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通用16篇)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

一、问题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通用16篇)

(一)资金难充足。

一是银行惜贷。由于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以及征信工作的不全面,造成银行巨额储蓄不敢放贷,大量具有发展潜力、有行业优势、有广阔市场和受专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望储兴叹”,很多好的项目和新开发的产品只能“胎死腹中”。如朝阳纺织20xx年因棉花收购旺季资金不足,致使企业放弃了一半的订单生产计划,企业因原料不足只能半停产半开工运行;环星油脂加工企业,因缺1000万元资金,致使日产100吨的扩规项目搁浅,造成数百万元配套生产装置作废的损失;鸿新食品和世贸公司因柑桔采摘旺季和龙虾收购旺季无资金,致使与外商签订的出口合同不能按时足量交货,造成近百万元违诺赔偿损失和信用损失。二是担保运作不到位。由于鑫源亨信两家担保公司面世伊始,资本金不足,运作经验不足,谨慎观望有余,配套风险机制也不健全,致使信用担保对多数企业而言不过是“画饼充饥”而已。

三是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辅导培训不够。时至今日,在xx100多家规模企业中,尚无一家上市公司,就连在中小板上市融资的企业也没有1家,这对一个平原工业强市来说是一个遗憾,但境内的优质公司和优质资产却并不少见。以酒业为例,今年按净资产1元增资扩股以后,股本总规模可达到1亿股以上,以日前沪深股市二级市场白酒类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盘价作参照,每股发行价格价如果定在10元以上(以酒业的高收益、高成长性应该还不止这个价),那么一次性融资额至少在20亿元以上,(国有股部分一次性可变现4亿元左右);如果将酒业的协作配套企业整合捆绑上市,则上市融资额还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况且这些资金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也不需要还本,因此,日前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我市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进行上市融资辅导,争取一两家企业上市获得发展资金。

(二)竞争难公平。

一是打假难。xx大曲系列白酒已获省多年的著名商标,且已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品牌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和智慧,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在省内不少的地方,不法生产厂家走“假冒伪劣”的捷径,打着牌子或仿照的品牌到处招摇撞骗,既损害了品牌形象,又造成了酒业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撇开宜昌市境内几家假冒厂家不谈,仅随州曾都区一个制假窝点,年仿制品达20万件以上,给酒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枣阳、武汉、襄樊的仿制品也分别达到几万件到几十万件。今年初酒业打假办在武汉一次就查出假冒包装物上百万件,十堰、孝感、神农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假冒现象。此外,省外河南、湖南假冒品也开始泛滥,查处难度更大。

二是价格竞争不公。以南辉电子为例,南辉电子与宜都东阳光公司的产品、技术、管理及规模在全国化成箔同行业中所占权重都比凯普松电子要大,但在市场上竞争不过凯普松,其根本原因就是凯普松的同类产品在市场的销价远低于南辉和东阳光的价格。业内人士都知道,电价成本在化成箔总成本构成中占有40以上的比重,而凯普松生产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仅有两角多,只有南辉电价的一半。

三是市场壁垒重重。我们的白酒、啤酒、化肥、水泥等骨干企业的产品,在很多地方限制进入,已经进入了的又限制销售,地方封锁严重,亟待形成一个规范透明的省内统一市场秩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竞争。

(三)效益难提高。

一是资源匮乏。境内既无旅游资源,又无煤矿、磷矿、石油及其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也无电力资源,发展工业先天不足,成本昂贵。以助力水泥为例,与周边兄弟县长阳三源水泥厂相比,三源水泥厂以300万元买断了矿山5年的经营权,每年的矿石总成本是60多万元,按日前年产量60万吨计算,每吨矿石成本仅有1元,加上该厂建在矿山边,投料皮带传输机就接在矿山上,运输装卸费为零;而我们的助力每吨矿石购进价是13元,每吨到厂运费是15元,合计为28元,与三源水泥厂每吨1元的成本相比,排除长阳本地有小水电的电价优势和生产环节费用、助力水泥每吨成本要高二十多元,占每吨销价的10以上。这对于微利的水泥行业来说,提高效益谈何容易?我们的三宁化工所需的磷矿石也是一样受制于人,省化的用煤同样也需要长途运输,费用都相当高。

二是原材料涨价带动劳动力涨价。煤、电、油、水、运输价格不断上扬,人员工资上涨,使企业的综合成本不断抬升,利润空间遭到挤压,很多企业只能在微利和亏损边缘上挣扎。

三是宏观调控乏力。随着市域经济民营化,市场主体大多为民营(个体)企业,企业行为自主性、随意性增强,主管部门难以实施计划指导等调控措施;调控手段也逐渐弱化,经济主管部门手里没有掌握企业需要帮助的诸多调控手段,如没有配置煤电油水资源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光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已经收效不大,需要创新新形势下指导与服务企业的新方式。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经济的本领。

一是牢固树立全局观念,自觉做到思想和行动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不断地跟上时代步伐,更新知识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注重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四是严于律己,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为企业和基层服务不吃拿卡要;五是强化团结,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六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综合素质,增强为指导基层服务企业的本领。培养一支思想过硬、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勇于创新、年富力强的经济管理干部队伍;七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始终经坚持党的先进性教育,坚持政务公开,转变工作作风,优质服务于县域经济建设。

(二)依法行政,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依法加强对全市广大中小企业负担的监督,有效防止“三乱”反弹;二是完善为广大中小企业开展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引导企业健康运行,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和协调解决资金、劳力、能源原材料等实际问题。

(三)继续坚持实施“一主三化”的方针,繁荣民营经济。

一是在全市已基本实现民营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更宽广的投资领域,发展非公经济;二是积极推进中石化等中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加盟民营经济;三是结合行政事企单位改革分流,制订宽松政策,鼓励分流人员“下海”创业,兴办民营机构。

(四)坚定不移走“以工兴农,工农互动”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是继续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充分利用丰富的粮棉油果菜等农产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配套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增产增收和转化增值;二是继续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和推进企业集聚,实现集聚地基础设施等城镇公共资源共享,促进农村城镇化;三是依托规模工业企业中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及广大中小企业的后劲作用,继续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开拓农村市场拉动经济增长。

(五)进一步扶优壮强,支持各类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一是持优势产业,对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对科技型、消费类工业,骨干企业,利用税收杠杆,加大价格、土地、环保等政策倾斜力度,支持做大做强;二是扶持成长性强的各类中小企业,做到既抓大又不放小,支持把小企业做成中型企业,把中等企业做成大企业,力争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省“双百”工程和宜昌市“双50”工程之列;三是扶持地方特色鲜明的板块经济,对白洋的磷化工及建陶板块,七星台的油脂加工板块,问安的化纤板块,董市的化肥与建材板块,安福寺的果蔬加工板块,开发区的医用纺织板块等,要顺水推舟,扩大规模,创建品牌,树立声誉,轰动全省全国。

(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要克服骄傲自满的思想,在发展意识上不坐井观天,在发展观念上不固步自封,在发展措施上不小打小闹,大手笔、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经济;二是要善于吸收外地或先进县市的经验,向宜都、夷陵兄弟市(区)靠拢,向仙桃、潜江、天门等先进县(市)看齐。向沿海发达地区取经,进一步加大我市工业占GDP的比重;三是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要只看到缺矿产资源,缺旅游资源等软肋,不要只看到没有位居中部崛起支点位置的武汉城市群和武汉经济圈内,更多应看到自己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禀赋,利用已形成的农产品加工优势和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争取中部崛起优惠政策,加快发展。

(七)注重商务,形成新增长点。

一是要依托城市现有商业网点,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及现代大物流、大流通业,鼓励民间资金和温州等外来投资者建星级酒店、建大超市、建综合市场,刺激城市高档消费,把水陆铁空交通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商贸物流集散的经济优势;二是要依托两个“试点”,即商务部试行的“万村千乡”工程和新农村“信福工程”,开拓农村市场,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扩大工业品下乡,拉动经济增长;三是要调优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主要加大劳动密集的医用纺织品、原材料低廉型的食品罐头、高科技型的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量,扩大自营出口权,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八)扩大招商,培植发展后劲。

一是以工业园区招商,利用园区的公共设施和已有的核心企业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延长产业链,或集聚更多的相关企业入园,形成产业集群;二是以商招商,依靠已引进的外来投资者,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质量赢得外商的口碑、赞誉,以此说服外商更多的同伙前来投资兴业;三是以精品名牌招商,利用已获得的省优部优国优品牌及国家驰名商标品牌、出口创汇品牌、专利产品等,宣传形象,扩大知名度,促进诸多有识之士前来共同谋求更大发展。

(九)加强综合服务,提高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信贷资金支持,继续为全市各类企业牵线搭桥,把科技成长型、骨干龙头配套型、资源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型等类企业向金融部门推介,争取政策性贷款以及各种专项资金的扶持;二是尽快启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两个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支持成长型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突破融资难题,积极争取酒业、三宁、开元等有条件的企业股票上市或发行债券,打破工业强市无上市公司的尴尬,通过全社会融资扩大企业在全国全球的知名度,同时获得巨额融资,以加快自我发展。四是网络各类技术拔尖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资金,或高薪聘请急需高档人才,或高额奖励新工艺、新产品、名优品牌研发者,或用以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五是加强领导,分工协作,形成发展经济的合力。各部门要进行专项分工,做到责任明确,市领导要全员上阵,对口挂点到某一企业;经济主管部门要搞好综合协调,全面搞好指导服务,真正成为企业和企业家的代言人。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2

一、xx乡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来源单一,收入不稳定。由于畜牧养殖和外出打工分别占农民人均现金毛收入的35.6%、32.64%,一但畜牧养殖业和外出务工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当年农民的现金收入。如20xx年受国际金融和猪流感事件的影响,xx乡生猪出栏价格从20xx年的8元/斤降至20xx年上半年的4元/斤,仔猪出栏价格从20xx年的18元/斤降至20xx年上半年的5元/斤。由于生猪、仔猪出栏价格降幅过大,且生产成本并没有下降,因此养殖户20xx年上半年养殖越多亏损越大,部分养殖户不得不放弃养殖外出务工,留下来的也不得不大量削减养殖数量,只保留部分母猪。外出务工收入20xx年上半年呈下降趋势。据49.1%的外出务工家庭反映,外出务工子女20xx年上半年汇款回家的很少,没有活干,工厂时常停工,主要还是受国际金融的冲击。

二、人患大病、大牲x生病死亡、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高等教育成本过高仍是导致农民反贫的主要原因。调查中10人认为家中有人长期生病或大牲x生病死亡是导致家庭反贫的主要因素,占调查户的8.9%;6人认为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大是其反贫的主要因素,占调查户的5.4%;3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过高是导致其反贫的主要因素,占调查户的2.7%。

三、农村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和落后。调查中13人建议政府加大对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调查人口的11.6%。20xx年至20xx年上半年,xx乡新建成的水利沟渠共计5.8千米,目前xx乡农田水利沟渠待建和需维修的仍有175.5千米。耕地多是小梯田或斜坡,面积小不利于机械作业,仍属于牛马农耕生产。四、农村交通落后。虽然全乡5个村基本实现了通村公路,但路况差,目前连五级乡村公路标准都还没有达到,客运车辆不能通行,只能通行普通农用车辆,路况十分恶劣,24公里的通乡村公路就要花1.5小时才能走完,20xx年到20xx年上半年没有整个乡村公路投入的维修资金不到10000元。76个村民组仍有21个组没有通公路,农民生产生活仍是靠肩挑马驮运输。

五、农民缺乏先进的劳动技能。调查中有28人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民先进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占调查人数的34%。目前,xx乡有在册一户一技能人数为592人,占总人口的7.3%,但多是以普通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如生猪养殖户中,真正掌握先进生猪养殖生产管理技术且能长期发展并赚钱不足10户,而大多数仍是传统养殖模式,不善于学习和接受别人先进的养殖模式,一但生猪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生产就出现亏本。

六、乡镇农技部门人才严重缺乏,没有发挥应有的技术指导作用。20xx年xx乡畜牧兽医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机技术推广站分别有编制2人、3人、2人,但截止20xx年上半年,三个站在册人数为零。xx乡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在没有技术员指导下只能靠传统经验生产,先进农业技术、畜牧业技术得不到推广利用,农业、畜牧业技术服务落后严重制约xx乡农村经济发展。

