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

20xx年x月x日,区师训中心的领导和老师组织我们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人选(小学语文班)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在市x街小学一同观摩了两节二年级的写话课,课后师训中心的田老师和我们交流了《读万卷书—习作自阅读始》,以及彭老师对二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剖析——主题为《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的交流。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在培训会上,为我们献课的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女教师:一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堂看图写话课——《观猴子》,另一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堂不一样的写话课——《学写日记》。

在《观猴子》这节课上,老师做足了功夫。首先,老师展现给孩子们的就是一幅《猴子戏耍》图,图上还有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孩子。接着,献课老师一步一步的启发学生,例: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些猴子都在干些什么呢?(生抓住个别猴子的动作进行口述,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有误的地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所看到的猴子在假山上面所做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你们想一想,那些假山后面的猴子又在干嘛呢?(师在这儿就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最后,经过老师的启发以及学生的交流,得出排比句式(小猴子的样子真有趣,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时,老师再要求学生流利的把刚才的说的内容以固定的句式说一说,这样一来又训练了孩子们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两位献课老师贯穿始终的都是不吝啬表扬和鼓励,并且给孩子在同学们面前展现自己成就的机会(老师要求同学们来评一评、议一议拿上展示台的作品),这又教给了孩子们鉴赏作文的能力。但在这个环节中,《看图写话》的老师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读学生拿到展示台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本人读,而不采用全班齐读的方式。教学写日记的那位老师利用展示台时就做得比较恰当。

田老师和我们交流的《读万卷书—习作自阅读始》,使我深受感动。田老师的做法,我想不只是适合老师,同样也适合每一位家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紧密家校联系,一同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2

上周五,区教研活动在景明佳园小学举行,教研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听了张恩宁老师的“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五年级),胡冰老师的“三位数减法”(二年级)。

在教研中,每个学校的发言老师都对这两节课给与了很好的评价。特别是张恩宁老师的课,将国标本四年级中“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融入五年级教材中,首先通过学校的班级数、教师数、电话号码等一些数据,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接着出示集体舞照片,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每2人一组没有多余,你们可能选多少人?”学生说出28人,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出28“能被2整除”,教师问:“还可以怎么说?”根据学生的举例,让学生观察发现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再出示1-50个数,圈出2的倍数,验证猜测是否准确。(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法与上同)。

从教师整节课来说,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比较深,教学过程的实施精炼、重难点突出,板书设计有新意,教学基本功扎实。

听完教师的评课和教师本人的说课,发现有疑惑:教师曾在实验小学试上,对28能被2整除,还可以怎样说?学生说出很多种:“28是2的倍数”、“28有约数2”、“2能整除28”等,在他自己班上时,学生却没有说出来。教师解释说有好几天没上数学课了。我有个小小的想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张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在实验小学上得非常成功,在自己班级是否能如此,应该也清楚。如果借班上课,所用的班级不了解,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在前面稍稍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让那个亮点得以展现?

教给学生研究学习的方法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案例评析

开展研究性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方式对我们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第一步:研究性学习的准备 ①知识准备。师:能被2整除的数还可以怎样表述?怎样检验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生: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2的倍数,也可以说一个数里含有约数2。生: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只要将它除以2就知道了。 ②心理准备。创设情境,激起研究欲望。师:请每个同学随意写几个数,自己先检验一下能否被2整除,等会儿老师可以快速判断你报的数能否被2整除。生(报数): 367。师:不能。生: 68438。师:能。 …… (学生很惊奇)。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吧!

