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嘉兴市服务外包专题调研报告

当环境受到威胁,用于工业发展的土地受到控制,转型发展大力提倡的形势下,服务外包产业成为了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途径。我市服务外包从XX年起步,这几年有发展但发展不快,根据要求,我们对本市服务外包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以期发现问题,寻找发展之路径。

嘉兴市服务外包专题调研报告

一、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一)业态结构。目前,我市服务外包已经从起步阶段的信息外包为主发展到多种领域,实现了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服务外包(kpo)的全覆盖,三者比例为34:44:22。其中ito主要集中在软件研究和开发服务;bpo类涉及了数据库服务、专业数据处理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服务、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kpo主要集中在工业设计、检验检测领域。今年1-5月的合同执行数据显示,在主要业态中,软件开发、基础信息技术服务和系统运维4300万元,占全部总量的16.5%, 数据处理763.8万元,占全部总量的3%,物流管理11229.4万元,占全部总量的43.9%,人力资源管理1735.5万元,占全部总量的7%,财务管理137.6万元,占全部总量0.5%;主要业态是工业设计4565.8万元,占全部总量17.8%,检验检测531.2万元,占全部总量2%,生物医药500万元,占全部总量2%,研发设计1683.8万元,占全部总量6.6%。

(二)区域布局。我市服务外包呈手掌型区域分布,市本级的南湖区、秀洲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重点集聚区,发挥了主体作用,业务量和企业数均占总量的80%。南湖区重点以闻泰通讯和亚特电气等制造业企业中的工业设计外包起步,目前以中航信、泰格数据二家企业为依托,数据处理外包业务增长迅速;秀洲区以川山甲和日立为龙头物流服务和软件开发业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软件业务和工业设计业务为主,依托中盈公司数据处理业务也有一定基础;县(市)主要依托科创中心发展外包产业,但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尤其是在本地特色制造业的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外包业态,形成颇具特色的格局。其中,嘉善县以软件服务为主,平湖市、海盐县结合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发展了检验检测服务外包,海宁市重点发展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外包,桐乡市注重发展研发外包和物流外包。

(三)市场结构。我市的服务外包离岸业务占总额的4成以上,从接包来源看,目前已与41个国家(地区)有服务外包业务往来,美国、英国、香港、日本和捷克成为我市接包市场前五大来源地,其中前四个国家(地区)业务量分别超过1000万美元。

(四)业务模式。我市外包业务的模式分为两种。专业外包企业和有外包业务的企业。有外包业务的企业主要承接研发设计类业务,主要企业是以亚特、闻泰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和以新正方、汇信和良友为代表的外贸公司;专业外包公司以日立解决方案、加捷为代表的软件企业,以泰格、中航信、北斗、中盈为代表的数据处理公司,以海泰克、佳益为代表的检测公司,以阿尔派妮为代表的设计公司,以创源为代表的环境监测企业,以前程、华正为代表的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以正大会计、恒大为代表的财务外包公司、川山甲、宇石、凯鸿为代表的物流公司。见附表1

(五)园区现状。XX年,嘉兴科技城等5个园区被省商务厅认定为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XX年,我市认定了嘉兴国际创意文化产业园等6个市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一步壮大了我市服务外包承载平台,基本实现了县(市、区)全覆盖。1-5月,全市11个省级、市级示范园区合同签约金额、合同执行金额和离岸执行金额分别占全市总额的77.5%、66.54%和54.07%;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4.62亿元,公共平台投资6380万元,建成业务用房117094.5平方米。

二、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当前呈现的特点和存在问题

(一)呈现的特点

嘉兴外包的发展特点:

一是服务外包与传统制造业结合度越来越高。

软件开发、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会计管理等稳步发展。

二是服务外包与经济转型升级相伴共生。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网络推广、工业设计、研发设计、环境监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是服务外包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肩而行。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服务外包业务存在空间进一步拓展,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城市、金融创新、科技进步等都给我市服务外包发展创造了条件。场地智能化、电子商务平台等业务从无到有。