七、乡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投入不足,养殖协会没有发挥作用。是以保护青山绿水,发展畜牧养殖和生态农业为目标,以开发森林探险游观光游为思路的乡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xx乡林业收入占全乡财政收入的30%以上,林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60%以上。20xx年xx乡全面开始了天然林禁伐,从那时起在保护青山绿水方面,政府采取了许多行政措施,如控制砍伐指标减少数量,加大打击乱砍滥伐力度,在森林防火上下功夫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青山绿水是保住了,但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没了。如何实施“东羊西猪”大力发展畜牧业,如何搞特色养殖、种植,创建生态农业,使农民从农业结构调整中重新得到稳定的收入,本世纪以来几届乡党委、政府以资金扶持少数养殖户,组织部分养殖户学习培训先进养殖技术,积极开展畜牧疫情春防、秋防等服务,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乡政府本身就属吃饭财政,没有财政收入,在对畜牧业养殖发展、生态农业的创建投入上也是杯水车薪。20xx至20xx年由于得到省直机关党建扶贫工作队的帮扶,xx乡在畜牧养殖业投入上共投入了33.9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养殖户的圈舍和购买优良品种,而其它年份却没有对畜牧养殖业的直接投入,20xx年也没有这方面的资金,且在特种养殖、种植上政府几乎没有资金投入。xx乡现有养猪协会一个,但多年来协会没有后续资金投入,协会会员没有开展活动,整个协会没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形同虚设。

一、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观引导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决定出路,乡党委、政府要带头转变思想观念,用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来引导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对农村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要抽出时间下村进行调查研究,到周围县市调查了解农村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掌握农村市场信息需求,经过分析研究后用来指导农村农业的结构调整。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加强对农民教育,使其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观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的市场经济观,为农村经济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通讯、信息大通畅,农产品大流通。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了解家底是乡党委、政府必须提前做好的工作,要派人提前做好乡项目库的建立,做好5年或10年乡项目建设规划,平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宣传,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同时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充分发挥了当前“一事一议”项目的作用,做到施实一个,高质量完成一个,管理好一个,使其长期发挥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农村道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后期管护上要引导村、组建立管护的制度,形成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未来旅游业的开发联系起来,为将来旅游业发展奠定好基础。

三、加大农业先进技术培训力度,创建典型示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农业技术水平,是其农业增产,经济增收的重要途径。乡党委、政府一要多方面引进农业先进技术人才,为农民提供技术报务;二要花钱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到乡村,分期分批的对农民进行农业先进技术培训;三要培养领头雁,在技术、资金、市场信息上帮助示范户发展壮大,通过示范户带动周围的群众共同致富。四是要结合实际,发展市场需求的商品。如利用茶元、塘头村高海拔气候特点,在夏季大量种植冷凉蔬菜。

四、建立农村稳定的信贷体系、互助组织,带动农村全面富裕,鼓励土地流转,为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在鼓励现有农村信贷服务的同时,政府要教育好农民,要学会用明天的钱、用别人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要看准一个项目就应当大胆的把握时机尝试一个项目;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农业发展基金,并且每年以百分之几的递增资金投入,为农民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服务,为暂时存在困难且又是好项目的农户解决燃眉之急,渡过难关20__年度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20__年度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要调动农民自身的潜力,指导其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羊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或者是农民专业协会,让这些农民合作组织发挥它的协作、互助作用,同时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合理进行土地留转,一是解决土地荒芜问题,二是为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提供土地,真正实现农产品商品化。

五、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做好农业服务,确保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一个地方农业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其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基层政府,一要做好国家政策落实服务工作,要将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三农”政策切切实实逐一兑现给农民,要调动全体基层力量,将上级党委、政府“三农”政策向农民宣传到位,实施到位,使农民得到实惠,共同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二要为农村建立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使其最终实现农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集约化。要排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鼓励农产品流通、交易,要培养乡土物流人才,发展壮大物流业,要筹资为农村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贮藏设施、有条件时还要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三要培养一支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做好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四要建立农村信息技术服务网络。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搭建一个农村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广播电视传媒,利用现代交通枢纽将农民的农产品变成商品,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变成商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六、朝旅游业方向发展,在特种养殖、种植上下功夫。要长期保护青山绿水和野生生态资源,必须走旅游业和特种养殖、种植发展道路。地处三地四县五乡镇交汇处,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潜力,要充分利用施秉县北环路打通后的机遇,把未来发展融入施秉、镇远、石阡、余庆旅游发展圈,逐步开发佛顶山、九龙山健身游、探险游、观光游、乡村避暑游和乡村特色食品小吃游。要与石阡的窑上景区、施秉的杉木河、黑冲、云台山景区连成一遍,通过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保护青山绿水的目的。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五步蛇、乌梢蛇、古妮虫草是野生自然资源特色,但现在人们仍在非法猎取,除了继续打击不法行为外,政府应鼓励部分农户从事石螃、野蜂、野猪、野山羊、乌梢蛇、古妮虫草等野生动植物的人工养殖种植,用来满足市场需要,减少对野生资源的破坏,实现保护野生生态资源目的。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3

xx市国土总面积188.2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9.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8.9%,森林覆盖率64.5%。近年来,我市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全市11个县(区)已有5个县实行了全封山。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如何提高林农收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根据全市林业现状,因势利导、积极扶持广大林农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据统计,xx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318万亩,从事林下经济农业人口51万人,实现产值37.1亿元,其中林下种植业产值12.6亿元,林下养殖业产值14.4亿,森林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产值10.1亿元,参与发展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50元,其中来自林下经济收入302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2.9%,广大林农真正尝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甜头。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我市在木竹消耗量逐年降低的情况下,林业总产值却得到大幅增长。xx年全市林业总产值163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48%;与此同时,xx年我市林木采伐量只有30.5万立方米,比期间年均采伐量下降了41.2%;森林覆盖率从“十五”期末的61.1%上升到64.5%,增长了3.4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从“十五”期末的4253万立方米增加到4973万立方米,增长了17%。,林下经济的发展既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我市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注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有利条件,结合农民经营习惯和当地优势产业,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崇仁麻鸡养殖加工,金溪芳樟种植加工,临川黄栀子和森林药材种植加工,资溪森林旅游和竹林鸡养殖,黎川香榧种植,南丰桔海农家乐,东乡花卉苗木,乐安竹笋和松脂加工,野生动物养殖等林下经济主导产业。

崇仁县是中国麻鸡之乡。近年来,该县利用松树林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养殖习惯,把林下麻鸡养殖作为主攻方向来抓。xx年全县林下养殖麻鸡达5000万羽,麻鸡饲养专业户1600余户,麻鸡加工企业20多家,实现年产值9亿元。全县从事麻鸡养殖、加工的近3万人,农民来自麻鸡的人均年收入达500元以上。临川区依托天顺公司、荣裕药业、苍源药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林下药材种植和加工。全区共种植黄栀子12万余亩、金银花2万余亩,杜仲、大枣、黄柏、吴茱萸等木本药材林1万余亩,在林下套种元胡、白芷、青蒿等草本中药材5000余亩。xx年该区实现林下药材种植加工产值2.7亿元,解决了6000多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业农民人均年增收近5000元。金溪县大力发展芳樟产业。xx年全县芳樟种植基地达6万余亩。目前香料企业已发展到32家,100多个产品,达到年产10万吨生产规模,其中:天然芳樟醇、天然樟脑粉等4个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在中国香化协会天然香料排名中,金溪县成为国内最大的天然香料基地。今年10月在金溪县召开了xx省林产香精香料协会首届年会。

依靠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强大拉动作用,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出台了《xx市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鼓励企业创立商标,打造品牌。市财政对每个获得市知名商标的企业奖励2万元。通过鼓励和引导,共培育林下经济龙头企业53家,创立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商标60余个。如崇仁县培育了麻鸡省级龙头加工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创立了“山凤”、“国文”、“食话食说”、“跃鸣”等诸多知名品牌;临川区培育了“苍源”牌金银花茶、“天顺”栀子黄天然色素等知名品牌;金溪县培育了“思派思”、“华宇”、“天香”等10多家香料加工龙头企业和一大批香精香料产品品牌。资溪县着力打造“中国生态旅游大县”和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品牌,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9亿元。二是扶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形式,以产品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自愿为原则,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销售,提高林农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xx县“恒丰特种养殖公司”实行“集中孵化、统一配料、分户饲养、联合销售”的模式,带动100多户农民从事蓝孔雀养殖生产,xx年销售孔雀5000多只,农户平均收入3万元以上。资溪县村民杨华利用马头山自然保护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养殖蜜蜂,成立了吉森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免费向周边农民提供种蜂、养蜂用具和统一生产销售等服务,一年就发展到了500余箱,计划3年内将社员发展到200余户。黎川县推广龙头企业带农户发展的模式,从菌种制作到产品销售实行统一服务,全县年种植茶薪菇3亿袋。据统计,我市共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377个,参与林下经济的企业和单位194家,带动农户10.8万户。三是加强林下经济品牌

宣传。组织龙头企业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名牌产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和森林产品博览会,不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我市先后有崇仁麻鸡、乐安水煮笋、黎川茶树菇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山凤”牌麻鸡被评为首届中国名牌农产品,临川“天顺”牌黄栀子干果获xx省名牌产品,乐安“山蜂”牌蜂蜜荣获xx年xx省十大最受欢迎农产品。xx年,我市组织24家企业参加第五届农产品展销会,乐安“广雅”牌清水竹笋获畅销农产品金奖。

三、政策扶持,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根据市委、市政府即将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新增基地500亩以上的企业,纳入市级龙头企业管理给予扶持,并把林下经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各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优先安排。各县(区)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金溪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作为香料原料基地发展基金,对规模连片开发100亩以上的基地,每亩补助50元。南城县设立林业产业发展贷款担保基金,财政出资100万元,向信用联社担保500万元贷款,作为林业产业大户担保基金,用于扶持百亩以上绿色产业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二是整合项目资金。临川区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统筹林业生态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扶贫、农业产业化、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多项涉农资金用于支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三是加强信贷扶持。xx县对林农创办家庭林下种植、养殖场或成立特色种养的专业合作社,按城镇再就业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待遇给予担保免息贷款,对林农发展林下经济优先给予办理林权抵押贷款,共发放小额贷款1200万元。四是扶持科技创新。金溪县设立了香料产业研发奖励基金,对申办成功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质量检测中心和技术中心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专利的技术开发项目或开发国家级优秀新产品每个奖励5万元;对引进核心技术人才奖励5—10万元;对企业生产新产品的,当年银行贷款将分别给予其贷款利息15%、30%的贷款贴息支持。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先后攻克了“分压蒸馏”技术、芳樟无性扦插繁育等技术难关,使芳樟产业科技含量大大提高,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天然香精香料市场。荣裕药业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技术,攻克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现已建成全省面积最大的标准化GAP中药材种植基地。五是强化考核。市委、市政府把林下经济发展纳入对县(区)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和年度考核。定时调度、通报林下经济发展情况,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林下经济的发展。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在80年代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进入90年代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繁荣、购买力旺盛便是明证。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工业却出现了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现象,企业亏损面达1/3左右,每年对亏损企业的补贴高达500亿元以上。何以会出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与国有工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反差现象呢?研究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改革的深化。

其实,这种反差现象的产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其必然性。准确地说,国有工业的效益并不是下降,而是发生了转移,不然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工业效益的转移主要是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向第三产业,以及向个人分配三个方面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可能要持续到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稳定。

首先是效益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转移,包括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门,这一趋势在80年代后期变得更为明显了。以上海为例,国有工业可比产品在80年代末因原料材料价格上涨多支出约80多亿元,而产品调价增加的收入约70多亿,即有10亿多元利润(约占总利润10.4%)转移出去了。此外,连同能源交通提价、征收能源交通基金、基础设施使用收费等,估计国有工业15~20%的利润转移到原材料和基础产业部门。这一转移的结果促进了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较快发展。

其次是向第三产业转移,尤其是转向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部门。仍以上海国有工业为例,80年代中期每年支付银行的利息不足1亿元,到90年代则达20亿元以上。此外,广告宣传、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增值提价、教育附加费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资助等等都使企业效益转向第三产业,估计这部分转移占利润总额30%以上。这一转移的结果显然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达38%,而十年前为25%左右。

第三是向个人分配转移。由于过去长期实行低工资制,改革以来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使80年代平均工资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此外,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局部实行了工效挂钩,如经营者按承包利润提成,推销员按销售额提成,设计员按设计费提成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分配向个人倾斜。效益向个人分配转移的结果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导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使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如民营经济、股份制的发展等。

