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精选8篇)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1

艾青(1910年~1996年),现代诗人。本名蒋海澄,字养源,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艾青早期的诗歌,以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不可侵犯而英勇斗争。由于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所表现的内容要高度概括集中,在表达上,要求有饱满强烈的感情和丰富飞腾的想象,因而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可使形象更加丰满生动。所谓意象,就是能寄托出某点感觉的事物、景色,是经过了主观再创造的形象,是“具体化了的感觉”。由此可见,诗的形象化离不开具体生动的描写,也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感受。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精选8篇)

在阅读艾青早期诗歌中,我发现,艾青所采用的意象,其外延相当丰富,就是说,他的诗歌中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生活作真实的再现,所摄取的物象品种多,表现的范围广,象征的东西丰富。譬如一九三七年初的作品《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作为《太阳》起点的《春》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春来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大家知道,龙华是蒋介石在上海屠杀革命者的刑场,那里淤积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诗人在这里发现了诗,激起了诗情,展开他的艺术构思,采用了一系列的意象向我们启示:龙华的桃花是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的,那些深黑的夜是“血斑点点”的,那些也里“没有星光”、“刮着风”,人们“听着寡妇的咽泣”。烈士的殷红的鲜血爆开了龙华桃树上的蓓蕾,孕育了江南的春天。这一从“墓窟”中走来的春,是诗人透过暗夜与血迹对象征自由、胜利的春天的呼唤,是诗人生活信念的结晶。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绝望里;临终时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这就是以大地作象征的形象,刻画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绝望的情绪。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运用意象的典范,全诗多处运用意象表现某些感觉的事物景色,给人以情景交融的感觉境界。在诗中,诗人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大堰河与“我”的特殊关系后,引入了对大堰河的回忆,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经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几个意象分别以坟墓、瓦菲、荒园、石椅这些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2

艾青在《光的赞歌》中这样写道:“光在召唤我们前进/光在鼓舞我们、激励我们/光给我们送来了新时代的黎明”。读完《艾青诗选》,艾青笔下那一句句充满力量,振奋人心的诗句,让我更加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前方便有希望。

1933年,艾青由于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幸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其一。在这首诗中,艾青写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他赞美她,赞美这位善良、勤劳、简朴,但却命运悲惨的农村劳动妇女;他感谢她,感谢她对诗人的悉心照料,感谢她给予诗人的温暖,感谢她为诗人付出的那份最无私的母爱。

但是,艾青更敬重大堰河。大堰河作为千千万万深受旧中国黑暗社会压迫的劳动妇女之一,她承受了“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但她并没有因此向生活妥协。艾青敬重她,因为狱中的艾青希望自己也能像大堰河一样坚忍,而不向生活妥协,真正做到“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此时,大堰河便是艾青心中的光,伴他度过了狱中的几年。

有人说,艾青写的诗大多是忧郁的。确实,随便读几首《艾青诗选》中的诗,便可以感受到艾青笔下的那种淡淡的忧愁。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里,艾青描写了大雪中的中国农夫、蓬发垢面的少妇、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和自己流浪和被监禁的悲惨命运。每一个画面都刺痛读者的心,让人产生一种无力感。这就是所谓“忧郁”。但这种情绪是来源于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悯同情和对中华民族所受种.种苦难的真情关切。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3

一开始读这本书时觉得挺无聊,心不在焉翻看了大半本,在百度上搜了下艾青这个人,才对她有了些许了解。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她的成名之作,所以在诗集中排于首位,这首诗是艾青真正把思想感情融入民族生活大地的重要转折点。我认为大堰河就像中国农民的化身,就像一个宽厚、仁爱、纯朴、坚韧的母亲,生来无名,被套枷锁,仍将最无私的爱给予了她的乳儿,艾青从她愚昧与善良、勤劳与卑微相交织的历史性格中,深刻洞见了中国农民的宿命,并且由此激发出了对人类普遍生存境遇的巨大怜悯。

我比较喜欢艾青的《向太阳》,我认为这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高度热情和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信心,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时的激奋之情。

我发现艾青的诗歌都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以凝结成形象,比如在《雨巷》中,通篇描述意象,用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与视觉冲击感。

读艾青之诗,品艾青之心,赞艾青之情,《艾青诗选》——你值得拥有。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4

