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礼仪 > 交际礼仪

道教的人际关系

老子的道讲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问题,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包含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里面,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用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道教的人际关系有哪些?下面是本站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道教的人际关系
道教的人际关系

“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出自《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是道教对于人 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齐同慈爱,即对于物我和彼我同等慈爱,“物我兼容”。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也就是亲其亲以及人之 亲的意思。《度人经》称元始天尊在宝珠内说经,大众都蒙济度,倾土归仰, 咸行善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言无华绮, 口无恶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因此,道教认为消除十“不”,行为符合常道,是做到“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条件。而“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则是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自然结果。道书中常说,道无可同修。这是强调修遭人必须自己下苦功修炼,不能依靠别人。这并不是说学道人没有同道和朋友。他们应该“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循“道”而行。

道教的人际关系:报应观

“承负”之说出自《太平经》,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 后辈受祸。《太平经》称:“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 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

关于“承负”的时间,“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正是 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直行善,却常得祸,有人一直行恶,却常得福。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

道教的人际关系:灵魂观

魂魄之说,古已有之。《左传》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唐孔颖达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道德经》中有“鬼神”,而无“魂魄”;早期道教的《太平经》有“魂”,称“故昼为阳,人魂常并居;冥为阴,魂神争行为梦,想失其形,分为两,至于死亡”(卷137— 153)。《云笈七籤》卷五十四,“说魂魄”称“人身有三魂,一名胎光,太清 阳和之气也;一名爽灵,阴气之变也;一名幽精,阴气之杂也”。道教认为人 常得清阳气,不被三魂所制,则神气清爽、五行不拘、百邪不侵、疾病不荣、 长生可学。“制七魄法”称七魄之名为: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 秽、臭肺等。道教认为七魄是“身中之浊鬼”,如果只知求仙之方而不知制魄之道,也不可能做到长生。

道教的人际关系:社会观

太平道,“太平”是道教社会观的主要内容。早期道教的一派“太平道”以《太平经》作为主要经典。《太平经》卷四十八称:“太者,大也,乃言其积大行如天,凡事大也,无复大于天者也。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太平经钞》称:“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因此,“太平”就是最大的平均,最大的和悦。《道德经》第八十章的“小国寡民”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的社会理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个社会是稳定而没有干扰的社会,是没有暴力和压迫,也没有不安和失落的社会。

《太平经》中多处描述理想的社会面貌,称“天地得以无病而喜;帝王得以自安而喜;贤者得以自达而喜;百姓得以自解不冤,家富人足而喜,奴婢得其主,不为非而喜;四时五行得顺行,民谨不犯之而喜;万物各得其处所,不见害而喜;鬼神见德君可为积善,亦复悦喜;恶气不复上蔽日月三光亦喜, 太上平气得来治,王者用事亦喜;恶气得一伏藏,不伏见使行诛伐亦喜;夷狄得安其处,不复数来为天战斗亦喜;军师使兵器得休止不用,士卒不战死 亦喜。”(九十六章)这样的理想社会,就是“国可安,家可富”,“国安民 丰”。道教徒在实践这项“太平”教义时,就应该拥护“人间天堂”的建设, 爱国爱教,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

标签:人际关系 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