第二步:研究性学习过程 ①准备研究数据。 师:要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应准备怎样的数据?生:都是2的倍数。生:研究数据最好要多一些,才有说服力。生:排列应该有顺序,这样就比较容易观察。师:现在我们综合大家的意见,每人写出一组2的倍数作为研究数据吧。 ②先个体观察,后小组交流。 ③小组汇报研究发现。 生:我们发现它们的个位都是双数。生:我们认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看个位,因为个位的数字是循环出现的。生:我们发现能被2整除的数的个位是0、2、4、6、8。生:我们每两个数据都相差2。 …… 师:你们把自己的发现总结一下吧! ④自主验证,集体小结。 师:任何研究发现都要经过验证,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请各小组检验自己的成果。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请派出代表介绍自己的检验方法和过程。(小组活动。代表介绍。共同小结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⑤研究成果运用。 师:我们终于揭开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神秘面纱,现在就请大家互相出题,尽展神奇风采,快速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吧!(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快速地判断着对方出的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步:自主深入研究。 师:我们研究出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你还想研究什么?生:我想研究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生:我想研究能被7整除数的特征。生:我想研究能被4整除数的特征 …… 师:我提议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再研究一下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好吗?(各小组自主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要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革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证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活动的开放性。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封闭性而言的。它集中体现在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开放性以及活动结果或活动产品的开放性等。利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研究意识,教给研究方法,让课堂充满“我发现了---”的惊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无声的教材转化为“我发现的方法”“我发现的规律”“我验证的……”。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失败和成功的。最终让他们享受研究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知识,要勇于质疑,敢于挑战。

总之,只有投身于各种研究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展。人在研究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主体性,让学生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3

今天早上我们有幸去了神木第五小学参加了神木城区小学有效教学联片教研活动,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听后我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接下来我把自己听课后的体会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吃透”教材,还充分地了解学生。她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

2.教学过程精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

3.学生自主学习

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常培玲老师的五年级语文课,整堂课轻松、自然。他那富有亲和力的声音,那亲切而温柔的姿态,就连每个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心情舒畅。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以师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点是让课堂成为平等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放权给孩子,同时给孩子热情的鼓励。常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偶尔回答不完整时他给于鼓励,孩子答对时就给慷慨奖励,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我觉得孩子们能在这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应该是种享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精美的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

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用到了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真真实实地辅助了整节课的教学。

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4

10月16日(星期五),作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评委,连续听了6节课,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P28—30的“优化计算机”,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来看,6位老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明确、具体、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设计合理的学习实践任务,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合理的学习资源。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展示了青年教师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

但是,纵观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展现出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气质和特点。小计6节课的亮点如下,以为借鉴,不到之处,敬请批评。

缪洁老师通过学生抢答的方式,既复习了上节课教学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过渡到新课讲授环节。其中学生参与“看配置、猜价格”的积极性很高,对抢答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名称和功能也很感兴趣。整个教学环节清楚、流畅,一气呵成,体现了缪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屠琍老师以王老伯买计算机、用计算机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操作系统有什么用啊?我该装什么操作系统呢?怎么安装摄像头和QQ软件呢?如何删除一些不需要的应用软件呢?等等。体现了屠老师极为独到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整节课的最大亮点。

高金东老师从为老Jack选购计算机引入课题(注:LENOVOE家悦3585和LENOVOE家悦3589,硬件配置相同,仅操作系统不同,分别为Dos和Windows Vista,价格分别为4000元和5000元),问学生希望给老Jack选择哪一款计算机,并说出理由。这种引入方式能让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价值,也很有新意。高老师用一个MP3播放器的安装,让学生认识了安装驱动程序和安装应用软件的过程。同时,高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都能不紧不慢,化险为夷。同时,6位老师中,只有高老师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设置系统由CD-ROM启动”的,体现了他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王静老师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很有新意。但是,后来又从科技节比赛项目引入“奇奕画笔”的安装,整个环节用时较多,似乎不值得。若直接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已够精彩。王老师的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王老师事先已将“奇奕画笔”应用程序发到学生机上,但学生却搜不到(事实上,“奇奕画笔”应用程序的文件名为,用“奇奕画笔”作为关键字当然搜不到。估计王老师事先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此时她却用信息的真伪性作以解释,实乃机智。

潘小花老师开门见山,直接交待学习任务,引入课题,中规中矩。整个教学环节,潘老师设计了5个紧密联系的实践学习环节,学习任务清晰、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值得称道的是潘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以表格的方式总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

谢芸芸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点,通过让学生体验摄像头的安装,并在课堂上拍了一张照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大头贴制作软件的安装和卸载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在制作大头贴的过程中,学生用刚拍的照片素材亲手制作了大头贴,充分参与了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激励

但是,作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的候选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许对每一名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候选人来说,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与进步。问题罗列如下:

1.对课堂教学的氛围把握不够。在两节教坛新秀的课上,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两位老师都没有采取更加机智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理。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与教学能手候选人之间尚有差距。