物象的直观表现烘托出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悲惨身世的感念。我们知道,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自幼被寄养在一位贫苦的农妇家中,直到5岁才回到自己家中,这使他从小就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苦生活并把自己的命运同农民联系在一起。因而,当他在这天清晨,透过监狱的窗口看到了漫天的大雪,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家乡,也想起了曾经用自己的乳汁哺育过他而今已埋进了“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的保姆--大堰河。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采用丰富多彩的意象表现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抒发深沉忧郁的感情,使抒情形象更加丰满生动,充分体现了艾青独到的艺术特色。五四启蒙时代的郭沫若,他的诗也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抒发感情,但他的诗中所表现的自然景物,表现的意象,大都被人化和神化了,借以直抒胸臆地表现自我感情。这与艾青将意象与情与感交融、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表现手法是不同的。与艾青同一时代的臧克家,他的诗执着于现实,取材于现实,他比较注重以客观的准确意象代替主观情绪的直接发泄,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具体可感的画面构成意象时,更倾向于单纯写实。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在《雪落在中国是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接下来用拟人的手法写道:“风,/象一个太悲哀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象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里的“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对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作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作了铺垫。再如《乞丐》一诗,为了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至于沦为乞丐的惨状,对乞丐的神态和一些特征性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刻画:“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我们从这些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种饥饿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时使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的旧中国黑暗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5

《干法》一书是日本稻盛和夫经营之圣又一力作,这本书体现的工作观和《活法》完全相反,但并不矛盾,东方和西方管理理念的差别。

谁来拯救我们的工作?现在就 《干法》一书体会我自身的感想,本书前言幸福的工作法,稻盛和夫把工作当成一件幸福的事情,工作中的思考和体验,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收获,让我每一天的生活充满价值,同时工作又是万病良药,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工作中体会乐趣,就向人们常说的乐在工作。

人为什么要工作?我以前的理解就是能有口饭吃,能有衣穿,能有房住,得他人认可的价值。《干法》书中说人生的工作是最尊贵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日复一日的工作锻炼了我们的心志,提升了人性,磨砺了人的思想。

在人生中想要提高自己的信心,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不管人怎样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觉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不能把思善,行善始终如一,努力的思善和行善,一但有了不好的念头,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虚心的自我反省,通过自我反省的不好的念头消失在萌芽之中,每提反省,时时刻刻反省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全身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练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自己的命运一定会向好的方面转变。

如何能够真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就要改变心态,心态能改变一切是最有道理的,每天对自己的心态的调整有利于一天的工作,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向良性最好的方面去想,不要把工作当成一种苦差事,与其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现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更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只要是喜欢上了,就能不辞辛苦的工作,不把困难当做困难,一心去想怎样工作,自然就会有好的收获,一定能做出成绩,有了成绩就会获得身边人的好评,你就会更加爱上自己的工作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

挑战自己是生命中的动力,在公司每年 每季度 每月 每周都会有销售计划和任务,前几年为了提升业绩,公司领导带头表态,如果完不成任务会如何如何惩罚自己,我相信自己能做到什么什么等等,外人看来这是一群疯子,但是我相信这是对自己的挑战,向更高目标更高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6

读稻盛和夫《活法》,明白了人应该怎么活,需要敬天爱人;读稻盛和夫《干法》,明白了应该怎样工作,就是把工作和自己融为一体。作为把商业和哲学融合如此之高的企业家,可以说已经闻达天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干法》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

一、人为什么要工作

真正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已的心志,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

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 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为社会、为他人着想,并落实在行动中,你的命运就一定会向好的方向转变。

二、如何喜欢自己的工作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梦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

热爱工作,就不会单纯按照上司的指示办,就会有自己制造漩涡的,自主努力的冲动。纵使是自不量力的梦想,是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还是要在胸中牢牢立下这个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在同仁展示这个目标,这一点非常重要。

请为自己的每一步小小成功而感动,并把它当作动力,更加努力的工作。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的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提升自己的人格。

三、如何高目标、持续地、完美的、创新工作

每天坚持认真地、不遗余力地工作,应该是我们做人最基本、必要的条件。

一心一意地投身于工作,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这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做就能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

对今天做过的事,老老实实地进行反省,发誓从明天起认真改进。这样度过反省的每一天,我们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败,而且有利于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要完善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任何时候都要求100%的完美主义。完美主义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这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第一,必须注意细节。第二,比道理更重要的是重视经验。第三,不厌其烦、持续、专业地工作。

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应该时时描绘这一事业的理想状态。同时,对于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也要反复思考。直到“看得见”这个过程为止。

持续改善:即便是平凡简单的工作,只要不断地钻研创新,也会带来飞跃性的进步。在每天的工作中时刻思考这样做是否可行,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持续不断地对工作进行改善与改良,最终定能取得出色的成就。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不自私,无贪欲,有感恩心,懂得知足,能克制自己的欲望。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7

读完《干法》后,我受益良多。不得不惊叹佩服日本人的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品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二战后受到重创的日本,能在短短十几二十年恢复经济,乃至发展成为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强国。

从稻盛和夫这个人,再到这个行业,再俯瞰整个日本,正是因为这种专业,创新,追求完美的大的竞争氛围下,人家的企业才逾越成为世界上顶尖企业,人家的国家才成为富裕发达的强国。