回顾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原因恰恰与当前发生的转移相反,那时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把效益集中到工业领域:原材料、农产品、能源交通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的使用成本很低,甚至不收费;职工的工资也很低;从而保证国有工业有较高效益,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经过30年后,基础产业的瓶颈、第三产业的衰退、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不高日益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渡,要调整经济结构时,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就必然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并通过利益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说,上述国有工业效益的转移是我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然而问题在于我国原来建立的国有企业是一个小社会,它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负担,职工对企业的依附性较强,无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均依赖于某个具体企业。在各方效益向国有工业集中时,企业能够承担,甚至引以为优越性。但当效益向其他方面转移时,企业并未能将其过渡的社会责任和负担转给社会。因此越是老企业困难也就越大。此外,由于政府对国有企业干预过多,产权也不明确,企业对消化效益转移的积极性也不高。这种状况显然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移企业经营机制带来了困难。

为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一是要从宏观调控上把握工业效益转移的度的界限,有效制止政府部门和社会对企业的摊派;二是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包括建立医疗、待业、养老保险制度和推进住房商品化的改革等;三是要切实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到降低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组织社会服务上,不再介入企业经营和风险,让企业轻装上阵,自主经营,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5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党“__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更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是极其乐观的,前景也会是一片光明。

二、民营企业的优点

民营企业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本身产品质量要求比较高。像贵宇企业,当客户需要某一产品时,他们会先送样。若产品客户不满意,他们还要重新试样,有时要重复多次,直到客户满意。所以产品在质量标准化生产和检验中达标率很高,质量稳定。这有利于企业的声誉。同时,民营企业更因为适中的价格,形成较强的竞争力,保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问题。因为企业创建时大部分资金都是自有资金,造成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短缺。而且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大多靠银行贷款,且数额较小。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创办时的规模和创办后的发展。例如贵宇企业,创建时资金只有一万五千元,此后经历了几年时间才缓慢发展起来。而且大多企业需要短期的流动资金。在实践期间,恰逢快到公司发工资时间,但因为客户钱还没有打到公司帐上,造成资金短缺。为了不拖发工资,总经理只好借助贷款,但几次都无结果,最后还是托朋友帮忙才贷到。由此可见“贷款难”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2、管理问题。家族化管理是民营企业的一大特点。李胜宇先生是贵宇企业的总经理,主要负责设于上海的公司。而在实践调查中我发现负责盐城分公司的就是他的亲弟弟李胜球先生,同时李胜球先生也是该企业的副总经理。再看公司中的员工,竟发现司机、秘书,还有几名员工,包括管理伙食的人员,都是家里的亲戚。这就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体系通过血缘纽带维系。而那些所谓的规章制度,在血缘纽带面前,也只是一纸空文。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因为是亲戚,也不便说什么。这必将会引起厂里其它员工的不满。

3、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因为受资金及规模的制约,民营企业只能生产一些科技含量比较低的零件。例如贵宇企业大多生产各式弹簧,这些零件都以比较低的价格提供给厂商,厂商再利用这些零件制成高科技产品,推销到海内外,从中获得的利润可能是贵宇企业的几十倍。因此,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4、员工总体素质水平不高。除了厂里的技术工程师外,一部分员工是技校毕业,一部分是初中或高中毕业,本科以上文凭为零。而且有些员工缺少责任心,有一次竟把客户要求的六个圈弹簧全部制成七个圈的,造成很大损失。

不仅员工,企业家素质也普遍较低。李胜宇和李胜球先生均高中毕业,都没有在经济和管理方面受过专业培训。而素质水平的偏低也将导致他们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认识不够完面,洞察市场走势的前瞻性预测能力欠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5、安全问题。大多民营企业员工都需要和机械打交道,这就使得企业存在一个安全隐患问题。像贵宇企业这种生产加工零件的,操作时都需要员工手拿原材料,一不小心,机器就会轧到手。前段时间盐城厂里就发生员工手受伤事件。企业花点医药费是小事,影响了员工以后的生活就是大事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企业不重视职工的培训问题。民营企业很少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所以大多企业缺乏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给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6、用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中专业性人才太少,造成生产时错误颇多,影响了工作效率,也浪费了材料。而且员工普遍积极性不高,没有将企业利益与自身联系起来,有少数员工就像在打发日子,等发工资。

7、食宿问题。员工的宿舍大多都是租在厂房附近的民房,条件可想而知。一日三餐也是由家里的亲戚负责,午餐通常是二荤二素一汤,但菜的质量也不太令人满意,有时竟会吃不饱。这在一定条件下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不利于企业发展。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逐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在有抵押的情况下,贷款额能大一些。也可以扩宽企业的筹资渠道,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创办时的规模,也可以促进企业创办后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能转变观念,大胆解放思想,多提供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力促民营企业发展。

2、企业要加强管理,最好是能由家族式管理逐渐转向现代企业科学化管理。企业要有严谨的规章制度,一旦触犯,不论是谁,同等对待。企业特别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及质量管理。同时,部分企业可以借鉴其它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并敢于在企业中大胆实践,为我所用。

3、鼓励将民营资本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因为民营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造成所创经济效益偏低。我们可以鼓励一些有资金基础的民营企业或单独或合作,将目光转向高新技术产业。他们可以让一些小企业提供生产配件,经他们制成高新产品后推向市场,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也可以带动那些小企业的发展。

4、民营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知识培训。在贵宇企业中,那些刚从技校毕业的或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员工,完全可以由公司安排参加一些针对性的培训,例如财政、税务或机械操作等方面培训。一方面减少了他们在操作机器时的危险系数,一方面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知识基础。

企业领导人自身的培训也刻不容缓。因为企业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发展前景,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领导人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在市场经济及现代管理方面,锻炼他们对市场走势的洞察力以及积极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

同时,领导人也可以率领员工到其它成功的民营企业进行交流考察。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从中获得一点经验,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危机感,并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5、要把工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对于一些没太多经验的员工,除了加强培训外,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机器做起。保证员工在操作时精神状态正常,要让他们认识到发生意外时后果的严重性。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抢救,并给予一定的赔偿。最好每台机器前都贴上警示牌。时刻提醒员工要注意安全。

6、努力完善用人机制。企业要具有比较灵活的用人机制,做到能进能出。要根据企业需要招聘各种人才,甚至不惜重金招聘高级专业人才。要注意调动员工积极性,最好施行“多劳多得”政策,再根据每月收益情况给员工发奖金或给予其它奖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兴衰与他们个人利益紧密地连系在一起。

同时,在人才引进上要有创新。对于外地的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可以从工资、住房及儿女上学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或帮助。

7、对于员工的食宿问题,我们应力求达到他们满意。因为一群闹情绪的员工,他们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贵宇企业目前就在积极改善员工的食宿条件。总经理听到了员工的反映后,很快地在厂房附近建了几间宿舍,在厂房里也安装了自动饮水机,同时也要求煮饭人员提高了饭菜质量。虽然这一改善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资金,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获益的还将是自己。

8、民营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近几年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祖国大地上,我们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我们都知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我们要坚决贯彻“以质取胜”战略,杜绝以次充好,欺骗客户或消费者的现象。努力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获得信誉,抢占市场。

9、企业家要有不怕挫折,勇于开拓的精神。当今很多著名的企业家开始创业时都并非一帆风顺,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不怕挫折的精神,才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功。所以,拥有一颗不怕挫折,永不言弃的心对每一位企业家而言都格外重要。

而对于那些已拥有一定资产的民营企业家,则需要勇于开拓的精神。不要只局限于自己这一狭小的经营领域,可以对其它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或其它方式,实现资金、人才、技术的优化自己制,甚至可以发展成一条龙服务,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求得更大的利润。

总之,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整体发展状况良好。尽管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只要对此加以正确引导,不断完善管理和用人机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相信我国的民营企业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6

商标是品牌的核心,实施名牌战略实质就是实施商标战略。名牌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信誉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而且是一个城市、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的象征。实施名牌战略,大量创造自己的名牌产品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现代企业家的共识,走品牌经营是我国企业的必经之路。因而,一个企业要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抓住市场经济的机遇,发展壮大自己,创造价值财富,必须重视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塑造自身形象,增加经济产品的价值含量。为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近期我们对全市商标发展和名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

近年来,我市的商标注册形势不断发展,企业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实施名牌战略步伐,培育和发展自己一大批具有本市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商标把自己产品打入市场,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全市上下初步形成“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1、商标发展形势较好

截止20xx年X月,全市共有注册商标件,涵盖工、农、商、建筑、旅游等各行各业,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件注册商标相比增长倍,年均增长件。在全部注册商标内,省著名商标X件,市著名商标X件,有省名牌企业X家,市名牌企业X家。

2、商标意识空前浓厚

通过多年对商标作用和意义的宣传,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业与群众,都提高了商标意识,能深刻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彰显企业商誉、维持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有效利用商标资源,不断提高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能力,能增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争创意识日趋加强

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锤炼,我市许多企业明确认识到:争创驰名商标,实施名牌战略是发展壮大民族工业,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名牌是民族产业精华的集中体现,是地方和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名牌的经济,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强竞争力的经济。没有足够的名牌,就很难自立于市场经济之林。为此,我市企业争创商标意识日趋加强,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与政府的扶持,通过实施商标战略,能够创造出一批经受激烈商战考验,有实力与国内外品牌竞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牌产品,从而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4、商标战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通过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因为,企业清楚实施商标战略,就是创建名牌产品,这直接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相关。于是,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把争创名牌产品与科技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创造名牌产品。与此同时,注重产品质量,树立质量兴业、质量兴牌意识,加强售后服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获得用户与消费者的满意。

5、商标战略提高了群众消费信心

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全规范的情况下,常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使群众缺乏购物的安全感,从而削弱了群众的消费信心。通过实施商标战略,大力宣传名牌产品,使群众具备鉴别产品优劣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优质产品,哪些不是优质产品,能够放心去购买优质产品,增强了群众的消费信心,从而带动国内的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商标总数和驰名商标数量少

虽然我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注册商标总数有明显增长,但是与沿海、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注册商标总数,还是注册商标增长速度,都大大落后于人家,特别是缺少驰名商标。其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投产几年了,其产品既无牌子,更谈不上注册;有些企业长期使用未注册商标;许多企业还停留在靠产品开发市场,而不注重以商标和名牌去拓展市场;总之,我市企业打名牌、创名牌意识不够,企业有品无牌,有牌不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市企业经济的发展。

2、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商标意识淡薄

我市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商标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商标、名牌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利用商标意识不强。一些企业没有主动利用商标占领市场,没有创立名牌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商标作用和创名牌的效益。二是商标权流失现象严重。一些企业不及时办理商标续展和注册事项变更,使企业多年商标所有权无形丢掉,损坏了原产品的信誉。三是企业商标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商标一经注册,即受到法律保护。但有不少企业面对商标被他人假冒,或是盲然不知,或是听之任之,或是防范无方,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信心不足

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说到底就是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我市部分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信心不足,忽视商标效应,没有用名牌去创市场,占领市场。有的企业自己有商标,但不精心培养,甚至长期搁置不用。少数企业有偿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是得不偿失的,到头来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归纳起来集中说,我市在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商标知识缺乏,商标法律观念不强。

三、解决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商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

要加强商标宣传教育,建立政府主导、工商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宣传工作体系,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开展生动活泼的商标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大力弘扬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伪劣为耻的商业道德观念,积极倡导消费者树立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意识。加大对商标注册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意识,支持和推动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和管理,促进商标战略实施。

2、加强引导,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商标战略规划

在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中,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商标战略规划,使企业能够切实按照商标战略规划实施,并取得实际成效。因为企业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是名牌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推广者。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商标战略。企业在搞好商标注册的基础上,要确定争创著名商标的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商标运用策略,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力争实现商标战略规划。

3、增加广告投入,大力营造品牌信誉

商品品牌知名度并非与生俱来,要靠人为创造,除了商品本身质量优越外,还需要大力宣传。如果不宣传,再好的商品也很难为人所知,难以吸引消费者,更难以成为有口皆碑的名牌。为此,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加大宣传攻势,做好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两篇文章。特别在广告宣传上,要树立长远目标,不断增加广告投入,充分运用广告手段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此大力营造品牌信誉。