2.对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不够。一位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花去了较多的时间,使得新课学习环节显得有些匆忙,且有些杂乱。两位老师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早早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剩余的几分钟时间里,学生无明确的学习任务。这里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能力,设计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机智,如: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进行更深层次的课堂小结和学习评价等。

3.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二是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过程后,还安排了一些时间让学生操作该应用软件,似乎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了。显然有些老师对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把握,须知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5

本学期学校为了总体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教师都参加了全国继教网的网络听课学习,听了四十多节课感觉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本次特别听了 老师好讲的一课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出示几个图像让学生看图找信息,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先让学生估算,再学生估算,再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学生上台扮演整个环节衔接得很好。

我听完课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很多资料,并且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的课件资源,采用板书课件互变换,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作用,又节省了时间, 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者思维缜密峄知识系统可谓了然了胸,因此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知识点不论从纵向看还是从横向看都考虑得相当周全、细致,处处体现了新课程所创导的基本理念思想。

通过听这些教学能力的课我也发现了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以后再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精心设计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因此,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尤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都有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 教学过程要精致

在讲课时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要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恰到好处、板书也应充分体现知识的结构体系,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要得当,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其他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6

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是我们工作方向的指南,是保险文化的核心,是行业群体判断是非的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理念将解决我们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问题,帮助我们理清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充分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和落实执行,将是我们企业和个人发展成败的关键工作之一。

通过学习,我发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我们国华人寿的企业文化是共通共融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现在,我对核心价值理念“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体分享如下:

一、“守信用”

所谓诚信乃立业之本,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我们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企业无信则难长久经营维持下去,保险是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企业承担的保险责任远远高于其所收取的保费,我们并非通过有形的物质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是以保险承诺和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保障的需求,这一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比其他产品销售更需要诚信。

二、“担风险”

这是保险的本质属性,“在稳步健全的经营管理方针下,从企业的人员产品等方面充分运用风险管理”,在工作中发挥标准化的功能,用标准对经营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合理约束和协调,实现现代化管理,企业“不创新,即死亡”,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要及时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市场的挑战,同时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地抄袭模仿,要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更好地履行企业的责任。

三、“重服务”

是保险价值的实现途径。保险是无形产品,服务是基本手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对建立和保持积极、持久和紧密有力的保险客户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优质服务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维系并培养忠诚保险客户、实现客户价值与保险公司价值的共同增长为长远的目标,最终传达保险的关爱,体现保险价值。

四、“合规范”

是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并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只有遵循知法守法、合规经营的道德风尚,才会拥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行业、企业、我们自身才能得到更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认识到,核心价值理念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习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建设是一个艰巨且长久的工程,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保险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去实践和总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把理念变成实际行动,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努力奋斗。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7

11月11日,我荣幸参加了在兴隆幼儿园举行的扬中市幼儿园优质随堂课展示活动,对于老师来说听课是获得教学经验的一种更好的方法,通过听课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帮助。本次活动中我主要听了两节美术活动。

第一节课是小班美术活动《吹泡泡》,活动开始老师通过吹泡泡的游戏带幼儿感知了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接着通过范画加深幼儿对泡泡特征的印象;通过空手画让幼儿熟悉画泡泡的方法;通过操作再现泡泡的特征,孩子们在老师的有序引导下,轻松、愉快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了泡泡的多样性:一串串;一个连一个;单个的……在整个活动中,有一个环节令我深思着,开始老师通过吹泡泡的玩具吹出了不同大小的泡泡,老师要求孩子们观察吹出的泡泡是什么颜色,我觉得那泡沫水吹出的泡泡应该是五颜六色的而单个的说某一种颜色,是不是有点误导了孩子的视觉。

第二节课是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的烟花》,她的取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生动形象的PPT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活动过程层层递进,让孩子从视觉上感知了烟花的线条和色彩变化,然后让孩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最后合作完成烟花的创作,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听了这节课也有我思索的地方,美术教育,除了给幼儿美的感知,技术支持上也很重要,教师在分析烟花不同形状的时候,虽然展示了线条图,让孩子通过简单的线条了解特征,但作画点没有示范,导致孩子拿到纸不知道如何着手画,所以我觉得教师的示范很重要,只有在幼儿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通过手中的画笔去发挥想象,这也是我以后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反思的过程,因为美术活动示范度上把握很重要,示范过多限制幼儿创造能力,示范过少幼儿无法掌握基本技能。

