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5篇)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1

20__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宣布了在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自此,拉开了全国脱贫攻坚战的序幕,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祖国大地徐徐展开。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5篇)

五年来,七里河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创了七里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当前,全区各族人民正在全力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总攻战、歼灭战、收官战两场战役的胜利。为了记录“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历史性事件,讴歌“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拼搏精神,书写七里河区各族人民“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时代华章,特举办此次“七里河区脱贫攻坚书画作品网络展”。

本次展览由中共七里河区委宣传部(文明办),七里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七里河区图书馆、七里河区文化馆、兰州市书法家协会七里河区分会、七里河区老年大学承办。此次网络书画展得到了全区书画家、书画工作者、书画爱好者的热情响应。他们踊跃参与,紧紧围绕围绕“脱贫攻坚”主题,以诗、词、曲、赋、联等不同体裁,用真、草、隶、篆、行、篆刻、国画等不同书画艺术表现形式,认真创作,积极投稿。本次书画展组稿数量大、审稿要求严、定稿质量好,展示的书画精品必将为全区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2

好消息不断传来!

今年2月,山西58个贫困县脱贫;3月,内蒙古所有贫困旗县脱贫;4月,安徽31个贫困县“摘帽”……截至4月29日,中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贫困县实现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这是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年: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

这是考验决心毅力的硬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只差一篑之功,既要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又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到20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初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

这是催人奋进的战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指引下,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正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总攻。

两个战场都要取胜

5月14日清晨,25岁的某色日服在新家卧室里醒来,阳光洒在身上,他感到生活如此幸福。“以前在老房子里,外面阳光再好,屋里也照不到亮光。”

如今,他的新家是100平方米的三居室,各种电器、家具一应俱全。“如果没有国家,我下辈子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日服激动地说。

日服的新家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城北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背靠群山,前傍河流,能容纳3900多户、1.8万多名群众。一天前,包括日服在内的84户来自“悬崖村”——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的老乡,顺着钢管搭建的千余阶“天梯”走下悬崖,进入城市。

从山头到城头,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对于老乡关心的收入问题,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表示,将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供就近务工渠道、成立专业合作社等,让搬迁群众有活干、能增收。

“悬崖村”的变迁,是各地贫困群众奔向新生活的生动写照。中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累计减贫9300多万人;去年申请脱贫摘帽的344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到今年2月底,全国贫困县从832个减少至52个——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时间的压力,细化到了每一月、每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难度,必须尽早再动员、再部署。

减贫、战疫,两个战场,都是硬仗,都要取胜!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像一面旗帜,指引各地闻令而动、尽锐出战。

——外出务工顺当了。5月14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贫困户翁新年在核酸检测合格后,和131名贫困兄弟一起乘坐“点对点、一站式”专车,前往山东务工。“我很激动。包吃包住,月收入有5000元左右,这比以前打零工更有保障。”

务工是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重要渠道,今年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超过2800万人。如何尽快把受疫情影响的农民兄弟送出去?各地紧密协调配合,引导企业复工复产和贫困劳动力“点对点”返岗复工、外出打工。5月18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达去年外出务工总数的95.4%,中西部地区扶贫公益岗位安置343万贫困劳动力,扶贫龙头企业复工率97.5%、扶贫车间复工率97%、扶贫项目开工率82%。

——滞销农产卖出去了。受疫情影响,不少贫困地区农畜产品滞销。阿里“爱心助农”、拼多多“抗疫农货”、京东“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苏宁“爱心助农专线”……各大电商来帮忙了。网红、媒体人、政府官员直播“带货”……在各方帮助下,农产品滞销极大缓解,一些贫困群众也学着把直播间搬进大棚,“云”上卖货。

——后续帮扶更实了。在陕西、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及此。群众脱贫了,后续帮扶跟上了吗?能否形成稳定连续的机制?关键在于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贵州脱贫出列县普遍保持“四个不摘”;对收入超过5000元的家庭用绿色信号灯标识、对收入4500元至5000元的用黄色信号灯标识、对收入4000元至4500元的用橙色信号灯标识、低于4000元的进入红色预警范围,新疆对脱贫群众采取四色信号灯分级预警,并分别落实动态帮扶措施……截至4月底,各省份纷纷制定出台本区域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办法,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创新思路搞活产业

“小木耳、大产业!”“小黄花、大产业!”在陕西、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方式点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发展产业是重要抓手,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久之计。

初夏,南国阳光明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东主村老缅新寨一片松林下,有机三七正撒欢生长。

“林下种三七,难着咧!”澜沧田丰林下三七种植管理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付美,操作完微喷浇水系统后向记者介绍,“比如浇水,只能在每天上午10时前、下午5时后进行。”“我们不施肥、不打药,一市斤三七能卖1000多元!”