4、实行规模经营,扩大名牌影响

要扩大名牌影响,保证名牌长盛不衰,保证企业发展壮大,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必须要实行规模经营。为此,我市需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核心和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吸纳一批相关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壮大名牌产品企业实力。同时大力实施股份制改造,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壮大企业,达到实行规模经营的目标。二是发挥名牌企业的品牌、技术管理优势,利用无形资产实施重组扩张,做到强强联合,把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同类名优产品的企业联合起来,选择其中品牌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品牌产品进行培育和发展,创出大产品,大名牌。三是把老牌发展成名牌。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等方式壮大自身创名牌,也可将老牌交由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企业经营,让老牌重现辉煌。

5、发挥政府作用,全力实施名牌战略

实施名牌战略是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名牌战略实施好了,对于发展我市经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都具有积极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市企业商标意识还不够强,创造名牌战略积极性还不够主动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去推动全力实施名牌战略。为此,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大投入,搞好配套,设立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名牌企业。要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6、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营造争创名牌商标良好环境

工商部门是商标主管机关,要充分发挥商标行政管理职能,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努力为企业争创名牌商标创造良好环境。要深入开展商标法制宣传普及工作,通过与新闻界、企业界的联系,广泛开展以实施名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和企业争创意识,为我市名牌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和策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在商标发展战略上,要避实就虚,发挥拳头产品的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争创驰名商标的路子。

7、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商标使用秩序

我市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侵权商标的违法活动,强化对市场的监督检查,重视企业投诉,对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非法印制销售商标标识的行为,都要及时立案,依照《商标法》等法律、法规,严加查处。要集中力量对假冒侵权严重的地区和市场进行综合治理,做到标本兼治,坚决遏制假冒商标的猖獗势头。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和办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功能,努力提高打假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维护商标使用秩序,促进我市商标战略深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7

调研报告简介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商务和快递在我国普及开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大学生成为络购物的主力军。大学周边的快

递市场需求量大,快递行业竞争也异常激烈,传统的EMS邮政和新崛起的民营快递企业几乎瓜分了校园周边的所有快递业务。身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我们,作为大学生,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快递服务带给我们的快捷和方便,同时也会因为不同的快递公司服务质量不同而有不同的选择。本调研正是从紫金港校区的快递服务出发进行调查,和分析出多家民营快递公司的优劣,以及学生们对快递公司的选择,从而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思考未来如何建立更良好的高校快递络,让大学生可以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快递服务,也让学校周边的民营快递公司有更好的工作络。 调研背景

我国快递行业背景

1 我国内快递行业快速发展

自 1979年出现第一家快递企业起,快递业已成为市场中关注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报告物流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购物狂欢节等络促销的拉动,即使在经济低迷的年,快递业增速依然高达51.2%。同时,快递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目前我国注册快递企业逾6000家,从业人员达 60 多万。快递行业中,国有企业加速改革,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国际快递加强市场战略部署。

2.国际快递行业发展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快递公司接踵进入市场以来,国际快递公司就迅速瓜分了快递市场80%的份额。近几年,在欧美市场,几大快递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这是他们将更过的资金投入到正在火热发展的快递市场。年敦豪与UPS在华营业额猛增60%,是亚洲其他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目前FEDEX和UPS,德国的DHL,荷兰的TNT以逐渐成为划分快递市场的四大外资快递巨头 。他们纷纷以与本土快递公司合作的方式在快递市场站稳脚跟。对于FEDEX来说,他们选择了与大田物流合作,而DHL与中外运成立了中外运敦豪。虽然国际快递公司在快递市场已经占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国际快递公司还在不断的抢占内陆市场。国际快递公司跻身市场,其主要在于自己控制的全球络和先进的全球通讯技术及管理经验。而国内络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国际快递公司来说比EMS和民营快递公司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快递和包裹承运商,UPS以在投入品牌服务城市达40个之多,而服务范围将延伸的120多个城市。TNT也在利用自己在欧洲的点优势不断扩大自己对快递市场内国外快递以业务部分的市场占有。年TNT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将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为100多个城市物流、快递服务。而其在华员工也将随之增至3万人,仓库面积预计到达325万平方米并拥有2500辆运输车组成的车队。据估计,从现在到年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以平均每年10.3%的速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市场高大1000亿的利润空间,国际快递公司们也将不断巩固自己的在华地位争相分食这块未被开发的蛋糕。

3.快递行业的变化-----快递种类众多,逐渐垄断

从快递行业在我国产生以来,从单一的国营EMS发展到现如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服务的民营企业有上万家之多,其下属员工人数也多达100万人。据国家调查局上海调查总队年5月31日公布的调查报告,年上海市具有独立核算

法人资格的民营快递企业有467家,注册资金在20万元以下的占九成。按员工人数算,20人以下的企业有373家,占79.9%;20至100人之间的有64家,占13.7%;100人以上的有30家,占6.4%;超过千人只有4家,仅占1%不到;

民营快递是一个没有全国性统一的行业组织。虽然自诞生以来,民营快递的业务量以每年60%到120%的速度递增,但是飞速的增长给民营快递带来利润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行业内部越来越大的隐患。民营物流企业大多以中小公司为主,在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的前提下,民营快递之间恶意竞争、相互排挤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不仅影响到民营快递公司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了对快递市场的占有和公司未来的发展。

4.校园周边快递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上购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物流快递配送需求随之扩大,而大学生是走在流行前沿的庞大群体,这种新兴且快捷的购物方式在这个群体中倍受青睐。由于快递在学校配送的频率非常高。校园点的存在正好中和了公司和学生客户群体时间上的矛盾,节约了公司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学生只需要利用课余时间随时收件寄件,又可以解决学生在时间上的问题。学生从全国各地到大学求学,与家里亲人和在各地的朋友、同学的物品信件来往,现在主要依靠快递,方便快捷,尤其是节日、假期前、毕业生离校前的几个时间段,学校快递的业务量很大。现在行政办公人员的公文信件、各系办公室与毕业生、各地公司企业的文件等传递也主要依赖快递。

在年校园快递市场调查中,65%的学生使用过快递。这个比例是以每年15%的比例上升的,这些都会使学校快递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同时这些需求分析也说明了校园快递点继续存在的必要性。  学生校园快递最初只与申通公司开展合作,但随着校园市场需求量的扩大,更多的学生看到了这中间的商机,于是陆续把圆通、韵达、中通、汇通、天天、EMS、等多家快递引进了校园。

调研方法

1.资料理

通过搜集有关校园周边快递的信息和相关案例,了解其运作形式,从而策划直接问询、问卷调查等后续调查的内容。

2.直接调查

直接与快递公司服务人员以及在校师生广泛交流接触、询问、请教,以较快的速度获得所需的市场信息。通过这种方法取得的信息往往比较可信。

3.间接调查

通过报纸、刊报及其他媒体收集有关快递行业信息、发展动态、市场分析等材料,当然对这些材料要对比分析,去伪存真。

4.实地考察

把要咨询了解的问题编制问卷、填写,回收,分析。

数据收集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络资源来获得所需数据。我们对几家快递公司站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简单的采访,向紫金港内的大学生发放了线上和纸质的调查问卷,并利用络资源了解了许多当前国内快递市场的状况。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8

积极营造有利于安远县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是当前实现“苏区振兴发展、提升大产业”题中应有之义。为积极推进安远“构建大交通,打造大旅游,提升大产业,发展大教育,优化大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财源建设转型发展,摆脱安远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帽子,推动安远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安远县财政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为优化安远企业发展环境积极建言献策,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安远县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情况

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条件,目前安远县企业发展总体环境呈现以下特点:

(一)经济投资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1、“项目带动战略”深入人心、深得民意,赶超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安远县确立“工业强县”理念,以矿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信息电子、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以发展新型矿业、生物制药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蔚然改观,“三百山”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些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突出重点抓建设,企业投资硬件资源更上台阶。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首要条件。在城市建设上,安远县坚持资金向工业园区倾斜投入,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全力确保园区建设的资金需要,在县城南高标准打造九龙工业园小区,累计投入5400多万元进行水、电、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满足产业园区建设发展需求,在版石镇建设了6700余亩的工业小区,投入1.44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建设标准厂房,还全新规划建设了占地面积7000亩的城北工业园,县工业园呈现“一区三园”(即九龙工业园、版石工业园和城北工业园)发展布局,入园企业累计60余家。

(二)招商融资优惠政策日趋成熟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20__年安远县财政共安排了近五百万元企业扶持资金,发挥财政的综合作用,有效推动了营业税盈利点上调、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营改增税制改革、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税收优惠政策、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等。

2、通过引导信贷投入、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做优企业发展平台等举措,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__年安远县实施了“小微信贷通”试点工作,该政策的实施为安远县的企业解决了近1亿元的银行融资贷款,有效缓解了小微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

(三)政务服务建设综合提高

1、机关效能建设严治实督、齐抓共管,服务企业作风进一步强化。通过抓好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的整治工作,开展“四城同创”,治理“三乱”,清理规范市场中介组织,打击非法集资,整治“四风”,治理“收红包”,“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相关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财政系统“理财精细实,为政忠公能”主题活动,提升政府工作效率,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加强市场秩序整治,有效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经营环境进一步优化。

2、提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质服务,扶持企业意识进一步提升。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积极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项目,将企业的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纳入地方科技发展计划,积极组织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与技能培训,提供必要的资助;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营销策划等方面的中介服务。

二、安远县企业发展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些年来,安远县的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少亟待改进和提高的问题,既有政策上的限制,也有市场方的影响,更有安远自身发展的因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投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1、政务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行政审批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依然是困扰安远县发展软环境改善的突出问题。虽然目前正在开展效能建设,但办事效率与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上面政策虽好,下面落实很难,拖沓麻痹、懒散庸冷的机关作风“顽疾”仍没有去根,导致在建项目审批过程过长等。

2、企业激励政策细化程度不足,企业贡献率还不够强。涉企优惠扶持政策力度与周边县区相比情况,本县对现行各类促进工业企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有待细化,在企业上台阶、纳税贡献、入规及对优秀企业家的奖励上存在资源分配机制不够细化,协调性不强,难以形成整体发展合力。扶持重点不够突出,目前财政扶持的专项资金名目较多,资金分散化明显,难以有效发挥引导和带动重点工业投资的作用。

3、信息沟通渠道不畅。目前政企信息互通常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府的有关发展规划和各项扶持政策不能及时传达到企业。

(二)投资硬件要素保障有待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安远县是赣南唯一一个不通高速、不通铁路、不通国道的县,交通的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增加;融资方面,受国家宏观经济下行、增速放缓影响,资金链紧张,加上房地产市场低迷、整治非法开采稀土行为以及果业黄龙病等影响,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安远县45家重点税源企业20__年生活总值、销售收入及上缴税金与上年同期都有轻微下滑;用地方面,规划地上拆迁不到位,导致签约项目无法落地,部分产业转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待落地,用地需求存在缺口。用工方面,“普通工人难招,技术工人难留,科技人才难求,管理人才少有”,成为企业用工的共性问题,尤其是季节性、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

三、优化安远县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

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结合调查了解的情况和各方面的意见,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采取有力措施,改善企业投资和发展软环境。

1、进一步营造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全面促进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一是把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引向深入。抓实开展企业发展环境和行业不正之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加快以网上政府为主要载体的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开展绿色通道建设行动,以此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服务发展能力水平。二是梳理汇编优化发展环境政策规定。梳理、公示各部门的执法依据和法定职责,对涉及多部门职能确需共同办理的事项,应明确主协办关系限时办理,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相互推诿扯皮及效能低下。统筹考虑引进项目效益、本县可优惠的承载度、周边地区优惠力度等因素,制定较为平衡的优惠政策。三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继续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和招投标中心建设,强化投诉受理中心建设。优化行政审批流程,逐步建立覆盖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系统和监察系统。探索“一表制”审批、“一费制”收费。根据需求适时调整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等绿色通道审批制度。界定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关系,督促中介机构规范开展业务。

