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范文

位置:首页 > 导游词 > 陕西导游词

半坡导游词(精选16篇)

半坡导游词 篇1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半坡导游词(精选16篇)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半坡博物馆大门口,首先看到的是造型独特、富有远古气息的仿古大门,它的上面有一个最具半坡特色的人面鱼纹图案。

走进半坡博物馆,圆形的水池中央是一个半坡姑娘的雕塑,她高耸发髻,恬静俊美,身着麻布衣,手持尖底瓶,半蹲身子,微笑着凝视水面,生动的再现了6000年前母系社会健美的劳动妇女形象。

半坡博物馆位于西安东郊浐河岸边,距西安市区大约8公里,占地123亩,它是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半坡遗址是一座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的村落遗址,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于1953年发现,1954年~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所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遗址面积1万平方米,在发掘中共清理出房屋遗迹40多座、地窖遗迹200多座、灶坑80多个、柱洞400多个,以及陶窑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以及数量可观的彩陶、雕塑等艺术品和各类装饰品。这些考古资料,较全面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是黄河中游地区史前社会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1958年半坡博物馆建成并开放,它是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博物馆。

半坡导游词 篇2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这是遗址发掘前的一幅照片,这个扶黎耕作的农人可能不会想到,在他的脚下,一座举世瞩目的史前遗址即将展示于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半坡遗址被发现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兴邦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进行的田野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陈毅副总理途经西安,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他感慨万千,连声赞叹,回到住所后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四首。第二天,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三十万元建立半坡博物馆。中央很快有了批复,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第一主题展厅:

现在我们来看半坡村落复原图(或模型)。

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总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00年——5600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议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祀仪式的场所,相当于六千年前的“大会堂”。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遗址前区西南部:

这里就是半坡遗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发掘后的村庄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这是一座地面圆型房屋的遗迹,门朝南开,有一个门道,柱洞呈圆形排列,形状是扁长形,可知支撑房屋的木柱为扁长木板。这种房屋在建筑学上称穹芦状房屋,复原后外表形态类似北方的蒙古包。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遗迹,门向南开,有一个斜坡状门道,门道两侧有两组对称的柱洞,是防雨门篷的支柱留下的遗迹,门道里侧有一道门坎,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房屋中心有一个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烧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为人们坐、卧、休息、活动全在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因为当时还不会筑墙,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间。这类房屋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从四壁将木椽斜伸向房中间悬壁交接,构成四面坡状的屋顶。屋内有2根立柱支撑顶部,木椽上以藤条、植物茎叶等缠绕作面层,外敷草泥土,复原以后,是一个带有防雨门篷的四面坡状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门篷的出现,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雏型。这是同类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小孩瓮棺葬:

在这座房子后边,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瓮棺。半坡人时代,对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庄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瓮棺葬。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对小孩采用这种特殊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受另一种信念的支配,其一,因为当时氏族制度的制约,未成年小孩不能进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为人类自然感情的影响,当时已产生了灵魂概念,他们认为小孩太小,不会走路,期望灵魂能常和亲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丢弃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亲也不忍舍弃,于是埋在亲人身边,便于照料,体现了母爱的关怀。这座瓮棺发掘时,里面有一具2-3岁的小孩骨骼。

新发掘遗址区:

20__-20__年,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扩建工程,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随工考古清理,获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经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归入遗址保护大厅之内,供保护参观研究。

祭祀遗址: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曾用非常虔诚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们曾把劳动的收获和成果以燃烧的方式献给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献给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来成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祭祀坑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从他们的堆放方式和器形来看,既不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们的南边约两米处,立着一个约80公分高,直径约20厘米经过加工的石柱,这显然也不是生产工具或其它实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类遗址中均未见过。祭祀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村庄的中心区,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半坡人礼拜天地的特殊地点——祭祀区,这种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为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二层台墓葬:

在居住区中心区发现墓葬极为少见,它似乎与当时的墓葬制度是相违背的。而这种二层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墓主人是谁?为什么给他的埋葬规格要远远高于一般人?为什么埋在这里?这是很难解开的谜!