扶贫先扶智,致富靠产业。20__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一个“中国工程院 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新产销模式逐渐形成:

以科技引领扶贫!朱有勇院士团队研发出针叶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并引进深圳田丰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科学管理和规范销售。

农民变成技术员!朱有勇团队首开“院士为农民办班”先河,培育乡技术能手1500多人。付美刚学成后,成立了拉澜沧攀枝花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林下三七约275亩,84户农户入股。农民每年可通过地租、管理获得收入,三七产生收益后还可得到15%分红。

如今,竹塘乡现种植林下有机三七达4400亩,辐射带动了全乡近一半贫困户增收。去年,该乡1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__年的3500元增至8079元。

竹塘乡变富是各地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90%以上得到了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支持,2/3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随着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搞好搞活扶贫产业,百姓才能脱贫致富,各地思路逐渐清晰。

——因地制宜是关键。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村,村民把种植黄花的传统发扬光大,去年贫困户户均收入1万多元。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农户种上“牛庄稼”,一头牛一年至少净赚5000元。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柚子、桃子、蜜橘、椪柑、猕猴桃等果树漫山遍野。一车车水果运到山外,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果”。村民王安全感慨:“靠着精准扶贫,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延伸产业链,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养鸡场送我200只产蛋鸡,还教我养殖技术、帮助卖鸡蛋。”云南弥勒市朋普镇新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惠莲,通过参与分享养鸡产业链利益摘了贫困帽。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92%的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 合作社贫困户”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越来越多贫困户奔向幸福新生活。

拔掉穷根关键在人

一张“扶贫地图”上,村里的未脱贫户、五保户、残疾户、重病户等,分别用不同符号和颜色标出。制图人是57岁的湖南省永州市毛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辉平。他说,通过一张图,可以直观了解村里贫困情况,便于精准施策。

改造路网、种植水果、养殖生猪、发展村集体经济……在扶贫工作队帮扶下,毛坪村去年底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55%。“现在已经到了5月中旬,我们要向最后的‘清零’决战。”李辉平说。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重在干部队伍作风。

在时代楷模黄文秀生前战斗过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接棒”的驻村第一书记杨杰兴带领村民发展起“清水鸭”、砂糖橘、油茶等产业,向着百坭村贫困户全部“摘帽”冲刺!在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郊纳镇,当地干部大多下沉到村开展帮扶……这些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冲锋在扶贫一线,无数党员干部下沉帮扶,为贫困群众带去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用行动诠释担当。

——脱贫攻坚的主体是贫困群众,需大力激发内生动力。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北贺苏村村民车春芹如今生活越过越好。“只要咱肯想肯干,就能拔掉穷根!”3年前,在驻村干部帮助下,她利用国家政策补贴开始养猪,当年就出栏18头,增收3万元。眼下她又在自家院里开起豆腐坊,利用微信接单,“手机一响,马上送货上门”。

通过共商共建共管共享,贵州省长顺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心气更齐了;没有通用公式,坚持分类指导、因人施策,这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驻村扶贫队的工作原则……当贫困群众摈弃“等靠要”思想后,“懒汉回头”的故事越来越多。

——群众能否长期稳定致富,需要补齐教育短板、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数据最有说服力。20__年底,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

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是贫困群众致富的“发动机”。教育部发文要求,到20_年,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需求的学生能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建档立卡户中的劳动力能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山东省财政下达10亿元,助力职业教育发展;辽宁省今年将初步建成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广东省提出,到20__年,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通过教育扶贫,越来越多贫困群众逐渐摆脱贫困。

200余天,52个未摘帽贫困县、2707个贫困村、551万贫困人口。啃下最后的硬骨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

“咬紧牙关!”“争分夺秒!”“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听!冲锋号已吹响!各省区市干部群众正凝心聚力冲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咱底气十足!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3

暖风迎春到,草木发初牙。春天是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奋斗。当前,脱贫攻坚领域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越是到最紧要关头,越是要咬紧牙根,越是要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一、精准施策,全面打赢“两场战役”取得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这收官之年我们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好“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总体战、人民战、阻击战取得胜利。

二、多措并举,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复工人员返岗就业,特别是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按时完成各项扶贫项目工程任务。二是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三是要做好“六稳”工作,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确保全面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按时完成,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真抓实干,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而努力奋斗。