通过这次的学习,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里要不断去学习、去观摩、去实践,这样才能帮助我更好地完成以后的教学工作。情况下,我开始了家访工作。初次家访我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父母关系恶劣,他的母亲一人在家,他的父亲在外打工从不照顾家,母亲一人靠打临工挣钱,生活比较困难。家庭不幸,造成学生心理很大的压力和痛苦,他不能享受到一个正常家庭的温暖。他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不能全怪他,家人和老师是有责任的。从此以后我更加主动的关心他,加强了对他的工作。以后的次次家访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发现他身上存在一般同学不具有的优点,能吃苦,生活自理能力强,重感情。有一次家访,我同他谈心,肯定了他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他存在的不足,并给他提出了希望。当离开他家时,他妈妈讲了这样一句话:“你看莫老师对你多好!”这时,我看见他眼里含满了泪水。我猛然间感到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接近了很多。这次家访后,他更加愿意接受我对他的教育,从此在他身上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关心班集体。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他每天早晨最先来到教室,开门开窗,打扫卫生,使师生都很感动,老师都说他变了。因此,班主任应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情需求,不失时机地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情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地情感素质。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8

新学期开始后,我校按计划展开了每人一节常态课的听评课活动。在教导主任的带领下,所有老师都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将听课活动总结如下:

1、教师严谨的态度。通过听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着变化,体现了教师严谨的工作和教学态度。对于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教师们在课下是比较下功夫的,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一步步深入的学习。教师严谨的态度还表现在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到位,授课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在最后的小结中都能回扣目标。练习具有针对性。

2、师生关系的转变。课堂上师生关系向着平等、民主的方向转变。教师与学生配合比较默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注意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运用赏识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学习。教师还注意采用商量的语言与进行交流,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语:“我有一个疑惑,同学们能帮我解决吗?”于是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感觉就像是向学生求救,课堂氛围很融洽。语言朴实、语气平等,学生参与率也比较高。

3、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语文的基础。这是我们语文教学传统的优势,决不能放弃。语文课程改革只能加强基础,然后追求创新。决不能放弃我们好的传统,片面追求“创新”。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语文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文基础学习。例如识字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使得识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体现了基础,又体现了创新。阅读教学注意了一定量地读的训练,比较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听话和说话训练,注意让学生掌握方法。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没有出现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现象,注重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4、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多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或利用多媒体。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提出问题,共同探究,然后解决问题。在探究学习中动口、动手、动脑,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今后我将通过这条捷径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来帮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9

本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我校的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期间聆听了十几位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老师们广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思维的碰撞,心灵的沟通,智慧的启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从每个老师身上都学到了受益匪浅的东西。满洪贞老师上课总是面带微笑;李俊萍老师认真负责、组织课堂有条不紊;杨静、孟海霞两位老师课堂活力四射;张隽老师的学生听话守纪律,课堂氛围非常好;吴士英老师语态兢兢业业、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李宝亮老师解读文本总有独到之处;王耐东主任深入挖掘教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

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是呀,回顾我们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体现工具特点的是结构、语言及技巧,体现人文特点的是内容,主旨。有的文章语言隽永,有的文章内容深邃,前者可侧重于工具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后者可侧重于人文性,谈谈内涵的丰富。

二、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咏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所有这些唯读为重。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其次,教师要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要长文短教,抓住重点段落,找准生发感受的语言点,这需要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抓住这个语言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验情感,实现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牢记课标的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教师必须还原语文的本来面目,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重新走上朴实、扎实、真实的轨道上,在继承传统时,也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0

1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下站小学的评估课听课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一、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就应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是但只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王翠琼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在学习“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时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透过读句子找出关键词,由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进而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二、尊重学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种新理念,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王翠琼老师充分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体会,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验,来领悟x的`资料与中心思想。

三、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王翠琼老师在课堂上能运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非常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如:“你真会读课文,”、“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

通过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忙。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1

非常感谢科组给我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对于语文教学,我是一个新手,新手上路,还望大家多多关照。

语文教学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应该看以什么为标准。

若以听课老师有东西可听可看,那肯定要求“互动”“层层设问”,从教师的“巧问”到学生的“妙答”,能引向高潮的便是好课!

