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辽宁导游词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精选17篇)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

本溪水洞,又叫"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 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之一。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览本溪水洞不仅可以饱览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美景,同时您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洞穴科学方面的知识。以现代肖草《本溪水洞》诗为证:轻舟遨游银河间,断壁垂剑九曲弯;擎娲细针苍穹清,逸仙论道气悠闲。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此后,凡是美好现象都称其为"喀斯特"。研究这一对象的科学就叫"喀斯特学及洞穴学。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世界上最长的岩溶洞穴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该洞从1820xx年始勘测,历经180年才查清其长度为550Km。

中国最长的岩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腾龙洞,长度为39.5Km。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中国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其中,浙江的瑶琳洞、河南的鸡冠洞、广东的蟠龙洞、四川的芙蓉洞、贵州的织金洞、广西的冠岩、北京的石花洞和辽宁的本溪水洞......他们在开发建设过程当中,在不同阶段,都引入了洞穴科学研究,提高了旅游洞穴的科学品位。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地下暗河蜿蜒曲折,河水终年流淌不竭,每昼夜流量可达五千万立方米。这些水是从哪来的呢?通过示踪试验以及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现已证实其水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源于汤河水的直接补给;二是来源于汤河河床覆盖层下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三是来源于水洞西岸分布的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这三部分的水汇入水洞地下暗河之后,分别从银波洞(东支洞)蟠龙洞(西支洞─潜流洞)排泄于太子河。

九曲银河是暗河的下游段,即从洞到源头长度为2320m,其平均水深2m,最深达7m,水温保持在7-12℃,据水质简分析和全分析成果证实其水质为优质饮用水。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曾于1996年初到水洞考察,他说他所见过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暗河,都有砂和砾石沉积物,怎么水洞暗河却不见砂和砾石的踪影。只有一种灰色的粉砂质粘土沉积呢!他认为暗河河床没有砾石沉积物,这是本溪水洞的奥秘之一。使他从不可理解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特别的关注,后经研究结果得知原因有三:

一是,在上游段没有大型入水洞口。如果汤河水的补给为"集中流入"式,则在上游段必有大型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存在较大的流入洞口。在水洞的下游段也就会有砂、砾石沉积的堆积了。因为下游段仅有粉砂质粘土沉积物的事实,说明汤河补给区内的河床和岸边,都不会有被冲积层所埋藏的大型流入洞存在。二是,作为一条岩溶地下河道来说,水洞的发育受到石灰岩含水层中的火成岩──脉岩的干扰与阻隔,好似一堵脉岩高墙筑成的筛子一般,不准砂、砾石通过。三是,暗河水力坡度极缓,仅有1.5%,流速甚低。不能使砂和砾石搬运到暗河的下游段。

延续暗洞是暗河的上游段,是从源头洞到汤河入渗点这段长约3Km的尚待开发的暗洞。

各位朋友!当您乘着游船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下洞道进发时,您会被神话般的奇异景色所陶醉。

现在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第二个奥秘。这还是前面所提到过的那位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1996年初在水洞考察时提出的问题。" 水洞洞口的规模为什么这么大?这也是他在国内外所见到的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所不同之处。一般来讲,所有的地下河溶洞都是入水口较大,出水口较小,可是"本溪水洞"是入水口看不到,出水口又挺大,这当然是个迷了。

经过1996年对本溪水洞的科学研究,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圆满地解释。原来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洞口,并非是原始的出水洞口,而是由于太子河的侧向侵蚀作用将水洞"侧蚀掉"其间的一段,这一般长度大约800m。因为太子河属于古老的上层遗留河,平面形态呈蛇曲状,所以它的侵蚀作用的能力特别强,完全有能力把水洞拦腰"吃掉"800m。在水洞口的西北方向上大约800m远处的燕丹亭下,有一个洞穴,其洞口被太子河淹没,这个水下洞穴原本应与水洞相连,由于太子河的侧蚀作用吃掉了这一段,使水洞成为断头洞,因此水洞洞口并非原始洞口,而是洞的中间一部分,所以洞口就显得非常大,高达5.75m。

关于水洞暗河不见较大入水洞口的解释,根据1996年的研究成果得知,水洞暗河的补给是以地表水汤河为主,属于"侧向输入"类型暗河。但中国南方的侧向输入型的地下暗河均是地表水的集中流入,即向含水层的点状灌入式补给。因而有极其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就是有较大的入水洞口。而本溪水洞暗河虽获汤河补给,但并非是集中流入式,而是分散入渗式,因而没有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也就没有较大的入水洞口了。本溪水洞的这一特异现象,为"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理论增添了新的深化模式"本溪水洞模式"即"分散入渗式的侧向输入类型"。

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本溪水洞正处于中期阶段,即地下水位洞穴(半充水)发育阶段。而洞中西侧的旱洞已进入晚期的化石洞阶段,而洞口东侧的银波洞则仍处于早期的充水洞发育阶段。

水洞发育的初期,是在距今40-50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的早期,汤河水的入渗水流在进入"汤河──太子河间地段呈条带分布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后,由于在其下游方向上存在较厚的石炭──二叠系砂页岩层,是不透水层,受其影响而使岩溶水集中运动。在裂隙潜流条件下的岩渗作用应以溶蚀为主。此时水洞全充水,一直持续到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的中期,形成了水洞雏形。水洞历经了全充水之后,不断扩大洞道,特别是太子河的不断下切和排泄基础面的不断降低,加上古气候的影响,在距今约20-30万年时,水洞进入了半充水状态的"地下水位洞穴"阶段,形成了暗河。当地下河洞道完全地或季节性地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在地层平缓、岩性软弱、机构破碎强烈的地段就产生了崩塌作用,从而使洞体的空间迅速增大,其洞顶的高度可达32m,是含水层地下水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另外,在距今约20-25万年左右时,地表水不断地向地下渗透的水流也开始在洞顶、洞壁活动,从而产生了最古老的以钟乳石为主的次生化系沉积物。

在距今大约12-14万年之间,长期排水的主洞口脱离了水流而成为干洞口。今日的旱洞发育成新的排水口,此期间形成了6-7m厚的粉砂质粘土冲积层,并堵塞了洞穴较低矮的地段。

