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申报材料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4篇

本文目录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心系杏坛 志在桃李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4篇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邓喜城,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2) | 返回目录

心系杏坛 志在桃李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xxx的真实写照。xxx,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xxx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xxx,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3) | 返回目录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铜陵市金口岭小学教师王立松的真实写照。王立松,男,汉族,小学高级教师,1974年7月出生,1998年从安庆师范学院毕业以后,就当上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多次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他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工作12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他努力做到以身作则,尽职尽责,从不迟到早退,对工作总是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听从校领导的安排,团结和帮助同事,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好的印象。在教学的同时并担任班主任工作,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具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管理有方,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学习笔记、班会记录、家访记录等班主任资料齐全。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注重培养班队干部,共同管理班级,塑造良好班风。他能面向全体学生,以爱浇灌花朵,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学生,使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重视家访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通过走访、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簿等多种形式努力和家长取得沟通与配合。他特别注意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家长和孩子的安全意识,消除安全隐患,让孩子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他之所以能将班级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源于一个“爱”──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他爱学生,正如他所写的一段话:“每当他看到孩子们向他问好时,他真实地感受到校园里能充分地找到自他的价值,他无怨无悔当一辈子教师。”就是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这股执着的爱,他认定了脚下这条路。于是,按照一个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用满腔的热情点燃学生胸中的“理想之火”;用知识的钥匙帮助学生打开神秘的科学大门,用踏实的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称号增光着色。他把这平凡而简单的爱融于日常琐碎繁杂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为每一位同学服务。其实,爱学生,事业已成功了一半。

二、精心施教,提高业务

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对待教学工作,他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一丝不苟,12年来,他担任数学学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工作量饱满,在悉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向同仁广泛学习观摩交流,认真研究教学教法,并及时总结经验和体会,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1.努力做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他敬业意识强,奉献精神好,课改劲头足,能潜心研究小学数学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在教中研,研中改,教研相长,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撰写教学论文,参与省、市级课题组研究。每学期都能按要求认真制订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注意尽到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课外经常开展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对后进生和差生进行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平时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任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同类班级中名列前茅。

2.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他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自1998年工作至今,一直担任年级组长,区中心备课组成员和学数学教研组成员。12年来,在学校领导、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积极参加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取得了一点点成绩:

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级“五星级文明班级”;校“创新?合作”教学比赛获一等奖;由于工作突出,在XX~XX学年度、XX~XX学年度、XX~XX学年度和~学年度都被评为学级“优秀”;在XX~XX学年度被评为学级“优秀班主任”;在XX~XX学年度和XX~XX学年度所带班级两次被评为区级“优秀少先中队”;XX年和XX年两次被评为区级“优秀团员”;XX年被评为“区文明市民”;XX年被评为学级“优秀网站管理员”;被评为铜官山区首届“德艺双馨”人民教师。

作为班主任,他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由校、区和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XX年,指导孙瑜同学写的《桥》获全国爱教征文二等奖;

XX年,指导孙瑜同学写的《足球?希望》获市爱教征文二等奖;

XX年,指导爱教征文获市“优秀指导奖”;

XX年,指导许晨同学的手工制作《木雕狗》获区三等奖;

XX年,指导学生参加区“崇尚科学,传播文明”电视小品大赛二等奖;

XX年,指导学生参加市乒乓球比赛获团体第四名;

XX年,指导学生参加区首届新童谣创编比赛,其中李馨同学的《大公鸡》和魏雨婷同学的《小板凳》都获一等奖;王佳辞同学的《他有一双小小手》获三等奖,这三篇新童谣作品都发表于《五松山诗词》(第二十五期);

XX年,指导周静芳同学的绘画《哭泣的雕塑》获全国文明礼仪绘画大赛一等奖;

XX年,指导黄荣和梅新睿同学参加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中获三等奖;

,指导学生《说唱中国》和《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获市朗诵一等奖;

,指导学生快板童谣《安全的人生最灿烂》参加市第四届读书节文艺演出;

,指导学生《古诗新韵》参加区庆“六一”文艺演出活动。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12年来,在较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他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教学评比。XX年,参加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获二等奖;XX年,参加学“创新、合作”基本功比赛中,获案例评比一等,获教学评比二等奖;XX年,在区小学数学优秀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二等奖;

