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节日习俗

夏末知秋 关于立秋的小习俗

盛夏已过,艳阳也收敛了许多,立秋代表着秋季的到来,在过去的秀洲或是其他地区的民间,是有许多讲究的,而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这与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无关系。

夏末知秋 关于立秋的小习俗

强身健体“贴秋膘”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贴秋膘”即是吃些味厚肥美的美食用来增重强身,当然首选就是吃肉。在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或是炖鸡、炖鸭、红烧鱼等,江南人民的餐桌上自是少不了浓油赤酱的美味。

其实,“贴秋膘”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一方面秋天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季节,在夏季炎热高温,很多人可能胃口很差,吃的食物量很少,油腻的东西吃得多点儿会感觉不舒服,即便吃进去以后,消化吸收也不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自然饮食的摄入,到了秋季,天气转凉,胃口好了就需要进补。

另一方面,进入秋季就得做好迎接冬季的准备,在严寒的季节,人需要动员更多的能量去御寒,所以消耗会大,这个时候就会在之前有一种生理上的储备,这个储备就落在了秋季这个关键时期,因而产生了“贴秋膘”的说法。

传统的“贴秋膘”以多吃些畜肉类为主,发展到了现在,对于秀洲人民来说,肉依旧不可少,只是多了些更健康的吃法,不仅仅是多吃些肉类食品,应该是荤素搭配,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体质瘦弱者,就应该抓住秋凉这个好时光,适当补充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补益气血,滋补肺肾。

预防腹泻“咬秋桃”

“民以食为天”,在立秋,除了“贴秋膘”,在吃这个话题上,其他地区的人们也是有各种习俗的。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皇帝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在汉代也同样如此,必须宰杀一些动物用来祭祀,表示秋来扬武之意。从唐宋时起,还有在此日,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同样,在杭州,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除了南方外,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那时的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但也可见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