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由于太子河水位持续下降的驱动,使水洞东侧的银波洞成为新的排泄口,西侧的旱洞成为干洞,不再排水。

全新世以来,洞口西侧的旱洞形成地下潜流,直接在太子河侵蚀岸边以泉的形式排出。

近一万年来,水洞次生化学沉积作用在洞穴入渗相对有利的地段,形成了许多石钟乳、钙板和壁流石类的沉积物。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二

本溪水洞原始"九曲银河洞"。是一个大型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总长5km。现已开发的旅游洞道长为2438.4m,面积45000平方米,体积390000立方米,洞体规模宏大,各种岩溶景观千姿百态,有七宫、三峡、二门、九曲百余景。地下暗河平稳流长,行船览胜,如入仙境。

本溪水洞目前是世界上最长的水上游览洞穴之一。1994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游览本溪水洞不仅可以饱览到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神奇梦幻般的美景,同时您还可以获得许多有关洞穴科学方面的知识。

岩溶洞穴,也叫喀斯特溶洞。

"喀斯特"一词来源于南联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因为那里的地貌景观奇特,在石灰岩中有洞穴形成而引起科学家的关注。此后,凡是美好现象都称其为"喀斯特"。研究这一对象的科学就叫"喀斯特学及洞穴学。

岩溶洞穴是在可溶性岩石特别是碳酸盐岩类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岩层当中,由于水的长期溶解作用而形成的。

自然界的水不是纯净水,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遇到石灰岩时,在石灰岩的裂隙中流动就会发生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故而被水带走,久而久之,裂隙被溶蚀成洞穴。

世界上最长的岩溶洞穴是美国肯塔基州的麻蒙洞群(犸猛洞群Mamofh Cave System),该洞从1820xx年始勘测,历经180年才查清其长度为550Km。

我国最长的岩溶洞穴是湖北省利川市的腾龙洞,长度为39.5Km。

由于岩溶洞穴景观奇特,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旅游资源,在我国已有200多个岩溶洞穴开发建设成为游览洞穴,供游人参观游览。其中,浙江的瑶琳洞、河南的鸡冠洞、广东的蟠龙洞、四川的芙蓉洞、贵州的织金洞、广西的冠岩、北京的石花洞和辽宁的本溪水洞......他们在开发建设过程当中,在不同阶段,都引入了洞穴科学研究,提高了旅游洞穴的科学品位。

各位朋友,您可能走遍了祖国各地,也曾参观游览过许许多多知名的旅游洞穴。今天参观游览本溪水洞,您一定会感到还是本溪水洞美。每个旅游洞穴都有他独具特色的精美景观,而水洞的九曲银河恰是其精美景观当中的精髓。

地下暗河蜿蜒曲折,河水终年流淌不竭,每昼夜流量可达五千万立方米。这些水是从哪来的呢?通过示踪试验以及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现已证实其水的来源有三部分:一是源于汤河水的直接补给;二是来源于汤河河床覆盖层下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三是来源于水洞西岸分布的寒武系、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岩溶水补给。这三部分的水汇入水洞地下暗河之后,分别从银波洞(东支洞)蟠龙洞(西支洞─潜流洞)排泄于太子河。

九曲银河是暗河的下游段,即从洞到源头长度为2320m,其平均水深2m,最深达7m,水温保持在7-12℃,据水质简分析和全分析成果证实其水质为优质饮用水。

中国地质学会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曾于1996年初到水洞考察,他说他所见过的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暗河,都有砂和砾石沉积物,怎么水洞暗河却不见砂和砾石的踪影。只有一种灰色的粉砂质粘土沉积呢!他认为暗河河床没有砾石沉积物,这是本溪水洞的奥秘之一。使他从不可理解以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和特别的关注,后经研究结果得知原因有三:

一是,在上游段没有大型入水洞口。如果汤河水的补给为"集中流入"式,则在上游段必有大型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存在较大的流入洞口。在水洞的下游段也就会有砂、砾石沉积的堆积了。因为下游段仅有粉砂质粘土沉积物的事实,说明汤河补给区内的河床和岸边,都不会有被冲积层所埋藏的大型流入洞存在。二是,作为一条岩溶地下河道来说,水洞的发育受到石灰岩含水层中的火成岩──脉岩的干扰与阻隔,好似一堵脉岩高墙筑成的筛子一般,不准砂、砾石通过。三是,暗河水力坡度极缓,仅有1.5%,流速甚低。不能使砂和砾石搬运到暗河的下游段。

延续暗洞是暗河的上游段,是从源头洞到汤河入渗点这段长约3Km的尚待开发的暗洞。

各位朋友!当您乘着游船向一个完全陌生的地下洞道进发时,您会被神话般的奇异景色所陶醉。

现在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第二个奥秘。这还是前面所提到过的那位洞穴研究会会长朱学稳教授1996年初在水洞考察时提出的问题。"水洞洞口的规模为什么这么大?这也是他在国内外所见到的地下暗河岩溶洞穴所不同之处。一般来讲,所有的地下河溶洞都是入水口较大,出水口较小,可是"本溪水洞"是入水口看不到,出水口又挺大,这当然是个迷了。

经过1996年对本溪水洞的科学研究,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圆满地解释。原来大家目前所看到的洞口,并非是原始的出水洞口,而是由于太子河的侧向侵蚀作用将水洞"侧蚀掉"其间的一段,这一般长度大约800m。因为太子河属于古老的上层遗留河,平面形态呈蛇曲状,所以它的侵蚀作用的能力特别强,完全有能力把水洞拦腰"吃掉"800m。在水洞口的西北方向上大约800m远处的燕丹亭下,有一个洞穴,其洞口被太子河淹没,这个水下洞穴原本应与水洞相连,由于太子河的侧蚀作用吃掉了这一段,使水洞成为断头洞,因此水洞洞口并非原始洞口,而是洞的中间一部分,所以洞口就显得非常大,高达5.75m。

