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三字经心得体会(精选11篇)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1

暑期里,我跟随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一起走进《三字经》,踏着祖先的光辉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倾听先辈艰难的创业故事,我深深沉醉在这美的享受之中,身心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颇多。

三字经心得体会(精选11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她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她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她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她有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她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她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从高情操;她有律己宽仁、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她有诚实可信、质朴守法的生活信条;她有自尊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高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抢救外国落水儿童的,临危不惧舍身拦惊马的刘英俊,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必要守则。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信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我们是炎黄子孙,让我们一起继承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吧!让她光照千秋,万代流传。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2

《三字经》在我国当是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蒙学教材。《三字经》的主要从六各方面说明了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了我国历史、日常生活、经典名著等的基本常识。全篇分成六个部分:一、教育的重要性;二、学习的重要性;三、学习的内容;四、介绍古代经典著作;五、介绍中国历史沿革;六、劝学内容。下面我将分别阐述对这六个方面的感受和体会。

《三字经》开篇便说明了教育对一个人未来的影响之大。教育不仅是老师的责任,父母的责任,更是与环境的因素密不可分,学生的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的人生取向,可见教育是我们人生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教育就必须学习,针对个人来说,所获得的长进并不是看老师教授了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因此在个人的角度上看,学习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学习能快速提高人的心智,人生即为心灵修行的道场,学习就是这样的修行过程。作为学生,就是应该在不断地学习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对于一般的学生们,学习常常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因为学习也是一种劳动,并且相对于简单的体力劳动来说,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人们天生的懒惰会把这种劳动变成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智不能得到锻炼,那么,他就不是社会的人,而仅是自然的人,这样的人是不能融入社会的,更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学习已经成为一个人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作为学生不仅要学习,更要勤奋、刻苦、认真地学习,不断提高心智,这样就能搭上人生成功的列车快速前进。

《三字经》的第四、五部分介绍了学习的内容和中国历史。学习的内容很丰富,但首先应当是学习做人,其次才是对知识的学习。中国自古以来有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教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谦虚谨慎、孝顺父母、勤奋刻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等。《三字经》在第二部分的知识内容上做了很多的阐述。有三才、三光、四时、四方、五行、十干、十二支、四渎、五岳等等,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必知的一些常识,我也学到了不少知识。

最后一部分回到学习的话题,阐述了劝学的内容,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应该心静如水地,刻苦勤奋地,认真扎实地学习知识,宁静以致远。这样才能更好的成长进步。在学生时代如果能练就一种高效率、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本领,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更加顺利的前行。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3

《道德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读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吸取新鲜营养,但同样也不能放弃对传世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读高中的时候,我曾经粗略的读过老子的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慢慢的体会多了一些。

在我看来,《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东方智慧的哲学著作,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同样也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实,我们很多常说的典故和词语就来源于《道德经》,如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无形等等。当然,虽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读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讲一下我读后的一点心得:柔弱胜刚强。

万事皆有“道”,如为官之道、从商之道,还有现在流行的养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国家、管理企业、小到为人处世和个人生活,都离不开“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的道理——就是说事物产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养它,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势去发展它。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就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柔弱胜刚强。

柔弱与刚强是一对矛盾体,那么柔弱是如何战胜刚强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韬光养晦、忍辱负重,需要年复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东西,但是它却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其实,正是因为柔弱,它才蕴含着无穷的潜力,才能够永远充满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风暴雨中随风飘摇,却永远不会折断,而高大强壮的树木,却很容易被大风摧折。

历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刘邦因为有柔弱的性格,处处小心谨慎,每次大难临头都化险为夷,项羽虽然骁勇善战,可惜他狂妄自大,到头来却身败名裂,乌江自刎。还有勾践“卧薪尝胆”、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弓满易折,人强易亡,柔弱胜刚强。试想,假若当年越王勾践不忍辱负重,意气用事,何来日后东山再起,报仇称霸?同样,要是韩信不受跨下之辱,冲动之下拔剑杀人,后来的结果恐怕是以身偿命,默然消失,就没有以后叱咤风云,击败霸王项羽流芳百世的将军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顽强的。在抗日战争中,当时弱小的中国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在现在和平时代,我们国家一直坚持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实际上就是不逞强,以低调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的处理,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而美国凭借他的霸主地位,到处惹是生非,国际声誉每况愈下。

柔弱,并不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它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是一种谦虚谨慎、低调务实的态度,是一种虚怀若谷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世而言,柔弱是一种自我修养,它教我们要学会不自满、不逞强,要学会韬光养晦、宁静致远,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就消极懈怠、丧失信心。对于为官从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调谨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锋芒毕露,否则弓满易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适当的示弱,才能够以退为进,成为最后的赢家。

