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现状调研报告3篇

本文目录现状调研报告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铅笔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省“两基”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现状调研报告3篇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 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 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 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 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 12.36 、15.79册。小学、初中教学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 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 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 97 %,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责任书,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积极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省委、省政府把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作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校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到XX年全省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隐患,基本实现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为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xx”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四)狠抓控辍保学工作。省在实施“两基”工作中狠抓控辍保学工作,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律、资助等有效措施,控制在校学生流失,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坚持依法治教。海东地区出实招、动真格,严防学生流失。各结合实际采取了“学生入学、索要回执与整村推进、种子补贴、扶贫贷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直接挂钩”的工作措施,为防止外出学生“假转出、真流失”现象的发生,做到“转出有回执,转入有证明”;互助为防止学生流失,全力把好入学通知、学生入学、学生正常流动、双向劝学、及时上报、督促复学、行政处罚、法院强制执行等八道关;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在校学生一日跟踪制、实行班主任包干制、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学生正常流动校长负责制等五项责任制度。平安石灰窑回族乡在全乡实行“控辍三步走”方针:即学校派教师进村入户对辍学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乡政府对非贫困生家长收取义务教育保证金,促使学生家长依法送女子入学;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予以资助,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互助、平安两同时运用市里开发的电子档案系统,加强了控辍保学工作。州通过采取执行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通知制度、毕业生交接制度、流失生报告制度、流失生返校承包制度及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实习计划,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 43 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缺口。《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事业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三个增长”是各级政府教育投入的法定责任,也是“两基”国检中必查的核心指标。在这次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州(地、市)、“三个增长”没有达到国家的要求,有的对“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而开设的专门税种,要求足额征收并全部拨付用于教育。检查中发现有的州、教育费附加没有足额征收;有的州、虽已足额征收但没有完全用于教育。有的州、提供的教育经费数据与相关材料不吻合。

(二)教师编制问题比较突出。省自年对中小学教师核编后,虽对部分“普九”进行了增编,但此间由于学生数增加、课程改革、学生寄宿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缺编尤其是结构性缺编严重,部分地方学校反映比较强烈。一是部分州、缺编问题突出,据了解某XX年中小学在校生将达到1XX名左右,经测算将缺少教师编制120名左右(指同德。省教育厅注);某校年学生数为700名时核定教师编制为44个,现在学生发展到1200名,教师编制仍未增加(指茫崖中学)。二是结构性缺编。多数地区体音美、计算机、英语、综合实践课教师极为缺乏。教师所学专业和所教专业不对口问题也较为普遍。三是代课人员比例偏大。某州现有代课人员679名(指州),个别代课人员占在校教师数的25%(指同仁)。四是特岗教师不能按时入编。特岗教师是中央为解决西部农牧区教师短缺问题实施的一项特殊政策,但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州、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已满,考核合格,因为没有编制不能按国家要求按时入编,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

(三)办学条件仍存在差距。近些年省学校办学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但从预检中情况来看,一些地区与“两基”验收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校舍不足、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大班额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年,市中心城区部分热点小学、初中大班额现象突出;某级市初中大班额占31.25%(指德令哈市)。预检中还发现有的地区寄宿制学校学生厕所、食堂、卫生室设施不完善,缺少医疗保健人员;部分学校住宿紧张,几十个学生住一间大宿舍;有些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饮用水。尤其是农牧区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足,教学点的体音美器材几乎是空白,严重制约了体音美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四)一些区域性中心市、学校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人口的发展。如市现有学校数量难以适应城市发展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需求,现有学校班额过大,部分学校班额达70多名。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责任,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尚未达到 “三个增长”的州、,尽快将所欠的教育经费查清补齐。同时要保证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足额用于义务教育。

