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4篇

本文目录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敬老爱老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社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巡回演讲事迹材料

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4篇

各位领导

各位朋友

今天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来到大家中间,有幸的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思想,促进我的成长进步、不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有益的贡献。在座的有我的长辈,有我的同龄人,也有我的小弟、小妹妹们,大家都能来到这个会场,就是给了我一个莫大的鼓舞,就是对我的最有力的支持,这里我要给大家深深的鞠一躬!

我叫李勇,1969年8月出生在正好是文革的年代。1998年随着下岗大军一起分流到社会,从此走上了自食其力谋生的道路。下岗了,也自由了,随着精神压力、生活压力的不断集聚,每天带着沉闷,带着惆怅,无所事事的溜大街、逛市场,小摊小贩扎堆的地方都是我常去的地方,随着思绪的沉沦,每天几乎都是这样打发时光。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个月,家里的日子越变越糟,三口人只靠爱人摆摊卖点小孩衣物度日子,已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矛盾、吵架接踵而来。有啥办法呢,这是大气候。每天一见爱人来脾气,我就赶紧溜走,躲出去,躲开这些吵不出结果、理不清头绪的闹心事来。

我每天就是这样没有目标,没有目的到处走到处看。可谓是真正的走进了社会,走进了生活的海洋。什么样的事情都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都遇到过。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最普通的人群,相互间最直白、最透明的表现,人与人之间没有那些装腔作势的自然表露,街景百态,使我感到了这里是最真实的社会,这里是最真实的人际关系。让我更能感到惊讶的是在整个的社会街景中还活动着一群象幽灵一样的人:一伸手一眨眼之间,墙上已贴满了几张小广告;蹲在地上似乎在系鞋带,一起身一行做假证的广告电话已喷完;一甩袖子,墙上一行电话号码。更可气的是在各个菜市场赶集大街上,还活动一些专门用镊子夹钱包的“专业钳工”,很多老太太、女主妇们的钱都不知道怎么没的。面对这些像残渣一样的小丑们,经常使我陷入沉思中。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和谐、生活富足,人们都享受着阳光的沐浴,但是阳光下仍然存在罪恶。

1998年10月15日,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吃过晚饭,正在楼区散步,在对面楼头拐角处,大约距我10米远的地方正有两男一女厮打成一团。紧接想着便听见其中的女子大喊“救命啊,抢钱了”,这时我已意识到了两个男子正在抢女子的包。此时,已没有时间再多想,我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三人跟前,一把抓住歹徒已经抢到手的挎包,大声喝道“住手”,这突如其来的援兵把歹徒下了一愣,但仔细一看就我一个人时,两个歹徒又来劲了,一边往回抢包,一边威胁我说:“不想活了,赶紧放手,不放手就扎死你”!

我心想,歹徒真是把我想错了,要是胆小就不来管了。此时我迅速抓住了其中一个歹徒的衣领,一个腿绊将其撂倒,但歹徒手里仍然拽着挎包。这时另一个歹徒从路边捡起一块砖头,疯狂的朝我的头部猛砸,几次都躲了过去,砸在了我的肩上,最后一次当我再一躲时,歹徒手中砖头的棱角正好砸在我的右眼上,立刻血流如注。但是我仍然没有退缩,仍然牢牢地抓住挎包。此时路灯已亮起来,我的半个脸和半个身子全是鲜血,而且当天我穿的还是一套白上衣,米色裤,更显得血腥可怕,这时歹徒似乎恐惧了,拼命挣脱,丢下挎包逃走。

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经过了血的洗礼,而且还是见义勇为斗歹徒。歹徒逃掉了,我还是保护住了女子的垮包。后来得知女子的挎包里背着从母亲家带回来准备第二天要去交买楼款15万元。在我住院治疗期间,女子的家人多次去医院看我,几次要为我留下上万元的医疗费都被我谢绝了,我每次都高兴的对女子家人说,水果和吃的我全留下,唯独这钱我一分也不留。一直到XX年之前,每年的重大节日女子全家都要来看我,比亲属之间都要好。XX年之后她们就搬到北京去了。