柔弱胜刚强,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哲理,仔细品读《道德经》,你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时空,直达我们的心灵。收起你的锋芒,保存你的实力,卧薪尝胆,以柔克刚,在合适的时候主动作为,必将成就一份伟大的事业。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4

暑期里,我跟随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一起走进《三字经》,踏着祖先的光辉足迹;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倾听先辈艰难的创业故事,我深深沉醉在这美的享受之中,身心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颇多。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的内涵丰富而深刻,她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爱国精神;她有“默默奉献,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她有“力克万难,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她有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道德规范;她有“立志勤学、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她有“见利思义、助人为乐”的从高情操;她有“律己宽仁、惩恶扬善”的处世准则;她有“诚实可信、质朴守法”的生活信条;她有“自尊互敬、和睦相处”的礼仪风范……

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有尊老爱幼的传统。古代儒家把“齐家作为“治国”的前提条件。《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国。”《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如果真正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那么必然会以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百年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国人崇高的家庭伦理准则,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现代社会,家庭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仍然是人们应该信守的道义。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义不辱节的苏武,宁死不屈的颜真卿,“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舍身抢救朝鲜落水儿童的,临危不惧舍身拦惊马的刘英俊,勇斗歹徒的徐洪刚……他们把正义、信念、人格、操守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诚信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市场经济必要守则。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诚实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之基。人无诚信难以自立,企业无诚信难以生存,政府无诚信不能取信于民,国家无诚信难以发展。

我们是炎黄子孙,让我们一起继承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吧!让她光照千秋,万代流传。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5

最近,我很荣幸拜读了影响华夏五千多年文明史诗的神圣着作——《孝经》,它恰若无声的细雨,潺潺流入我的心田,缓缓润泽了我的人格;又如用今世的水泡了一杯前世的茶,透明清澈的水中,沸腾的是前世的孝行,沉淀的是今世的孝思,氤氲的水汽是一条绳,牢牢的拴住你我的情缘,弥漫的茶香是亲情的惠泽,默默的陶冶着典雅的文明底蕴。

当我读的“事亲者,居上下骄,为下不乱,为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告诉我们侍奉父母,即使身居高位,也不骄傲自大;身为别人的下属,也不为非作乱;身为普通的百姓,也不与别人争斗。身居高位却骄傲自大,最终会招致灭顶之灾;为人下属却犯上作乱,最终会遭受酷刑的惩罚;身为普通百姓却总与人争斗不休,最终会动刀动枪,互相残杀。如果居高位而骄、做下属而乱、处卑微而争这三种违背常理的不良行为不能去除,就算每天用牛、羊、猪三牲做成的美味佳肴孝敬父母,也不能让父母安心享用,也不算尽孝道啊!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有一缕最温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送给我亲爱的父母。曾记得,着名作家毕淑敏告诉我们:“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我们更应该牢牢的铭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育恩。父子原是骨肉亲,爹娘不敬敬何人?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自费心。

我们应该读懂孝经,并把他记下来。而不是简单单的浏览一遍就算了。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6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

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

他死后很不服气于是去问上帝,上帝帮他一查原来他能活到102岁,那是什么原因呢?原来他平时的时候不注意调养自己,饭不好好吃,觉不好好睡,很容易生病,所以到了晚年就没有长寿,但如果他从小就保养自己的话,那他就能活过百岁。其实自己能活多久的寿命,关键看你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好的习惯和乐观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还要注意四季气候的变化对自己的影响。

希望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发脾气,善待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长寿!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到《琐记》,当我读鲁迅在朝花夕拾写的每个章节、文字每每都会感觉到他对儿时的怀念与向往。而他本人声称,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

但我认为他在这本书中所有回忆的事物,最不可不提的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阿长。鲁迅小时候是长妈妈一直领着他,在这期间长妈妈也教了他许多道理,比如:人死了,不能说死掉了;新年第一天醒来时,要说:“恭喜恭喜!”这样才能一年到头到顺利。

而长妈妈有时也会让小鲁迅不开心,例如:夏天睡觉的时候,长妈妈总是睡成一个“大”字型,挤得小鲁迅都不能翻身。当小鲁迅跟他妈妈诉苦时,他妈妈也问过长妈妈,但她没出声。这之后,长妈妈一如既往地还是原来的睡相;一天晚上小鲁迅醒来时,他发现长妈妈的一条胳膊还搁在他的脖子上。

而让小鲁迅感到最意外与惊喜的时候,莫过于那本小鲁迅最想要的《山海经》了,当长妈妈告假以后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并且帮小鲁迅买了那本《山海经》。据鲁迅本人所说,这山海经是他最初得到的书,也是他最宝贵的书。

长妈妈在鲁迅的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人总有生死离别,长妈妈在鲁迅18岁的时候,告别人世,然而鲁迅在结尾处写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以此来显现出他对长妈妈的尊敬和感激。