若以学生听得有趣为标准,风花雪月武打言情迎合学生趣味,也无可厚非,因为往往是学生说了算。

若以中考应试分数为标准,任何先进高明的理论都无济于事,任何花哨的教学都只能昙花一现。能考出高分就是好样的,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很显然,我们不谈学生成绩是不行的,我们今天就谈谈“抓老鼠”的问题,谈谈怎样做个好猫?

参加工作以来,开过不少成绩分析会。好像领导说的最多的是:管理出成绩。我姑且不去评价这句话是否正确,但我确实存在一些疑惑:有些班级的考核分数遥遥领先,但考试成绩却一塌糊涂。有些班级的考核分数不尽人意,但考试成绩却名列前茅。但有些班级确实管理成绩和教学成绩都不错。由此看来,管理和教学不能说没有关系,确实有一定的关系。那它们存在关系的核心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精神状态以及班级所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由精神,我想到了电视剧《亮剑》。我相信很多老师也看过,我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尤其喜欢这样一句话:古代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道是个死,也要亮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就是亮剑精神。这里提到亮剑精神,就是李云龙这支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我们不需要我们的学生同别人打架时拼的你死我活,但我们的学生学习时是否需要一种精神?我们的班级是否需要一种灵魂支撑?再说说环境,先讲一个简单的事例:我们经常去别人家做客,主人一打开门,如果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很干净的地板,那第一反应应该是要脱鞋。如果看到的是满地垃圾,我们肯定是直接进入。如果我们再脱鞋,那只有一种情况。我们的脑袋进水了。再说一个常见的现象:读大学时,如果一个女生宿舍6个人,有5个人在拍拖。那另一个女生出现的情况只能是两种:第一、快疯了,受不了了,因为每个女生都在说自己的不BF如何如何的英俊?如何如何的体贴?第二种情况是:第二天马上找一个男朋友,要求会很简单:只要是个男的。说了这么多,只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由此可见班级管理中班级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学生把衣服的扣子扣好了,成绩就上去了。至于怎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也不知道。所以这个问题不展开讲。

下面谈谈一些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的做法:

一、将分层教学进行到底。这里我重点讲一下作业的分层设计。我觉得班上学生可分为ABCD四组。A组同学是没有作业的,他们在语文晚休时可以看小说,可以做其它学科的作业,他们是绝对的自由。我绝对相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上掌握的情况。我们能做的是给他们开一些书单。B组同学的作业一般是以阅读和写作为主。C组同学以课内文言文,阅读,古诗为主。D组同学只需要要默古诗和抄文言文的翻译。D组的同学能考上50分,我就能开心10多天。当然除了这四组,也许有些班上级还会有特殊人物,他们的成绩比较有稳定性,一般在5——10 分。他们属于“高智商型”的学生,我们实在教不了,真的不想放弃,但也无可奈何。

二、课堂上的时间多些给学生。先说一个事实:上周三我们在舒早霞老师英明领导下开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备课组成绩分析会。我们没有按照以往的会议义务性轮流地说一些,而是每个老师都畅所欲言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去。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把自己的疑惑甚至好的建议拿出来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分析。应该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回去之后,我就在反思:我们能不能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多些时间让学生去交流去讨论。美国的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分析给我听,我可能记住;如果让我参与,我就会真正理解。”我把它做为我教学的宗旨。一堂课45分钟,如果整节课都是我们在讲,累不累啊?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我们整节课辛苦地自认为把重难点滔滔不觉地讲得滴水不漏。学生掌握情况呢?这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我们觉得把该讲的都讲了,应该是 NO PROBLEM 。也许只不过是我们在聊以自慰罢了。也许只不过是我们在求个心安理得罢了。

三、再来聊聊一个古老的话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得确很有道理。我曾经无数次的对学生说:如果因为我教你们的语文,你们对语文感兴趣,自己会去积累,会主动去读,会主动去写。那我的目的达到了。学生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对学科感兴趣,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我就经常觉得留有遗憾:因为我从小学到高中的数学老师都是55岁到60岁的男老师,把我学习数学的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如果换成年轻漂亮的女老师,那也许高考的数学成绩不至于那样“丢人现眼”。总的来说:要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学科感兴趣,得让他们对我们人感兴趣。所以我觉得一堂课的前三分钟先和学生聊聊别的,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果学生见到我们就想K我们一顿。那无疑不管我们的课堂是多么的生动,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有才华。不好意思,他们不感冒。他们只想早点下课去饭堂,或者整节课在想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扁我们一顿。