我出身在干部家庭,父亲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一直在政府做领导工作,母亲是教师,哥哥姐姐都在公安部门工作。我是老疙瘩,我从小就受到了家庭环境的良好熏陶,小时候就处处事事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孩子,长大工作了时时处处都努力做到当一名好职工。好的环境培育了我心胸坦荡、爱憎分明的优良品质。

通过只身斗歹徒“一战成名”,街坊邻居都知道了我的名,我也感到挺自豪挺光荣,但是我永远失去了右眼,也正是通过这次事情,使我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从此我的身影遍布了大庆的大街小巷,窃贼频发的地方,我单枪匹马一个人坚守着正义七年。XX年10月,我组织了几名下岗职工、复员军人、待业青年,成立了大庆市志愿者打假巡逻大队,群众性组织。目的是:打击制假、贩假的犯罪嫌疑人,宗旨是:见义勇为,弘扬正气,积极同各类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朋友们,大家看到眼前的我可能与设定中的铿锵硬汉的形象相去甚远。我的这副大墨镜可能后半生都得与我形影不离了,一只眼彻底废掉了,戴上墨镜也许是掩饰,也许是给自己一点点自欺欺人的安慰。说实在的,我很想为自己的行为表达些许崇高的注解,诸如为了和谐社会文明城市建设一类的,但我很快又觉察到这有点词不达意。所以我必须要修正我说话的起点,往下的汇报才能流畅自如。

我从小即是个好孩子,也是一个异想天开的妄想家。十几岁的时候还曾经去拜师学过一段武术。及至到后来,也相信过“拳头解决问题”没少和别人打架,很多时候都是我胜出。这次与歹徒打斗,回想起来或许仍然透出一些我小时候的影子。

打假巡逻队成立了,说是队,最初也只有三个人,我是队长,两名复员军人是队员。我们的成立仪式很简单,我拿出了50元钱在一家小餐部里要了两个菜和啤酒边吃边说,吃喝完毕,队伍也就算成立了。我们还为队伍制定了志愿者打假巡逻队章程。

社会治安一年比一年好,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但一些突发的犯罪事件还是让一些人受到了伤害,有一些利益熏心的不法分子仍然在扰乱社会稳定。

证件作为对身份、业务的权威证明,紧密伴随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也为造假证、办假证提供了方便条件,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什么证件、票据都能造假、都敢造假,从出生证到死亡证,从户口簿到身份证,从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的毕业证书到各种职称证、工作证,从医院的住院发票到国地税发票,令人膛目。假证件不但扰乱了国家政治、经济秩序,而且假身份证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合法”身份,使其逃避打击,为社会安全埋下了隐患。

我们巡逻队刚开始对付假证贩子时,真是想遍了办法。最后决定从街头上的小广告电话入手,把主要市区的办证电话全部抄录下来然后归类排查,弄清这些假证贩子的大约位置。我们一个一个的与办证电话联系假装要办证,逐步摸清每一个办证人的特点。我记得很清楚我们抓到的第一个办证贩子是个女的,电话里她说她什么证都能做,我就假称要做一个身份证、驾驶证和上岗证共三个证。经过讨价还价后,三个证以600元谈妥。第二天中午13时,我们预约来到一个商场门前,将所需个人资料递了过去,两天以后我们接到女贩子的电话说证件已做好,约定14点还在商场地点交易。我接到这个信息后,和两个队员一起赶到让胡路公安分局,将此情况做了汇报,分局接案后治安队刘队长立即派了4名干警出警,设伏在商场附近,一分一秒的守候,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约定的14时刚到,一个中年妇女走进了干警的视线,这个女贩子四下张望了一下,确认安全后她快步走到我身边,正当交易时,干警迅速出击,抓了个现行,并成功的打掉了一个假证窝点。

