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情况(通用3篇)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情况 篇1

10月21日清晨,浙江省乐清市岭底乡南充村村民陈应启一早就带着孙子来到南充村党群服务中心。“今天服务中心举办儿童绘画课,又有越剧演出,不早点来就没好位置了。”老陈笑着说。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情况(通用3篇)

为有效提升基层阵地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中的作用,今年以来,乐清市集中在周末节假日开展“红色星期天”系列活动,依托文化礼堂、“瓯江红”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中心、为老服务中心“一堂三中心”等基层阵地,整合机关部门、乡镇、村居、社会组织等四方资源,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乐清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乐供介绍,为了吸引更多群众参与,防止活动出现“一阵风”,每个红色阵地制定“1+N”服务清单,即1项特色品牌、N项服务措施,配套建立部门联系指导、活动提前预告、公益组织驻点、擂台亮赛评比等制度,确保活动常态化运行。

据介绍,乐清市“红色星期天”活动主要包括党员义工大走访、文化礼堂暖心工程、送医送药健康义诊、微心愿圆梦、假期春泥班、家长学校、母亲学堂等10个特色品牌,涵盖红色阵地宣传、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当地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服务清单化、品牌特色化、活动常态化、保障长效化“四化”标准,打造出“银龄互助”、百姓舞台、红色流动书屋等一批群众活动品牌。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情况 篇2

“我们从那么恶劣的环境中搬到了如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看病、上学都十分方便的县城,我们怎能忘记党的恩情,忘记党的好政策呢?”农民宣讲员蒲国俊说完,会场发出了一阵掌声。

这一幕发生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山乡庄子沟村近日举行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开班仪式上。

北山乡距县城约18公里,地处高海拔干旱的浅脑山地区。山路蜿蜒,沟壑纵横、土地贫瘠、交通不便,这里的落后几十年如一日地没有变化。“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啊,像我们乡这样靠天吃饭的村子就有7个,总共1455户4939人。”北山乡党委书记范承东说,这个穷根长期以来让百姓看不到致富的希望。

20xx年,为彻底摘去北山乡的“穷帽子”,民和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抓住国家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对包括庄子沟村在内的北山乡7个村实施整乡易地扶贫搬迁。短短3年,北山乡群众搬迁至县城史纳、老城、川垣等片区安置,小区内统一实施了绿化、亮化、安防工程,配套建设了卫生室、农贸市场、休闲广场,实现了暖入户、气上楼、饮水达标和环卫保洁,昔日为了生计发愁的北山乡群众一步踏入了现代化的城镇生活。

“我们北山乡的搬迁群众,不仅在生产生活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思想观念上也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范承东说,究其根本,这都得益于民和县近年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聚焦“扶智扶志”,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也是县里开办讲习所的初衷。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的成立就像一场‘及时雨’,它让我们在享受更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有了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知晓致富技能、感受文明乡风的新阵地。”永进村村民蒲国俊是北山乡推出的农民宣讲员,他告诉记者,这些天来,他已经讲了好几场,自己从身边的点滴变化讲起,感恩新生活、感恩新时代主题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像现在的天价彩礼,让多少家庭背上了债务,大家想一想。”

“是啊,我家娶儿媳妇的债务现在才还清啊”

…………

高昂彩礼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了使移风易俗内化为人们的新型理念、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宣讲组成员把移风易俗作为宣讲的重要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进了群众的心里,也深得大家的支持。

“宣讲团成员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将党的政治理论、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实用技能、民族团结等内容传递给了基层群众。”范承东表示,讲习所已经成为乡亲们比学习、比思想、比落实,凝聚党心民心的大课堂,北山乡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从今年10月开始,民和县在全县30个村(社区)开展讲习所创建试点工作,预计到12月将在全县推开新时代讲习所创建工作,定期举办讲习实践活动。据介绍,讲习所师资以全县讲习所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主,吸收部分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乡贤人士、老干部、老党员、致富能手、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组建成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基层党建等7支讲习队伍,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讲习,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群众致富本领,增强爱党爱国理念,激发自身脱贫活力。

民和县委党校教师白金香说:“作为讲习所成员,我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落实到村里。”

“举办讲习所非常有必要,对基层群众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助推决战脱贫攻坚,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民和县总堡乡党委书记马菊花表示。