四是服务外包与我市区位交通优势呈现正相关效应。

物流管理增势强劲。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认识程度有限。表现其一为认识不到位。各地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对什么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给本地带来的利益是什么认知度并不高,有的把它与传统服务业并提相认,对其不以为然;有的则认为服务外包虽然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提高城市人口结构等好处,但由于它是轻资产的产业,对产业和配套环境要求高,初期对政策依赖性强,对投资和产出增长却没有制造业那样立竿见影,对其敬而远之。其二为重视不到位。我市虽然有推进服务外包领导小组,但基本名存实亡,并没有真正形成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工作体系,对产业的发展研究和思考相对缺乏,对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也不够系统,对外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活动、对内引导工作推进都有待深入。三是规划不到位。XX年我市委托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对我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整体规划,但是并没有持续的行政推动,目前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基本处于自由发展而没有实现规划发展,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健康持续方面缺乏指导,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二是产业整体竞争能力缺乏。表现其一规模小,以年度数据来看,XX年接包合同、合同执行和离岸业务分别是10.56亿元、8.11亿元和6050.72万美元,占全省总量不到1%;全市120家有实绩的企业中年业务量不促100万美元的企业84家,占70%,而且企业中从事外包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个位数,超过50人的企业只有13家,超过100人的只有5家;其二企业层次不高。我市外包企业专业性不强。在册企业通过专业认证的只有1家企业,离岸业务中从制造业和贸易中剥离的产品设计占比较高,数据处理分析及解决方案类服务很少。承接外包业务中核心业务很少,基本在外围、末端的层面徘徊;其三业态特色不明。表现在ito、bpo和 kpo三个领域全覆盖,比重为34:44:22,没有形成突出亮点;从产业结构来分,物流外包、人力资源和财务外包、金融外包、医药外包、研发设计设计、动漫等都有涉及但没有重点,没有形成发展引领优势。因此,无论从商务部关于重点发展以离岸业务为主的国际服务外包,还是从产业集聚来看,还无以形成自身特色和外在影响。

三是产业环境形成缺乏后劲。表现其一为缺乏骨干企业,没有形成以大带小、相互配套的接发包循环和产业集群发展环境,不少业态的企业孤立存在,信息、人才流动不畅,业务拓展很难,不少企业越做越小。其二为市场开拓不够。由于存在弱小企业居多的问题,企业市场开拓的意识和能力较差,虽然有政府的补贴资金,但每年国内外专业交易会鲜少有企业参加;其三为发展条件不优。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比,我市在城市能级、品位、功能配套、国内排名、国际影响等方面都不在同一起跑线,无法与他们竞争;而且也没有针对旗舰企业、骨干企业的特殊政策。加之没有海外战略合作伙伴,很难进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因此,发展离岸业务面临着诸多困难。四是园区建设滞后,虽然认定了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但都没有制定服务外包产业规划,也未有明晰的业态定位,运行多年仍然没有服务外包专业园区形象,相应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培训服务平台等发展服务外包公共平台也没有配套建设。因此,企业集聚和总体业绩都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引领示范作用未能显现。

四是扶持政策推动成效不大。表现其一为资金量小。XX年我市市级财政针对服务外包安排了专项资金每年1000万元,覆盖南湖、秀洲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这与江苏各市每年1亿资金比较差距颇大。前几年在优惠政策及措施的吸引下,一批大型跨国公司和国内龙头企业陆续进驻江苏、杭州等地,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外包业务渠道和市场份额,若没有更好的激励措施,引进这些企业到嘉兴落户十分困难也难于扎根。同时在各县、市大都没有专项资金支持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因此这几年我市的服务外包业绩也基本集中在市本级,全市整体发展的局面还未出现。其二为面面俱到,针对性不强。我市专项资金在开拓市场、资质认证、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企业、培育主体、做大做强、离岸业务、设备引进、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都给予一定量的资金补贴或奖励,从这几年兑现的效果来看,项目很多但缺乏重点支持,呈现撒胡椒粉状态,而对企业特别关注的个税补贴、鼓励培育骨干企业却没有舍得化重金,政策的引导作用还有待提高。

五是人才不足成为发展瓶颈。表现其一为培训和使用不匹配。一方面服务外包企业难以从现有高校毕业生中直接选到有用人才,通常需要进行专业培训后录用,但由于培训费时费力、员工流动性又大,企业并不太愿意开展定制培训。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少,业态分散,单项用人量小,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开班不足,生源不够的情况。目前全市省级、市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不少但实际运作的却不多,在10家市级以上培训机构中有3家名存实亡,业务也转向外地接单运作,XX年我市培训机构培训3475人,在本地企业就业寥寥无几。其二为招聘人才和留用人才存在困难。在调研中基本上每个企业都反映招工难、流动性大。主要原因是产业环境未形成,对人才的专业发展空间受限,居家生活配套不如大城市现代和舒适,高端人才更需要信息和人脉,在嘉兴无法实现,一般员工在人才公寓等生活配套方面无法满足需求,企业员工流动性很大。目前很多企业采取由总部派人或在上海设立办事处招募人才的形式解决问题。