2.教育教学论文。十几年来,由于他对文学的酷爱和平时勤奋学习,积极撰写教学经验、心得体会等,他的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同时积极参加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取得了优异成绩:

XX年,撰写的论文《把握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结合点》获市级二等奖;

XX年,撰写的论文《把握数学和生活整合的切合点》获市三等;

XX年,撰写的论文《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间的互动作用》、获市二等奖;

XX年,撰写的论文《浅谈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获区一等奖;

XX年,撰写的教学案例《求“平均数”》获省三等奖;

XX年,撰写的论文《关注学生学习现状,实现教材再度开发》获市级二等奖;

XX年,撰写的论文《网络,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获市级二等奖;

XX年,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敢问“钱”向何方》获市二等奖;

XX年,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筹备“六一”欢庆会》获市三等奖;

XX年,撰写的《新童谣传唱你他他》获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省级二等奖;

XX年,撰写的论文《生活为数学课堂添彩》获区二等奖;

,撰写的论文《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点滴体会》获区二等奖;

同时,本人也有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小学数学发现法教学尝试》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数学》(XX年第7~8期);

《对二年级数学教材(人教版)的几点体会及建议》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数学》(第3期);

《关注学生学习现状,实现教材再度开发》分别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科研杂志》(XX年第2期)和市级刊物《铜陵教育》(XX年第1期);

《网络,数学课堂因你而精彩》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国民意》(XX年第3期);

《榜样》发表于国家级刊物《班主任》(第4期);

《幸福的阳光》发表于国家级刊物《班主任》(第7期);

《不妨让思维转个“弯”》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小学数学》(第12期);

《解读学生的内心需求》发表于国家级刊物《班主任》(第1期);

《情缘》发表于国家级刊物《班主任之友》(第2期);

《谈如何应对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声音》发表于国家级刊物《小学教学参考》(第5期);

《今天如何当教师》、《有错,道一声“对不起”》、《学会宽容》、《为学生创设说“真心话”的环境》、《微笑,也是一种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有心栽花”》、《心灵的雪花》都在《铜陵日报》校园内外栏目上发表??????

四、生活中,以教为乐。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他的学生,你亲他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关心,他始终把自己定位在长兄、朋友的角色中。天冷了,他不忘叫学生多穿衣服;哪位同学生病了,他及时打电话告之家长或送医院救诊;哪位同学因故缺课,他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

办公室里,经常有学生进进出出,孩子们把快乐与他分享,把烦恼他倾诉。学生之间发生争吵,他总是认真倾听,尽善尽美地解决。同事们常戏说他太纵容学生,但他却理解为那是宽容和信任,因为宽容能吹开迟放的花朵,唤醒冥顽的灵魂。给学生一点宽容,让他有自他反省的余地,才能从根本上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在这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他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由于他热爱学生,用爱心滋润每一个幼稚的心灵,才得到学生的热爱和信任,使他们健康成长。也正是因为他与学生有着平等、民主的关系,才使他有着写作的源泉,如他在《铜陵日报》上发表的文章《今天如何当教师》、《有错,道一声“对不起”》、《学会宽容》、《为学生创设说“真心话”的环境》、《微笑,也是一种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需要“有心栽花”》、《心灵的雪花》,都是很好的例证。

在生活中,他还积极参加由学校、区、市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代表学校参加的区迎新春乒乓球比赛中获XX年单打第4名,单打第6名;区迎新春小桥牌比赛中获XX年单打第5名;区迎新春飞镖比赛中获单打第4名,区迎新春小桥牌比赛中获第8名;还获区教育系统迎新春小桥牌比赛中获XX年第8名;“庆元旦、迎新春”区首届教职工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第4名;同时,还代表区教育局在近几年的区迎新春拔河比赛中都获第1名和区首届体育大会拔河比赛中获第2名??????