几年来,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们的队伍也从原来的三人,增加到了13人,有两个分队,也有女同胞加进了我们的队伍,随着经验的积累,每个人都显示出高超的技能。

我的队伍里有一个叫大洪的队员,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武警战士,退役后加入这个义务巡逻队。XX年春节前夕,大洪和做假证的贩子约好在市百货大楼见面,节前满大街人来人往,巡逻队员混在人群之中,假证贩子按约定的时间和大洪接头了。就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大洪严肃地说:“没想到吧,你们落网了,跟我去公安局。”两名假证贩子反应很快,撒腿就跑,窜进了人群。巡逻队员一时间不能靠近目标,眼瞅着两个假证贩子就要从人群中溜走,就在这时,大洪一跃跳上一旁的花坛上,大喊一声:“让开”,随即从花坛上飞身而下,两只胳膊正好压在了逃跑的两个人的脖颈后面,顺势将两个人按在地上,随后赶来的巡逻队员迅速将两人制服,扭送到了公安机关。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XX年,我们的巡逻队从打假转向反扒抓小偷。

我的队伍里有一个小杜姑娘,如果不看到人你根本不会相信一个跟踪、暗访、成功配合公安机关打掉两个制假贩假团伙,一个扒窃团伙的人居然是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认识她的人都说可别小看小杜,如果有人在街上行窃或施术骗人,只要小杜在附近,这些江湖骗子绝对难逃她的法眼,所以我们的巡逻队里给小杜起了犀利的绰号“鹰眼”。一个夏日,小杜像往常一样在让胡路菜市场巡逻。在一个熟食摊前,一老一小两个人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两个人背着手,眼神飘忽不定,不看市场上的货物,却专盯买菜人的口袋,这两个人在市场上来回走了三四趟,直觉告诉小杜,这两个人一定有问题。小杜马上与我电话沟通,说明了两个扒窃分子的着装、年龄等情况,并继续跟踪这两个可疑人员。我不敢耽误立刻带领三名队员赶往案发现场,在小杜的指引下,将正在作案的两名窃贼抓了个正着。两个窃贼落网后,面对小杜的时候惊诧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孩已经跟了他们一个多小时,终于“掉脚”了。

在我的队伍里,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勇敢的战士,每一个人都有一串讲不完的故事,他们都是来自于普通的老百姓,但他们又实在与普通的老百姓有所不同,如果全社会人人都自觉的做一件这样的好事,我们生活中就会没有犯罪存在,我们的社会就会天下太平。

说到这里,我要深深的感谢公安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我们获得了很多政策上的支持和力量上的援助,这对我们这个义务性质的小队伍起到了莫大的士气上的鼓舞,使我们越干越有劲,越干越精。

从成立打假巡逻队以来,先后打掉制假证团伙9个,抓获假证贩子37人。曾有一段时间,假证贩子惊恐不定,得到了有效的扼制,按照办证电话经常联系不到人了,从中显示了我们的工作成果。

说到这里,我还要插上一段表白,从我98年第一次勇斗抢匪,单枪匹马一个人抓小偷,XX年10月成立打假巡逻大队到现在已经整整XX年了,XX年正好是中国传统的属相的一个轮回。讲到这里,可能早已有人在琢磨,这些义务巡逻队员的收入从哪里来,靠什么吃饭呢?我可以直白的告诉大家,我们多数都是下岗职工,没有一个是富裕家庭,有的是单职工,有的夫妻都没有固定工作。就拿我的家庭来说,98年下岗后,全家就靠政府每月三百多元的低保金生活,妻子摆小摊,女儿考上大学后,家里的生活就更加艰难。我的巡逻队员跑遍了全市的大小市场和集市,有时为凑够一趟交通车费,大家都去捡废品换钱,我自己有时跟爱人要出几十元钱,有时也从爱人的小摊上“偷”拿出几十元。