(二)按国家要求,切实落实动态核编机制,尽快做好中小学教师编制的核定工作。

(三)尽快解决办学条件存在的不足。按省文件要求配齐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解决好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农村低保工作现状调研报告现状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从制度上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举措,是一项惠及广大百姓的民生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进一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向深入,切实把惠及农村广大困难群众的实事办好,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专班对全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低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现状

**县实施农村低保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起步探索阶段。XX年,**县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实施了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截止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特困救助对象为2214户、5131人,占农村人口的2.7%。人年均救助标准120元。这一阶段由于救助标准偏低,救助面过窄,致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其社会效果不太明显。

(二)过渡阶段。XX年,省政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妥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构建和谐**,决定在全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县政府出台了《**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方案》,将原农村特困救助对象重新分类评定审批过渡为农村低保,截至XX年上半年,评定审批农村低保对象2392户、5860人,占农村人口的3.1%,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0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74元。其中:一类对象283户、31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70元;二类对象1041户、2613人,占保障人数的44.5%,月人平保障水平42元;三类对象1068户、2928人,占保障人数的50%,月人平保障水平15元。这一阶段由于保障标准提高,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引起了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效果逐渐显现。

(三)规范提高阶段。XX年,**县民政局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精神,开展年度核查和适当扩面提标工作,加强了农村低保对象的申请受理、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开公示和资金发放等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县农村低保工作。截至XX年底,全县农村低保对象累计增加2880人,取消1243人,类别调整565人。实际在册保障人数为3286户、8176人,占农村人口4.3%,月人平保障水平为45元;月户平保障水平为112.6元。其中:一类对象282户、325人,占保障人数的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80元;二类对象1419户、3462人,占保障人数的42%,月人平保障水平为55元;三类对象1585户、4389人,占保障人数的54%,月人平保障水平为35元。这一阶段由于加大了年度核查和动态管理力度,坚持按户保障和分类施保,对特殊困难群众进行了特殊保障,进行了适度扩面和提标,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使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农村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由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给予适当生活救助,它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对传统社会救助工作的重大改革。从全县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来看,这项工作所取得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一)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困难居民基本生活是政府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传统的社会救助过渡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济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农村困难居民,解决了他们特别是农村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快了新农村建设和脱贫奔小康的步伐,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从民政分管的这一块看,主要由救灾救济、临时救济等所组成。社会救济主要是解决资金保障,只有与资金保障结合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生活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确立,解决了资金保障,从社会救济工作内容和程序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三)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因如此,这项制度的实施从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四)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传统社会救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过去,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主要靠救济生活款进行安排,“零打碎敲”,随意性较大,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未得到根本解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保障对象、保障标准、资金来源、审核审批、管理监督都规范化,使社会救济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铅笔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现状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我县铅笔具有26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26年前,全县只有铅笔厂一家铅笔生产企业,当时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多年来铅笔厂的经营状况一直很不错,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1995年铅笔厂实行承包制。承包经营后该厂也发展的较为顺利,到了1998年该厂进行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改制后一部分人分流出来创办私人铅笔厂,的铅笔产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铅笔企业变的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一家变成后来的十几家,形成了铅笔等龙头企业。截止目前,整个行业有大大小小铅笔厂20多家,就业人口3500多人,XX年整个行业的产值已达到1.5亿元,总产量达13亿支,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铅笔制造基地”。铅笔95%以上出口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属典型的外向型产业,年纳税580多万元,成为一大支柱产业。经过26年的发展,铅笔生产工艺技术都很成熟,产品质量也较高,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随着铅笔不断发展和壮大,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铅笔笔芯、油漆、皮头、印刷、包装、运输等衍生产业,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铅笔生产产业链,为铅笔产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铅笔行业解决了大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突出作用,但在新形势下要取得新的突破、获得更大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困境,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铅笔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铅笔行业是一个两头在外的行业,为什么这一行业20多年来会在这样一个交通落后,区域位置处于劣势的地方得到蓬勃发展呢?这得益于该行业吸取他人经验教训,形成了良好的行业自律;得益于“铅笔人”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齐心协力的创业精神;更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及各部门对该行业的大力支持。近几年来,县政府对铅笔行业的各项财政扶持资金支出高达212.94万元。然而,铅笔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其自身科技含量不高,在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条件下,铅笔人感到企业发展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县铅笔行业的困境主要来自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