灰坑葬:

这是一座灰坑遗迹,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这个灰坑里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具儿童尸骨,呈俯身状,双手似向后背着,这种形式在半坡首次发现,是惩罚?是祭祀?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遗址前区东段:

文化堆积层:这里是发掘遗址时留下的一段地层剖面,在考古学上称文化堆积层,其中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半坡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两米,最浅处距地面仅50公分,分四层两期,早期为下两层,距今约6700多年;晚期为上两层,距今约5600多年。

分界小沟:

这条小沟正好穿过居住区中心,把村庄分成两部分,小沟宽和深各1.8米,沟内没有发现排水的痕迹,推测为半坡人的分界沟,相当于今天的界墙。反映了半坡村落当时可能由两个大的母系家族组成,也可能是一个胞族由两个女儿氏族组成,他们以沟为界,和睦共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窖是遗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径2米,底径2.7米,高1.8米,为圆形袋状窖穴,是半坡人集体储存粮食和采集来的其它食物的公共仓库。这个地窖底部和内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烧烤过,干燥平整,是储藏食物的理想场所。这种地窖在遗址中共发现200多个,均在房屋外面,可见当时尚处于集体共有制时期,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共同拥有一切财产,物品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制生活。

遗址中部: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遗迹相互叠压的情况: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迹;后来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层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两次房屋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在史前遗址中,如果未经过扰动或人为破坏,地层序列是按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层越靠近地面,每一层都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传递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这就是文化堆积层,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和房屋建筑的相互叠压。从这三层房屋的重叠情况我们可知,从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续不断发展的。

硬土圈柱洞:

硬土圈柱洞是对支撑房屋的木柱的一种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个比柱子直径大一倍的深而圆的大坑,在坑底部垫杂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实,上面再铺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湿和腐朽,将柱子立在上面中间,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块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围一层层地填土夯实,高出地面再堆一个约十几公分的草拌泥圈,烧烤使它坚硬,这样可以起到稳固柱子的目的。这种硬土圈柱洞可以称最早的柱础。

遗址后区南部:

这里三座房屋都属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门蓬,屋内西部有一个十几公分高的土台,用火烧烤过,光洁平整坚硬,可能是当时人睡觉的土炕;东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动场所。清理这座房屋时,发现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测此房仍为四面坡状,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圆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浅了,进门后有两道隔墙,墙后形成“隐奥空间”,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撑顶部,房内墙壁和地面均经火烧烤,用以防潮。墙体和屋顶已经分离,出现了屋檐。这种房屋格局已有了后来房屋“一明两暗”的原始雏形。

这座房屋出现于半坡晚期,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构成基本框架,分为整齐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坚固,由两旁向中行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屋顶。整个房屋呈一个非常规则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这种建筑形式还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已趋形成,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开先河。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陶窑遗址。

陶窑: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这里。半坡人的制陶区共发现六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这是一座横穴窑,它由火膛、火道、窑箅、火眼和窑室几部分组成。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一些。这种陶窑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结构合理,制作巧妙,温度已可达800-1050℃左右,为后来的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大围沟:

观众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沟是保护村庄的大围沟的一部分。大围沟围绕村庄一周,呈不规则圆形,长约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底径1-3米,内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敌对氏族的骚扰。大围沟出土量约11000立方米,很难想像当时的半坡人用简单的石铲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设施。

墓葬区:

在半坡村落居住区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很有规律,死者的头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现出了灵魂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有灵魂,并且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头向西,便可以进入鬼魂世界。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对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钵、碗等,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生前地位相当,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对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种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约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四个女性合葬,年龄约15-25岁,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时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将尸体先停放或埋在一个地方,待其腐烂后,将骨骼堆积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埋葬。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血肉是人世间的,肉体腐烂后骨骼进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一些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举行二次葬时往往还举行一定的仪式。

俯身葬死者面朝下爬伏状埋葬,商周后这种葬俗还有流行。屈肢葬发现较少,这种葬式一直延续到汉代以后。这两种葬式均为对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女孩墓:

这是一座埋在居住区的特殊墓葬,墓主人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它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椁,随葬品有陶器、石球、石珠、耳坠、一钵粮食等共69件,远远超过成年人。对小女孩如此的厚葬反映了她特殊的身份和地位,也是母系氏族妇女享有特权的一种体现。

瓮棺群:

这是一组埋葬小孩的瓮棺,共有九座,处在不同的地层。居住区共发现瓮棺葬79座,反映了儿童的死亡率较高。瓮棺的盖上或底部多有一个孔,为人们有意识的钻孔,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具体表现,他们认为小孩肉体虽死,但灵魂未灭,小孔是供灵魂出入的孔道。

遗址前区北部:

圈栏遗迹: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饲养家畜的圈栏遗迹,遗址中共发现两座,为不规则长方形。半坡人饲养的五种家畜中,猪和狗的骨骼最多,猪主要供食用,发现猪的骨骼多为半岁至一岁左右的幼猪;狗主要因其机敏的特性,大多被驯养后看家护园,帮助主人狩猎。此外半坡人还驯养有牛、羊、鸡等动物。

双连灶:

这是一座露天的大灶坑,它由两部分组成,西边是一个圆形,东边是椭圆形,中间有火道相通,两边深约1米,底部和侧壁都有很厚的红烧土层,说明曾被长期使用过。这显然不是属于某个家庭,而应是集体使用的,它除了保存火种的作用外,很可能是半坡人吃“大锅饭”的地方。还有可能是聚落举行庆祝活动或宗教祭祀活动的场所。