十几年里,我计算了一下,光我自己花在交通费和巡逻队员的用餐上就有7、8万余元。几年里妻子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火,可那毕竟是妻子的心血,我也曾和妻子一起打理,可是不行,无论如何也是稳不下心来。车上抓小偷、集市上擒扒手、智斗制假贩假的不法分子,这些事情我觉得有用武之地。我这么不停地折腾,终于激怒了妻子,她放下生意,离我而去,妻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家里什么也不缺你的,供个孩子上大学,也不至于供不起,和有钱人比不了,但老百姓的普通生活我们也算可以了,你这么折腾我可和你操不起这份心”。由于妻子对我的不理解,终于离开了我。在妻子离开我半年多的时间里,发生在妻子身边的一件事使妻子对我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岳父得了脑血栓在医院住院,岳母在护理时兜里的3000元钱被窃贼偷走,为此,老太太难过了好几天,后来通过哥们说和,妻子总算回来了,可我仍然无法停下来。

每个人的成就感都不一样,我的行动也许已经成了我的生存方式之一。我的文化水平只有高中,没有别的一技之长,但我们同样需要在社会上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我想见义勇为也许就是这种证明的突破口!也曾经有人说过,你李勇起早贪黑的抓坏人是不是也有“无利不起早”的因素?人往往无论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多了,都会招来各种各样的质疑。如果坏事做多了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给人们带来痛苦。好事做多了,有人质疑你是为了奖励为了钱。而我从98年第一次勇斗歹徒到XX年的9年间共抓获犯罪嫌疑人三十多人没有得到一分钱的奖励,完全是义务的。XX年1月1日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规定》,有了法律的保障。人们的误解让我不能理解,这种刀刃上的行走与生存确实是又危险又艰难。警察抓坏人那是职责所在,即或警察有什么闪失,后面有一系列的保障,我们这些义务巡逻队员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所干的这些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很多时候被称为“见义勇为的英雄”“都市侠客”“民间007”“义务打假第一人”等美誉,只是在这些称谓背后所蕴含的酸楚和悲情连我自己也完全说不清楚。多年的磨砺,我和我的伙伴已经非常懂得首先保护好自己,但谁也保证不了突如其来的意外。XX年春节的前夕,我和两名巡逻队员在东湖的集市上跟踪抓一个惯偷。在抓捕的过程中,我的一个伙伴的右手食指被这个嫌疑人咬成了骨折,医疗费花了3000多元。我曾经接到过多个威胁电话说:“哥们,差不多就收手吧,你不放我们一条生路,总得放自己一条生路吧!”还有一次我接到一个电话:“你再瞎整我就拿枪蹦了你!”我对这样的威胁已经很坦然了,这些见不得阳光的人总还是心虚,既然能“顶天立地”就站出来面对面较量,终究还是邪不压正!

我的时间非常紧张,我的电话也非常忙碌,就像110报警电话一样,每当菜市场、集市上有小偷出现,我的电话就会响起,我的电话就成了反扒热线。去年的夏天,有一次,我们在东风新村的广源市场抓获了两名绥化籍扒窃犯罪嫌疑人,被我们扭送到了公安机关,在民警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搜身检查时,竟在其中的一名犯罪嫌疑人的衣兜里发现从报纸上剪下的我的照片。5年前的一天,我在绿色家园附近的集市上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把手伸向一名年轻女子的衣兜,我当即把该男子按住并扭送到公交分局,这名男子是名惯偷,出狱后,每当他在集市上准备行窃时,发现我在场都躲得远远的,一旦我们两人碰上,他就上前给我点烟,嘘寒问暖,还称呼我为大哥。在大庆,很多窃贼都听说过我的名,在作案时都尽量避免和我碰面。经过我们几年来对扒窃分子的打击,我们周边各区域的商场、菜市场、集市上的扒窃分子几乎消失了,这些扒窃分子都转向了外围和周边地区,这足以显示了我们团队所作出的成效。

