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汇报体会 > 经验材料

当好“一把手”的关键是确立好工作思路范例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三农”,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牵动根本,事关全局,只有农村安定才能全局稳定,只有农业基础牢固,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农民小康,才能全面小康。作为部门“一把手”,尤其是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其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加强“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是促进我区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重要指标连续实现了信增势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感到,一把手的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是抓工作思路的确定,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是抓工作思路的组织实施,就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由于“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总揽全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一把手有一条清晰、准确、科学的工作思路。所谓工作思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目标的总体设想,包括过程中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工作思路是否科学可行。然而领导工作思路的形成,不是领导者或少数人凭经验、拍脑门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文人”编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必须遵循我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真正认识“三农”实际,必须在求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就掌握不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没有在此基础上的筛选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过程,就抓不到“三农”问题的实质, 也就谈不上针对区情、局情制定科学的农业工作思路。 以前一提我区的农业,都感到农业是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农业部门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到底有没有作为;江宁撤县设区,加快城市化建设,农业产业在江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农业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服务指导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区情全面的认识。通过广泛的调研,我感到我区农业发展必须调整思路,才有出路,才有作为。我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虽然撤县设区,但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重视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并多次强调:江宁虽然撤县设区,但县情没有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而经济的加速发展,反哺农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必将加大;占人口70%的农民依赖土地增收的心情依然迫切;依托大城市发展近郊农业的前景并不是没有。为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我们把“跳出农业抓农业”作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五大农业求突破,即在“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上求突破;确立全区农业四大重点工程,即“优质米工程、蔬菜工程、食用菌工程、西甜瓜工程”,形成江宁“板块农业”和“特色产业”,把农业融入城市,达到兴业富民的目的。由于适应新形势提出了农业工作的新思路,我区农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领域得到扩展。通过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围绕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壮大特色的产业路线,较好地推进了农业区域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浅谈“江宁都市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对江宁农业长远发展在思路上进行了探讨。 二、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根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往往反映和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然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作思路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形成的工作思路,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如在“三个代表”学教过程中,我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分门别类件件抓落实,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再如,在区重点工程温州街拆迁工作上,农业局办公楼、种子站及仓库、几十户职工住宿楼以及几十间门面房共有1.5万平方米建筑需要拆迁,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错综复杂,迟迟不能解决,人民来信从省、市到区,接连不断,一时期已造成农业局的整体不稳定。我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全方位地调查研究,从班子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个别谈心,个别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见,把握症结所在,听取和集中各方意见、建议,并归纳为三类:涉及到的被拆迁户担心拆了以后过渡无期,安置地点不理想,不愿拆;还有一部分是住在二层小楼房改时不符合政策的未房改户,至今也无住房,局里如何处理无定论;还有一大部分人则认为,农业局过去在城区有500多亩土地,现在再搬走就是寸土不剩,比比人家,看看自己,伤心、悲观,认为局领导是“败家子”、没有用。针对各种意见和看法,本着顾全大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反复研究修改方案,在大多数职工思想统一的前提下,专门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讲明政策,公布纪律,对重点人我亲自谈话,结果未用二个月时间搬迁结束。由于这一拆迁思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广大职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温州街工程能顺利推进,农业局也从此化解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三是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跨世纪的“一把手”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同时,思想观念要超前,富有创新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也是领导干部“胆识”的体现。“一把手”要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捕捉发展机遇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实践使我感到:不同的思维观念为“一把手”提供不同的思路。新的思维观念能给“一把手”带来新的科学思路,使“一把手”的思想符合实际,符合历史进程,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旧的思维观念则阻碍着“一把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连续五年滑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面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农业服务工作难以到位;同时,农业入世,面临的状况是千家万户对付“八国联军”、“提篮小卖”对付“跨国公司”,更使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迫切性。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必须靠产业化导向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从长远看、深层次看,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转移农民,产业化农业增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以开放型、多向型、求异型、政策型思维方式,取代封闭型、单向型和求同型的思维方式,不就农业抓农业,不就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近几年我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订单农业、基地园区农业,以此来实现农业内部经营性收入的提高,这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举足轻重,而且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提出了江宁区五年农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鼓励奖励政策,加强了以土桥优质米为主的秦淮河圩区优质稻米产业带、横溪“大自然”牌西瓜、其林千亩设施农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还以培植品牌农业为支柱,确定“打造品牌农业、树立江宁形象”的发展思路。 近几年来,我区已有6个市名牌产品,创省名牌农产品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2个,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9个,有机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基地达到30万亩,市级以上标准农业示范园6个。农业工作抓住了品牌,就会涉及我们工作的各个层面,对我们原来的工作方法、政策、指导思想有很大冲击。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实际上就是张扬我区农业的优势、扩大对外的影响力。我局每年都要多次组织农产品到省外参展,还成功地在白马公园组织了江宁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场,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搭建平台,为农产品进城入市开辟渠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不仅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健康、迎合绿色消费时尚的根本作法,更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是一种价值大风险也大的活动,这就要求“一把手”有超人的胆识,自觉地从我小为我大的身心中育胆;能动地从变不知为深知的实践探索中壮胆;果敢地从变小勇为大勇的风浪考验中练胆。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抓住种粮农民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就稳定了粮食的大局、政治大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未来。 四、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执政能力和“三个代表”的关系,是行为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只有执政能力提高了,“三个代表”标准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得以落实。而作为部门或地区的“一把手”,执政能力的关键则体现在好的工作思路上。执政能力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保持了、提高了,就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和拥护,就能长期执政;这种能力降低了甚至丧失了,就要受到人民的反对、抵制和抛弃,就要下台。作为“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把执政为民落到思想和行动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三农”突出的问题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践“三个代表”。我理解: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标准的实践意义,就是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因此,我局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同心同德,咬定发展不放松,注意发展的目的—致富百姓,以亲民富民的理念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注意“三个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看问题、作决定、做事情都要考虑让大多数人得益,要围绕农民的普遍增收多做多干,同时对困难的特殊群体多关心;理清一条思路,就是把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富民为先上,体现在城乡统筹之中;端正态度,就是对待农民群众要真诚相待、真情关爱、真心呵护。面对分散的经营模式,我要求我们植保系统在发布病虫情报、防治办法时,宁愿多花点钱,费点事,也要做到户发一张,让农民早知道,准确防治。今年是历史上病虫害高发年,条纹枯病是历史上首次在我市发生。我们从不认知到熟悉掌握、准确防治,为今年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丰收年、达到亩增140斤产量的目标尽了力。就我区农技推广的现状而言并不理想,许多地方基层农技推广系统是“线断、网乱、人散”,传统的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而适应市场经济新的推广体系又没有形成;好不容易研制出一个优良品种,水肥措施跟不上,缺乏配套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往往就差“最后一道坎”;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如果没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就是到了村头也传不下去,农技推广往往就差“最后一公里”。我们采取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做法,培养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户,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机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部门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这个部门的号召力、凝聚力就强。“一把手”要学会用好的思路统一思想,用好的思路统一人心,用好的思路激发下属的干劲。

当好“一把手”的关键是确立好工作思路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