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情况 篇3

近年来,惠安县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推进“惠·宣讲”“惠·朗诵”“惠·传承”“惠·家风”系列主题活动,努力传承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软实力,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县,为惠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惠·宣讲”掀起文化宣讲新高潮。整合全县理论宣讲力量,创新搭建专业精讲、“草根”开讲、文化巡讲等模式,大力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十九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理论达人”专业讲。组建一支以县委党校等理论专家为主的理论宣讲专业团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层次,有所侧重地开展文化宣讲活动,用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当地方言进行宣讲,使群众真正学懂、弄通、做实。草根群众贴心讲。从普通党员、普通农民、学生选拔产生宣讲人才,组建一支接地气、冒热气的“草根”宣讲志愿队,突出让群众自己讲,用亲切朴素的乡音讲,用乡味、乡情促百姓共鸣,推动宣讲主体向最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拓展。截至目前,“草根”宣讲志愿者有近100名,到机关、下基层开展宣讲活动300多次。文化团队巡回讲。举办“家国情怀”专场宣讲活动,以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再现孔府家规、曾国藩家训、林觉民家信、钱学森家风等家庭美德的内涵与核心价值,从家国情怀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依托社科大讲堂,举办《漫谈闽南文化》《惠安地方文化》等传统文化系列讲座进校园社区活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惠·朗诵”倡导崇德向善新风尚。广泛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进机关、进校园、进镇村、进家庭的“四进”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进机关。把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党组织建设、工会活动重要内容,以“诵中华经典,创文明机关”为主题,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诵读学习会、经典诗文读书会等活动,提升广大干部职工道德素质。进校园。组织开展学经典诵经典、优秀童谣传唱、国学经典诵读小状元考级等系列活动,营造班班读经典,人人能吟诵的诵读氛围,让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增强修养,塑造品格,健康成长。进镇村。把经典诵读作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村(社区)活动重要内容,融入“一村一品”、“三下乡”等惠民文艺演出,依托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百姓书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引导村民开展诵读经典书籍活动,树“文明”“友善”“孝老”“互助”风。进家庭。把经典诵读进家庭活动与每年“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家庭教育讲座、家庭亲子读书会等,广泛宣传经典文章中的孝老爱亲故事,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家庭文化,树立家庭新风。

“惠·传承”打造乡愁文化新特质。充分挖掘惠安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八大示范工程”,推动惠安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命名一批传承基地。在全县中小学校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常态化开设《惠女服饰制作》《花灯制作》等课程,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中心、社区少年之家、儿童之家等,设立50个“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每年开展各类特色传统文化技艺培训活动400多场,培养了大批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人。开展一系列传承活动。举办“闽南国粹校园行”优秀传统戏曲、“芳草之夏”百场高甲、木偶戏进校园进社区展演活动,将传承弘扬传统戏曲融入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之中。开设20个公益性青少年校外艺体培训班和18个非遗知识暑期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惠女布贴画制作、石雕创作、南音表演、书法培训、纸织画创作等项目,推动文化遗产实现传承发展。培育一批民俗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送春联、闽南庙会、清明诗会、聚龙百家宴等节日民俗活动,将民俗文化深度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组织评选“最美乡村工匠”,打造《惠缘家话》《惠安讲古》等乡音栏目,编撰《惠安文化》《螺阳书院》《净峰文史》等文遗期刊,持续挖掘惠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内涵。

“惠·家风”营造和谐社会新生态。通过挖掘惠安好故事、好典型,大力弘扬家庭文化、家庭美德,倡导家庭新风,在全县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社会新生态。打造阵地。打造“惠风”传统家训展示馆、惠安城南第二实验小学家规家训长廊、净峰张岳家庙等优秀家风传承基地,建设螺城东南社区“厝边的好人 身边的好事”一条街、聚龙小镇邻里文化中心等家风典型示范点。其中,“惠风”传统家训展示馆作为传承优秀家风的综合展示基地,20xx年以来已接待干部群众8万多人次,并入选第一批省级家风家训乡贤文化馆示范点。选树典型。培育首批14个“家+文化”典型点和10个“家+文化”特色典型项目,开展“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和“讲述好人故事 弘扬社会正气”主题宣讲,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我身边的好人”“最美家庭”“美丽惠安人”“美德少年”“最美乡村人家”等,以身边先进家庭和个人的良好家风带动全社会文明风气的形成。培育推广。依托各村道德讲堂、活动广场等宣传教育载体开展200多场家庭教育活动,在县域媒体开辟“传承好家风 打造‘家+文化’”专栏,拍摄道德模范系列微电影《蜕变》《半岛花开》《守护》,在村(社区)开辟家风宣传栏,在祖厝、厅堂、展馆等广泛张贴孝亲标语,倡导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家庭美德,使好家风在惠安大地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