2、强化扶持奖励政策,增强企业投资信心。

要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特别是国家交通运输部、供销合作总社对口支援安远的历史机遇,加大与相关央企、国企的对接力度,争取在培育状大主导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夯实财政体制保障,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一是要发挥资源的优势,要对现有的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能兑现的要继续实施,不能兑现的应该进行调整或废止。要制定扶持和激励政策,有选择地运用加速折旧和税收手段,引导和刺激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改热情,同时,要放宽非公有制经济进行经济领域的限制,发展多元化的投资格局。研究出台稀土废弃物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通过落户奖励、税收优惠、纳税奖励、财政补贴等措施,吸引总部企业或区域总部入驻我县。二是要整合资金,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扶持资金列入明年的年度预算,运用财政资金和政策两大手段,推动融资方式创新,针对重点发展的行业项目,完善税收返还和税率优惠等政策,支持优势产业与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结合实际,认真分析我县现有优惠政策与周边其他城市的差距,进一步调整、完善已有的政策措施,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不低于其他城市;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不高于其他城市。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3、多管齐下,优化政企沟通。一是是做好与企业的牵桥搭线服务工作。严格落实对客商的优惠承诺,要切实落实重大项目推进跟踪服务制度,成立专门机构,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协调各方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使投资商放心投资、安心建设,真正使投资商“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二是落实服务监管制度。要落实责任。完善工业企业帮扶工作机制,对于部分企业困难和问题,会议逐一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具体帮扶措施、牵头单位、责任部门和办结时限,有关乡镇和各部门单位工作要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制度。探索设立企业投诉中心,坚持铁面执纪加大督查力度,以“钉钉子”的精神,建立定期调度,定期跟踪,定期通报制度,把工业企业帮扶和工作落实情况列入机关效能督查范畴。通过走企业,走单位,走人员等方式加强对部门单位帮扶工业企业的跟踪,强化实际效果。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

一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投入的力度。建议以“大建设”为契机,加快道路建设,改造老城区路网,加快濂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寻全高速(安远段)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做好对现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实施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编制,高标准实施,大力推进重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投资硬环境。二是化解融资难题。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大型金融机构入驻安远,积极争取中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创新银企合作模式,组建担保机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三是化解用地难题。实施园区再造工程,充分利用废弃厂房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加强对批而未供土地指标的督查,对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的项目试行剥离用地指标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率。三是化解用工难题。利用安远职校、职业技术应用学校等培育技术学工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导、参与企业招工协作,解决季节性、结构性缺工问题。

总之,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主动担责、主动作为,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安远县企业发展环境优化,进一步加强配合,齐心协力,鼓足干动,集中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热难点问题,以宽广的胸怀,为广招“天下客”奉上精致的菜肴和贴心的服务,真正让企业家舒心、放心投资,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的良性循环,努力形成思想放开、政策放宽、干部放胆、企业安心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安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以发展最新成果造福全县百姓。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9

总投资162.8亿元的铁路计划于今年8月1日货运通车,10月1客运通车,作为境内没有铁路通过及铁路站场的,为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我们认为如何就近连接铁路站场,实现我县客货与铁路站场互通,是促进我市铁路站场经济充分发挥的首要工作。5月19日,县政府组织县人大、政协、发改、经贸、交通、建设、旅游、外贸等部门赴、三门两地铁路站场进行调研,并对两地站场的建设情况进行深入了解。

一、铁路站场的作用

一方面,发挥客货中转、运送、补给作用。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的运送旅客和货物,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在完成上述任务时,铁路站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在工业产品、农副产品运输、劳务输送和旅游产业中展示作为,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辐射优势。货运方面,主动与现代物流接轨,自觉将自己纳入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与公路、水运的联手,在现代物流中寻求“多赢”效果。客运方面,充分发挥低价、准时、快速、安全的特性,大量开行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列车,为旅客出行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二、实现“三通”是确保铁路站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保障

1、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

当今社会,高速公路已经逐渐成为主要公路运输方式之一,实施高速公路与铁路站场互通,对扩大铁路站场经济辐射范围,提高铁路站场使用效率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互通

国道、省道是公路运输的根本,是连接城市间的纽带,更是大多数人民群众的首选运输方式,为充分发挥铁路站场的作用,更广泛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铁路使用价值,实施国道、省道与铁路站场间互通意义重大。

3、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

市作为省第四大港口城市,如何开发一港六区,提升港口开发建设速度,实施沿海港口与铁路站场互通,对充分实现水路、铁路、公路运输互补、提升铁路站场使用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充分发挥铁路站场集散功能有促进作用,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海上”的有效举措。

三、当前我县连接铁路站场的两个方案及四条线路

从铁路线路走向及铁路站场布置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县的现有交通网络及地理位置,按照就近连接的原则,通过调研,我们提出两个连接方案及四条连接线路。

方案一、连接旁站

第一条连接线路:取道上三高速——高速————74省道过境附线(预计XX年完工)——旁站

各分段距离:上三高速段约26公里,高速段约9公里,74省道过境附线段约7公里。

预计总里程:约42公里

新建里程:约7公里

通车时间:XX年

第二条连接线路:取道60省道(改扩建为一级公路)——高枧——34省道————74省道过境附线(预计XX年完工)——旁站。各分段距离:60省道段约30.5公里,34省道段约7公里,74省道过境附线段约7公里。

预计总里程:约44.5公里

新建里程:约7公里

通车时间:XX年

方案二、连接邵家渡站

各分段距离:上三高速段约26公里,高速段约16公里,大道段约4公里,铁路站场段约3.6公里。至大道连接线 预计总里程:约49.6公里

新建里程:约3.6公里

通车时间:XX年9月

第四条连接线路:取道104国道——市——大道——铁路站场至(即将完工)——邵家渡站大道连接线

各分段距离:104国道段约50公里,大道段约8公里,铁路站场至段约3.6公里。大道连接线

预计总里程:约61.6公里

新建里程:约3.6公里

通车时间:XX年9月

综合以上两个连接方案及四条连接线路,通过调研比较,方案一线路XX年才能建成通车,方案二线路可与铁路同时通车,考虑到各连接线的建设进转度,我们认为,铁路建成通车后,当前的最佳连接站场为连接邵家渡站,最佳连接线路为第三条连接线路(取道上三高速——高速——北——大道——铁路站场至——邵家渡站,通车里程为约50公里,理论用时约35分钟),该连接线路的优点为:能与铁路同时通车、路线较短、公路等级高;缺点为:与其他几种连接方式相比收费成本较高,且受高速入口不便限制。大道连接线

从长远角度出发,若方案一连接旁站全线贯通,对我县镇、镇、镇的橡塑制品行业、汽车用品行业影响较大,该方案的优点为:线路更短、收费更省、成本更低;缺点为:公路等级低(60省道部分路段为三级、34省道段也为三级)、通车时间晚。

四、邻近的铁路三门站、站对我县经济的影响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邻近的铁路三门站和站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我县XX年的年客运量为985万人,货运量为613万吨,一直以来仅依赖公路运输为主,存在运能小、能耗高、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等缺点,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阻碍了需要大宗货物运输项目的进入。随着铁路的开通,我县到铁路三门站仅需半小时,到站约35分钟左右,将为我县客、货到达沿海地区节约大量运输成本,也为引进大项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首先,确保了各类民生物资的安全、快速、经济、准时到达,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保障;其次,为我县的工业企业、服务业输送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也为我县的劳动力输出及旅客进出提供更加廉价、便捷的交通工具;同时,对我县的物流业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打破以公路运输为主导的传统运输模式,为我县的橡塑制品行业、汽车用品行业、产业用布行业等领域的货物进出提供运速更快、运能更大、更安全、更经济、更准时的运输条件。

从我县的旅游业方面分析,XX年我县的旅游景点共接待旅游人次538万,同时根据旅游统计数据的星级宾馆接待人数、非星级接待人数以及本地一日游和外地一日游的人数、海外接待人数,折合旅游人数228万左右,根据客源地统计,约30万人次左右的游客会选择火车为交通工具。我们认为,随着铁路的开通,将会有更多的游客选择来我县游玩,外来旅客将会更多,对我县的三产发展将会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五、建议与要求

1、建议加快实施74省道过境附线

从长远角度来看,74省道过境附线若不及时通车,旁站仅为三门一县所用,以当前三门县42万的人口及其客货运量来看,站场效益将受到限制,三门港作用及发展也将受到抑制。相反,的客货运量首选流入旁站,另外上三高速以上的新昌、嵊州市若走沿海铁路通道也将有大批的客货流入;随着境内的60、62省道的相继扩建,届时磐安方向的客货也会有部分流入。可见,加快实施74省道过境附线对三门、乃至经济影响之大。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0

西部如何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去描绘西部最美的图画,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亟 待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东西部差距继续扩大。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的30年,以现价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东西部之比为7。08∶7.52。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占国土面积13.5%的东部地区占65%以上,而国土面积占全国56%的西部仅占13%左右。

2、经济的二元化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西部地区,以能源、原材料、机械、电子、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产业部门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却以手工劳动、半手工劳动为主,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东部,经济的二元化特征十分明显。从产业结构看,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偏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所有制结构看,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尚未很好地发挥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文化教育科技事业落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每千人中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数,东部北京为125人,江苏273人,广东168人,西部四川为237人,贵州为323人,云南为339人,宁夏西海固地区高达435人。正由于此,西部地区长期陷于一种相对封闭状态,难以集聚科技人才,难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形成一种贫困的恶性循环。

4、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落后、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大面积毁林(草)和滥砍滥伐,破坏了森林植被,导致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和自然灾害频繁。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宁夏、内蒙古的荒漠化、沙尘暴,西南山区的泥石流与山体坍塌便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同时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地区公路、铁路干线不成体系,通车里程十分有限,通讯、邮政设施缺乏,供水供电设施不足,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带来不便,也不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特色经济,是西部经济实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利用比较优势和市场原则,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特色的经济结构。发展特色经济,是改变过去西部地区粗放、低效发展传统模式、经济振兴崛起的有力支撑。因为西部地区,无论是整体推进,还是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发展教育科技,对外开放,最终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特色经济。

西部省区虽然资源优势有所发挥,并开始形成了某些支柱产业,但远未发展为较强竞争力、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区域特色经济,完全可以说,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在于未能实现较快发展市场经济与较好地发挥资源优势的有机结合,把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

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有利于防止和解决重复建设,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形成商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地区经济实力,有利于推进农村城镇化。

三、发展西部特色经济的思路

1、基本思路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立足现有经济基础,发挥潜在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名特优新产品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带动地区经济建设健康、稳步发展。

2、寻找特色产业发展突破口

(1)立足产业先行优势,通过优势延伸强化特色,从全国的经济形势看,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失衡,能源材料生产严重滞后,西部地区开发应沿着重化工方向推进,更多地向能源材料及其制品业倾斜。应该说,西部众多能源、原材料产品稍加综合就可发展成为特新材料产品,不少特新材料再略加工就可成为高附加值的元器件制成品和最终消费品,这种产业综合和优势延伸几乎是无止境的,大有文章可做,这既与全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相衔接,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和已有重化工资产存量的作用。

(2)从西部产业的区位优势看,西部45个产业中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有23个,优势最明显的产业有7个,其中属于重化工的黑色金属资源采选、有色金属资源采选、采盐、木材采运、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5个,占70%,总体上看,西部重化工产业的区位优势大于其它产业。

(3)从市场需求看,能源原材料产品国内市场广阔,供不应求的趋势长期存在,在全国每年花500—600亿元大量进口工业原材料情况下,西部重点发展能源重化工业,也是西部地区积累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4)选择知识含量合理的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就业压力。甚至会增加就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例如,棉花种植业,运用高新生物技术,生产出带颜色的棉花,使该产品知识含量提高了,同时因种植复杂程度提高,扩大了就业。

(5)立足潜在资源优势,通过优势挖掘培植特色,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产业升级,不少被原有优势掩盖的潜在优势不断突现出来,成为新型特色经济的现实基础。

综上述原则,西部有望利用既有的相对优势,就下述系列产业群培植竞争优势,抢占市场制高点,在国内外大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1)农畜产品特别是西部特有农畜瓜果山货土特产和中药材的加工与深加工工业。

(2)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多种能源俱备,形成强大的能源工业和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等。

(3)依托矿藏资源和丰裕能源,在一系列有色金属(铝、铜、铅、锌、钒、锶、锂、镁、钠轻金属)、稀土金属材料工业,新型合金与功能材料工业,超微细碳化硅、氮化硼、氮化硅等金属材料工业上,构建竞争优势。

(4)磷肥、钾肥、磷酸盐类和钾盐工业。

(5)依托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特大城市的科技人才资源,在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型医药工业的某些领域上抢占制高点。

(6)西部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业。

(7)为高技术下局部战争服务的国际装备工业。

3、开发时序:由点到轴到网

区域开发首先要由“点”开始,即在某一特定范围的区域开发之初,必须建立若干区位、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对优越的“点”作为区域开发的依托和基地,这类“点”就形成了城镇。“点”与“点”之间必然发生人流、物流等经济社会联系,联系的途径就是交通线,这些交通线就成为区域开发的“轴线”随着区域开发的逐步深入,现有的“点”“轴”均得以扩大和发展,并沿“轴”产生新的“点”。新老“点”之间又形成新的轴线,从而整个区域形成了纵横交织的点轴网络,并有效推动整个区域开发不断深入与发展。