关于水洞暗河不见较大入水洞口的解释,根据1996年的研究成果得知,水洞暗河的补给是以地表水汤河为主,属于"侧向输入"类型暗河。但我国南方的侧向输入型的地下暗河均是地表水的集中流入,即向含水层的点状灌入式补给。因而有极其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就是有较大的入水洞口。而本溪水洞暗河虽获汤河补给,但并非是集中流入式,而是分散入渗式,因而没有重要的"流入型洞穴"发育,也就没有较大的入水洞口了。本溪水洞的这一特异现象,为"地下河洞穴发育的系统演化"理论增添了新的深化模式"本溪水洞模式"即"分散入渗式的侧向输入类型"。

岩溶洞穴的形成,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潜水洞阶段、中期的地下水位洞、半充水洞阶段和晚期的完全脱离地下水位的早洞(又称化石洞)阶段。

本溪水洞正处于中期阶段,即地下水位洞穴(半充水)发育阶段。而洞中西侧的旱洞已进入晚期的化石洞阶段,而洞口东侧的银波洞则仍处于早期的充水洞发育阶段。

水洞发育的初期,是在距今40-50万年以前的中更新世的早期,汤河水的入渗水流在进入"汤河──太子河间地段呈条带分布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后,由于在其下游方向上存在较厚的石炭──二叠系砂页岩层,是不透水层,受其影响而使岩溶水集中运动。在裂隙潜流条件下的岩渗作用应以溶蚀为主。此时水洞全充水,一直持续到距今约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的中期,形成了水洞雏形。水洞历经了全充水之后,不断扩大洞道,特别是太子河的不断下切和排泄基础面的不断降低,加上古气候的影响,在距今约20-30万年时,水洞进入了半充水状态的"地下水位洞穴"阶段,形成了暗河。当地下河洞道完全地或季节性地脱离全充水状态之后,在地层平缓、岩性软弱、机构破碎强烈的地段就产生了崩塌作用,从而使洞体的空间迅速增大,其洞顶的高度可达32m,是含水层地下水位从未达到过的高度。 来源

另外,在距今约20-25万年左右时,地表水不断地向地下渗透的水流也开始在洞顶、洞壁活动,从而产生了最古老的以钟乳石为主的次生化系沉积物。

在距今大约12-14万年之间,长期排水的主洞口脱离了水流而成为干洞口。今日的旱洞发育成新的排水口,此期间形成了6-7m厚的粉砂质粘土冲积层,并堵塞了洞穴较低矮的地段。

在晚更新世的中晚期,由于太子河水位持续下降的驱动,使水洞东侧的银波洞成为新的排泄口,西侧的旱洞成为干洞,不再排水。

全新世以来,洞口西侧的旱洞形成地下潜流,直接在太子河侵蚀岸边以泉的形式排出。

近一万年来,水洞次生化学沉积作用在洞穴入渗相对有利的地段,形成了许多石钟乳、钙板和壁流石类的沉积物。

水洞的年龄

关于水洞的形成年代有过多种说法或推测:

其一,水洞形成年代约几亿年;

其二,水洞形成年代约几千万年;

其三,水洞形成年代约数百万年;

其四,水洞形成年代约亿万年等等不同的推测。

其实水洞的形成年代并没有那么久远,据1996年本溪水洞洞穴科研成果已经准确地告诉我们,水洞开始发育于距今40-50万年前的第四纪中更新世的早中期,经过裂隙充水和洞道扩大,形成了水洞的雏形。

在距今20-25万年的中更新世的晚期,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地下暗河。

当您游览了水洞之后,一定很想知道水洞是怎么形成的,现在简要地向您介绍一下本溪水洞的成因:

水洞的成因,根据1996年最新的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得知它有三个基本有利条件:一是水洞发育在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石灰岩当中,该石灰岩层是可溶性岩层,它呈条带状分布在太子河和汤河的河间地带。二是这里的断层、常理裂隙特别发育见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断裂构造。其中东西向的F1断层几乎与水洞的延展方向一致。断裂构造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地下水在其中运移的通道。三是在石灰岩裂隙中流动的水,是由汤河水补给的,它具有很强的溶蚀能力。

由于上述条件并存于水洞地区,汤河水在石灰岩层里流动,经过几十万年的溶蚀、崩塌作用,最终形成了本溪水洞──大型地下暗河型岩溶洞穴。

次生化学沉积

当洞穴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而上升,全部或部分脱离了地下水位后,它就接受地表渗流水的作用。其渗流水在石灰岩的裂隙运移的过程中发生了碳酸化反应。石灰岩的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与碳酸钙反应结果,生成碳酸氢钙,因碳酸氢钙溶解于水,它便随渗流水继续往下渗透。这样裂隙不断被溶蚀而加大。如果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又称岩溶水)从洞穴的洞顶或侧壁上的裂隙渗出时,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其部分水份蒸发,结果重新在洞顶或侧壁形成碳酸钙结晶,这即是次生化学沉积物。

从洞顶向下生长的,呈钟乳状或圆锥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钟乳"在地面从下往上长的呈笋状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称为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的称为石柱。在侧壁上形成的形状如帏幕一样的称为石幔。

水洞洞穴的次生化学沉积物类型较为简单。但在某种意义上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洞顶、洞壁和河岸两侧平台上所形成的各种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石盾、流石坝、钙板和石花等等。

它们有的是由重力水沉积,形成的滴石类和流石类,也有的是由非重力水沉积而成的。

1、鹅管:这是石钟乳的最初形态,属滴石类,在国外称麦杆状钟乳石,它的直径与水滴一样大小。

2、石盾:这是因为它呈园盘状的盾形板石而得名。它是一种特殊的裂隙性水流形成的。

3、石笋:是由滴水作用形成的,因其形呈笋状而得名。

4、石柱:是石钟乳与石笋上下连接起来呈柱形而得名。

5、斜塔:这是一根歪斜的石笋。这根石笋原本是直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的,因地下河水冲刷土层使台地坍塌,石笋也就倾斜了。据测定,这根石笋高3.5m,生长年龄在距今7.97万年至2.79万年之间,经历了5.18万年,其生长速度为每4年长6.76cm。

6、钟乳石吊石柱:它原是一根石柱,竖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后因地下河水把土层冲走,使石柱悬挂在洞顶而成。