抓小偷、打假,面对突发抢劫事件无数次的风险经历已经模糊了我们的记忆,太多太多的险情,太多太多的遗憾,太多太多的兴奋已经编织成一部雄壮的交响曲,但有一个问题比我们的风险更伤脑筋:万一给扒窃分子造成太大的伤害怎么办?从法律意义上讲对方不是罪犯,而我们必定没有执法权。报端也见到过,见义勇为过当,致使嫌疑人受伤,其结果是见义勇为的人被判刑入狱。实践中我们做到了,掌握好火候,制服就行,绝不伤害对方,然后马上报警扭送到公安机关。我们时刻都在注意不要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我们也一度渴望被“收编”,名正言顺,尝试过,没实现。从心理上讲,我本人也不知道我们这个群众性义务组织能走多久、能走多远,明天的事真说不准,但我们似乎有点“上瘾”了,反正现在是停不下来,停不下来那就走一天算一天,不停脚步对社会来说就是利大于弊。我仔细数落了一下十几年来除了以上已说过了的打假反扒案例外,曾经被新华社邀请到河南打掉生产假烟窝点一个,为国家挽回1000余万元损失;配合市公安局油田分局打掉非法土炼油点6个,缴获石油3000余吨;配合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打掉黑出租车13台;配合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抓获特大盗窃团伙两个,收缴生产用电缆20余吨,缴获运输工具汽车2辆,4500大吉普一辆,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配合市公安局公交分局抓获扒窃犯罪团伙13个,抓获扒窃分子36人,协助公安部门抓获抢劫案犯7人。

到现在为止,我们能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得到了许多媒体的大力弘扬,同时政府也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表彰。大庆晚报、科学生活报等十几次报道了我的事迹,黑龙江电视台法治在线节目对我们的事迹进行了专题访谈;大庆电视台多次对我们的事迹进行跟踪报道。我本人多次被政府相关部门评选为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区、市两级的道德模范。

我们几个普普通通的人,做着普普通通的事,要说不普通,只是全社会的人没都去做。社会还在变革中,也许我们的行动中就蕴藏着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的故事不管是铿锵有力,还是悲壮苍凉,当我们回过头来停下脚步细细用心品味一下的时候,会油然而升出一种感觉,这种方式已经证明了我们的价值,对人对己对社会这都是一种功德吧!

谢谢!

我的汇报到此结束。

敬老爱老道德模范事迹材料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2) | 返回目录

张凤香,1963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庄镇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员,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搞活动、拉家常暧人心,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得到了敬老院领导和市、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奖。

一、扎根敬老院,勇挑重担

自1980年以来我在社办桔子农场工作了四年,因为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10月梅庄乡兴办敬老院,我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企业工作,第一个勇跃报名竞岗,主动向乡镇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凭着过去几年工作上的优秀表现和对民政工作的敬业精神,加上朴实、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荣地成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此,我走上了梅庄乡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岗位,,当时面对由老养猪场改建的敬老院,几间破旧而年久失修的土砖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没有退却。但是,没想到却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对:“你怎么这么傻,放着舒适安逸的企业工作不干,偏偏揽上这种伺候老人的繁锁活儿,这种苦差事别人躲还来不及,你还自己一门心思往里钻。”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发酸,清楚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轻易改变,就竭力说服丈夫与家人,默默地挑起了为老人服务这副沉重的担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心,而且,一干就快三十年……

我27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员、服务员,又是护理员,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遵守敬老院的各种制度,从二十一岁参加工作以来,至今从没离开过敬老院,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过的,我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哪怕是头痛脑热,也不愿请病假而耽误了工作。为了便于工作,更好地照顾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经不住了我的软磨硬泡,也成为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虽然在市场经济潮流下,在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夫妇俩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元,但我们很知足,因为我们爱这份工作、爱这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金钱不是成能的。再回头想想刚参加工作时只有三十五元钱,五年后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现在我们都加到了五百多元,县民政部门每月还有近百元的补助,政府部门不是在越来越重视我们,增加了投入吗?而且,我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或许是耳闻目染,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缘故吧,只要一回家,就会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这个普通家庭成长的儿子,也很争气,在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现在北京继续攻读研究生。我想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无私的爱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吗?