(一)外部环境影响

一是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出口带来的影响。我县铅笔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由于人民币汇率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货币,而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来确定,因此人民币升值对铅笔这样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低价格、低附加值的产业来讲影响很大。据统计,人民币汇率调整后,我县铅笔企业至少损失200多万元。

二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近期,国际石油价格不断飙升,导致汽油价格不断攀升,最终导致企业运输成本也不断增加。据了解,每吨原材料从东北进口从原来的500元增加到650元,增长了30%。与此同时,与之相关的油漆价格也不断攀升。

三是所占市场份额越来越少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我县铅笔所需木材基本上从东北和俄罗斯进口,销售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大多产品均出口,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竞争,在国内市场上主要与东北一些省份竞争,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资源丰富,利用资源较便捷,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无论从木材资源和运输资源来讲都比成本低。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木材价格也不断攀升,据了解,木材价格由原来的4.2元/罗提高到5.5元/罗,增长了25%,为此企业成本增加1900多万元。综合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分析,由于受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产品销售价格只降不升,企业利润趋于微薄,不利于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据统计,我县铅笔产量由原来占全国的20%下降为12%。

四是银根紧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近些年来,外商对我县的铅笔订单需求量较大,许多铅笔企业生产能力不足,供应缺口较大。企业客观上具有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但受国家金融政策调整,许多企业扩大规模受阻,想通过自身的积累获得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短期内不太现实,因而企业不得已通过较高利率向民间融资,这势必大大增加企业成本,削弱了企业利润。

(二)内部环境影响

一是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铅笔生产经营者大多整体素质不高,经营理论和发展理念水平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落后,财务制度建设不够规范。这几年来,随着部门规范力度加强,企业原有的经营模式不适应现实条件,势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在管理人才和外贸人才的引进上,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企业管理上档次,企业发展上新水平以及企业自营外贸出口发展上带来极大影响,因而成为行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瓶颈。

二是创品牌意识不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铅笔产业作为县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历史较悠久的产业,到目前为止其经营模式一直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95%以上都是出口,而且都是贴牌生产,价格受国际市场控制。同时国内市场占有率又非常少,铅笔若没有自己的牌子,想开拓国内市场,提高企业利润,不是一时之功所能及。

三是行业间恶性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影响。铅笔企业生产的铅笔类同性很高,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低值,特别是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即东北铅笔企业)之间,产品没有自己的特色,相互压价竞争,导致价格容易受外方左右,长期以往不利于铅笔行业的发展。

二、我县铅笔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铅笔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种种不利因素,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既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传统产业,又要努力促进铅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信心,认清铅笔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1、我县具有发展铅笔产业深厚的文化底蕴。铅笔已经走过26年的发展历程,是全国最早生产铅笔的地区之一,在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能为我县铅笔业的发展提供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为铅笔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产业文化基础和信息支持。

2、我县具有发展铅笔产业的人力基础。铅笔产业经过26年的发展,培育出了一大批既懂经营又懂技术的铅笔生产经营者,目前我县从事铅笔生产的劳动力约占到全县工业从业人员的20%,总的来说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而铅笔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铅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产品、技术、服务优势突出。铅笔经过20多年市场打拼,形成了恪守信用、服务优质管理理念,做到产品品种齐全、开发新产品能力强、生产技术具有相对优势的特点。产品质量好价格又便宜,总体的性价比较高,铅笔已经在外商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产品形象,据了解,很多的铅笔生产厂家都来不及生产外商的订单。所以铅笔整个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4、围绕铅笔行业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围绕铅笔生产的相关配套工序已比较齐全,由原来单一生产铅笔,发展到生产油漆、铅笔芯、皮头、包装等,这样可以为铅笔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产业配套,保证各种原辅材料的供应充足,各个环节之间形成合力,为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着眼于未来,认识铅笔产业发展的潜力

