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音乐学科五年级学期教学计划

具体内容 课 标 要 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音乐学科五年级学期教学计划

教 材 分 析 第一课春意

1.钢琴曲《致春天》2.童声合唱《春水》

3.歌曲《小鸟小鸟》4.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第二课欢乐的村寨

1.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2.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

3.歌曲《巴塘连北京》4.歌曲《迷人的火塘》

第三课 幻想

1.歌曲《天地在我心》2.歌声与乐队《望月节》

3.管弦乐《水星——飞行使者》4.歌曲《小白船》5.合唱《让幻想展翅飞翔》

第四课 四季

1.管弦乐《四季歌》2.器乐曲《秋收》

3.歌曲《童心是小鸟》4.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第五课 您好!大自然

1.合唱《我们的田野》2.童声合唱《铃儿响叮当》

3.歌曲《田野在召唤》4.歌曲《铃儿响叮当》

第六课京韵

1.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2.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3.笛子与乐队《京调》

京剧小知识4.歌曲《蝈蝈和蛐蛐》5.歌曲《我是中国人》

第七课 友谊

1.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2.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3.歌曲《手拉手》4.歌曲《可爱的苹果》

第八课 百花园

1.歌曲《牡丹之歌》2.器乐曲《花之歌》3.歌曲《盼红军》4.歌曲《编花篮》

项目 具体内容 学生现状分析(分析各层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学习习惯等情况) 本年级段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

教学 目标 总目标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学段目标 3~6年级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培养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确立好各单元的教学目标。目标应确立的切实可行有效,不能大而空,落实不下去。

2、认真解读单元教学问题设计的用意,这些问题往往就是需要老师们在单元中要解决的重难点和知识点。

3、要紧紧围绕单元的音乐要素,开展唱歌,表演和技能活动的训练。

4、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把握好学生的活动,注意发挥好活动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动静有机结合。

5、教材研读,教案的准备把握好几个原则:

⑴以审美为核心

⑵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

⑶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发展

⑷重视参与实践,鼓励探究与创造

⑸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

⑹提倡学科综合,改善评价机制

项目 具体内容 教学措施 第十册的教材是全面的,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合理使用,要以音乐学科的音乐性、审美性、综合性、民族性、多样性、灵活性等为原则,合理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创造出更多适合学生发展的内容,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喜欢音乐、享受音乐,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 教学进度安排(学期总课时量)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 ,16首演唱歌曲 ,16首欣赏作品 每单元均有编创活动

本学期实际有效的教学时间有周,因此,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作适当的删减,以保证完成好本册的教学任务。

个人把教学进度设置如下: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 2 第一、二课 3 第二课 4 第三课 5-6 第三、四课 7 -8 第五课 9 期中复习课 10 -11 第六课 12 第七课 13-14 第九课 15 第八课 16 复习、测试评价 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 项目 具 体 内 容 教材 分析 1、钢琴曲《致春天》

春天,象征着美丽;春天,象征着生命。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万物苏醒,生机勃发。春天,她又是许多著名的诗篇、绘画和乐章中赞美的对象。《致春天》这首钢琴抒情小品就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谱写的春天的颂歌。

2、 童声合唱《春水》

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愉,孩子们又使春天显得更有生气。歌曲《春水》的歌词,以生动的语言,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水潺潺,在田野上奔流的情景。而正是借助“春水”的比喻,表现了孩子们活泼、顽皮的形象以及他们欢欣喜悦的心情,同时也折射出农村孩子关心农事、热爱劳动的朴实品质。歌曲的旋律轻快活跃,节奏张弛相间。刻画出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性格。歌曲展现了真挚的童心,散发出浓浓的童趣。

歌曲为多声部合唱曲,采用多乐句式的一段体结构。

3、《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的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的春天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结构。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欢乐的情感。