二、甘当“好闺女”,奉献爱心

在27年的工作中,我用至亲至爱的博大爱心,像对父母一样对待院民,不仅让她们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她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入院的老人们多数是膝下无儿无女,穷苦了大半辈子,都是一些“特别可怜的人”,让他们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暧和关爱,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无怨无悔执着追求着这个目标。

刚接触敬老院的工作,那时候自己还年轻,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务知识方面要学习以外,更要摸索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这件平凡的工作。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要让临时组建的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和谐圆满,那是谈何容易的事!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这少那,加之老人们本来性格怪癖,且早习惯了单身生活,刚从各村组送来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性格各异,生活习惯自由懒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变态、连说话都很难说在一起,院民之间横挑鼻子竖挑眼,发生口角那是常事。我常常在夹缝中受冤枉气,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宽容对待责备和抱怨,将委屈和辛酸化为动力,很快的被磨砺出息了,没有气馁,反而面对现实更加坚强了起来。我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五保老人,与院民足膝谈心,从沟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大家今天能够在这里相聚,这是缘分,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大家应当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互助和关爱,一起珍惜集体生活才对,互帮互肋,创造和谐,共度寂寥的晚年才是。”热心肠的简单话语,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也会使老人们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劳和细心,不知不觉中,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家”,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闺女”,院民们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我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

多年前,有一位68岁的老人徐治平,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而瘫痪,到了敬老院后,我每天亲手奉茶倒水、洗澡换衣、翻动身体、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他衣服单薄,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每次吃饭总是先喂完他以后自己再吃,天气好就背着他出门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撑着两根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后英和徐桂枝老人也都是偏瘫病人,她们的生活完全是由我来护理,她们经常情不自禁地说:“你的心眼真好哦,是你让我活在世界上,得到了人间的关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死后都会保佑你们全家的。”

还有一位叫万月德的老人,进院时已有88岁,她给了我永生的记忆和工作的热情。因为她年事已高,小便经常失禁,几乎每天晚上都尿床。晴天我就帮她晒,雨天就帮她烘,被单天天洗,冬天和雨季就给她准备两套棉被、床单,有时甚至得换上三套,敬老院的不够,就拿出自己当年陪嫁时娘家做的新棉被和床单。当时我才二十多岁,她老人家比我的奶奶年纪还大,我又怎能让老人在世的最后几年时光受苦呢?正是因为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几年后,老人临终前用“你真是活菩萨啊,你要活120岁!”的祝福话语来表达对我的深深感激,她的感激给了我工作的肯定和信心,她的音容笑貌也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

像这样的例子,连我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现在敬老院里的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脑瘫的……我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当好服务员,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孙火秀老人又聋又瞎,与大家难以交流,基本上是足不出门,生活很难自理,她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是由我来照顾,所需的生活用品总是我丈夫从街上给她捎来,但是,只要我大声和她说话,她大概还是能明白我的意思,只要我又空,就去房间陪她坐坐,消除她的寂寞,鼓励她经常出门溜达溜达,增强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老人现在逢人就嚷:“多亏了凤香啊,真苦了她,硬是个好闺女哦,没有她,我真不知道怎样活哩······”我院的胡金枝老人虽然年纪不老,还不到五十岁,却是一个白痴患者,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脸梳头,洗衣晒被都要人照顾,我自然是义不容辞。她是又疯又傻,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我说的话倒能听会去做,在我面前就像一个乖孩,跟着我后面一个劲的喊“妈妈”。

