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通用5篇)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 篇1

_年将至,人们沉浸在新年来临的喜悦当中。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扰乱了我们的生活。看着每天那么多人感染,我内心无比沉重。国家号召大家不聚会,宅在家里就是给国家做贡献。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通用5篇)

家是小国,国是千万家,疫情面前我们要维护好小国成就大家。

那天中午,奶奶像往常一样打开冰箱,却发现里面的食物已所剩无几。于是,奶奶二话不说,拿起钱包就往外跑。这时爸爸急忙拦住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您不能出去。”奶奶有点生气地说:“不出去,家里东西都吃完了,你准备喝西北风”这时,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大家别担心,看我七十二变”我们满脸疑惑地盯着妈妈,异口同声地问:“怎么变?”妈妈神秘道:“你们都落伍了,现在买菜都不用出门了,点开手机,找到APP下载,就可以了”。妈妈熟练地打开软件,我马上被那个软件界面吸引住了,哇!太神奇了,简直就是一个大超市,里面东西应有尽有,没一会儿工夫,我们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奶奶在一旁怀疑地问:“就这么三两下,就有菜送到家?”妈妈笑着说:“敬请期待。”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家里的门铃响了。打开门一看,一个戴着头盔、穿着绿色马夹的年轻小伙子提着两大袋东西站在门口。奶奶马上接过袋子,看着那么新鲜的蔬菜惊讶道:“中国科技,太了不起!”

是呀!国家的强大让人民生活有了保障,科技的进步令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这场疫情终将过去,每一次的困难都会化作前进的动力,我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 篇2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25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7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 篇3

“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它的准确率能达到多少?……”带着种种疑问,8月25日,我和小主人报的同学兴高采烈地来到长治市气象科技馆参观学习。

气象科技馆坐落在湿地公园的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宏伟的标志性的建筑,它高达125。8米,楼顶上有个像高尔夫球的大球体,那是多普勒雷达,就靠它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有秩序地参观了大气厅、气候厅、科技厅、信息厅、放映厅等展厅,同学们不仅详细了解了天气预报、测量气温、观测风向、躲避雷击等一些气象专业知识,还参加了“怒发冲冠”、“我做天气预报主持人”等小游戏,并观看了气象3D电影。“怒发冲冠”就是利用静电让同学的头发竖立了起来,在这个环节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参加体验的同学由于害怕还被吓哭了,其实静电是没有危险的。“当天气预报播报员”,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原来播报员的后面只是一块蓝色的背景,通过在播报员的前方放置的电视提示,播报员才能准确地指出位置,最后经过“抠图”最后合成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原来当个气象播报员这么不简单啊!

参观完,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就先前的疑问采访起气象科学家王正旺叔叔来,从王叔叔耐心细致地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天气预报对人们躲避灾难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准确率只能达到60%-70%,在夏天它的准确率还要更低一些,另外地震还不能预报。王叔叔号召大家要更加关注天气、关注气候变化,树立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激发起了我们了解科学,掌握科学的热情,要解决天气预报中现存的难题需要我们的努力,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避免各种地质灾害更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爱护环境,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 篇4

在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成了国家发展的脊梁。《20_年全球创指数报告》指出中国成为唯一进入前30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仅次于美国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国。这不能看出中国已日益强大起来,这与中国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强国需要科技引领。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工作者。“弃医从核”的黄旭华,扎根荒岛3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这使得我国在核潜艇领域不再是一片空白;阿里达摩院青橙奖获得者赵保丹,虽是一名青年科学家却对物理有极大热忱,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知;古生物界泰斗张弥曼,在大学期间就深入研究古鱼化石,成为“我国古生物学第一人”……这些许许多多的科研人员,为我国科技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作为中学生,同时也是当代青年,担负着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自然要向他们学习,有朝一日献身于祖国科研事业,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

科技强国必须要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十分注重这一点。他倡导所有的华为人都要精益求精。在华为,有为使芯片缩小0.01平方厘米而实验上万次的射频工程师;有耗费十年青春换取语音通话就水晶般清澈的语音工程师;有苛刻以求,和每一分贝噪音较劲的风扇工程师……这种将细节做到极致的精神,以及对国家科研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皆为我等学习之榜。

除此之外,科技强国也需要坚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青年时期就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即便现如今已过了鲐背之年,却拒绝颐养天年,为研究超级杂交水稻在田野里奔波,试验。这样一位伟大的农业科学家,值得我们铭记。还有“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她本是备受宠爱的江南闺秀,是北大的高材生,却甘于奉献自己大半辈子的光阴,守护着735座莫高窟。在她的自传中,她自称是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何等高尚的信念!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唯有做奋斗者,勇立新时代潮头,才能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国家的重任由我们担起,为了早日实现强国梦,为了引领科研前沿,我们必须厚积薄发,久久为功,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2022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心得 篇5

“最美科技工作者”胸怀祖国,努力奋斗,书写精彩篇章。他们中间,有的人瞄准科研空白奋力攻关,有的人根据国家需要确定研究方向,有的人临危受命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他们的功绩值得铭记,他们的精神值得弘扬。

细数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工作者,我们熟知的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还有在这场疫情中冲锋在前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这些伟大的科技工作者铸就了我们辉煌的今天,带动了中国快速的发展。在中国迈向世界的潮流做好了强大的支撑力量,他们的付出是值得我们敬仰的,他们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传承的。

其实,在我国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挑战科技的空白,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专研,用无数的白天加黑夜,创造出一项项不可估量的成果,他们有的力攻地震,有的发扬中医的精髓,有的扎根戈壁荒漠研究地下实验室,有的则穿越太空,探索外星球的世界。一项项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这些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他们用坚定和使命来诠释科学精神。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的额间已爬满了皱纹,但是那科技的光环照耀着他们,闪出最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