4.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春雨蒙蒙地下》是影片《绿色钱包》中的一首插曲。曲调细腻流畅,描绘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万物复苏,也隐喻着春雨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首歌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纯朴而富有诗意。歌曲为2/4拍,宫、徵交替调式,一段体结构。曲调由弱起开始,中间不断出现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使音乐充满生气和活力。象声词“刷刷刷刷”处的二声部手法及其间奏的插入,十分形象生动。尾声时“刷刷刷刷”再现,三次重复及力度的渐弱,最后结束在徵音上,给人以曲终意未尽之感,令人寻味。

教学 目标 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的来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聆听《春水》,感受拟人化的“春水”活泼、顽皮的形象。聆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的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相同的曲调,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情绪。让我们在聆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的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的重复、变化(相似)重复的创作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2、二声部

3、能有感情的熟练演唱 教学时间安排(单元总课时量) 第一课时:《小鸟小鸟》、《致春天》。

第二课时:《春雨蒙蒙地下》。

第三课时:《春水》。

课时备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鸟小鸟》、《致春天》。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鸟小鸟》

1.生态环保导入。

设问:

(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加以保护。

(2)

你能说出描绘春天的成语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

2.聆听范唱《小鸟小鸟》。

设问:

(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的含义?(复习6/8拍号,该拍号在第9册第1课讲过)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

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的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第六拍起唱)

(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

a.教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相似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教师的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

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的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

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的图形谱,找出相同与相似的部分。

e.按曲调的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

(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

a.教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的曲调。

设问:听辨并找出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b.在教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2小节)。注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的四度音准。

有困难的班级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加唱一条辅助练习:

c.分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教师重点辅导低声部。

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相互倾听对方的声部,做到和谐。

4.学唱歌曲

(1)完整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的情绪。

(2)用“la”唱全歌。注意合唱部分的和谐;注意用稍快的速度表达喜悦的心情;注意每句的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欢乐的情绪。

(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

5.表演歌曲。

在完成以上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的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二、聆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的国籍及作品的背景为导入。

(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的哪里?那里的气候条件如何?

(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的挪威人民是多么的美好,作曲家格里格热情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

2.视听《致春天》。

(1)设问:你能根据伴奏及旋律的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的段落吗?

(2)教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的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的片段。还可帮助学生听辨第二部分的低音区的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听辨三段体的不同情绪的音乐表现。

3.复听《致春天》。

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脸部的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情绪变化。

4.完成教材中的书面作业。

(1)画出第三部分的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相同的,但情绪不同。

如用同样的线条,可以用线条的粗细表达其热烈的情景。还可以根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的图画等。

(2)完成方格框内的选择--曲调高、低与情绪的平静、期待、热烈。

以上两个书面作业,因为是在学生通过二次欣赏作品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或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完成,切忌教师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5.三度(欣赏)创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来临时人们的祈望心情,要把三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的优美,主要是体现学生的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的向往的心情。

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

教学过程:

1.气象知识导入:

春天里的“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的现象,天气不可能是永远“春光明媚”的日子!

设问:

(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

(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的?

(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生机?

2.欣赏歌曲范唱。

设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模仿唱一下吗?

3.在教师指导下,练习模拟的下雨声“刷刷刷刷”。

(1)前面部分的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

(2)结尾处的5小节(注意力度的变化)要求。

4.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的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

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

(1)教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分音唱法。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开始的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

奏)。

(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的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教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的学生。

(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唱好全曲。

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

(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唱。

(2)歌词词义讨论。

设问:第一段歌词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借景抒情)

(3)在理解词、曲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较合适?使歌曲的表现更有声、有景、有情。

音乐知识:切分音

1.正常的强弱节奏:

2.改变了强弱关系,产生了切分音:

改写成 节奏,并唱一唱:

7、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春水》。

教学过程:

1.自然现象的变化导入。

设问:春水从何处来?

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融化,形成春水。

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

2.欣赏童声合唱《春水》。

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的情绪?

(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的孩子?

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的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

4.儿歌与打击乐。

(1)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练习徒手拍击。

(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

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最佳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

(3)注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

5.徒手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准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的节奏谱)。

6.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7.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配合得最默契。

8.拓展与研究。

设问:

(1)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

(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9.研究成果表演。

教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创造性表演,表扬他们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