76岁的杰岗村老人唐菊花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我亲自守护在老人身旁同睡一炕,为老人打针、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唐菊花老人临终之际,我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出殡的时候又是我给老人烧纸、扔“纸钱”。做为新时代的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去年88岁的老人胡细发,老人是正常的自然死亡,她在弥留之际把我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布的包,里面有1200元钱,这是老人一生的积蓄。老人对我说:“1000元钱留给咱村里的父老乡亲和敬老院的老人喝杯水酒,另外200元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了,这200元钱算是我对你的谢意吧。”说完,老人安详地去了。还有的老人是在喂药喂水时就倒在我的怀里,每一位老人临终前的眼里都饱含着幸福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对每一位去世的老人,我都要为他们理好发、剪尽指甲、洗好面、掏尽耳朵,亲自捧上骨灰盒,每到清明节,还要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27年来,我先后为四十多位位老人守灵送终。在我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爹和娘。

三、胜似“一家人”,倾注真情

现在我都奔五十的人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敬老院,献给了这里的老人。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我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和老人同吃住,共生活,我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她们是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哪怕我去办事,离开敬老院一天,都会对他们念念不忘,无比牵挂。

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我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像儿女一样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倾注自己的真情。做饭、洗衣、护理系于一身。不断改善饭菜花样及质量,每天征求老人们的口味,尽量让他们吃饱、吃好,直至绝大部分人的满意。坚持做到每日三餐不吃重茬饭,平常餐桌上四菜一汤,顿顿保证吃上肉;每年大年初一为老人包饺子已成惯例。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为老人们换洗一次衣服,每季拆洗一次被褥,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环境卫生整洁;每月组织老人们检查一次身体,对少数身体较弱的院民,请求卫生院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及进把握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使院民冬不着凉,,夏不中暑。老人生病,按照医疗救助程序随时安排入院治疗,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不分白天黑夜,总是我亲自陪老人到医院求医抓药。

当老人们不顺心的时候,多说服、多谈心,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了解老人们的心声,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增强了院民之间的团结。定期组织院民参加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陶冶老人们的情操。召开座谈会是一个既方便,又实际的好方法,让老人们说出她们的愿望、心声;每天组织老人们收看适合他们情趣的电视节目,让老人们喜笑颜开。我发现部分院民不仅喜欢唱花鼓,唱民歌,还会吹锁纳、笛子,拉二胡。为了发挥她们的特长,我就向院领导建议,托人进城买来了乐器,组织老人编排一些简单的娱乐节目,召集院民在一起自娱自乐,陶冶了她们的情操,营造了和谐家庭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大家庭集体生活的惬意。

如今社会上的老人讲究“做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我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我们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寿星接受在场所有人的祝福,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宴会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感到大家生活在一起胜似“一家人”。

四、组织“大生产”,改善生活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在院长的号召下,我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常年依照节气轮种瓜、豆和各种蔬菜,地不空闲,基本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蔬菜自给;还在敬老院的四周栽植了许多葡萄、桔子、柚子和花草,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在房前屋后筑起了鸡舍和猪圈,充分利用剩菜剩饭和烂菜叶,每年养几十只鸡,喂了几头猪,其中鸡肉、鸡蛋用于老人们生病、过节、过寿改善伙食,肥猪还出售过几头,用于补充经费不足。通过大家辛勤的生产劳动;改善了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我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我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铺上方砖,作为休闲运动场,旁边种上花草。在工作之余,与老人们一起来这里散步、聊天、拉家常,有说有笑,让老人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老人们在这锻炼身体跑跑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有人问,你与老人们朝夕相处,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烦恼的是什么?我总是微笑着说:“我觉得与老人们一起生活很开心,照顾老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烦恼的时候是老人害病的时候,因为我非常担心和着急。”

这些年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镇政府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同事一起,本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让老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无私奉献,用真情去温暖五保老人的心灵,以不懈的努力将敬老院的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条、红红火火。如今的敬老院旧貌换新颜,建院时一无所有,而如今发展建设拥有房屋40余间,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的敬老院;硬件设施齐全,软件建设达标,环境优美,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老人们和睦相处,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们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这里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我多年来为敬老院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真情与汗水,得到了院内老人和社会的认可。在老人们的嘴边有这样一句话:“凤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好的闺女,俺们知足了。”

