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0篇)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1

老下庄村坐落在巫山县竹贤乡的大山深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是名副其实的“天坑村”,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条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到县城要走3天。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0篇)

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下庄的闭塞和贫困成了压在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当时全县村级干道建设规划是由易到难,下庄的路太艰险,未列入规划,县上何时规划修路也不确定。但下庄人要想改变贫困,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公路。

看到过去封闭落后的邻村如今通了公路,家家电灯亮、户户电视响,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带领村民修路,走出贫困。在全村党员干部会上,毛相林对大家说:“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1997年冬,毛相林带领村民在“鱼儿溪”畔正式动工修路。村民们个个腰系长绳,趴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的悬崖上打炮眼,在悬崖峭壁上放炮,炸开一处处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稳步向前推进。

自修路以来,毛相林身上的担子最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为了早日修通绝壁路,毛相林最长在工地驻扎了3个月没回家。

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到20__年,整整用了7年时间,毛相林带领村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终于在悬崖绝壁上抠出了一条8公里长的“天路”,修通了人们盼望已久与外面世界沟通的连接路、出行路,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2

毛相林常说:“虽然现在条件好了,但下庄精神丢不得,还要一代一代传下去。下庄人的步伐不会止于打通绝壁上的天路,不会止步于脱贫路,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走上小康路!”

激励下一代继续奋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下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2020__年底,毛相林积极主动向县、乡两级申请,想在下庄村建立一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

20__年4月,在县、乡两级大力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在下庄村文化广场建成,广场上还屹立了一座“下庄筑路英雄谱”,上面刻着108位当年以生命挑战悬崖的村民姓名,彰显了下庄人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承载了毛相林这一代下庄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20__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学、132人外出上中学,29人考上了大学。毛相林希望这些有知识、有见地、有文化的年轻人能回到下庄,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下庄的面貌。

每年过年外出务工村民回家,毛相林都要挨家挨户上门为他们讲述这些年来下庄的变化,描绘下庄美好的未来,请他们回来,为下庄的乡村振兴尽心出力。41岁的杨亨均回来成立了秀葱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下庄的桃园,探索出新的创收门路;29岁的毛连长带着女朋友一起回来,做网络直播带货;大学生彭淦回来了,走上讲台成了下庄村小的一名老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参与到旅游环线建设中。

毛相林说,等他从村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他就做下庄人事迹陈列室的义务讲解员,为大家讲述下庄人脱贫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庄精神传承下去,让来到下庄的人们懂得珍惜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建设和谐富足的美丽乡村。

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四

20多年前去下庄,走了整整两天。第一天大清早从重庆城区出发,傍晚到巫山县城;第二天大清早从巫山县城出发,坐面的到镇上,在镇里等顺风车到最接近下庄的一条“车路”的路口,沿着一条接一条的田埂和山径转几个小时,傍晚时分到了下庄的“庄口”。站在山崖边往下看,下庄的房屋隐隐可见。再看去下庄必经的“挂壁路”,还没进去就开始担心自己怎么出得来。

下庄人凿山开路的故事,那时已在全市引发巨大反响,但那条下庄人拿生命拼出来的碎石路,一下雨就会被洪水和落石砸毁。在下庄的3天,看到毛相林和下庄人仍旧信心十足,干劲十足,只是信誓旦旦之间不免流露出一些悲壮。离开下庄时,被冲毁的通村公路还没有抢通,但毛相林和下庄人坚持要从那条通村公路上送客人。

那次用麻绳捆得严严实实,被几个人沿着陡峭的崖壁“提”出下庄的经历,20多年来不时在脑海中重现,但下庄和下庄的路与当年相比已有天壤之别。脱贫攻坚精准施策的持续发力,催生了毛相林和下庄人当年“想都不敢想”的巨变。

仍然大山环峙地处偏僻的下庄,以一个山区小村庄的独特气质,映射出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和发展道路。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3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翻几座大山,盘过108道“之字拐”,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便映入眼帘。这里地处巫山深处,如“深井”一般,“井底”缓坡上,小楼星罗棋布,大片柑橘林连绵起伏。

