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节日庆典 > 春节

春节的传统风俗文章:粘豆包里的年味

春节2.45W

编者按:粘豆包是作者家乡春节的传统食物,这其中有什么寓意呢?粘豆包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粘豆包里的年味》这篇文章吧!

春节的传统风俗文章:粘豆包里的年味

过年蒸粘豆包是家乡的习俗,(家乡人们把开始淘米、碾面、蒸粘豆包简称为“淘米”)开始淘米是准备过年的标志,淘米了也就有了年味。

刚过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人们就开始忙活起来了,男人们互相帮衬着在磨坊里碾面筛面,女人们互相帮衬着在各家里攥豆馅团、包豆包。全家老少齐动员,各尽所能,红红火火地忙乎起来,年味十足。

说是轻描淡写的,但是,蒸粘豆包可有好几道工序呢。首先是淘米,第一次用凉水洗米 ,第二次用温水洗米,第三次用热水洗米。连续清洗三次后,用笊篱将粘米(粘谷子米、或粘高粱米、或粘苞米)捞倒在席篓子(用高粱秸秆皮也俗称蘼子做的柱形容器)里控水(淅出水)后,趁着热乎劲儿装进布袋里扛到磨坊去碾面。

由于热水淘洗过的粘米经过少时间闷热,米粒比较软化,很容易碾压成面粉,所以,一台碾子碾面得需要三面面筛子筛面,各家人手有限就得互相帮忙。筛粘米面要用比筛苞米面的面箩孔还要细小,原有粘米的湿粘性和冷冻作用 筛几箩面就糊住了筛子眼,就得用火盆烤,所以筛面的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子。磨坊里人影传动,热气腾腾,人们的说笑声与吆喝牲口(拉碾子的驴、骡、马)声搅扰在一起,年味十足的哩。

粘米碾成了面,男人们就去忙别的活儿去了,剩下的就都成了女人们的活儿了。首先是发面,你可要知道:粘米面不进行勾兑直接发面蒸岀来的粘豆包就是东倒西歪汰汰歪歪的沾帘子哩。一般来说:粘高粱米面、粘苞米面,得勾兑三分之不粘的细苞米面;而粘小米面、大黄米面(蘼子米面)得勾兑五分之二的不粘的细苞米面。发面前先按比例勾兑好面粉适量放到大盆里,(泥盆或瓷盆)再倒入适量得开水烫面,再把烫好的面揉均匀(不软不硬的),放到发面用的大盆里反复揉揣成一体,盖上盖帘,(用高粱秸秆梢头钉制的盆盖)蒙上被子放到热炕上发酵,一般来说,每隔三四小时就得反复揉揣一次 ,直到嗅到有酸味即可,这就算是把面发好了。

再就是烀豆馅(红小豆、或大饭豆),在烀好的豆馅里放适量的白糖,用木饭勺子将豆馅捣碎成泥狀后,放到盆里或方盘里(木制的长方形容器),几个人围在一起把豆馅团成一个个小豆馅团子。

除此之外,还得准备好粘豆包底座,把晾干的苏子叶或苞米叶用水泡开,清洗干净备用。

完成上述工序后,就可以包粘豆包了。将发好的粘米面再反复揉揣一次,每次揪出一小块面,团成球形后在拍成扁窝状,放上一个豆馅团后合拢成圆形,进而搓揉成圆柱形 ,在底部贴一张底座摆放在盖帘上。这就是包粘豆包的工序。

最后就是蒸粘豆包了,首先,在锅里添适量的水,(防止水漫到蒸屉帘子,用高粱秸秆钉穿制的帘子)将包好的豆包一圈圈摆放在蒸屉帘子上,盖上锅盖,蒙上罩子,烧火加热蒸熟。

再就是储存了,用木制或竹制的起子(小条形板子)沾凉水,将粘豆包从蒸屉帘子上分离出来摆放在盖帘上,拿到仓房冷冻,最后把冷冻好的粘豆包装进大缸里或囤子(柳条编制成圆柱形的容器)里,留作正月期间享用。

真是的:吃粘豆包容易,蒸粘豆包难吧!说起来,咱家乡还有那么一点粘豆包文化呢。包粘豆包期间,也正是妇女们借口帮忙串门唠家常的忙日子哩,一小帮大姑娘小媳妇地集聚在一起,说笑打闹,保媒拉纤的,两个说说笑笑,三个打打闹闹,四个就是一台戏。什么三只蛤蟆两只眼,东家长西家短的,没完没了,好像一切疲劳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根本就不觉得腻味。说笑归说笑,就我所知,很多人家借口帮忙包粘豆包相看人家姑娘小伙的呢,也真有几对成亲的哩。

我只告诉你 :“淘得起米的吃粘豆包,淘不起米的也吃粘豆包”。粘豆包是可以相应地共享的呢!有极少人家淘不起米, 例如跑腿子,孤寡老人,(跑腿子就是没有媳妇的)左邻右舍的就把蒸熟得粘豆包给他们(她们)送到家里去。有的人家还互相赠送品尝粘豆包,借以显摆一下自家的粘豆包味道,得到人家夸奖几句,便是得意洋洋。要是来个要饭的,就得给装上满满一升(木制的方形度量容器,十升一斗)的粘豆包给“要饭花子”,借以讨个“拜年喜嗑”,听说人家要的粘豆包能吃到二月呢哈哈!

俗话说:耍正月,玩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正月间人们只顾玩耍,大人们扭秧歌,小孩子看秧歌,都想吃顿现成饭 ,有了蒸熟的粘豆包特别方便,热点水饭,热一帘子粘豆包,热盘杀猪酸菜肉血肠,端一盘兔肉炒芥菜旮瘩咸菜,就能美美一顿,啥也不误事,你说带劲儿不?尤其是晚上饿了,小火盆里考上几个咸菜旮瘩,几个粘豆包,就着咸菜旮瘩吃烧烤粘豆包,糊香糊香的,满口年味!

在家乡粘豆包文化还挺时髦的呢。人们把出不去外面闯荡的年轻人,说成是顺着垅沟找豆包,若是谁惹事了,就说“这回粘豆包没贴底座,沾帘子啦”,但是,把赶车的叫老板子,把跟车的叫掌包的,这和粘豆包有没有关系我可真不知道!

作者|柳蒿芽

公众号|咱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