四、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的对策

1、加强领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对西部实行政策倾斜,带动西部特色经济发展

(1)建议中央成立西部开发机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大开发法》、使中央实施的优惠政策有法可依。

(2)加大资金投入到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高新技术和旅游为主的西部优势产业并相应制定优惠政策,重点发展这些行业。

(3)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扶持特色经济初期的扶持效应。

(4)灵活运用宏观金融政策,为西部特色经济提供有力的资金支付。

一是采取倾斜政策,降低西部设立金融机构的条件,适当增加区域性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

二是在西安、成都设立西部开发银行以及其他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

三是设立西部开发投资基金、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农业开发基金、旅游业发展基金。

四是中央政策放宽外资银行在西部地区的经济范围,并在期货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办法,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外金融机构在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5)出台《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法》,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给予法律保护,并给予各种优惠政策。

(6)采取优惠的区位开发政策,如赋予省会城市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建议设立一定数目的开发试验区和资源综合开发区,在城市建制审批、城市户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给予倾斜。

(7)赋予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更大的自主权,以大开放带动大开发。

3、西部各省区制定优惠政策,并且用足用好,为发展西部特色经济发挥作用

(1)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平等与优惠政策。

(2)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

(3)教育科技方面的优惠政策。

(4)吸引外来人才与调动现有人才积极性的优惠政策。

(5)企业家选拔、激励、淘汰方面的优惠政策。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氛围,对于实现我区“由人口小区向经济强区跨越”的战略构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全区上下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全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根据要求,我区组织专题调研组对我区经济发展环境的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我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我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

(一)加快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我区不断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狠抓机关作风建设,努力塑造“廉洁、高效、公正、务实”的机关形象。

一是健全党内监督,打造一支廉洁勤政的干部队伍。我区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述职述廉、民主评廉、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以及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常委会开展理论研讨等形式,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开展监督和接受监督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领导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者。尤其是加强了对“一把手”的监督,要求“一把手”要主动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经常同大家谈心,过好双重组织生活,虚心听取班子成员和下级的批评建议,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在开展领导干部廉政述职工作中,特别注重党政“一把手”的廉政述职,并以廉政述职为载体,把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和领导干部的自我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同时,不断拓宽权力监督制约的领域和范围,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真正做到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不留监督“空白地带”。今年区委以台发[20__]24号印发了《关于在全区党政机关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体系的意见》、《关于在全区党政机关建立和完善执行责任体系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经常性考察工作的意见》,建立和完善了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改进了干部作风,推动了工作落实。

二是推进效能监察,打造高效务实型政府。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我区把开展机关效能监察与优化发展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关注的机关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机关作风问题。制定并印发了《台儿庄区改进机关作风和提高工作效能的暂行办法》、《关于对全区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效能告诫的规定(试行)》和《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在全区各级各部门普遍推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制、挂牌持证上岗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效能考评和失职追究等制度。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批共精简行政审批151项,占总审批事项的55.3%。制定了扎口收费、进企业检查报批等11项制度,有效规范了检查、收费行为,遏制了“三乱”等现象的发生。围绕区委工作中心开展效能监督,把效能监察的重点放在对贯彻执行上级重大方针、政策、决定、命令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上,对区里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的落实进行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建立健全了投诉查处机制。将区经济环境投诉中心与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合署,依托区纪委、监察局,公开举报投诉电话,采取集中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明查暗访,受理并查处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投诉事项。对投诉的案件,做到有诉必查、查必有果,真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以案件查办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投诉中心建立以来,共受理、处结各类投诉300余起,全部限期查结。今年8月27日,我区组织经济环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等18个职能部门,在政府门前广场开展了“阳光投诉”活动。整个活动共受理投诉60件,现场解答有关咨询229件,解决问题30件,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60件投诉全部限期予以解决。

三是开展社会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把深入开展社会监督作为推进政府职能部门转变机关作风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一方面,抓好行风监督员队伍建设。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离退休干部、群众团体、基层企业中,选聘100余名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公道正派、敢于直言、热心行风建设工作的代表作为行风监督员。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公开检查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对各职能部门的行风建设情况进行随时监督。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建立发展软环境评估考核体系,对镇(街)和区直部门“民主评议行风”与发展软环境情况紧密结合,并排出名次,向社会公开。不断充实完善了评议的内容和手段,拓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宽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着力优化服务环境。近年来,我区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区领导、政法各部门都确立了联系企业,负责联系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是实行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八个不准”。即除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规定外,不得对企业进行检查和处罚;除法律赋予其强制执行手段的机关或收缴费人双方以合同约定外,不得责令银行强行划拨企业款项;不得要求企业购买其指定的产品;不得对企业举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不得向企业指定或变相指定中介服务机构;不得要求企业向指定的施工单位发包工程;不得强制要求企业集资、摊派或赞助;不得实施其他违背法律、法规规定,有失公正,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是实行了外商投资企业行政审批服务代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优化服务环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台办发[20__]39号印发了《关于对外来投资项目实行行政审批服务代理制度的实施方案》。对外来投资固定资产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实行立项审批、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和建设工程规划、环保、文化许可、卫生许可、企业代码、项目用地等审批手续,以及项目相关的供电、供水、通讯、消防、用工、拆迁、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入托等手续。实行“三联”,即项目联席会议、项目联审、项目联办。

四是建立了企业测评点制度和优化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制度。在全区范围内选择22家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我区优化发展环境测评点。规定凡到测评点检查、执法的行政部门,必须填写由区经济环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统一印制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测评卡》,测评点负责把有关行政职能部门检查、执法情况及时反馈给区经济环境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同时,聘请测评点的企业法人代表担任我区优化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参与对我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督和民主评议,并对优化发展环境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台儿庄区始终将诚信建设作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战略资源,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关键举措。一是推进诚信政府建设。深化服务制,推进诚信机关、诚信政府建设,保证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保持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开展了公开服务活动。组织34个经济管理和行政执法部门,通过电视台,向全区公开部门服务,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打造诚信企业。税务、金融、工商、质监以及政法机关密切配合,严惩那些严重影响台儿庄形象的恶性失信事件,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今年9月初,青岛某企业与我区一企业发生业务,期间,我区企业工作人员向对方索要价值1400元的物品。区经济环境投诉中心了解情况后,迅速作出处理,追回现金,退还青岛客户。三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在全社会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提高公民信用意识,做到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形成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四是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进一步完善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规范各种经营活动,纠正不正当竞争,打破部门和行业垄断,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坚实的发展平台,努力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营造优惠稳定的政策环境。按照“先进地区能办到的,我们也要办到,而且要努力办好”的原则,放低门槛,让利于商、让利于民。在税费政策上,规定“投资新建的工业企业自投产年度起,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年超过20万元,按照企业纳税额地方留成部分第一年90%,第二、第三年的50%,第四、第五年的30%奖励纳税企业用于发展”、“对外地客商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500万元以上、新上的各类企业项目,从开业或投产之日起两年内免予收费”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了台儿庄区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并把监督检查贯穿到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全过程,确保区里出台的财政、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确保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灵活运用上级政策,做到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五)加大企业周边环境的治安整治力度,营造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我区公安机关专门成立了经济110特警队,处理涉及企业的治安环境问题。今年以来,经济110把涉企案件全部作为重要案件,本着公正、依法、快速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先后召开了两次警企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针对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增强警力,加大巡逻力度,加强警务区建设,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今年1—10份,共受理涉及经济环境的案件106起,处理96人,其中治安拘留51人,治安罚款52人。对每一起涉企案件,随时通报到其他企业,加强了企业的自我防护能力。今年10月份,泉兴水泥公司连续出现原料运输车辆被堵事件,一度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济110及时出警,一次拘留涉案人员11人。同时,我们还做到点面结合,对于点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实施重点打击;对于面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实施专项治理。近几年来,每年都确定一项或几项治理内容进行专项治理。先后开展了企业周边环境、“三乱”问题、涉企执法问题、乱办班乱培训问题和机关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每年都召开典型案件新闻发布会,对破坏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XX年以来,先后召开了14次典型案件新闻发布会,对查处的72起典型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开展全区性明查暗访活动20次,发现问题82起,全部进行了限期整改。

(六)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优化人才环境。近年来,我区突出抓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主动把人才服务工作融入到全区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建设、完善了人才市场,成立了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开展每月一次人才交流活动,为外地人才落户台儿庄开通了方便渠道。对引进的人才,在建档、职称申报、评定等方面给予方便和优惠。制定了《台儿庄区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规定》,对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经费提供、家属就业、子女求学等诸多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每年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教、技术、管理人才进行表彰,对引进人才先进单位和建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等营造重才爱才的良好环境;同时还建立了“台儿庄区人才网”,充分发挥人才网络的纳才功能。使我区的人才总量和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在全区范围内合理流动的状况已初步形成。我区XX年制定了关于《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规定》,每年拿出1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科技、财政等部门紧密配合,抓好区内专项扶持资金计划的落实,选择创新能力强、潜力大、效益高的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并积极引导企业和有关单位加强了科研机构建设,全区较为规范的科研机构发展到8家,全区11家骨干企业与1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XX年以来,全区累计取得科技成果60多项,其中7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0__年以来,全区专利申请量达到26项。为我区各项事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年的改革和创新,我区的发展环境不断得到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发展环境与企业和群众的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在思想认识上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摆正管理和服务的关系,重管理轻服务。在部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囿于部门利益。有的部门经济利益至上,以罚代管,并把罚款指标进行量化;有的部门服务变味,搞行业垄断,推销产品,赢取利益;有的部门执行政策过死、过硬、过高等等。

二是落实制度不到位。近年来,围绕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但一些制度抓落实的力度不够。如涉企收费、检查的制度落实还不到位;机关效能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事难办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有些部门遇事推诿,无利益时该作为的不作为,有利益时不该作为的乱作为,甚至人为设置障碍等。

三是社会监督不到位。在治理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监督的合力。特别是违诺的惩处和问责还不到位,对发现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彻底。有些部门“一把手”不能切实负起责任,对本部门的问题放纵不管,做老好人,致使有些很好的制度无法落实。有的领导同志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没有落实好“一岗双责”。

四是企业周边环境治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关政法部门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比较复杂的社会原因,“三强五霸”和一些治安问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反映较为突出。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建议

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艰巨任务,牢固树立抓环境是抓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机遇、抓开放、抓发展的理念,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和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我区经济发展环境。

(一)围绕服务环境,加强干部群众思想教育。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首先必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队伍、人民群众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经济发展环境的好坏,一个人就起到决定因素,就象一个“癌细胞”。因此,切实让全区干部群众明确“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投资主体”的深刻内涵;明白外商来我区办企业、上项目,帮助他们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同时,对在优化环境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那些损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有意刁难企业和投资者的人和事,给予公开曝光,扩大教育和震慑效果。对领导不得力,工作不落实,影响环境建设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个人不作为、乱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坚决实行待岗、离岗,直至撤职或清除出机关队伍。

(二)围绕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与办事质量。一是建立和完善效能管理体系。规范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的监督。二是强化效能监察。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做到一月一暗访,一月一通报。对违反机关效能监察有关规定的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整改一起。三是建立行政执法部门中层干部岗位轮换制度。强化部门内部管理与监督,彻底解决部门办事“中梗阻”问题。四是开通“零距离服务”直播间。在区电台开通“零距离服务”直播节目,组织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定期轮流到电台,通过热线电话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五是开展“行风万人评”活动。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区党政机关人员、社团组织人员以及优化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企业法人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代表,对行政执法部门及政府公共服务行业进行民主评议。重点评议勤政为民,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评议结果与年终总评一并作为评选“行风建设十佳单位”的依据。凡企业、商户、群众对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举报,情况属实的,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并对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单位评先资格,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得提拔重用。七是抓好行政审批服务代理制的落实,为外来客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围绕治安环境,着力推进“苏鲁边界平安区”建设。加大经济发展环境的专项整治力度。重点对建设环境方面的问题、“四乱”行为和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进行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向施工单位索拿卡要、故意刁难和借机敲诈等行为。对涉及区级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案件,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有权调度执法单位进行严肃处理。重点打击“三强”行为、惩处“五霸”分子,解决企业周边环境不宽松等问题。经济110特警队要加强企业周边的治安管理,组织巡逻力量,加大巡逻力度与密度,严厉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环境的不法行为。