观众朋友,到这里半坡遗址及相关文化内容已全部为您介绍完了,感谢大家光临半坡,希望半坡能为您留下深刻印象,希望我的讲解能为您带来一段愉快的时光,期待您的再次光临,再见。

虽然,岁月的风尘湮没了诸多人类走过的重要遗迹,但它不可能永远尘封,全部消失。1953年春,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东郊浐河畔的半坡村的一次偶然发现,洞开了公元前4800—4300年间的一处关中地区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聚落遗址——半坡遗址。从此,半坡遗址上的人类印记重见天日。

半坡导游词 篇3

半坡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半坡先民在这里生活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斑斓多彩的史前文明,展现了半坡先民的聪明才智。1961年国务院确定该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半坡遗址,展示出土文物的文化魅力,1958年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开馆后,我国几代领导人以及很多国家的元首前来参观,给予高度评价。1997年,中宣部公布为“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__年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要深入了解生活在半坡遗址上的远古先民。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怎样生活?如何劳作?创造了哪些文明?制作了哪些物品?留下了多少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参观那一件件、一串串的精美物品;那一点点、一片片的史前印迹;那一粒粒、一罐罐炭化了的粟壳等等,就会使您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漫步在人类童年的半坡遗址上,沐浴着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文明的曙光,带着敬仰,带着敬慕,带着敬佩,带着无垠的想象,您一定会走向文明的远方……

距今约1万年左右,中国广大地区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现、陶器的制造以及农牧业的产生,是这个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识。半坡先民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在这片沃野平川上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史前文明。

半坡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遍及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现在我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陕西省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的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

我们来看这个图表,这里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主要成就,半坡遗址中没有发现铜器,治玉工艺也还没有兴起,代表其它成就的遗迹、遗物都有发现。

第一组 半坡人:

观众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半坡人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有多高?

这就是根据出土的头骨复原出来的半坡人。

我们从体质人类学分析,半坡人属于蒙古人种,在形象、身高、智力等方面,都与现代人没有大的差别。由于当时的生存条件相对恶劣,半坡人的寿命大都仅在三四十岁之间。

第二组 生态环境:

半坡村落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半坡人利用这种天时地利,占得了文明发展的先机。

通过孢粉分析我们知道,六千多年前这里就生长着铁杉、松树、云杉、竹、栎树、柳树、胡桃、榆树、栗等,这些植物多喜爱温和湿润的气候。动物标本有竹鼠、獐、斑鹿、鸡、鱼等。通过这些动植物标本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半坡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应属亚热带气候。

半坡聚落选址特征:

古代文明发源地大多选在河流两岸,这些地方土壤肥沃,适宜耕种,距水源近,生活便利,地势较高,又无水灾之害,半坡人也不例外。

半坡遗址平面布局图:

半坡遗址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半坡聚落由一条大壕沟分为三部分,壕沟内是居住区,壕沟东边为陶窑区,北边是墓葬区。在已发掘的遗址范围内,共发现防御设施2套、房屋基址40多座、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祭祀遗迹1组、各类墓葬25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上万件。20__年,在居住区的中心地带发现了重要的祭祀遗迹。

半坡遗址导游词3

人类的出现,特别是人类文明的出现,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迹。六千多年前,在人们今天叫做半坡的这个地方,居住着一支远古先民,考古学家把他称为半坡人。半坡人在半坡这片土壤膏腴,草木繁茂,鸟兽翔集,气候温润,濒临浐河,便利生活的地方,以母系氏族为纽带繁衍、生息,创造了还另今人叹为观止的史前文明。人面鱼纹造型的绘画艺术就是史前文明的代表之作,今天的人们仍然无法定论它的确切含义,奇迹就这样发生了。我们为有这样创造奇迹的半坡先民而骄傲、自豪。

生活在那个遥远年代的半坡人,他们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氏族成员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男女老幼之别,男性以狩猎、捕鱼、制陶、建筑房屋为主,女性以采摘、纺织、农桑维持氏族成员生计。氏族内部每遇重大问题,在女首领的主持下,全体氏族成员聚集在村落中央的那座大房子广场前,平等地讨论问题,决定由女酋长定夺,这就是母系氏族社会里的法则。

处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的半坡远古先民,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不管风吹日晒,电闪雷鸣,疾病与灾害、胜似闲庭信步。他们用自己聪明智慧的头脑和灵巧勤劳的双手,构建了五彩缤纷的活动舞台,浓墨重彩地上演了一幕幕鲜活的史前文明剧。我们赞美半坡人,歌颂文明,编织幸福,放飞梦想,创造未来。

半坡导游词 篇4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半坡导游词 篇5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20xx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半坡导游词 篇6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踏访古老的半坡遗址。