7、石幔:洞壁上的石幔,是沿洞壁裂隙由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幔状沉积物而得名。

8、石瀑布:是连续不断的片状流水所形成的瀑布状的沉积物而得名。

9、悬石盘:底盘呈水平状盖板,中心有后生的鹅管,边缘有裙状流石或石钟乳。它们原来是小型石柱,立在岸边土层台地上,其底盘盖立台面土层上。后因地下河水将其基座上土层冲刷掉,使带有底盘的小石柱悬空而得此名。

10、北极宫:是洞中最大的一个呈厅堂状的洞道,高32m,宽50m,面积为3768.75平方米。如此宏伟的洞道主要是由于洞顶的岩层块状崩塌,使洞体空间增大所致。

11、"昆仑映雪"又名"大雪山":是水洞中最大型的列队式堆状石笋,它的形成主要受脉岩的影响。

地壳深处的岩浆由于侵入到马家沟组石灰岩层中的裂隙里边,形成隔水层,对水洞的发育会起阻碍作用,并对洞道延伸的位置也有控制作用。

洞顶呈暗褐色的条带就是脉岩,它沿东西向分布,因脉岩不透水,地下河受阻。要穿过脉岩就得花费更大的能量,这样对脉岩周围的岩石就有更大的破坏,产生块状崩塌,使崩塌下来的岩块沿东西向呈列队式展布。后来由于包气带水流沿灰岩与脉岩的边界集中渗入,在其岩块上形成钙板,故沿分界线形成列队式的大石笋。

12、玉象戏水、太白神笔、天生桥......

水洞最古老的钟乳石是玉皇宫右岸距水面约18m的高台上小石笋的年龄最老,才十四万五千岁,还不到"万万岁"。

洞穴生物

一般在洞穴中的动物可分三种:一是真洞穴动物。这种动物只能在洞穴中生活,离开洞穴环境在洞外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具代表性的此类动物有:盲鱼、盲鳅、蜘蛛和蚰蜒等。这类动物以眼睛明显退化或消失,有特殊的感应器官,缺乏色素,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为其特征。

二是洞穴动物。这类动物的眼睛和体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基本上能适应洞穴生活和繁衍后代。

三是拟洞穴动物。这类动物具有喜洞性,是一些暂居及季节性回洞内生活的动物。

水洞的洞穴生物目前在洞中发现的洞穴动物主要有:蝙幅、灶,这些动物多是从洞外迁入暂居的,或是在洞内已经适应了洞穴生马、马陆、蛾等。在地下河中见有鱼(白漂鱼)、虾和河蚌等。从动物的眼睛和体色等器官没有明显变化可以看出活环境而未达到遗传变异的拟洞洞穴动物。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2

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河流之一,流贯本溪境内。太子河古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时称无鲁呼必喇沙,满语意为芦苇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即今之太子河。

本溪地处太子河上流段,自古以来就享受着太子河赐予本溪人民的丰腴与恩泽。1978年省、市、县考古队在距太子河1里左右的本溪县山城子乡太子河支流汤河右岸的庙后山南坡,发现了我国旧石器文化遗址中最东北的一处。庙后山遗址属于奥陶纪石灰岩地层洞穴堆积。其厚度为13.5米,自下而上分8层,出土了人类文化遗物14件和古动物化石74种,还有两枚人牙和一段幼儿股骨化石。经考古证明,庙后山人起源于40万年前,是东北地区现已发现的最早人类。

1983年,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位于本溪县谢家崴子村太子河左岸的本溪水洞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打制石器,较多的骨器,且有陶网坠等,并有狍子、鹿等兽骨。

在青铜时代,太子河流域的古文明更趋发展。从198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在位于太子河上游的本溪县南甸镇马城子村陆续发掘出山城子B、C,马城子A、B、C等7座洞穴,145座洞穴墓葬,出土文物1523件。这些墓葬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区特点。经研究,该文化是我国夏商时期北方的一支早期青铜文化,于夏家店下层文化隔辽河并行发展。

之后,在本溪市明山区的梁家村,又发现墓葬一处。墓为石板堆砌,墓内出土了青铜短剑和双纽铜镜,并有枕状器。推断当为春秋晚期的墓葬。

太子河流域的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太子河流域称得上是东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世世代代滋养和哺育着辽东人民。

太子河的水源有南北两支。南支的源头在本溪县东营坊乡羊湖沟草帽顶子山麓,北支的源头在新宾满族自治县平顶山镇鸿雁沟。两支流到本溪县马家崴子汇合成一股,蜿蜒西下,经由本溪县、本溪市区,到灯塔市鸡冠山乡瓦子峪村进入辽阳市境。由鸡冠山南行至孤家子,逶迤西下,经安平、西大窑、沙浒、小屯、望水台、沙岭、黄泥洼、柳壕、穆家、唐马寨等18个乡镇,至唐马寨出境,经海城三岔河入辽河,由营口入渤海。太子河全长464公里,流域而积400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26.86亿立方米。

太子河在辽阳境内的主要支流有24条,其中较大的河流是:蓝河、汤河、北沙河、南沙河、柳壕河、运粮河、杨柳河。这些河流生育着各种鱼虾水产。有句谚语说得好:“居就粮,梁水鲂。”鲂是鳊花鱼,扁身细鳞,是鲜美的鱼类。据《辽阳县志》记载,太子河等河川有鱼、虾、蟹等三十余种,名贵者有鲤、鲂、鲫、鲇、重唇等。

太子河更给人以舟楫运输之利。往昔没有火车、汽车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水运就特别发达。人们凭借太子河,用牛船、槽船、木船,航行其间,运输货物。1920xx年中长铁路修成后,水运量逐渐减少。1941年,辽溪铁路建成,并由于太子河水位下降,更增添了水运的困难。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3

本溪是一座闻名遐尔的煤铁之城,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这里峰岭耸翠,重峦叠嶂,山地约占总面积的80%。本溪市依山建城,群山环绕,又有太子河穿城而过。登高俯瞰全市,楼群在高岗低丘间鳞次栉比,街道于山岭之中纵横交错。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构成独特的城市景观。位于辽宁省的中部地区,北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