毛相林(上图,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是下庄村村委会主任,也是老村支书,当地人称他当代“愚公”。

成为“愚公”,是被穷逼出来的。“锁”在深山里的下庄村,以前是巫山县最穷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过绝壁,到县城得花两天时间。

不能让大山“困”住下庄!1997年开始,“愚公”毛相林带领乡亲们“移山”,用了整整7年时间,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

路通了,产业也活了。在毛相林带动下,乡亲们种起了脐橙等水果,发展生态旅游。随之,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轿车来来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20__年,曾经最穷的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__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小时候,毛相林就常听长辈们念叨。坐“井”观天,村民们有时也开玩笑说要修路,可没人敢下决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岁的毛相林去县里开会,发现邻村村民家里有电视机,还有车子来收购蔬菜。“没想到山里还能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马上召集村民们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这山,鸟都飞不过去。”“钱从哪里来?”“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几百亩地,乡亲们不想离开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难也是特别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动手,劈山开路!”毛相林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公路预计七八公里,计划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将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没出路!几经周折,全村人终于下定决心。

男女老少齐上阵,冬去春来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办法,一块块石头凿。绝壁上,一个个“空中飞人”绑着绳索凿开炮眼、放上炸药……鞋子磨破就赤脚,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可是,坏消息还是传来了。村民黄会元被巨石砸中,滚落下山,悲痛万分的毛相林一度动摇了修路的决心……此时,黄会元的父亲站出来说,“为了子孙后代,我儿子死得光荣!继续修!”顿时,大家齐刷刷地举手,擦掉眼泪,继续走向工地……

终于,20__年春天,一条“玉带”出现在山腰上,下庄人终于打通康庄大道!

“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路修通了,村民外出方便多了,当天就能往返县城。不少村民开始外出务工,赚钱补贴家用。

不过,村里没有产业,只能自给自足,村民依然贫困。“修好路,还要发展产业,打开财路!”毛相林又一次站出来,带领村民继续“折腾”。

20__年,毛相林看到其他村发展蚕桑赚了钱,便号召村民种桑树养蚕。没想到,100多亩桑树欣欣向荣,30多张蚕子却死气沉沉。原来,下庄村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养蚕。

“毛矮子蛮干,就知道瞎搞!”失败后,村民们意见很大。毛相林也很失落,在村民大会作检讨。

“老毛心还是好的嘛,只是急了点。哪个能一次就搞成功的?共产党员还怕这个?”会上,老党员杨元玖鼓励毛相林,也平息了大伙的议论。

山里人,脾气倔。失败反而激发了毛相林的韧劲:“失败了不要紧,继续干!”

第二年,毛相林在县城吃到一种西瓜,觉得特别香甜。他又动心了,想种植西瓜。不过,这次他精明了,先请教农技人员,自己试种两分地。

可喜的是,种西瓜,毛相林成功了。他把西瓜分给村民们吃,还卖到县城,赚了一笔钱。在毛相林带动下,下庄村终于有了第一个像样的产业。今年,村里西瓜种植面积达200亩。

村民们信心大增,毛相林乘势而上。20__年,他邀请市县农业专家深入考察分析,确定发展柑橘、桃、西瓜三大产业。

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终于打通了脱贫致富路——650亩柑橘套种西瓜、南瓜,150亩桃园套种西瓜。村民刘恒保种了10亩柑橘,去年初挂果就收入2万多元。“光靠游客开着小车来采摘,就卖完了,都不用出门嘞。”刘恒保说,明年柑橘进入盛产期,收入还将翻番。

“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在琢磨,怎么能让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29岁的毛连长曾在外种西瓜、跑销售。今年春节回家,毛相林上门找他,“连长,留在村里吧,下庄村需要你们年轻人。”

看着毛相林满头白发,毛连长又回忆起当年修路的场景。看着村里产业蒸蒸日上,他动心了,选择留下,还说服女朋友也回来,准备发展民宿,搞直播带货。

这两年,返乡村民越来越多。200多名外出务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选择回来,振兴家乡。

20__年,毛相林提议,建一个全村的事迹陈列室,记录下庄人修路的故事:“讲述修路历程,激励更多人!”

