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精选3篇)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 篇1

在没接触《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之前我就经常听我朋友说有关这门课程的东西,那时候我一直以为跟我们所学的高数、线性代数一样枯燥无味。直到真正去上了这门课程之后,我才发觉跟我一开始想的完全不一样。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精选3篇)

在《数学文化》的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方式很有趣,每个专题各有特色,在听老师的详细讲述后,我对数学文化颇有兴趣,深有感触,特别是“混沌”和“维数”这两个专题。

我觉得老师对“混沌”和“维数”这两个专题见解独到,我也能从中吮吸到一定的精华。这两个专题所涉及的内容也让我很感兴趣。

关于“混沌”,一开始对这两个字根本不了解。还误以为跟“馄饨”有一定关系,直到听了老师仔细的讲述,我才真正明白了“混沌”的含义。其实它也是数学文化中的一个方面,在非线性科学中,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是来源于运动的不稳定性。或者说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扰也具于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动在长时间以后,也会使系统彻底偏离原来的演化方向。上了关于“混沌”这个专题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典例就是天气变化,我觉得它很形象地形容了天气变化的特性,其中最著名的表述就是蝴蝶效应:南美洲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会在佛罗里达引起一场飓风。在今天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同时也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另外一个专题就是“维数”,对于这个专题我比较熟悉,因为在之前的数学课堂上便有接触关于一维、二维···甚至n维,不过在学的时候不是重点章节,数学老师也没有给我们做深入的讲解,直到上了数学文化这门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专题方便我们更系统地了解“维数”这一概念。所谓“维数”,又称维度,是数学中独立参数的数目。在物理学和哲学的领域内,指独立的时空坐标的数目。之前还不知道维数有那么多讲究,现在才真正明白每个维数所代表的含义,0维是一点,没有长度。一维是线,只有长度。二维是一个平面,是由长度和宽度(或曲线)形成面积。三维是二维加上高度形成体积面。四维分为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四维,人们说的四维经常是指关于时间的概念。准确来说,四维有两种。第一种是四维时空,指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另一种便是四维空间,只指四个维度的空间。四维运动产生了五维。虽然“维数”比较抽象,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有一些相关领域把一个常用和熟知的有限维数的'结果推广到无限维数的情形,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在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中,我受益匪浅,老师别样的讲课风格以及详细的课件内容让我对数学文化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兴致勃发,在学习了关于“混沌”和“维数”这两个专题之后,使我更加想了解更多有关数学文化的想法,对我们来说,虽然数学文化很抽象,但是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却很有影响。

我觉得,在这门课程结束之后,我依然会更深入地去了解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因为深受老师的熏染,我更渴望去了解相关知识。

总而言之,我很荣幸抢到了数学文化这门课,更荣幸的是有这样一位老师传授了很多有趣的关于数学方面又涉及实际生活的知识。辛苦了,谢谢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导!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 篇2

第一次上选修课选科目的时候我就选了“数学文化”,因为当我看到这个名字时,我觉得学到一些数学的周边知识对我的学习与生活可能还是有点用的,所以我报了名。

“数学文化”这门课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数学的知识,包括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发展等等,我们国家是一个数学大国,也是一个数学古国,早在__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有“周三经一”的思想,也就是今天人们讲的圆周率π,而西方国家到了17世纪才有这样的概念,陈景润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工作,令世界震惊。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跟数字打交道。一个人不识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识数,就很难生活了,现代科技进步,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为我们剖析“数学”这门神秘而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学,对我们来说是获益匪浅的。

听讲了几次课后,我觉得我收获蛮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数学的王国里漫游着,学习着,就像参观景点一般浏览了数学世界的奥秘,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讲了数学的历史: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第一个被抽象化的概念大概是数字,其对两个苹果及两个橘子之间有某样相同事物的认知是人类思想的一大突破。除了认知到如何去数实际物质的数量,史前的人类亦了解了如何去数抽象物质的数量,如时间—日、季节和年。算术(加减乘除)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代的石碑亦证实了当时已有几何的知识。到了16世纪,算术、初等代数、以及三角学等初等数学已大体完备。17世纪变量概念的产生使人们开始研究变化中的量与量的互相关系和图形间的互相变换。在研究经典力学的过程中,微积分的方法被发明。随着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研究数学基础而产生的集合论和数理逻辑等也开始慢慢发展。