本溪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1℃-7.8℃,年平均降水量为800-900毫米。总的来说春天风和日丽,夏季稍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天冰封雪飘。 本溪历史悠久,在庙后山考古发掘出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表明,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这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转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 本溪在我国夏、商时期分别属于青州、营州管辖,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辽城州,清末始设本溪县,隶属奉天府。

景观:洋湖沟、南天门、大石湖、老漫子、观音湖、桓龙湖、望天洞、地温异常带、太子河、水洞、温泉寺、铁刹山、关门山、汤沟、庙后山、平顶山、五女山、老秃顶等。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4

本溪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下辖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平山区、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和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境总面积8414平方公里,总人口170万。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119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0亿元。

本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老工业基地,曾以“煤铁之城”驰名中外。近来年,市委、市政府与时俱进,提出了坚决依托三大产业,把本溪建设成钢都、药都和枫叶之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国家卫生城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即“三都五城”建设)的目标,让本溪的自然山水、地域文化与现代工业完美结合,使本溪焕然一新。

本溪,一座中国钢铁城市。本钢拥有当今世界轧幅最宽、轧制水平最高的2300mm带钢热轧机组和世界上最先进的冷轧生产线,拥有东北地区炉容最大的4747立方米炼铁高炉,优质钢年产能20xx万吨,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本溪的大台沟铁矿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单体铁矿,南芬区思山岭铁矿为我国新近发现的世界级大型铁矿床之一。抢抓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速推进绿色钢都整体开发建设,桥北和东风湖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近百户。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本溪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钢都。

本溪,一座生物医药城市。建设中的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沈阳和本溪两个城市的节点上,距省会沈阳30公里,距母城本溪20公里。在20xx年获批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级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级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性大平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集群4个国家级品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现已引进各类医药产业项目226个,投资总额近1000亿元,积蓄产能超1000亿元,其中包括华润三九、四环药业、天津天士力等96家医药制造企业和德国拜耳、华大基因等37家海内外高层次研发团队,以及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6所医药相关大学。结合“产业为重、产城结合”的发展重点,正在从“医药源头产业、药业产业、医疗机构和院校、高端医疗健康中介咨询服务”四个层面,“产业发展、生产关系配置、学校与产业互动多赢式发展、科技研发对产业的支撑、资本的市场化运作、高端中介服务”六个节点,依托“生物制药、化药、疫苗及制剂、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功能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八个产业园,全力打造中国药都,建设国内一流、世界先进、产值千亿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本溪,一座优秀旅游城市。本溪拥有中国全部的景系、景类和84%的景型,山、水、林、泉、洞、漂、寺等各种旅游资源208处。桓仁五女山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本溪水洞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本溪还是唯一一个以行政区划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先后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内唯一的“中国枫叶之都”称号,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温泉之城”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市森林覆盖率75%,居全省首位,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城市规划区内绿化覆盖率55%。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居全省第二位。当前,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环保模范城市,规划建设本溪水洞温泉旅游度假区等温泉旅游集聚区,打造以温泉旅游为特色的中国枫叶之都。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5

本溪位于 辽宁省东南部

( 东经123°34’~125°46’, 北纬40°49’~41°35’),全境总面积8411.3平方公里,北靠沈阳、 抚顺(距 沈阳77公里,距 抚顺79公里),南接 丹东(距丹东198公里),西邻 辽阳(距辽阳46公里)、 鞍山,东傍 吉林(距 通化150公里)。享有“太子城”、“东北山城”、“ 盛京后花园”的美誉。

本溪呈亚铃形分布,境内多山地,自然地貌为“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本溪属于中温带温润气候区,全地区平均 气温6.1~7.8摄氏度,最热七月月平均气温为24.3℃;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为 零下14.3℃。雨量比较充足,年平均 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其中一半集中在夏季的七、八月份。综观全年, 春天风和日丽, 夏季稍热多雨, 秋季天高气爽, 冬天冰封雪飘。

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条,主要有太子河、 浑江、草河三大 水系。年 水资源总量39.23亿立方米,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5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9.7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3亿立方米。

本溪市已发现铁、铜、锌、 石膏、大理石等 矿产八大类45种,其中铁矿石已探明储量27亿吨以上,石灰石矿( 水泥)储量2.1亿吨,溶剂石灰( 冶金)储量1.3亿吨。南芬露天铁矿具有低磷低硫低杂质等特点,用此铁矿炼出的铁被誉为“人参铁”。

本溪市林业用地100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25万亩),人均6.4亩,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东天然次生林区。共有木本植物47科100属251种,其中有大量红松、油松、落叶松以及柞、桦、椴、榆、柳等珍贵木材,森林蓄积量4860万立方米,占辽宁省森林蓄积量的26%;森林覆盖率74%(其中桓仁县、本溪县分别为78%和76%),居辽宁首位,被称为辽东“绿色屏障”。

本溪的山属于 长白山余脉、尾脉,既有山之隐,又有原之阔,特殊的 地理位置和小气候,不仅孕育了品种多、数量大的中草药材,而且造就了中草药材有着其它地方药材不可比拟的特殊药力。本溪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药1117种,自然蕴藏量2200万公斤。人参、辽细辛、辽五味等北药驰名中外。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6

五女山位于桓仁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五女山山体是长方体,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xx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宫廷之争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都城,史称纥升骨城。高句丽是我国历史上北方地方政权管辖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满族文明的发祥和启运之地。

近年来,考古专家在山上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迹和遗物。年代最早的遗物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这说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山上生活。发现的遗物还有战国晚期的石剑、石凿、陶壶以及一些辽金时期的生活、生产工具和兵器。

除历史遗迹外,五女山的自然风光也十分壮美,登高俯瞰,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山势险要,多处景观称奇称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xx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介绍五女山的导游词级景区。20xx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7

本溪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 1°35'。

本溪历史悠久,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证明,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迁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自夏、商时代始,各朝代均进行有效管辖,至清代末设县,1939年设市。1948年本溪解放。1949年本溪市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本溪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本溪市改为省辖市,隶属于辽宁省。1993年,国务院批准本溪市为全国较大的市。