在乡党委、政府支持下,下庄人事迹陈列室于20__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奋勇,当起讲解员。

在村口的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里,常常可见到毛相林的身影。他在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

“这是我们当年修路时穿的鞋子,已经磨穿了……”毛相林说。这样的话,毛相林不知讲过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满感情。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4

“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句话用来形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郭春鹏再合适不过了。郭春鹏从1997年秋放弃城里的很好的就业条件,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任教。但不幸的是,就在1998年的年末因为爬山旗杆换拉绳的时候,拉杆断了,他摔在了说水泥地上,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全身插满了管子,他也曾经心灰意冷,但是最后他还是勇敢的接受了治疗,两年后他又重新拿起了教鞭,为了不耽误上课,他常常是晚上进行输液,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到如今,也有十七年的光阴了。

他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出来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同时他自己本身的事迹又都在时刻的感染着学生,教会了学生坚强,勇敢。他获得过很多的奖项,包括“南阳市课改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等数十项殊荣。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同时还是一位热心的好人。帮助新同事,新教师张荑苇,因刚参加工作,没有教学经验,不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闹情绪,撂担子,郭春鹏看在眼里,经常找其谈心,帮助带班,教授新的教学模式,不出2个月,张荑苇就成了教学“能手”。从此,学校有了不成为文的规定,教学上有难题就找郭春鹏。该校六年级的吴全友,父亲多病,母亲出走,家庭生活困难,面临辍学,郭春鹏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吴全友的父亲联系交流,决定资助吴全友一直完成高中学业。

家住该镇二岗沟村76岁的五保老人方延山,生活异常艰难,郭春鹏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每次过星期都要往方延山家跑,吃药给钱,吃饭给面。当提起郭春鹏时,老人竖起大拇指夸道:“春鹏是个好孩儿,我这把老骨头有福气啊!”虽然他自己也经济拮据,但是他却时时刻刻都在帮助别人。每年还是拿出一部分钱资助贫困学生和孤寡老人,16年来累计捐款6000余元,共救助50人次。郭春鹏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怀有感恩的心,经常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好榜样。都说“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无数的光辉,在教学上兢兢业业,不断的钻研,在生活上,帮助困难的家庭,照顾孤寡老人,不断的贡献自己,是一位很无私的人,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今天下午听了郭春鹏老师的先进事迹报告,他那一心只为教育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也是一名教师,尽管我们的教育环境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在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一、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练好基本功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教师就要具有潺潺的流水。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

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班务,搞教研活动,听课,备课,学习等,当别人在与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最后,我用这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5

黄诗燕带着同事们,坚持以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作为脱贫的关键,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化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吴集会给记者算账:黄桃、白鹅、菌类等特色农业带动6548户21701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绿色工业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354家“农家乐”带动211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万元……

脱贫攻坚倾注了黄诗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贫产业选择、重大文件制订、重要举措出台,小到贫困户建档立卡手册,他逐一梳理、逐一审定。

县委办副主任陈德望说,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诗燕既是一线总指挥,又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连一本扶贫手册,他都细致入微研究设计。

过去为压实扶贫干部责任,表格较多,包括扶贫手册、收益核算卡、贫困户退出确认书等,加重了基层扶贫干部的文案负担。黄诗燕很早提出来,化繁为简,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压缩为一本简洁明了的手册,涵盖脱贫攻坚方方面面内容。扶贫部门完成手册初稿后,黄诗燕和相关部门一起,一行一行对照检查,字斟句酌讨论每项内容。“从20__年到现在,炎陵都在用这本手册,国家、省里来评估考核,都说这本册子做得好。”

20__—20__年,炎陵全县累计脱贫6647户22907人,5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16.57%降至0.54%。20__年2月通过省核查评估,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为0.6%,群众认可度最高,为98.49%;当年6月,炎陵县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零反馈”。

8年多时间,炎陵解决了15000多户农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问题,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县群众都用上了安全的饮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旧的是县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学校、医院。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6

5.12四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当人们不尽感叹生命如此脆弱,灾难如此恐怖的时候,蒋群英却用她的实际行动,作出了伟大的业绩.