长妈妈这样一个艺术典型形象,揭示了封建社会比较黑暗、腐朽的事实。而她所留下来的那种朴实,善良而又迷信、唠叨的性格,成为那个时候的劳动妇女的经典形象。也同时让我们去用心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是—篇纪实性的文章。文章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现了长妈妈的性格特点。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8

自从三年前接触到孝经后,就一直都喜欢听孝经,也潜移默化的在生活中受了许多孝经的影响。最近又受邀要去带国学夏令营,首先就想到要给孩子们学习了解孝经,故今天也做了一些作业,选编了一些相关资料信息如下,一起来学习了解。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力集中地论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生长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对实行“孝”的要求和要领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划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怙恃,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怙恃”,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品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凭据差异人的身份差异划定了行“孝”的差异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黎民,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医生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怙恃”。《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集中地分析了儒家的伦理思想。认为以孝为中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认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首次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生长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要领也作了系统而繁琐的划定。以显怙恃”,是孝之终。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凭据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历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卿医生之“孝”则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医生之“孝”要求一切按先王之道而行,“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是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应“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怙恃”。

《孝经》还把道德规范与执法联系起来,提出要借用国家执法的权威维护道德秩序。

《孝经》在恒久以来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未来”的经典,对流传和维护社会伦理起了很大作用。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9

“孝”字——老与子的结合,老在上,子在下,字其本身就体现了华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即是:晚辈孝敬长辈。《孝经》是我国国学著作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为人们讲述亲情间的孝道,更为那些为民、为商、为官的人树立了德行的标杆。

孝之父母。从小时候有记忆开始,我们就听长辈讲过孝道的故事,例如:远古帝王舜的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的亲尝汤药,董永的卖身葬父等等,也许那时候是懵懂,但时至今日,作为青年人我们对这些故事的感触会颇多,我们理解的孝之父母就是供养父母,给予父母最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至少不要让父母跟着我们受冻挨饿。反过来讲,我们80后的青年一代,又有几个能脱离父母的帮助,他们为我们攒钱买车,买房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现在的我们虽做不到物质保障,但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提供精神保障,也许仅仅是倒一杯温水的小动作,也许是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也许是放假时回家陪他们唠唠家常,也许是陪他们逛逛街,也许……,这些貌似不起眼儿的小事儿,会为他们带去欢乐,这何尝不是一种孝?但现实中真正能做到了青年人少之又少,我们总以各种理由搪塞他们,总用工作当做自身的挡箭牌,去逃避,去回避。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拒绝与他们接触的机会,更不要说我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物质条件,就没脸见父母,他们需要的往往是精神支柱大于物质基础。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只有孝之父母的人,才有资格去谈为民、为商、为官的孝。否则,无论是哪行哪业的人,孝对于他们来讲都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而言。

孝之国家,其实就是一种德行。我觉得孝之国家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优势最大化。作为青年一代的排水人,应如孝经主张的那样 即: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所谓立身行道,我的理解则是在工作中应该保持平常心,戒骄戒躁,虚心像前辈学习,对长辈要用尊称,敢于奉献,改掉80后原有的惰性,勿因学会知识而好高骛远,勿因懂得比他人多而沾沾自喜,勿因他人升职而嫉妒,勿因受到批评而怀恨在心,我认为这是孝之国家的德,行究其根源就是付之行动,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的工作,行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德与行,如同排水人孝之“支柱”,互为依托,缺一不可。相比而言,行不够,可以补;德不行,很难补。我们青年一代的排水人在“行”上,可以勤能补拙,而在“德”上, 我们不应该蛮干,应科学统筹,即有德才有行。通过对《孝经》的学习,我们应该在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上有一个全新认识,切实弄清自身的欠缺,防止因自身的把握不当而致使在工作中失全、失真、失误,从而进一步加强排水人对工作中出现问题时的准确判断,运筹帷幄,为排水事业的明天添砖加瓦。

孝之父母,孝之国家。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接触的链条,一旦断裂,就无法连接,最可贵的是,孝是人们的责任和根基。”无论你身在何处,国学无国界,应多多研读《孝经》这样的著作,修身养性,提升自身素养,为后人树立榜样,代代相传。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10

《孝经》乃孔子与曾子的问答之词,百善孝为先,《孝经》的通篇理论便是孝道,但是这个“孝”并不只是对父母的奉养,而有更深刻的含义。

在《孝经》中,孔子认为,对国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光宗耀祖的,才是大孝在书中,孔子描述了不同等级的人应该向父母履行的各种不同的孝道,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观念,然而,孔子说的孝并不是对父母的一味顺从,而是当父母行为不正时,勇于提出,这与后来封建社会的愚孝是不同的。

《孝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在《孝经》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比有先也,言有兄也。”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子不但不以自己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以自己为先还要先其兄。对待兄弟们都以理对待。这也就是孔子的理论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吧。《孝经》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其宗法等级关系和道德秩序,它还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主张“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学校为我们推荐《孝经》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多一些理解,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才后悔。其实,父母比想象中要更加爱你,只是方式会有些特殊,我们都要理解父母,记住一个字—孝!