本溪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铜、锌、石膏、大理石等100余种。 其中,尤以铁矿石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在27亿吨以上,具有可选性好、有害杂质极低的特性,属我国铁矿特种资源之一。现有山林地面积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 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东天然次生林区。境内有大中河流27条,大型山谷水库2座, 年储水量56.2亿立方米。本溪盛产人参、辽细辛、刺五加、辽五味子等中药材,山野菜、香菇、黑木耳等绿色食品及冰葡萄酒、林蛙油、人参汁、红鳟鱼等土特产品,桓仁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AA级稻米生产基地。

本溪物华天宝,水秀山青,游览胜地举不胜举,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充水溶洞,洞内钟乳石光怪陆离,惟妙惟肖,姿态万千,乘船游览其中有置身险峻三峡、秀美漓江之感。东北地区道教兴始之地九顶铁刹山气势巍峨,峰耸岭翠,叠嶂重峦,山脚与辽宁省第二大水库观音阁水库相依相连,景色迷人,情趣盎然。燕东名山关门山素有“塞北小黄山”美誉,尤其是十月的枫叶满山红遍,令人留连忘返。五女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句丽民族曾建都于此,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陡生悬崖峭壁,每临绝顶,遥望浑江水库,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奇绝画卷尽收眼底。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8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本溪,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我的名字叫王晶,晶是晶莹剔透的晶,希望能够用我晶莹剔透的心为大家带来优质的导游服务,大家也可以叫我小王或王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张师傅,他的车技十分娴熟,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乘坐。希望在我和老搭档张师傅的配合下,大家能够行得安全,游得愉快,玩的开心!

这次我们要旅游的目的地是——本溪关门山。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关门山的概况。

关门山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本溪水洞南十三公里,由红叶湖(关门山水库)和关门山森林公园构成。距市区48公里。它有三道门:北门,在小市方向,双峰对峙,中间拱桥相连;南门,在去汤沟的岭顶,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公路从中穿过,十分险要,故称关门山;中门,在深谷河道中,“双扉”夹水,宽只二十余米,为兴修水库的天然门柱。

关门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水美,关门山水库碧波荡漾,两崖青山倒映,摇桨划船,其乐无穷。树美,关开山树木繁多,千枝竞秀,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花美,天女木兰花和山杜鹃,漫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云、山、美、雾浑然一体,分外娇娆,近年轻雾缭绕,扑朔迷离;远处云蒸霞蔚,织云弄巧;山峰若隐若现,妩媚含羞。此时的关门山占尽了黄山神韵,尽得江南的灵秀。每年,到这里写生绘画的人络绎不绝。

关门山一年四季五彩缤纷,景色各异。春天,满山满岭野杜鹃、映山红、天女木兰花,还有不知名的各种山花,彼谢此开,烂熳不辍。夏天,云起云落,云雾变幻奇妙。秋天,“晓来谁染霜林醉”,这里漫山枫叶,层林丹染,“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这里虽一如北国冰封雪飘,却突然奇崛,胸藏沟壑。

关门山森林公园占地3517公顷,森林覆盖率95%,园内植被保存完好,古树名木众多,风景秀丽,是一处集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也是辽宁50佳景之一,20__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内有完善的旅游设施,游客可品尝水库鲜鱼宴,山羊宴,山野菜宴。旅游项目有:水上快艇、水上大游船、水上游乐中心、垂钓。

关门山划分五大景区,即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龙门峡景区、月台子景区,鸣翠谷景区。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9

大家好!

关门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县南部,自古就有“东北黄山”、“东北桂林”之美誉。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

关门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水美,关门山水库碧波荡漾,两崖青山倒映,摇桨划船,其乐无穷。树美,关开山树木繁多,千枝竞秀,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花美,天女木兰花和山杜鹃,漫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云、山、美、雾浑然一体,分外娇娆,近年轻雾缭绕,扑朔迷离;远处云蒸霞蔚,织云弄巧;山峰若隐若现,妩媚含羞。

关门山是以枫叶著称的,枫叶多得让你数不过来,美得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仙境,红得是一团大火焰。这里的枫叶一片缀连着一片,一株缀连着一株,像火焰,像扇子,形态万千,千姿百态。关门山的枫叶不仅美丽,而且山也是那般雄伟,水也是那般清澈。

关门山的水多姿多彩,夹在两座山之间,有一条五彩池。池中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枫叶,经过阳光的照射,池中反射出各各颜色,给这条五彩池添加了不少色彩,使五彩池更加的绚烂了,就像人间仙境,非常美丽。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0

本溪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 1°35'。

本溪历史悠久,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证明,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迁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自夏、商时代始,各朝代均进行有效管辖,至清代末设县,1939年设市。1948年本溪解放。1949年本溪市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本溪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本溪市改为省辖市,隶属于辽宁省。1993年,国务院批准本溪市为全国较大的市。

本溪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铜、锌、石膏、大理石等100余种。 其中,尤以铁矿石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在27亿吨以上,具有可选性好、有害杂质极低的特性,属我国铁矿特种资源之一。现有山林地面积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 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东天然次生林区。境内有大中河流27条,大型山谷水库2座, 年储水量56.2亿立方米。本溪盛产人参、辽细辛、刺五加、辽五味子等中药材,山野菜、香菇、黑木耳等绿色食品及冰葡萄酒、林蛙油、人参汁、红鳟鱼等土特产品,桓仁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AA级稻米生产基地。

本溪物华天宝,水秀山青,游览胜地举不胜举,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充水溶洞,洞内钟乳石光怪陆离,惟妙惟肖,姿态万千,乘船游览其中有置身险峻三峡、秀美漓江之感。东北地区道教兴始之地九顶铁刹山气势巍峨,峰耸岭翠,叠嶂重峦,山脚与辽宁省第二大水库观音阁水库相依相连,景色迷人,情趣盎然。燕东名山关门山素有“塞北小黄山”美誉,尤其是十月的枫叶满山红遍,令人留连忘返。五女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句丽民族曾建都于此,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陡生悬崖峭壁,每临绝顶,遥望浑江水库,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奇绝画卷尽收眼底。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1