学习蒋群英事迹后,深有感触,她作为一名旅行社导游,在四川5.12地震发生的一刹那,本着:“我是游客的精神支柱,绝对不能倒,绝不能放弃,”的理念,她凭着顽强意志和高度责任感,在生死关头,她舍生忘死,挺身而出,把一线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蒋群英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人后已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我省导游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彰显了我省旅游行业的良好形象,是我们可钦可敬,可望可及的学习榜样。学习蒋群英全心全意游客服务,敬业爱岗精神。学习她从容应对危机,不屈不挠,顽强克服困难的职业素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学习蒋群英事迹,深有感触。

作为一名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在平时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我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创业、创新意识。弘扬敬业爱岗精神,立足于工作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提升旅游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更好更优质服务。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7

一副拐杖、一把轮椅、一辆三轮车,开拓着他坎坷的人生之路;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村小教室,铸就着他精彩的人生舞台;一个内胎软垫儿,一块儿火炕,一个虔诚的跪姿,放飞着他教书育人的人生梦想。他就是有着虚弱身体和坚毅精神的小学教师——杜顺。

_月_日,我校召开了“向杜顺老师学习“先进事迹报告会,使我内心受到了强烈震撼。杜顺是一名普通教师,履行着一份人民教师的伟大职责。他微笑的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坚持、坚持、再坚持。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岗敬业”四个大字谱写着一个催人奋进的故事。

杜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杜老师用他那朴实的语言讴歌出一曲曲不朽的乐章;用他那顽强的毅力诠释出生命的奇迹;用他那无私的奉献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卷。他的品格就是松树的品格,他的精神就是红烛精神。他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一个神奇的佳话:生命不息,燃烧不止!

学习完杜顺的先进事迹后,反思自我,今后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很多,应该奉献的很多,应该体谅的也很多……

我们学习杜顺老师,就是要向他那样矢志不渝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像他那样做一个潜心钻研业务的人,像他那样具有乐观向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像他那样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优秀人民教师。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8

20__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复同意炎陵县等5县脱贫摘帽。炎陵县为全省第一批脱贫的县,不少干部直呼“没想到”。

“炎陵脱贫摘帽,是我们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3万余名革命先烈英灵奉上的一声真情告慰。”黄诗燕曾说。

脱贫,黄诗燕带着大家干。20__年起,黄诗燕联点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进村一次。“隔三差五就能见黄书记到村里来。一个七品官,每个月都进来村里,不容易!”村民曾昭华老人说。

道路硬化、电网改造、路灯安装、自来水,图书室…几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黄诗燕都尽力去协调解决。如今,大源村青山环绕,新居白墙黛瓦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直通农家院,果树遍布山间,犹如一幅山水画。这个霞阳镇最偏远、最落后的大村,成了远近有名的风景村。

村民们没想到,黄诗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们与黄书记的最后一面。“这样的书记,少见,难得!”村民们说。

扶贫攻坚是黄诗燕眼里的头等大事。山高不如脚背高,路长没有脚板长,这是黄诗燕经常说的一句话。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时间,黄诗燕走遍每一个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120个村他都去过,差不多每个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炎陵县民政局局长吴集会说。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9

12月2日清晨6点多,湖南炎陵县大源村村民廖国平起床收拾行囊。他要和12位村民一起,乘车去250公里之外的株洲市送一个人。想去的人太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商定,一个组选一人。晚8时许,告别的人挤满株洲殡仪馆。送行的队伍里,13位村民缓缓走过灵柩,鞠躬行礼,轻轻放下手中的菊花,村民们悲痛难忍,泪如雨下。13位村民送的人是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