首先,要认识到铅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质量上讲,我县生产的铅笔质量与国内上海生产的铅笔相当,有些品种甚至要超过上海。从价格上讲,其市场价格要比其他地方低得多,约为别人的三分之二。从经营上讲,我县的铅笔厂家基本上都以市场(或顾客)需求为出发点,按照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这样一来使得铅笔在国外市场上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我县一半以上的铅笔企业都达不到国外客户的铅笔需求量。

其次,要认识到铅笔具有很大的市场开拓空间。从国内市场来讲,我县的铅笔产业是个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95%以上产品销往国外,国内市场占有目前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文化用品消费大国,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实施,对铅笔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小学生是铅笔消费的主体,我国目前拥有在校小学生人数1.8亿人,按平均每人每年购买铅笔支出为10元计算,铅笔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8亿元。并且近些年来我国小学生的铅笔用量不断递增。因此,铅笔凭借自己过硬的质量和较合理的价格以及富有个性化的色样树立自身的品牌去开拓市场,其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第三,要认识到多元化经营及新领域的开拓对铅笔的重要性。我县的铅笔产业虽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但铅笔产业相对于整个文具行业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所以铅笔企业在做强做大铅笔这一主要业务的基础上,可以试着扩展自己的产品项目,开展多元化经营,生产一些除了铅笔以外的其他文化用品。比如可以试着经营橡皮、铅笔削刀甚至是圆珠笔等其他笔类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像铅笔一样都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又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像橡皮、铅笔削刀是铅笔的互补产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如果消费者购买了铅笔他就必然会购买橡皮和铅笔削刀。而且从很大程度上讲,橡皮、铅笔削刀同铅笔的销售渠道是一样的,可以实现渠道资源的共享。

(三)转变发展理念,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要改变固定汇率的思维定式,积极研究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有必要考虑结汇的币种,尽量减少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尽可能缩短收汇的时间,加快应收帐款的回收速度,防范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要转变外贸出口的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加大科研力度,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以扩大利润空间增强竞争优势。对外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沟通,争取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对内加强企业管理,加大内部挖潜,节约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一是通过代理商使铅笔进入全国各大超市或者是进入各大儿童书店;二是直接以专卖店的形式面向市场;三是发挥网络优势,拓展网络销售市场,如通过申请注册阿里巴巴网络会员,实现网络销售,可大大降低销售成本;四是想方设法使自己成为世界或国内有名零售商的供应商,以此来扩大自身企业的影响力,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

(四)社会各界要积极为铅笔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政府部门要为铅笔产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政府要着力做好规划实施、经济调节、环境改善、政策引导等工作,改进和加强行业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到铅笔产业的产业政策实施、技术标准贯彻、市场信息的传导上,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支持行业协会的发展,使铅笔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规范经济秩序,为铅笔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出台相关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比如在财政奖励、能源使用、企业创品牌上给企业优惠,鼓励铅笔行业的发展。

2、积极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要设法发挥银行的融资功能。比如银行可以加强对企业的资产评估,评估之后企业可以拿其净资产作抵押融得所需资金,这样银行可以降低信贷风险,企业通过使用资金使自己获得发展,长期下去会形成良性循环,对双方都有利。同时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对信誉良好企业提供担保,在利率上实行优惠。并积极引入外地资金,参与企业改组改制,增强企业造血功能。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对企业融资情况按一定比例实行政策贴息。

3、积极引导企业走管理型、规模型发展之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行业自律,加强行业交流和学习,借鉴行业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提升铅笔行业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很大促进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邀请有关专家教授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管理培训,提高经营者的管理素质,企业管理也会相应得到提升。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整合,提高整体实力,把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标签:调研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