他所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距离教育教改前进的步伐还很远。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要继续默默地奉献,用博大的胸怀拥抱所有的孩子,纵然岁月消逝了他的青春,但他依然无悔!因为他无愧于教育事业,无愧于自己的学生和家长,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心系杏坛 志在桃李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4) | 返回目录

心系杏坛志在桃李

大庆市肇源县福兴乡中学:邓喜城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邓喜城,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

市级优秀教师申报材料

心系杏坛志在桃李

大庆市肇源县福兴乡中学:邓喜城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邓喜城,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

心系杏坛志在桃李

大庆市肇源县福兴乡中学:邓喜城

一脸严慈的笑容,一身青春的活力,一颗纯厚的爱心,一腔奉献的热血…….这就是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教师邓喜成的真实写照。邓喜城,男,汉族,中学一级教师,1953年1月出生,1974年8月成为福兴乡长兴小学的一名教师,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于1990年,被调入福兴乡中学并任教至今。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勤恳踏实爱岗敬业,孜孜不倦努力钻研,任劳任怨无私无悔。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把爱心洒在学生柔嫩的心田,把团结融在教师队伍的行列,把奉献留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教师以及福兴乡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三十几载的春华秋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描绘着无悔的年华;诠释着奉献的精神。现将该同志的先进事迹情况介绍如下:

一、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刚刚毕业时,邓喜城与其他同龄人一样,怀揣着美好的梦想。然而当他刚踏上长兴村小学那片土地时,却有些震惊:斑驳陈旧的校舍,尘土飞扬的小道,简陋狭小的办公室,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他有点茫然失措了。他提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学校为他安排的宿舍,看到一房杂物以及几厘米厚的灰尘,他真正感觉到了条件的艰苦。可当他第一次走上神圣的讲台,面对着那些祈求的目光,和那一声声稚嫩的童音时,他发现,自己找到了多年梦想的起点,心底燃烧着一团烈火。从此以后,他总是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向寂寥的宿舍;于深夜人静时在孤灯下批改作业,认真备课。

当时的福兴乡是一个纯农业乡,经济比较落后,教师的收入极其低下。就这样他既要踏实教学还要承受生活的压力,条件艰苦不足以让他退却,倒是那些鄙视的目光让他内心惊动。为了这群孩子,更是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痛下决心----投身杏坛,以教为乐。

二、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邓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他

一直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一年三班学生李春城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生性好动的他总爱在课堂上给老师们添麻烦,不是这节课和同桌讲小话,就是那堂课要做小动作,一句话“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办公室里常常会看到他的影子。自从开展“交心”活动以来,邓老师多次找他谈话,并针对他的具体情况,采取了耐心说服从宽处理的原则,每天的课堂上,哪怕他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就及时表扬他,有一点转变就适时鼓励他。在邓老师宽严有加,细心浇灌下,李春城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了老师对自己的希望,他变了。如今,这位曾令许多老师头痛的孩子在今年以582分的成绩,考入了东北石油学院。

对学生严而有度,用爱与学生交流,用真诚与学生相处,他经常对学生们说:“咱们在课堂上是师生,下课后是朋友,如果你们遇到什么疑难问题随时欢迎大家来咨询。”学生们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所以下课后她的身边围满了学生,针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他总是热情而又耐心解答,因此学生们都说:“邓老师既是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关系融洽的好朋友。”在他的教育下,学生们都养成爱学习,爱劳动,尊敬师长,兴趣广泛的好习惯。是的,在学生们心中,邓老师是他们的良师、是益友,用他们的话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有的学生还为她写了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三、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邓老师深知“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地追求这门无止境的艺术,他迈出了不息的步伐。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刻苦钻研课堂教学艺术,广泛地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教学专著。为了求得鲜活的教学经验,不仅拜同校的教师为师,还积极争取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今又把学习转移到了网上,凡是有课堂实录或视频在线的网站,他乎找遍了,一有空就下载下来听,有时一天还听两节,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形成了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特点——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注重积累、培养迁移。教学中她坚决摒弃那种“教师一言堂,学生瞪眼望”的一潭死水般的课堂气氛,注重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营造有利于互相探讨,自主学习的氛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们反映,在邓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听课再也不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而是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享受。

邓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把爱心全部给了学生的人,一个把自己都交给了工作的人,一个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的人。有人曾问他“你这样累吗?”邓老师笑着道:“谁会不累?但如果我的‘累’,能换来学生的发自心底的微笑,能浇开学生智慧的花朵,能扶学生走上光辉的大道,我愿意再累一点!我愿意累上一辈子!”

这----就是邓喜城,一位三十几年如一日的老教师。他用爱心与奉献诠释了教师的神圣,用坚守与承诺浇灌了满园桃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