金秋十月,我随阜新蒙古贞旅游团到辽宁本溪县关门山一游,旅游客车早六点从阜蒙县出发,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渐入本溪县境内,此时,车仿佛进入了山的世界,透过车窗向外看去,群山矗立,座座挺拔俊秀,山上山下植被茂密,层林尽染,那颜色有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

让人心花怒放,目不暇接。车也忽儿行进在山顶,云雾缭绕,仿佛触手可及;忽儿又到谷底,清澈的河水湍急奔流,鸟儿吟唱。车绕着这山到那山大约又行进了40分钟,终于到了关门山正景区。抬头仰望,只见两个刀削斧劈般的两大石砬子如二门框相对,右有一巨大石崖突起,阻遮视线,如门扇方开。远看山封水断疑无路,近观方知石门半开来,关门山因其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相向如门而得名。进山门,过小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门山红叶湖,那湖面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倒影,摇浆划船,仿佛置身桂林山水之间,令人心旷神怡。

进入关门山谷地,沿山间小路拾级而上,漫山红叶让人心动,正所谓“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红叶或与树高,随风婆娑起舞,或参差林间,显得轻盈飘逸,远望似彩霞流云,近看如鲜花怒放,在绿色簇拥中,在蓝天白云衬托下,你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中一般,此时你别忘采集一片红叶,寄与思念之人,那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走着,看着,陶醉着,忽的有松鼠跳出,给游人一个惊喜,远处更有鸟儿鸣叫,给寂静幽谷带来无尽的欢乐。那清澈欢快的小河,静静流淌,鱼儿浅底嬉戏,而“金尊鱼”是当地特产,如果你想吃,现捞现烧烤,别有风味。穿越月台子、龙门峡景区,便来到石砬子景区,只见一瀑布从山隙间奔流而下,飞珠溅玉,有如一条银练飘入深潭,有人说,饮其水,能长生不老,大家便争抢着拿瓶接灌,有的甚至一饮而尽,不图别的,只图个吉利。

关门山的景点实在太多了,这里山美,水美,树美,花美,云美……一年有四季,景色各不同,而没有一处景点有人工斧凿的痕迹,没有一处景点有肃穆古雅的庙宇殿堂,有的是纯纯正正自然美,我们只走马观花地游览了不到半天,不免有些遗憾。

下午四点多钟,乘车返程,当车行使在盘山道上,往下俯瞰,整个关门山景色尽收眼底,她宛若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环山拥抱,碧水如镜,期间洒落白楼红瓦,绿树掩映,此时正值夕阳西下,近处:山峰奇峭,峰顶松姿绰约,若隐若现;远处:夕阳斜照,薄云重彩,丛林浸染,此时的关门山,占尽了黄山之神韵,尽得江南之灵秀,仿佛人间仙境一般,如诗如画如梦境,是山是水是自然,我为我们辽宁有这样的绝色美景而感到惊叹!

汽车渐渐的消失在群山暮色中。我也渐渐的进入了梦香,不知过了多时,汽车已到家门。

关门山,明年我一定会再去!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2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为重工业基地、山水工业之都,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这里矿藏丰富,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拨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中国国家地理》在“选美中国”中这样赞美本溪水洞。铁刹山、关门山、五女山等风景区秋季枫叶火红,给本溪涂抹着眩目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诉说着高句丽的历史;努尔哈赤享受过的温泉寺,如今已是疗养观光的胜地。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区号:0414,邮编:117000,地处辽宁省中部偏东,北距沈阳84公里,南到丹东193公里。区划: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个区和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面积934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52.30万(市区91.90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民族。辖平山等4区及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2县。因市处本溪湖而名。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怀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7℃,1月均温-13.6℃ ,7月均温23.6℃。沈丹、溪丹、溪辽、溪田铁路纵贯境内,沈丹、丹霍、溪辽、本桓等干线公路与市内支线公路连结,可通邻市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锡、锰、钼、钴、金、银及石灰石等 。是著名的煤铁之城 ,以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驰名全国。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本溪钢铁公司,成立于1905年,主要产品有生铁、钢、钢材、铁矿石、机制焦炭等。工业部门还有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林地43.23万公顷,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山楂、猕猴桃、梨、蕨菜、人参、鹿茸。名胜古迹有本溪水洞、铁刹山、五女山高丽都城遗址等。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3

本溪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北界沈阳、抚顺,南连丹东,西接辽阳,东与吉林通化毗邻。 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125°46',北纬为40°49'~4 1°35'。

本溪历史悠久,庙后山古人类文化遗址证明,在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东北亚人类分布和迁移提供了可贵的历史资料。自夏、商时代始,各朝代均进行有效管辖,至清代末设县,1939年设市。1948年本溪解放。1949年本溪市划归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本溪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本溪市改为省辖市,隶属于辽宁省。1993年,国务院批准本溪市为全国较大的市。

本溪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铁、铜、锌、石膏、大理石等100余种。 其中,尤以铁矿石最为丰富,已探明储量在27亿吨以上,具有可选性好、有害杂质极低的特性,属我国铁矿特种资源之一。现有山林地面积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 是辽宁中部城市群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辽东天然次生林区。境内有大中河流27条,大型山谷水库2座, 年储水量56.2亿立方米。本溪盛产人参、辽细辛、刺五加、辽五味子等中药材,山野菜、香菇、黑木耳等绿色食品及冰葡萄酒、林蛙油、人参汁、红鳟鱼等土特产品,桓仁满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AA级稻米生产基地。

本溪物华天宝,水秀山青,游览胜地举不胜举,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本溪水洞,是世界上最长的充水溶洞,洞内钟乳石光怪陆离,惟妙惟肖,姿态万千,乘船游览其中有置身险峻三峡、秀美漓江之感。东北地区道教兴始之地九顶铁刹山气势巍峨,峰耸岭翠,叠嶂重峦,山脚与辽宁省第二大水库观音阁水库相依相连,景色迷人,情趣盎然。燕东名山关门山素有“塞北小黄山”美誉,尤其是十月的枫叶满山红遍,令人留连忘返。五女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句丽民族曾建都于此,山峰酷似玲珑翠屏,四周陡生悬崖峭壁,每临绝顶,遥望浑江水库,烟波浩渺,云天山水浑然一体,奇绝画卷尽收眼底。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4