除了数学的历史以外,老师还给我们点评了数学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三次数学危机,这三次数学危机每一次都是数学探索者们在进行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探索时产生的问题,每次出现了数学危机后,数学家们都努力地对其进行探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解决。那节课让我了解到数学的世界是时时刻刻都会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数学就是在研究把这些矛盾解决掉或者用正当的理论把矛盾解释清楚的方法。

在这门课上我还第一次真正了解了欧式几何、非欧几何等数学分支以及它们诞生的意义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等等很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并不一定就像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那样,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小于180°,也可能大

于180°,这些可能暂时对我们的用处还不大,但了解了这些东西对我们以后学好“数学”这门课程或者说研究这门科学有很大的帮助。

我很喜欢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因为在这节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由数学分形而制成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如Julia集合,一幅幅画面看得我眼花缭乱,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我都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那让我明白了原来生活中在衣服上、各种电器的屏保中的那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出自数学这门神秘的学科里,那节课真的让我们体验到了数学的神奇与壮观。

老师的讲述让我慢慢消除了心中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神秘光环,使我了解了数学,并让我看到了数学的美丽和壮观,还让我对数学——这门把一切事物抽象化的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我知道,要学好数学很难,高数的第一学期课程:集合、极限、微积分的题目让我焦头烂额,但我清楚,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了解数学、不学好数学是不行的,我会努力地去学数学这门课程,不单单是学习数学的公式定理,更要学习数学家们坚持不懈、开拓进取的精神。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 篇3

文中指出:“课程形态的数学文化是反映数学文化研究的成果,它从可操作的实践层面为数学文化教育价值奠定基础;它从哲学的层次,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数学思想观念系统,并以一定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加深对数学文化特性的了解和数学本质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验到数学文化的品味和世俗的`人情味。”怎样挖掘数学文化素材,融入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数学家与数学发明

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一些数学家相关的故事进行收集并作熟悉的了解,这样当在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与学生交流、数学课外活动时就可以信手拈来,随时插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如,在解决“如果每对兔子每月可生一对小兔,每对小兔在第二月也可以生产一对小兔,如此继续下去,且不发生死亡,问一年中共可生兔多少对”这一问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斐波那契数列的知识;在进行“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学时,可以先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讲解“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的小故事等等。总之,以数学家为线索的数学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我们可根据教材所涉及的知识介绍不同层次的相关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美学与数学文化

文化的美学观是构成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断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开普勒也说:"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对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已成为数学得以发展的重要动力。以致法国诗人诺瓦利也曾高唱:"纯数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既是科学家同时又是艺术家的数学工作者,是大地上的唯一的幸运儿。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符号是数学的一大特征。有些人见到一个个符号就犹如听到一个个美丽动听的音符;有些人见到了符号就眼花,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这与他们对符号本身的认识程度有关,所以在课堂教学,适当介绍一些数学符号的来龙去脉,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符号的深刻认识,并从中得到乐趣。比如,在立体几何课应该适当提及到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绘画,传授学生如何把立体的图形画在平面上。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要有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赏心悦目的,使追求和探索数学中的美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引导学生利用数学中的美陶冶性情,实现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三、文学与数学文化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举例来说,数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数学中的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那么文学中的对仗是什么?以王维所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来说,这里,上联对下联,其中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如“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看其余各词均如此。不难发现,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四、诗歌与数学文化

尽管诗歌与数学在我们今天看来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和解答、运算法则常常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将这些数学诗歌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中的数学美,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如著名的“李白打酒诗”: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遇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干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该诗的大意是:李白在大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遇到酒店将酒壶中的酒加倍,见到花就喝一斗酒,三次遇到酒店,三次见到花,最后喝光了壶中的酒,原来壶中有多少酒?用逆向思维知,最后遇见的一定是花。因此依次遇到的是酒店、花、酒店、花、酒店、花。设原来壶中有酒x斗,由题意可知:2【2(2x-1)】-1=0.解方程,得x=7/8

总之,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又不能仅限于数学史,还应该有一些“非数学”的内容。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课堂准备,才能将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融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