三字经心得体会 篇11

《道德经》,是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的老聃所作。老子的言说代表了他对当时政治的反对,和传统政治社会制度的反对。

《老子》的文体,不像是《论语》那样的语录集,也不像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是由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组成。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各章的先后顺序也不能准确地确定。《老子》中的语言没有太多的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需要反复的体会。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老子》又称为《道德经》,是因为由“道”、“德”两部分的论述组成的。道的部分是老子关于道的论述。德的部分是老子关于仁义、礼信的论述。

一、老子对道、德的理解。

1、老子把天地万物之生的总原理称为“道”,而且老子认为道的作用,是没有意志的,是自然如此的。万物之所以成为万物的原因就在于道。《老子》第一章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老子对“道”的一个总的理解。

在老子看来,“道”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恍恍惚惚的东西。道,无形无状,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始”,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并且在本质上道是不可界定和不可言说的,不能以任何对象来限定它,我们也很难将其特性用语言表达出来。而老子对“道”的称谓也有很多,包括“无”、“朴”、“一”等。道是一种无限的、无终止的状态,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源泉。“道”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在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过程中。“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相互转化。

在“有”、“无”这两个概念上,老子认为无是对于具体事务的有而言的,所以无并不是零或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老子对于道“无”的外表的形容。

2、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的总原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而言的,而“德”为具体事物生的原理。

在老子看来,德是道寓于具体事物的表现,也就是说德是物体从道那里得到,而可以成为事物的原理。“道生之,德畜之”,这句是老子对于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在老子看来,物体的具体表现是“形”,而物体之所以可以成为物体本身,是道德两者作用的结果,也是自然作用的结果。

二、老子宇宙事物的变化的看法。

老子认为,事物的变化规律可以用“常”。“常”具有普遍永久的意思,所以“道”也可以称为“常道”。而从常道内除的“德”,可以称为“常德”。而称道为“无”,就又可以称“常无”;称道为“有”,又可以称为“常有”。老子认为“知常为明”,知道明白“常”的人,依常来规范日常的行为,不轻易为自己谋私利,就可以称为公了。“知常”指的是依之而行,则又可以称之为“袭明”,或“习常”。而如果我们不知道宇宙间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违背规律,任意而为,是不利于事物的正常发展。

而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即当一个事物的发展如果达到了极点,则必然会向事物的相反方向发展。老子称为“反”或“复”。所以老子才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样的论述。

三、老子在为人处事的做法上的观点。

因为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然会向其反面发展变化。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然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强人的哲学,他教导强者要收敛光芒,以弱居之。这是老子正反两面会互相转换的理论的运用。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

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强”。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老子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积累,要用加法,步步肯定;而把握或悟“道”,则要用减法,步步否定。老子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也就是说,面对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之内在本质。

四、老子对仁义、礼的见解。

不同于儒家学派的观点。《老子》十八章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大“道”被废弃之后,才有所谓“仁义”。出现了聪明智慧,才有严重的虚伪。家庭陷于纠纷,才有所谓孝慈。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忠臣。《老子》三十八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但不是说老子视就反礼,因为礼有形式与内容两个层次,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即反对形式复杂的礼仪条规。

在老子看来,我们所讲的仁义和伦常,都是因为“道”丧失的结果。而且只有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和家庭不和的时代,仁义礼法才会成为社会的需要。所以老子认为应该废止文明和仁义,从小康社会回到“大道之行也”的“公天下”时代,即没有邪-恶,不需要道德规范制约人们行为的,真正充满道德、仁义、孝慈、信义的小国寡民时代。小国寡民的社会是老子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五、老子的政治及社会哲学

《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来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生态度,《老子》也主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重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

因为物极必反的规律,所以在社会政治制度上,如果太过于强调某一反面,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张的政治哲学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无为”。即注重于取消一切导致混乱的源泉。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在老子看来,“无为”是圣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则。老子提倡“无为”,其形上依据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现实政治理由是“我无为而民自化”、“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是针对有为而发的。老子认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无为”也指感物而动,遇事而为,事先没有设想要做什么事。

老子的“无为”,由于是针对“有为”而提出来的,因此容易被人理解成“无所作为”、“不为”,将无为视作政治上的无所作为、放任自流,这是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无为。“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行为方式,其基本特征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己如此的状态。“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袭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认和肯定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普遍愿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希望帝王顺应民心、不要刚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论述。当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太过因顺自发的行为没有很好的规范管理,社会也会变得很混乱,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对“道”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在为人处世方面,“不盈”、“不争”的思想,对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缓解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