着不平凡、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做了哪些工作,他们付出了多少,是如何付出的,鲜为人知。屈申作为他们中的优秀代表,通过他的事迹,将这些战斗在反邪教这一特殊战线的人们的那种敢于不畏邪恶、不惧恐吓,勇于战胜一切困难;把邪教人员当亲人,“挽救一个人就是挽救一个家庭”的默默贡献的精神风貌展现给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可歌可泣!

对于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是反邪教中的一项全新的、困难之大无法想象的工作。邪教把人变成“鬼”,教育转化工作者要把“鬼”再变成人。这个过程之艰难谁都无法想象和预料。而且,每一名邪教人员因为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接受教育程度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不同,教育转化工作也得因人而异。更何况,需要教育转化的对象,大都是邪教痴迷人员。这些人都受到邪教的严重精神控制而成为了邪教的“棋子”,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行为上,都“言行一致”的听从听令于邪教教主及邪教组织的指挥、操纵。对于这些人的教育转化,需要的是“斗智”,而不是“强攻”。

屈申同志之所以能在20xx年的教育转化工作中转化了300多名痴迷邪教人员,就在于他在工作中能够因人施教、因人施策,并且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痴迷邪教人员的工作方法。

正如上所述,做邪教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把“鬼”变成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邪教人员来说是非常艰难和痛苦的。对于教育转化工作者来说,需要的不仅是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工作责任感,而且还要有对邪教人员如亲人的热情和温度,更需要极大的耐心。屈申同志就具备上述这些品德和素质。因此,他战斗在反邪教教育转化工作岗位上才会无坚不摧、战无不胜,再痴迷的邪教人员在他的教育帮助下都能从“鬼”变成人。

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大篇幅对屈申同志事迹的宣传报道,是对全国反邪教战线默默工作的同志的成绩的充分肯定,从一定程度上讲,开启了我国反邪教工作进入“新常态”——从隐蔽走向公开的新局面。而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开展反邪教工作的自信。

反邪教工作是项艰巨、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千千万万个像屈申这样的“反邪教卫士”继续为之奋斗和奉献。

屈申的事迹是平凡的,屈申的事迹又是感人的、催人奋进的。我们反邪教战线的同志们应该向屈申同志好好学习,并且向“反邪教卫士”屈申同志致敬!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7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政党不能没有标杆。榜样是合格党员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我们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中的标杆,他们都彰显着党员的力量,展示着党员的魅力,传递着党员的正能量,让我们深深地感动、折服,并受到精神的洗礼。他们富于理想,勇于创新;他们一身正气,心系群众;他们敢于担当,无私奉献;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坚守信仰,践行誓言。他们是时代的榜样,他们给我们以力量,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一个国家和民族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能披荆斩棘、攻坚克难。

因此,社会需要榜样,时代需要榜样,民族需要榜样,榜样是先进道德文化的凝聚者和传承者,是公众的精神支柱,道德规范的捍卫者,他们影响着人的思想、行动、价值取向;榜样是学习的标杆,时代的模范,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信仰,以生命践行了理想,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我们要向党员中的榜样学习,忠诚于党、敢于担当、清廉实干、真心为民;要向身边的榜样看齐,坚定信念、甘于奉献,做合格党员,让党旗在带领人民群众的征途中永放光芒。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8

张桂梅,45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0_年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全国教育总工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被省妇联、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xx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党员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学习共和国勋章钟南山事迹个人心得体悟 篇19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一—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

20_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_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_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亭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