(四)围绕诚信环境,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诚信社会。努力完善以政府信用为关键、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规范市场交往中的财产关系、信用关系和契约关系,完善市场规则,加强舆论监督,健全企业退出机制,构建完善的企业诚信体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执法力度,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原则,营造市场准入、交易、竞争、消费的良好环境。创建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诚信环境。政府部门完善服务制和违诺责任追究制。

(五)围绕政策环境,着力抓好政策的落实与兑现。创造性地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用足用活上级出台的优惠政策。同时,在不违背上级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搞好本地区优惠政策的兑现,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要经常和民营企业主联络,采取多种形式,把区政府优惠政策宣传到位,把国家税法与区政府优惠政策的结合点给企业讲清楚,特别是税金地方留成部分的计算方法、汇算清缴的法定程序给广大民营企业主讲清楚,让他们心中有数。应返还数额应全额返还,限度地使他们体会到政策的优越性,减少对我们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质疑。进一步扩大“一口收费”管理范围,努力减轻企业税外负担。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2

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我县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何在?年5月份,笔者对所在地的农村农民收入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采取听汇报、入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并形成调查报告。

一、农户收入的现状

本次共走访调查农户52户,其中,纯农业户38户;亦工亦农户7户;以农为主,农闲时兼营服务等三产业的4户;纯经商办企业的3户。其中,年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3户;1万元(含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8户;2万元(含)以上,3万元以下21户;3万元(含)以上,5万元以下17户;5万元(含)以上3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民家庭收入还很低,加上生产、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在短期内增收还很困难。

二、农户收入状况分析

在调查前,笔者曾到当地政府统计部门进行了相关情况的了解,年该镇上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4725元,比上年增幅15%。在此次调查的52户中,总人口213人,其中,劳力131人,在所调查的劳力中,外出务工106人。在农户的收入构成中,来源于一产业的收入716元;来源于二产业(含外出务工)的收入2187元;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1822元,分别占总收入的15.2%、46.3%和38.5%。从收入构成可以看出,农民来源于一产收入较少,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较多,尤其是外出务工收入占总比例最高。而一产收入中,退耕还林收入占70%以上,真正纯农业收入更低。

通过以上分析,目前,我家乡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靠外出务工收入,从调查出的外出务工人数占总劳力人数近81%的比率来说也是如此;其次是经商办企业的收入,单靠农业生产生活将十分困难。分析当前农户家庭经济收入低,增收困难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虽然被调查的52农户中,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占大多数,但近年来农村家庭开支逐年加大,尤其是教育、住房等到方面支出更大,致使被调查的约70%以上的农户全年没有结余,稍有变故就得负债。

(2)增收速度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按照到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的目标要求,农村人均收入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乡差距加大。近几年来,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一些有利政策,农民增收速度可以超过5%,但是仍然落后于城镇居民,使城乡差距继续扩大。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据我了解,我家乡安徽省巢湖市在全国农村所处位次还较高,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内陆地区农民收入更低。

造成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据调查分析,农民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6%左右,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0%左右。

(2)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还跟不上形势要求。调查发现,一是特色主导产业总量小,覆盖农户少。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三是结构调整不深入。以蔬菜为例,种植结构雷同,品种特色不明显,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贮藏、保鲜、深加工及包装、运输等严重滞后。

(3)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引导、协调、服务功能滞后,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困难。一是信息服务滞后;二是技术服务跟不上。特别是高新技术应用上,技术与生产严重脱切,导致农民增收难;三是信贷部门缺乏有效的资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贷款困难。调查发现,多数农民都有强烈的增收意识,并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项目,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而难以上马。

三、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现如今,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实现我国“保增长,调结构”的目标尤为关键。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我国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对扩大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农民自身的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千方百计搞好农民技能培训,让农民更多更早地了解市场的最新信息和动态。

2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村服务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工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这是农民增收的基础。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大力推广优质农产品,优化品种和结构;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产业带;三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4、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民的就业机会。二是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把农民进城务工当成一项产业来抓,促进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国家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基本建设资金应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经费应向农村倾斜,以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力度,进一步扩大范围提高标准。

6、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3

为全面了解全区非公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环境和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XX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从20xx年4月16日开始,在区人大副主任、工商联主席冯春娥、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屈光明的带领下对各基层商会及企业进行了近1个月的走访调研,走访非公企业36家,调研对象涉及化工、贸易、副食品批发、建材装修、家具、五金、制造业、房地产、餐饮等行业企业会员,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的汇报,发放了调查问卷,召开了座谈会,就企业基本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企业党建等方面进行了座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区非公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发展,围绕“打造雁城商都、建设石鼓新城”经济发展方针,从加强引导、优化环境、提升服务等方面入手,立足区位、资源两个优势,优化软、硬两个环境,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我区非公经济发展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不论是非公企业个数、个体工商户户数,实现产值、上缴税金都有呈快速增长。20__年全区非公经济上交税金6.5亿元,约占全区税收的50%,非公经济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非公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全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华源、五一、中湘、永兴四大专业市场为核心的建材、副食品、五金、家居等行业的商贸物流业、以共创集团、耀江实业、雅仕林等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香江百货、中环餐饮、漂亮宝贝等为代表的服务业,以及以领军现代农业、荣盛农业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企业。特别是近几年引进的中亿汽贸、崇盛国际中心、华耀城等已建成或在建的项目,更是为我区非公经济发展增添的强劲的动力。

2、非公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长、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华源、五一、中湘、永兴等专业市场,孕育了3000多户创业者,安置了3万余人就业,带动了数十家物流企业的发展。新澧化工、荣盛科技、领军现代等企业为两乡安置闲散劳动力2千多人。极大的缓解了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同时,随着非公经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积极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光彩事业。近几年,非公企业通过向公益事业捐款、救助贫困家庭、定点帮扶、救灾等方式多次为社会奉献爱心。如仅去年一年,区工商联的会员企业捐款就达300万余元。

3、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全力推进民营企业发展,XX区委、区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机制。相继出台了《XX区鼓励投资兴办生产型工业企业、大型商业网点和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办法》、《XX区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XX区区级干部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等一批政策文件,有效支持了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区连续几年开展优化经济环境与政风行风测评活动,监测各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情况。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氛围,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

4、非公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从调研情况来看,全区非公经济整体还是有所增长,但较同期相比,非公经济已经进入发展趋缓、平稳下滑的阶段。一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有些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由于市场需求萎缩,订单不足,产品库存增加,资金回笼受阻。如新澧化工主要是生产元明粉,按理说一季度是元明粉销售的旺季,而今年却一反常态,市场需求不旺,订单与价格均有所下降,建衡化工、力弘化工等企业均反应开工产能不足60%;二是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压缩了本来就微薄的部分企业利润;三是宏观政策制约了部分需求。由于国家多项调控措施的实施,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进一步加强,部分投资性、改善性需求受到压制,还有今年以来厉行节约、光盘行动等因素,使一些房地产、高档餐饮业和服务业受到影响。

二、当前全区非公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融资渠道不够通畅。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有的企业有好的项目因缺乏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按时上马或满负荷生产。有些企业因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过大,资金需求量巨大且过于分散,企业流动资金出现断裂。据调查,全区有45%左右的非公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虽然国家放宽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金融机构也加大了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许多小微企业因规模较小,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且不动产等可抵押的担保物较少,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我区贷款担保机构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民间借贷利息高,不规范,造成小微企业贷款难度大,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土地资源紧缺。土地问题是制约许多实体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全区的非公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现在全区的用地指标非常紧。例如华源与中湘机电市场的许多经营户均反映,市场没有一个独立的够规模的仓库,各经营户都是分散在周边地区租用临时仓库,非常不方便,增加了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还有的经营户反映现在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单靠门店销售利润很微薄,企业要发展需要转型,最希望的是能拥有前店后厂,而土地是关键,例如天正输配电设备有限公司,近几年经营状况越来越好,由单一的销售延深到产品的加工制作,但因没有合适的场地建厂房,只能占用门店进行加工,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车立方市场的负责人反应,现在商用车的销售情况非常好,但是亟需完善配套的售后服务。现在全区的商用车(货车)维修服务站都是一些分散经营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因投入不够而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维修厂都是租地经营,随时面临搬迁的可能,所以经营者不能敢过大投入。而全区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可支配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许多企业不得不将迁往其它地区另谋发展。

3、企业管理人才稀缺。由于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多方面原因影响,本土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又很难引进,致使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稀缺。许多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知识,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用人机制不活,用人唯亲,管理上常常力不从心,企业管理较为混乱,生产管理无规章,财务管理不规范,营销管理无网格,人事管理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4、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在走访中企业主均反应XX区的经济发展环境较其它区相比较好,政府为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强,服务也比较到位。但认为部分职能部门观念转变不到位,重罚轻管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行政职能部门有时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问题,少数基层执法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索、拿、卡、要的现象。有的企业周边环境恶劣,治安状况不好,农民或居民借机滋事阻工,致使企业花钱息事,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和企业家的精神负担。

5、企业党建力量还比较薄弱。一是党组织覆盖面不广。这几年,在区委组织部和基层党组织及党务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区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覆盖面得到了拓宽,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非公企业没有党员或只有个别党员,年轻员工、优秀员工入党积极性不高,党员结构老化,党的新鲜血液难以补充。此次走访的.36家企业中,有党员的占41%,其中建立党组织的有8家,有党员但不具备建立党支部而挂靠在行业支部的有7家;无党员的16家,占44%;符合建立支部条件但没有建立的有3家,占8%。二是党员管理难度大。全区的非公有制企业数量较多而规模相对较小,员工流动性强。党员绝大多数是流动党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使党员管理难度增大。三是党组织生活难正常。一些非公企业主和党组织负责人对党建工作热情比较高,但苦于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特别是缺少文秘方面的党务干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不顺利,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突出。有的企业缺乏党建工作活动经费,虽然有阵地但不健全,难以为党组织所用。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特别是联合支部,组织一次活动难度很大,基本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三、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一是积极优化信贷环境。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建立严格、规范和透明的企业财务制度,并向金融机构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切实增强企业信用意识,严格履行借贷和其他融资契约。二是搭建融资平台。各级政府要引导各金融机构开发适宜中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通过与金融机构的协调与沟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继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形成常规性工作机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利用自有资本组建互助性贷款信用担保机构,依托各级商会、行业协会,积极发展行业和专业担保公司,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民营企业面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2、加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一要依托全区的资源优势及专业市场集群的优势,支持企业大力发展零配件加工业、仓储物流业、售后服务业等配套延伸产业。二要完善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建设。为产业集聚区就业人员提供办公、就餐、居住、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场所,提高企业文化品位,要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得起。

3、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要优化政务环境。坚持阳光行政,以服务发展,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及时发布产业预警信息,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本地产业现状,竞争者动态及政府的相关政策,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结构和企业发展方向。要关心爱护企业家,形成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的社会环境,对非法干预非公企业合法经营活动,利用职务之便“索、拿、卡、要”和以权谋私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二要优化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为非公经济提供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认证认可、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三要优化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税漏税、合同欺诈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4、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一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邀请一批经济专家或知名企业家讲课或者本地优秀民营企业家现身说法,对企业经管管理人员进行免费培训。积极为非公企业参加各类专业会议、管理培训和考察交流创造条件。培养一批熟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优秀管理人才。加大人才资源引进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和聘用机制,采取政策引导、物质奖励等综合措施,鼓励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支持大中专毕业生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二要加强企业党群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与企业行政管理机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促互进,加强党建行政工作力度和渗透能力,进一步扩大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面与凝聚力,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优秀人才和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以党建带动企业团、工、妇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群组织的力量,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文化建设,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维护好企业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4

市委九次党代会提出了“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战略目标,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经济发展是基础,而经济环境建设是前提和保障。根据县委统一安排部署,近期,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

一、我县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县投资环境的改善。

1、以推进政府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县政府根据《xx市第四批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目录的通知》精神,对全县所有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梳理和精简,对有行政审批职能的42个单位重新制定了审批事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凡能够现场办结的,全部由授权窗口直接办理。今年1-8月份共受理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1503项,全部按时办结,完成率100%。

2、以安商、重商、亲商为服务重点,完善奖惩制度,选树创业典范。对原来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认定办法、考核奖惩规定和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重新修订、完善,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奖励。通过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的落实和兑现,给投资者以鼓励,给引资者以奖励,形成了全县上下议招商、想招商、积极从事招商工作的良好局面。