四、让“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在成为一句空话。

这里重点讲一下书写。我相信大家都会认为学生的书写不是很重要,而是非常非常重要。前段时间蓦然发现很多省的文科状元都是女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许和她们的书写有很大关系。其实,很多聪明的男生,理科成绩尤其突出,但恰恰就是写的字能和医生相媲美,龙飞凤舞说得是好听,其实就是乱草一把。为了阅卷老师少烧一点这些乱草,我们有必要重复N次地提醒学生书写工整。从初一开始开设书法课,这也是一种趋势。当然,初三的学生也可以在早读前三分钟默两首古诗。要求只有一个,书写工整。如果长期坚持下来,收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五、让“小组合作”在作业的跟踪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我们给学生下达的作业任务,需要跟踪到位。我们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必须借助小组长的力量。班级的语文学习互助小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可以四个人一组,一个小组长。如果班上有足够的语文精英,也可以两个一组,一个组员和一个组长。组长对组员必须严格监督。比方说今天的任务是默写三首古诗。组长必须督促组员完成,并负责组员的批改工作。如未完成,组长必须陪同组员在下午下课后相约教室,继续完成那没有完成的任务,争取做到日日清。坚决杜绝组长与组员共同作弊。一经发现,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或者给定一周的任务,周五下午还未完成的同学,在放学后继续留教室战斗。同时邀请其家长来校上演新时代的“陪太子读书”。

六、合理利用早读晚修时间。

早读时间为25分钟,分为集体读和自由读,或者集体读和听写两段。效果也许会更佳。默写和听写的内容仍由小组长负责批改。小组长必须把组员易错的字反馈给科代表。科代表必须找时间在黑板上给与提醒及订正。

晚自习的时间,应该给学生安排作业。作业的安排可分层设计。强调把作业当考试,保持考试时的高度紧张感。这里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及差,如未安排作业,整节自习他们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发呆。

说了这么多,最根本的仍需要学生有好的学习态度,仍需要学生愿意去学。如果只是我们老师“一厢情愿”,我们再多的方法,再多的策略也枉然。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2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苏州吴江市震泽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瘦弱颇多。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明白学生学习,将“渔”的潜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在刘朱刚上的诗歌鉴赏这以复习鉴赏课中,方法的教授体现得尤为突出。刘朱刚老师在上课的开始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这样就到达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当学生应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时,刘朱刚老师又渗透着诗歌鉴赏的方法性,渗透着方法性教学。

第二位老师是顾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刘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刘老师的课扎实有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她上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学习!

这两位老师的课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突出,自我扮演着主导主角,她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她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学过程,感慨万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认真投入,但跟她们比,实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预想的效果。听了她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不辜负领导和学生的期望。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3

10月16日,合肥市数学“大篷车”名师送课活动驶入经开区朝霞小学,我和数学组的同仁们有幸听了两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这两节课分别是由合肥柏景湾小学谢晖老师执教的画线段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三上)以及合肥双岗小学张军老师执教的抢数游戏(人教版)。

首先,谢老师的课立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她特别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以及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只会列算式计算,为学生在中高年级学习解决问题打下思维基础。

另外“线段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能从“线段图”中抽象出算式3+1=4,理解一套衣服总价有4个28元组成,从而列出算式428=112(元)。这种计算方法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较难想到的一种方法,而学生却能轻易从线段图中整理出来,这体现了“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源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感受不同,线段图能更简洁的将题意体现出来,也能将题中数量关系提炼得更简单。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线段图的简单便捷,产生学习需求,进而明白算理。我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算,更应该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么算,明白这么算的道理,这才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谢老师的教学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庐阳区教研员李玲玲老师在点评谢老师的课中说到,谢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过程,而今天听课的学生似乎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仍有困难,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呢?个人一点拙见认为此刻学生对“解题思路”是什么意思并未理解清楚,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说出计算过程并适时提问“你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并告诉学生这即是解题思路,当学生明白什么事解题思路,我想他们表达起来会变得更容易。