三、对策建议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各级政府必须要达成共识,把外包和外资、外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本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来抓,在全市上下形成领导干部抓外包、政府部门促外包、园区企业引外包的良好氛围。要按照“统筹谋划、总体设计、综合施策”的思路,全面实施以“聚焦重点区域、聚焦重点平台、聚焦重点企业、聚焦领军人才、聚焦重点业态、聚焦重点国家”六位一体的服务外包聚焦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本级主导作用、突出示范园区平台主体作用、紧紧抓住企业主体队伍、依靠和发挥海外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的资源及人脉优势、明确业态发展定位锁定西方发达国家开展招商引资和市场拓展活动。

(一)明确重点发展业态。根据我市实际,发展服务外包首先要紧紧依靠现有的软件和数据处理资源基础,以特色制造业为基础,扩大检验检测外包、分离研发设计业务,提升现有的物流行业水平,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物流外包,开发人力资源、财务、咨询等面向中小企业的外包业务,以省级在岸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立足于内外融合、内外互促,充分发挥我市优势,不断夯实在岸服务外包基础,培育特色业态与服务品牌,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8大服务外包业态。并依此为基础统筹发展,实现全域 “统一规划、差异布局、错位发展、特色各异”的目标,推动形成“项目集中布局、业态集聚发展、产业集群成长”的服务外包产发展形象和格局。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突出接轨上海,与重点区域、重点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产业联盟的共享平台,有效拓展客商资源;二是主动对接央企,充分挖掘人脉资源,积极跟踪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定点主攻。三是积极利用外资,重点引进货代、融资租赁、咨询、教育等功能性项目和金融、旅游、服务外包等重点发展项目。四是开展主题招商,主动走出去开展服务外包专题招商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商务部、省厅组织的服务外包研讨会、推介会,加强与国际知名咨询公司的联系与合作,获取服务外包业发展的最新资讯和投资信息,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我市企业、园区与国内外主要外包企业的对接。

(三)加大市场拓展力度。一是利用展会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境内上交会、京交会、软交会、服博览会等国际性服务贸易交易会和境外高德纳年会、论坛和交易会,与国际、国内服务外包龙头企业直接交流,获取订单;二是借用平台拓市场。鼓励企业注册浙江省文化出口对接交易和服务外包对接交易网上平台,开展线上交易,加强与上海服务外包交易中心和语言文化贸易平台的合作,承接沪杭的辐射和溢出效应;三是开展合作拓市场。抓住政府外包的契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招标,积极承接环境监测、公共事业的外包业务,在产业内部在产业内部开展企业间的产业链对接服务,建立以日立、中盈等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接发包中心,形成离在岸业务同步发展格局;做好服务外包企业与制造企业的业务对接服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四是创新商业模式拓市场。利用现有外资企业的渠道,挖掘总部业务,完善结算方式,扩大离岸业务规模。

(四)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形成具有特色化、差异性的政策支持体系和重点。一是集成现有政策,集成合工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三产发展等专项资金中的有关资金项目,形成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二是突出扶持重点,重点对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国际离岸业务和人才培训进行扶持,与周边地区形成差异化政策比较优势;三是强化政策联动,在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政策支持的同时,推动各县(市)完善和出台扶持政策。

(四)加大园区建设力度。一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和重点。鼓励省、市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进行战略规划、明确定位和主要发展业态,各有侧重地发展服务外包业务,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效应,引领全市服务外包业又好又快发展。市本级要发挥软件、数据处理业态的优势、物流园要依托本业开展国际物流解决方案业务、嘉兴市名都电子商务园区要依托人力资源服务园区的品牌重点拓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平湖根据对日贸易的特点,承接日本检验检测业务、海盐要重点寻找核电产业的配套服务项目、嘉善、海宁和桐乡要对特色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业务进行剥离;二是加快建设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建设。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按照业态的需求,精心打造符合发展服务外包承载园区,吸引同类企业和配套企业的集聚;三是加强配套建设。针对业务需要,注重为企业提供公共测试、质量保证、技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针对生活需求,为企业提供居住、用餐、交通、就医和子女就学等便利服务。

(五)建立专业人才队伍。一是建立服务外包人才供需信息服务平台。以高校专业为依托,企业、培训机构和本地高校三方合作,进行课程置换,项目经理专业授课,培养实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人才池,为本地企业服务。二是加大外部人才引进力度。由市人才办牵头,可以考虑从安徽、江西、湖南等外包人才充裕但就业岗位相对较弱的地区引入适应嘉兴外包岗位的学生,通过提供优惠就业政策如人才公寓优先入住或费用减免等,吸引他们在嘉兴落户,有效解决本地人力资源缺乏且成本高的难题。三是出台人才政策。对于项目经理等高端人才,要注重解决需求配套问题,如子女就学问题、个税奖励问题、买房补贴问题、户口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