3、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载体,加强城市建设,打造环境品牌。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县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在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县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县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县委、县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单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

2、服务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企业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县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审批周期仍比较长。二是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三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要让那些有意向到深泽投资兴业的客商愿意来,来了以后留得住,真正为我县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增加后劲。

3、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企业在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融资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深泽是石家庄地区的边远小县,人才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

4、人文环境仍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基层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比较封闭保守,没有长远眼光,不少村民借政府开发建设之机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甚至少数村干部也参与其中,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采取堵路、阻挠施工、强买强卖等办法,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三、改善投资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投资环境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服务质量的竞争上,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投资环境改善的焦点和重心。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形成政策“洼地效应”。 一是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对全县行政执法单位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再清理,力争做到在政策的优惠程度上,决不低于周边地区;在费用的收取标准上,决不高于周边地区。二是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先期投入,尽快形成一流的公用工程配套设施。进一步降低门槛、放宽入园条件,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兑现。要认真制定具体的奖励兑现措施,确保承诺得到切实、及时的兑现。

2、努力创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效能革命”。一是进一步增强亲商、安商、扶商的意识,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真诚、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良好氛围。二是要充分发挥县政务中心的作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集中、限时审批,真正实现“一个头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三是要积极建立健全与企业对话的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及时收集企业对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支持和监督政府各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县招商部门要及时召开政策说明会,将应公开的政策性文件及时传达到外来投资企业,让企业享受到最大的“知政权”和“知情权”。

3、重视制度创新,整治执法环境。一是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的作用,认真推行检查准入制。建议对新上建设项目推行“封闭运行”的制度,进一步减少随意性检查、收费现象的发生。二是健全完善行风评议监督机制。通过开展行风评议,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真正在机关工作人员中形成给企业多服务、多沟通、多出主意、少找麻烦,“一切围绕经济转、一切为着经济干”的良好氛围。三是建议推行一次投诉查实惩戒制度。企业或群众投诉执法人员有不规范执法行为等问题,经调查属实,被投诉人确有过错,并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应立即调离直至辞退。

4、重视文明创建,进一步整治人文环境。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上的生动局面。二是继续加强城镇建设和城市管理,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整顿,认真清理乱搭乱建,抓好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和污染防治,全面改善城容城貌。三是按照实现“四个深泽”的目标,努力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和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的精品城市,给外来投资企业进一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环境。

对于影响我县投资环境的一些重大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的做法,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作出不懈的努力。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5

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制约点。想要让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一定高度的快速、稳定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农村经济的现状,关键是调整好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够使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能够与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同样,作为中国经济整体的一部分,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也能够给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不容忽略的一种有效经济成分。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有效资源,调整好发展方向并适当放开经济政策就能够将羸弱的农村经济扶持起步,使之为中国的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农村经济的现状

要看清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首先要从各个方面仔细分析,再具体深入调研、实践查看,才能根清、彻底地了解当今我国农村经济状况。

在安徽省临泉县张营乡,我们得到的相关资料情况如下:

劳动力资源:全乡镇的人口约为24万人,常年外出人口约为16万人,其余为家庭留守人员;留守人员中青壮年占35.73%,其余为老人儿童,约为64.08%,还有一部分社会流动性人口。

土地资源:全乡镇共有可利用土地资源约为83万4千多亩(09年统计),其中包括宅基地、可利用耕地、水塘用地、生产用地和林业用地等,其中可利用耕地约为74.8%。

水力资源:张营乡北靠泉河、南邻颍河,加上内部的.八公河、流鞍河(河道名称)等内河支流,沿线总长度超过24万公里。正常年份下河中水量充足,加上水库或池塘蓄水,为养殖业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源利用情况:可利用耕地的利用率仅为87.3%左右,人力资源利用率接近42%,水力资源利用率不足50%,等等。有相当一部分的良好资源被荒废舍弃掉,这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

全乡镇人均经济收入情况:乡镇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为1.3万元,去除外出劳工的成分,纯农村经济年均人收入仅为402元(包含经济成本)左右。

总的来讲,目前张营乡农村经济建设一直处在高成本、低收入的状态,而且经济发展失衡比较严重,弱质人口资源及劣质土地资源等并不能积极调用起来,这在资源上就造成了最重要的浪费;其次是效率低,交通不方便,剩余积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出售;另外就是技术太过落后,不能及时引进、更新,赶不上时代经济生产步伐;最重要的是人才,农村经济基础及相关设施太差,人才引进困难。总体上来看,张营乡农村经济仅处在极端低下的自给自足状态。

二、农村经济能够进行的调整

要发展好农村经济,关键是对其发展方向的调整以及有针对性的进行政策调整,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战略性积极调用一切可调用的相关有利资源来进行经济建设。

发展方向调整:在我国的农村,农、林、牧、副业占主要的优势,所以向这些方面发展比较合理些。对于土地资源来说,中国的土地集中在大多数人的手中,这是中国的人口决定的,很难改动,但也可以逐渐向少数人的手中转移;水利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但也要加强规划,逐步实现绿色合理生产利用,坚决不提倡以环境换效益的做法;劣质土地资源也可以实现部分林业的规划,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环保、实效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等。

总体上来讲,抓环保,求效益,尽利用!

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现在大多数的当地政府都对农民购农机进行补贴,目前这却是不切实际的做法。首先要看清农民的购买力,并不是那么高的;其次要看机器的利用率,目前一般的农业机器在一年当中半数以上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利用率不足50%;再者,机器的维护费用,这也是相当高的一笔支出。这样算起来,农村农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但收益几乎没怎么增加,导致农村经济越发地不景气。在农村土地低集成度、高人口密度的现状下,农机普遍是不合理的。

所以,这就需要把方向调整到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向来。低成本,是指农民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不足的地方再由政府相应的补贴,这样以来资源都能够充分合理调动起来。比如现在的农业贷款,政府担保风险;农产品向外扩展市场,政府帮助拓展渠道;政府组建农机队伍,农民(补贴)低价有偿使用;政府帮助引进技术,向农民(补贴)低价转让;等等。要把补贴放在成本的差价上,这样才能真正降低农业成本。

其他相关调整:其他方面的调整就是严格把关、简化程序,对农业的自由发展放宽开放道路。比如一些证件、手续等的办理方面。天气就是时机,农业对气候方面的依赖比较重,是不能耽误的。

三、农村经济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现在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许多大学生自愿到农村进行发展或创业,这就出现了相当现代化的农民。通过以下的一些案例我们来具体分析:

经典案例1:张营乡李桥黄牛养殖厂

xx年秋季由李桥的几户外出打工村民回乡创办。政府帮助从外地引进肉质良好的种牛,并且为其担保部分贷款风险;土地从农民那里转租而来,饲料由农秸秆

经过相应的机器加工而来;工人也是从附近村庄招聘来的老农户,对饲养牧畜有些经验。这个案例中,政府在某些方面做得足够到位。而养殖场的一些必需资源,如饲料的原料、工人等,都是就地取材而来,充分利用了相关的廉价资源,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一定的效益。这里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是一种趋势,比如处理闲置的钱等资源,而不是纯粹地放在银行求取利息。

经典案例2:张营乡武沟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xx年返乡的几名毕业大学生联合创办了这个蔬菜大棚种植基地。自己学习研究种植技术,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处理;从附近的村庄雇佣留守人员进行杂草处理、农药喷洒、土地翻耕等;成熟蔬菜通过蔬菜商贩卖到县城等附近各地。

这个案例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创办自己的产业,也是一种思想、一种手段。这里也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和环境因素;集中了相当一部分的可利用的耕地,这也是一种趋势。

经典案例3:张营乡庞庄中草药种植基地

这个种植基地也是由返乡大学生自己创办的,政府担保部分贷款风险;中草药种植技术直接从相关厂家引进,接受厂家的直接指导;其他的非技术方面的问题大多雇佣附近农民去处理;成熟的草药植株或其他有效成分,一部分按照相关协议卖给给予相关指导的厂家,其余的方可自由买卖。

这个案例来说,逐步从外界引进技术来进行生产,也是一种趋势。所以,根据现在农村的大多经济现象来分析,未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大的重要的方向:

(1)土地资将逐渐源高度集中化,以适应大规模及更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与解放初的分田地呈相反趋势。

(2)优质资源的集中化利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联合承包。

(3)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区域化。这主要是根据原材料及相关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而出现

的正常现象。据资料显示,现在的工业生产67%以上都在原材料产区建立厂区,这也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之一。

(4)生产逐步实现高度机械化。这是在土地高度集中之后必然发生的现象之一。

(5)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多元化。有生存就有依赖,各种产业之间总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

其他的种种现象总还是存在的,比如一些中间的过度现象等。

但总的来说,在农村人均收入底下的现状下,各种生产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发展是一种趋势,这样就使得农村经济的循环链条将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高速、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结

相对来说,从经济效益、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来说,目前中国的农村经济还是开发的初级阶段。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并改进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条件,农村经济还是能够给中国经济整体的发展带来惊人的收益,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任何经济成分都不能在后面太过于落下步调,能够将低迷的农村经济拉起来,其必将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不朽贡献!

最新经济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篇16

一、发展现状

东桥镇村后村原位于东桥镇北部偏僻山区,距福州近100公里、距县城40多公里。全村190户726人,党员29人,XX年前人均收入不足1300元,村财不仅零收入还负债较多,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典型的山区贫困村。XX年起该村遭受地质灾害后实施造福工程,村民陆续搬迁下山,开始建新村。由于工程量大、资金不足等原因,至XX年新村基础建设仍不完善,无村部办公、村道泥泞、村民看不上电视、水电未配套,村民生活水平低。XX年11月,市卫生局下派驻村干部黄荦到该村挂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班子也得到调整优化。新班子讲团结、讲奉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致力发展,短短几年村路、闭路电视、自来水、电网、体育健身场所一应具全,很快扭转了该村落后的面貌,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的新村。今年2月17日,省委副书记在该村调研后提出,该村党支部的先进做法、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推广。之后不久,闽清县委在全县开展了“学村后、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推广村后村的先进经验,推进“核心工程”建设,并以此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挑“海西”大梁,树闽清形象。

XX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达4100元,比XX年增加了2倍多。今年年初,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县综治先进村、未成年人零犯罪村,被市委文明办推荐为市级文明村。

二、主要做法

1、着眼长远,编制发展规划。村两委坚持发展为大、规划先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研究制订了《村后村三年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今后三年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工作重点。特别是根据规划内容,找准了符合村情实际的发展经济路子,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长。大力完善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浓厚的发展氛围、良好的道德风尚、文明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村民安居乐业。

2、突出核心,建设坚强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后村党支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上下功夫,努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一些年富力强、有经济头脑、群众威望高,有强烈事业心和开放意识的党员吸收到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来。二是带好党员干部队伍。加强村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培养,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村干部,使党员干部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的信息员、解决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成为发展生产的技术员、带头人。三是树立良好形象。党支部办事公道正派,勤勉有为,党组织的威信高,工作力度大,凝聚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党支部十分拥护。

3、因地制宜,培育农业经济。村后村两委一班人把党交给的责任担在肩上,把人民的福祉挂在心头,带领群众拔穷根、闯富路。针对村集体无收入、群众贫困、村民脱贫致富愿望强烈的实际,村两委与村民共同探讨致富之路,并到镇里、县里、市里跑市尝跑项目、跑资金。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两委决定依托镇里的食用菌基地,成立村食用菌种植协会,由党员大户带头兴办种植基地,采劝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引领群众发展食用菌生产。建起了党员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由党支部牵头,派村干部到县、镇学习技术,动员5名党员带头示范,发动17名群众参与。为解决资金难题,村两委把争取来的经费存于农村信用社,再贷给种植农户,而且只要求种植户以生产收成的蘑菇等价抵还贷款。经过3个月的生产,取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东塔牌”食用菌外销到新加坡及港澳等地。一期20万袋规模的基地实现产值60多万元,基地纯收入16多万元,菇农每人净收入1万多元,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协会收入2万元,实现了建国以来村财收入“零”的突破。预计今年可种植100万袋,目前已完成50万袋的培育规模。为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路子,党支部还带领33名党团员到位于高山地区的旧村建立“党团员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发展高优林、果、粮生产。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介绍村民外出应聘就业,全村80%青壮劳力实现输出就业,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标签:调研 通用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