社区道德模范事迹材料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3) | 返回目录

xx,女,x年x月x日出生,回族,中国共产党员。x年x月至x年x月在xx市蔬菜公司的蔬菜批发部工作,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发挥共青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单位出板报、写表扬稿,并在单位的广播中多次播放,在单位的珠算比武中多次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由于工作突出,于1984年被调到统计股做统计员。并于1985年考入黑龙江省商学院的夜大,学习商业会计专业。同年考取了xx市珠算协会的一级证书。1988年大专毕业。1989年任单位收款室组长兼任团支书。xx年8月应聘到xx办事处xx社区,担任副主任一职,主管低保工作。

社区低户及低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都是需要社会最要关心和帮助的。xx利用业余时间一家家调查走访,了解各家状况。通过走访调查让她在工作上有了头绪、有地放失,逐步建立健全了档案,做到应保即保,流动管理,不怕威胁与恐吓。她积极帮助困难家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为家庭成员找工作,与他们打成一片成为知心朋友。

在低保走访工作中,xx深入家庭与特困居xx、xx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以个人名义为他们捐款捐物,购买生活物品,解决生活难题。在她积极努力的工作下,于xx年获得办事处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xx年获得办事处人口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道德模范事迹材料范文(4) | 返回目录

贾正方,男,汉族,1936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省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党支部书记、宝山企业集团董事会主席。

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双目失明的贾正方带领宝山人把一个穷山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集体致富的“西部华西村”。“5·12”汶川大地震使这个富裕村顷刻间夷为平地。在苦难和厄运面前,贾正方没有认输,他用坚强、毅力和智慧带领宝山人战胜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

1966年,贾正方在地质队工作时被炸伤双眼,带着一身的病痛,毅然回到家乡。面对家乡的贫困落后,贾正方带领村民从改土造田,解决温饱问题开始艰苦创业。经过30多年的努力,宝山村拥有24家村办企业,宝山企业集团公司固定资产达到40亿元,村里人人享有退休医疗补助、子女读书免费、老年人每月领退休金的待遇,全村一般家庭年分红5万元、近半数村民住进别墅,昔日贫穷的宝山村变成了富裕文明的新宝山,有了“西部第一村”的美誉。

XX年5月12日,离汶川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的宝山村片刻间变得满目疮痍,损失极为惨重。“只要我们的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人在,我们的事业就可以从头再来,党委班子的决心和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这是地震后贾正方对全村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领着濒临绝望的村民说干就干,在百废待兴中踏上了艰辛的灾后重建之路。为确保整个龙门山镇抗震救灾工作顺利开展,首先恢复龙槽二级电站的供电成了当务之急,贾正方带领大家不分昼夜,分工协作,流血流汗,全凭双手作业。5月18日,龙槽二级站试机发电成功,在给龙门山镇重新带来了光明同时,也吹响了龙门山灾后重建的号角。在家园重建中,贾正方没有局限于眼前的吃住问题,又开始思考如何进行增长性重建,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地震前,宝山村就在筹办一个中纤板厂,地震后,他立刻着手这件事,在人手、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得到了临时驻扎部队的支持,完成了场地平整。去年7月,中纤板项目顺利投产,如今月产值达到3600万元。

宝山人说:“没有贾书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不管是过去文明富足的宝山,还是灾后重建的宝山,只要有他在,我们就有勇气和力量。”宝山村村民共同奋斗,二次创业。目前,全村608户村民都搬进了新居。XX年宝山村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25亿多,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宝山村奋斗到40亿,用了30年;一场大地震,毁掉了70%;灾后重建仅3年,总资产又达到了40亿元。这就是贾正方和他的宝山村所创造的奇迹!年逾古稀的贾正方言语依然铿锵有力:“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只要人民需要我,我永不退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贾正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明星村支书等荣誉称号,被中央领导同志赞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