当代我们这些年轻人真的很缺少工作的热情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至少,我身边的朋友很少有。他们对于工作,仅仅停留在为了解决温饱而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

曾几何时,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到底工作是为了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为了什么 看了《干法》后,我似乎从中找到了些许想要的答案。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更好的生活也需要努力的工作才能实现,这是我所追求的答案。工作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工作,如果对工作没有什么热情,相反对生活也不会有任何激-情,对生活的态度没有积极,同样工作也不会好到哪去。工作给我们的感觉时常是枯燥的无聊的,时常让人感觉到压抑烦躁,这是大多数的人的体会。

恰恰无聊是最让人堕落的根源,这是我的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无聊是因为你对事物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兴趣,而无聊也会导致没有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最终导致一个人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前途,一生默默无为,平凡的结束自己的一生,要严肃对待这个问题,警惕这个问题。像和盛稻夫一样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找的并不是一个好的工作,跟他一起参加工作的差不多都走了,因为年轻,想法很多,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当中,是选择离开那家企业,重新寻找更好的工作,还是继续忍受寂寞,无聊,枯燥的工作,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呢 其实我们没个人都处在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当中,不想抉择又不得不去面对,怎样才是对,怎样才是错,没有人去教你怎样做,毕竟你的人生是自己的事,别人也帮不上。

这时,当自己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时就要认真思考了,三思而后行,做出的决定就一定要贯彻始终,不要回头,相信自己。很多时候就是错了,也不要后悔,有些人后悔当初要是那样就好了,要是不选这样或许会更好,这些都是事后无用的后悔,人生难免会有错,只要不重复犯错,就对了。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上说现代年轻人很浮躁,城市也很浮躁,归根到底是心浮躁,要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冷静,戒焦戒燥,学会沉淀。前几年我一直很浮躁,很迷茫,生活的很消极,年轻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想法,现在的我开始慢慢找到些方向,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在迈进,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缺少目标和梦想。把目标设置的太大,不容易实现,我就把目标变的小些,时间短些,待实现了一个再接着一个。我过的很充实,不再那么浮躁和迷茫了。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九年级必读书目读后感600字 篇8

最早认识周国平是一次帮同事的女儿买周国平的书,了解了他的人和书。然后从图书馆借了周国平的《生命的品质》,有散文,有断片,文体较多,所以没有很深的印象;再有老师送我一本精致小巧的书《风中的纸屑》,里面的文字和书一样的精美;但让我真正了解和喜欢周国平的应该是老公买回来的《智慧引领幸福》。

虽然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是毛边书,给人感觉是用一只大老粗碗吃现代精致的小菜,给人有点不搭调的遗憾,但这不影响文字的阅读,不影响思想的深刻,不影响对作者的崇拜和对这本书的喜爱。

拿到一本好书,我喜欢先跳跃式的翻阅,就象在大海中嬉戏,随手掬起的就是一朵洁白的浪花,而我知道还有更多的浪花在海里跳跃。而这种片断式的文字更适合如此的看,看那一段都是浪花的翻跃,珠珠晶莹,朵朵美丽,让人不忍掬起,又不舍放下。有时会对某段文字,字字品位,句句感悟,遐思万千;有时会感觉某段话就好像是写给自己的,给迷茫的自己指点迷津,给忧伤的自己鼓励安慰,给胆怯的自己信心和勇气;有时看着看着就忍不住的惊喜,这就是我想说的话,只是我还没想明白,他就说明白了;有时看到一句话似曾相识,好像在那看过或者谁曾说起,我又非常的赞同和认可。

这种跳跃式的阅读直到一本书基本都翻阅完了,我才开始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毯式的阅读,生怕错过那句经典。而第二遍的阅读又是一番感受,这种经过人生的积淀,又从心灵流淌出的文字,读多少遍都觉得滋味犹在,依然引起思想的震撼,依然感受到生命的呼唤。

读这本书感觉如遇智者,他说了你想说却总也说不明白的话语;他解答了你一直耿耿于怀的疑惑;他化解你了心中时隐时现的纠结。一句话或让你豁然开朗、或让你会心一笑、或让你怅然若失,如此的文字让你觉得你懂了作者或者说作者读懂了你。

或许从看《风中的纸屑》开始,我也喜欢上了这种片断式的文字,开始了自己片断式的思考和记录。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抒发,一种随意的思考,一种细致入微的发现自我。《智慧引领幸福》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种片断式的记录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思想,一种厚积薄发的功底才能引人深思,促人自省。在这样有着生命的文字中,感受豁达,感悟释然,体会人生,体味真情。而要拥有这样的智慧,要写出这样的文字,需要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无法行万里路,但幸好我可以读万卷书来充实自己,让读书来引领智慧,让智慧来引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