这个问题其实体现出的是教师的预设提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出现“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这一问题时,谢老师提出问题:线段图中哪一段表示贵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对学生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老师并未让学生指一指是哪一段,就开始让学生“在线段图上把问题标出来”,这时学生便迫不及待在作业纸上开始了他们的计算而不是在线段图上标出问题。经过巡视谢老师发现学生们大多数都错误理解了她的意思,便让学生停下笔,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指出哪一段代表“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再引导学生们在这一段上用大括号标出问题。幸好谢老师通过巡视发现了问题,但这里依旧浪费了一些时间,我想当我们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表述清楚时,我们教师提问是不是也该做到循循善诱,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呢?这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有的放矢,教师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于第二节由双岗小学张军老师执教的抢数游戏,因为我对教材的不熟悉,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并未听出张老师的教学意图,直到一位非常出色的女生在“抢9游戏”中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因为9可以被“3”整除,所以我只要让对方先报数,别人报一个数,我就报两个数,别人报两个数,我就报一个数,我就必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抢数游戏它的本质是一个是否被“3”整除的问题(此时的游戏规则是从1开始轮流报数,至少报一个数,最多报两个数)。抢9,只要占到9以内所有除以3没有余数的数就能报到9。抢10,只有占到10以内所有除以3余1的数就能抢到10。由此我联想到了苏教版教材中的找规律(苏教版五上)的内容,可以将抢数转化成了一个周期性的问题,需要抢的数除以3余1、2,想要赢就选择先报数;需要抢的数除以3没有余数,想赢就选择后报数。

这节课,张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快乐的抢数游戏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体会了抢数游戏中的规律,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这节课最后改变游戏规则时,那个机灵的小女孩的回答又再一次的让这节课的难点得到突破时,我在感叹一堂课的精彩不仅仅是教师的展示,更是孩子的展示,有生成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游戏中探究规律、发展能力,体会数学的魅力,思考抢数的规律,张老师的课堂体现的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在这节课中这个小女孩又何尝不是充当了一个“小老师”的角色,教学契机就在这“张老师”和“小老师”之间碰撞了出来,“小老师”对“抢9必胜规律”的小结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如果能在“小老师”的抢9必胜规律小结时,“张老师”及时总结规律,强调周期性(3个数为一组),再适时改变游戏规则(4个数为一组),可能在突破难点时会更有成效。

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我留下很多对数学教学的思考,如何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这不仅仅是两节展示课要做到的事,更要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点滴积累,逐步锻炼的。这两节课也给了我更多的启发,让学生多想,让学生多说,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的学习变成真实的体验和实在的感受,把复杂的思维过程变得简单、直观,学生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4

这学期,我参加了听课学习活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许多老师在课的开始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应对材料中的问题时,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个别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从整体到部分合理过渡,再之后重点切入到品读诗句上;课扎实有效,注重训练,板块清晰,值得我深刻学习!

总之,几位老师的课处处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这几来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此刻教学设计上,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资料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5

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较有收获。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且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情景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些老师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以及身体语言创设了比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并利用情景讲解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使教学内容既简洁清晰,又形象生动;使学生既能快速理解,又能流畅表达,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语言运用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课程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这些课中,各位老师坚持做到以语言内容和语言功能为主,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辅,使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叙述、问答、讨论、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做事,运用语言吸收和传递信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这些老师由于运用了比较多的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的主动性。

本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这些参赛教师就象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我们身上许多问题,例如:课堂教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等等。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怎样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

听课后的心得体会 篇16

今天是20xx年10月26,合肥市大篷车 “送教下乡”教研活动在经开区朝霞小学进行。谢晖和张军老师分别为我们上了《画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抢数游戏》两节示范课。两位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艺术,正如那窗外的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滋润着听课的我。。。。。。

谢老师的教态自然清新大方,注重解题思路及语言表述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的表述一定要规范,谢老师在学生表述不清楚的情况下,不急不燥,而是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使孩子们明白,线段图只是一个方法,可以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回答解题方法时,反而把教难的方法先呈现出来。

一直以来,大家都感觉到活动课不好把握,而张老师今天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张老师充分的带学生玩,带学生游戏,

却不是单纯的去玩,而是让学生充分的在游戏中进行数学思考。

活动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会场,感谢“大篷车”送教,我会向他们学习,多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