实绩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一是要强化脱贫攻坚队伍建设。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强化扶贫干部队伍建设,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热爱农村工作、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驻村干部、网格员,为打破贫困“枷锁”配齐最能干的人。同时,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二是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以产业带动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从而实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在实践中,抓好落实,要以知促行。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4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聚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发出了“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号令。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20__年至20__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今后几年,我国脱贫攻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言必信,行必果。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迎难而上,确保如期完成。

推进脱贫攻坚,必须牢牢牵住“精准”这个牛鼻子。要把“精准”落实到扶贫脱贫工作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都要算好明细账、做好科学安排。既要善于在面上“织布”,又要善于在点上“绣花”。从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到选准产业扶贫方向,从选派好驻村干部到整合涉农资金,只有多下调查研究的苦功夫、对症下药的硬功夫、一户一策的细功夫,才能精准发力、落地见效。

推进脱贫攻坚,必须牢牢把握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的要求,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扶贫脱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坚持扶真贫、真扶贫,坚决防止形式主义,时间表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对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肃问责。要深刻认识扶贫脱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把防止返贫放到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位置,继续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重视农业,夯实农业这个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脱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硬骨头也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的存在,很大程度源于农业生产落后、质量效益不高导致农民增收无门、致富无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既是兴农强农惠农的治本之策,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当前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只有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农业供给质量,加强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才能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让惠农的产业旺起来,让致富的门路多起来,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完善扶贫保障机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今年全国两会上,广大代表委员围绕扶贫脱贫积极建言献策,不断为推进脱贫攻坚凝聚智慧和力量。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拿出滴水穿石劲头,撸起袖子加油干,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5

“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省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两大核心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着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奋力在提高省直机关党的建设质量上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立根铸魂 不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日前,根据安徽省直工委机关党委有关通知要求,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 (文明办)党支部召开“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专题警示教育有关的重要著作。党支部还通过组织参观《红旗飘飘》珍贵档案展、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强化专题警示教育效果。

持续推进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今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以鲁炜案为镜鉴,认真开展“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深入开展“三查三问”,努力形成常态化解决问题、督查问责的长效机制。把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要载体和优化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认真开展环保突出问题督查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作风效能专项督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安徽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 “六稳”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字当头,“实”字打底,深入开展省直机关“深督导、重化解、促落实”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自觉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责任,全面加强省直机关党的政治建设。 ”省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省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固本强基 着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

今年8月,安徽省直机关工委对照省委巡视组对有关省直单位的巡视反馈内容和意见,梳理归纳出涉及机关党建方面的四大类15个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省直机关工委印发通知,要求省直各单位深入对照检查,全面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查漏洞、强弱项、补短板,持续巩固“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近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以提升党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着力打造自身建设强、群众工作强“双强”型党支部。推动省直各单位坚持落实机关党建约谈和述职评议制度,形成了“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开展“双联系”(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三结对”(结对共建、结对帮扶、结对服务)、“五个一”共建(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开展一次互访活动、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组织一次慰问帮扶、为共建单位办一件实事)、“百村百区志愿行”、“百名厅局长下基层”、“万名党员进万家”等活动。

推动省直各单位机关党组织从 “管理型”逐渐向“服务型”转变。 127个省直单位与818个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基层厅局长联系点900多个;机关14000多名在职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或贫困学子结对帮扶。省直及中央驻皖各单位共选派700多名驻村帮扶干部,组成250支扶贫工作队,开展精准帮扶,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榜样引领 创新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驱散我们前进中的迷茫。 ”安徽省地矿局青年党员李赟聆听省直机关工委组织的模范事迹报告会后说,身边人说身边事,让我们深受感动,看到榜样就在身边,平凡而不平庸,更容易让我们把这种正能量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中。

党的xx大以来,省直机关工委注重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扎实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省直机关工委定期组织开展 “青春建功十三五”主题报告会、“青春助力中国梦”主题教育、寻找“最美家庭”、“春蕾计划”等活动;组织青年党团员扎实开展“走基层访一线服务五大发展行动”调研实践,省直机关200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万名党员干部,携手开展“太阳花爱心助老行动”“百村百区志愿行”等活动……

截至目前,省直单位中有15个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称号,79个荣获省文明单位称号,277个被评为省直文明单位。此外,还催生了一大批“省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

“广泛开展机关文明创建和群团活动,能更好地动员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省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省直机关工委将整合力量,组建省直机关先进事迹报告团,走进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