铁刹山位于辽宁本溪市东六十五公里,为长白山余脉,主峰海拔 712.9米,中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

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五米,内高九米,深达三十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明代崇祯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元气可望见三个顶峰,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该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场山火烧掉大片古树),洞穴幽深。

是东北道教兴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为最大,神话故事中说,长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练,杨金豹曾在此投师学艺。该洞斜向上,深约二十米,宽七至十米,洞中“八宝”,有定风珠、石寿星、石虎、石龙、石蟾蜍、石木鱼、石床、石莲花,洞外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字大如般。

山上有道士守庙、护林。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5

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为重工业基地、山水工业之都,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这里矿藏丰富,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拨云探洞口,云散洞天深,石穴千年乳,冷冷滴到今”,《中国国家地理》在“选美中国”中这样赞美本溪水洞。铁刹山、关门山、五女山等风景区秋季枫叶火红,给本溪涂抹着眩目的色彩。世界文化遗产五女山山城诉说着高句丽的历史;努尔哈赤享受过的温泉寺,如今已是疗养观光的胜地。

本溪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旧名“本溪湖”,这里矿藏丰富,被誉为“地质博物馆”,以产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而著称。主要旅游景点有本溪湖、本溪水洞以及东北道教名山——九顶铁刹山等。山野菜、人参、鹿茸、冻梨等是当地著名的风味特产。区号:0414,邮编:117000,地处辽宁省中部偏东,北距沈阳84公里,南到丹东193公里。区划:辖平山、溪湖、明山、南芬4个区和本溪、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

位于中国辽宁省东部。面积9348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152.30万(市区91.90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民族。辖平山等4区及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2县。因市处本溪湖而名。清光绪二年(1876)始建怀仁县。三十二年置本溪县。1939年设本溪湖市,1948年设本溪市。地势中部和东部较高,西南部较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50毫米,年均温7℃,1月均温-13.6℃ ,7月均温23.6℃。沈丹、溪丹、溪辽、溪田铁路纵贯境内,沈丹、丹霍、溪辽、本桓等干线公路与市内支线公路连结,可通邻市县。矿藏资源有煤、铁、铜、铅、锌、锡、锰、钼、钴、金、银及石灰石等 。是著名的煤铁之城 ,以优质焦煤、低磷铁、特种钢驰名全国。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本溪钢铁公司,成立于1920xx年,主要产品有生铁、钢、钢材、铁矿石、机制焦炭等。工业部门还有建材、化工、机械、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林地43.23万公顷,年产木材15万立方米。土特产有山楂、猕猴桃、梨、蕨菜、人参、鹿茸。名胜古迹有本溪水洞、铁刹山、五女山高丽都城遗址等。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6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我是快乐星球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叫华宇。我想大家都听说过五女山吧, 金秋十月,是观赏红叶的季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观赏红叶的传统,“晓来谁染霜林醉”,“霜叶红于二月花”等等诗句,道出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对红叶的挚爱和向往,也道出了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壮丽。今天我就是要跟你们去五女山游玩。五女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市东部山区的桓仁县。

下面我就来给你们讲一讲五女山的故事吧。传说在远古的时候,有姐妹五人,他们武艺高强,身怀绝技,屯兵居住在山上,为山下的老百姓施恩赐福,深受群众的爱戴。有一年,浑江里来了一条黑龙,它作恶多端,欺压百姓,这五姐妹就要下山降伏黑龙,双方势均力敌,混战了三天三夜,最终同归于尽于山下的江面上了,所以,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五姐妹,就把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山峰称为五女山。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到山下了,我们开始上山吧。大家看,这里的枫叶多么红,多么大,共有六、七个品种,叶子有五角的,有七角的,有九角的,还有十一角的,最多可达十三个角。多么漂亮。对了, 如果您是一位摄影爱好者或者绘画爱好者,一定要选择9简评:诗情画意的美景,加上你声情并茂的讲述,游客一定流连忘返。

本溪太子河导游词 篇17

铁刹山位于辽宁本溪市东六十五公里,为长白山余脉,主峰海拔 712.9米,中有元始、真武、灵宝、玉皇、玄武、太上、锦绣、香炉、狮子、南天、北天、紫气、金母、来龙等十余座顶、峰、岭、峦,间以云光、日光、天冠、天桥、乾坤、卧虎等岩洞,山上流水潺潺,野花灼灼,翠柏参天,苍松蔽日,云雾飘渺,清风徐徐,风景优美,名胜众多;

其中犹以云光洞最为著名,洞呈葫芦形,口高五米,内高九米,深达三十余米,内有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寿星、石定风珠、石仙床、石莲盆八石景,皆天然而成,惟妙惟肖,人称“八宝”,故亦名“八宝云光洞”,洞口岩石上刻“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字。

明代崇祯三年(1630)道士郭守真入山居于云光洞内清修十余载,时又收徒传教,开关东道教之始,后被尊称为关东道教始祖,此山亦被称为明末清初东北道教创始地。山间原有郭祖塔、天官庙、三清观等道教建筑。全山方圆二十余里,是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刹山有五个山峰,中峰原始顶,北峰真武顶,南峰灵宝顶,东峰玉皇顶,本峰太上顶。因从东、南、北三面仰视,元气可望见三个顶峰,三三合而为九,故名九顶铁刹山。该山奇峰峭拔,林木葱郁,古树参天(可惜1967年秋天一场山火烧掉大片古树),洞穴幽深。

是东北道教兴始之地,山上多古洞,有云光洞,天桥洞,乾坤洞,日光洞,风月洞,悬石洞,郭祖洞、三仙洞。其中以云光洞为最大,神话故事中说,长眉李大仙曾在此修练,杨金豹曾在此投师学艺。该洞斜向上,深约二十米,宽七至十米,洞中“八宝”,有定风珠、石寿星、石虎、石龙、石蟾蜍、石木鱼、石床、石莲花,洞外刻有“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十个大字。山上多石刻,其中“与天同寿”摩崖石刻高八米,宽五米,字大如般。

山上有道士守庙、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