20__年起,黄诗燕帮扶大源村,几乎一个月去一次,让村子巨变;20__年黄诗燕任炎陵县委书记起,走遍120个村庄。位于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炎陵县,在湖南省第一批脱贫摘帽。11月29日中午,开完扶贫调度会的黄诗燕,回到县委宿舍,突发心脏病,不幸殉职,年仅56岁。在株洲市,在炎陵县,相识的、陌生的,纷纷在朋友圈发诗文,在网上建纪念馆,悼念这位炎陵县8年多的领头雁。不少人感叹:产业强了,炎陵美了,百姓富了,诗燕书记却走了。“真后悔,没有坚持让诗燕回市里检查身体!”追悼会上,黄诗燕的爱人泣不成声。11月23日晚,黄诗燕乘车3小时,从株洲家中赶到县里,感觉异常胸闷。24日上午,在县医院检查身体,发现心电图异常、糜烂性胃炎等问题。同事和妻子劝黄诗燕回株洲做检查,黄诗燕却说,

“县里事多,来来回回路上耽误时间,挺一挺再说。”来回往返、检查身体,至少一天,黄诗燕不舍得“浪费”。从上任起,黄诗燕一直这样拼。为了争取重大项目,黄诗燕清晨5点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冰冻的大桥上滑行100多米;为了赶上长沙、深圳两地招商引资活动,他一天工作16个小时;为了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不拼怎么行啊?”黄诗燕生前经常说。20__年6月,组织选派47岁的黄诗燕到炎陵县任县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处井冈山西麓的炎陵县,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到20__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61人,贫困发生率达16.57%;距离市区路途遥远,无区位优势。分析县情后,黄诗燕提炼出炎陵县“四老四地”特点:老祖宗安寝福地、老人家革命圣地、老天爷生态宝地、老百姓宜居乐地;他鲜明提出守望“两座山”,守“绿水青山”、望“金山银山”;在农业发展上,黄诗燕带着一班人经过分析,重点抓好生态特色产业,比如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茶叶、药材、花卉苗木等;用好生态山水自然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以特色种养产业和旅游产业推动精准扶贫。“回过头来看,诗燕书记主抓黄桃产业,抓对了。”分管农业的炎陵县副县长盘晓文说,20__年,炎陵黄桃只有5000亩。但学农出身的黄诗燕认为,炎陵县黄桃优势种植区与贫困村高度重合。为何?县里的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湿,多沙质土壤,种植农作物“十种九不收”

,老百姓越种越穷。但这样的环境却恰好适合黄桃生长,可以连续结果二三十年,果实香甜可口。黄诗燕力排众议,在炎陵县发展黄桃产业,始终如一为炎陵黄桃站台。每年黄桃成熟季节,炎陵都会举办黄桃大会。有人提醒他:现在要减少办节办会,你要注意点,不要总是去!“我为农民站台,怕什么?”黄诗燕答。就连“炎陵黄桃桃醉天下”的广告语,都是他想出的。终于,黄桃从炎陵的深山沟,走向全世界。目前,炎陵县黄桃种植面积8万多亩,20__年产值11亿元,黄桃有关收入占农民农林牧渔业收入的四成;4784户14152名、近六成贫困人口种植黄桃,人均年增收88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黄桃糖分高,容易坏,所以要抓紧卖。黄桃销售季节,黄书记每天都过问情况,两天看一次简报。”盘晓文说。

毛相林时代先锋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10

今天,我认真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视频,深深的被他的事迹所感染。沈浩走了,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正如雷峰的事迹是平凡的,但雷峰精神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心目中的丰碑;沈浩的事迹也是朴素的,但他的形象却为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树立了榜样。正是由于无数个像他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自己青春与热血,才铸就了共和国大厦坚实的基础。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幅挽联的画面让人们的思绪定格在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

整场报告感人肺腑,获益良多。我作为一名刚刚进入基层的大学生村官,就是要努力学习沈浩同志的勤奋务实,干事创业,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为基层服务的光辉事业中,磨砺党性,廉政爱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干出成绩,真正带领群众团结共荣,发展致富,在基层的岗位上无怨无悔,发光发热。

沈浩同志走了,但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无数个以他为榜样的基层干部,我们必将沿着他未走完的路,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