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它是在半坡遗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的。馆内现在仍保存着已发掘和未发掘过的部分遗址,通过对遗存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鉴定得知,这是一座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遗留下的村落遗址,距今已经六千多年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半坡姑娘雕塑,这位高挽着发髻,面含微笑,秀美隽雅的半坡姑娘正蹲踞水边,望着水面,凝神遐思,她手里拿着的打水瓶子,正是六千年前半坡人使用的典型器物——尖底瓶。

也许您会问:这尊雕塑的寓意是什么?六千年前的人类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他们的婚姻形态是怎样的?他们是天下为公吗?母系氏族就是女人掌管一切吗?的确,六千年过去了,因为那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半坡人留给了我们太多的神秘,太多的难解之谜!庆幸的是,半坡遗址的发掘,上万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出土,使我们有机会窥探那遥远而不可知的年代,去撩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神秘,去感受六千年前半坡人的生活!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我们即将看到的,是半坡人在六千年前居住生活过的地方。

这是遗址发掘前的一幅照片,这个扶黎耕作的农人可能不会想到,在他的脚下,一座举世瞩目的史前遗址即将展示于世人面前。

1953年春,在西北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半坡遗址被发现了。1954年秋至1957年夏季,由石兴邦先生主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这里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科学发掘,这是中国考古学历史上,第一次对一处大型原始聚落遗址进行的田野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1956年3月份,陈毅副总理途经西安,考察了正在发掘的半坡遗址,他感慨万千,连声赞叹,回到住所后仍难抑激动的心情,即兴赋诗四首。第二天,就向国务院发了电报,建议拨款三十万元建立半坡博物馆。中央很快有了批复,1956年9月20日,半坡博物馆正式破土动工,1958年4月28日建成开放。

现在我们来看半坡村落复原图(或模型)。

半坡村落呈不规则圆形,以一条大围沟为界分为三个部分:围沟以内是居住区,沟外北边是墓葬区,东边是制陶区,村落中心有一条小沟穿过,将村落分成两部分。总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储藏东西的地窖200多座,饲养家畜的圈栏2座,各种墓葬250

座,陶窑6座,各类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达万件之多。丰富的遗存证实这是一座距今6720xx年——5620xx年间的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它揭示了一段没有文字记载的辉煌历史。

半坡村落布局严谨,建筑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围,密布着氏族成员居住的小房子,面积一般在十几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门朝向中心大房子,体现了当时的氏族是一个团结向心的整体。小房子是氏族内成年女子的住所,她们晚上在这里接待外氏族前来走婚的男子,并与之结成对偶夫妻,开始一段时间的偶居生活,因此,半坡人的婚姻形态是对偶婚。大房子则是老人、儿童居住的地方,也是氏族举行集体聚会、商讨事务、举行氏族议事会以及进行各种祭祀仪式的场所,相当于六千年前的“大会堂”。从村落的整体规划布局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制度规范,按照一定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生活着的高度发达的母系氏族聚落群体,她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在一起,在一个女性氏族首领的带领下,过着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制生活。

这里就是半坡遗址,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经过发掘后的村庄原貌,六千年前,半坡人在这里生活了千年之久。这是一座地面圆型房屋的遗迹,门朝南开,有一个门道,柱洞呈圆形排列,形状是扁长形,可知支撑房屋的木柱为扁长木板。这种房屋在建筑学上称穹芦状房屋,复原后外表形态类似北方的蒙古包。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这是一座半坡半地穴式方型房屋的遗迹,门向南开,有一个斜坡状门道,门道两侧有两组对称的柱洞,是防雨门篷的支柱留下的遗迹,门道里侧有一道门坎,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而设。房屋中心有一个灶坑,供房屋主人取暖照明和烧烤食物所用。居住面用泥抹得很平整,因为人们坐、卧、休息、活动全在这里。半坡早期的房屋均为半地穴式,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因为当时还不会筑墙,所以一半伸入地下以增加房屋空间。这类房屋的特点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方形土坑,以坑壁作墙壁,从四壁将木椽斜伸向房中间悬壁交接,构成四面坡状的屋顶。屋内有2根立柱支撑顶部,木椽上以藤条、植物茎叶等缠绕作面层,外敷草泥土,复原以后,是一个带有防雨门篷的四面坡状的半地穴式方型房屋。防雨门篷的出现,使房屋初具后世“前堂后室”的建筑雏型。这是同类房屋中保存最好的一座。

在这座房子后边,有一座埋葬小孩的瓮棺。半坡人时代,对成年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埋葬方式,成人死后埋在村庄的共同墓地,小孩死后,一般采用瓮棺葬。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对小孩采用这种特殊方式?这是因为他们受另一种信念的支配,其一,因为当时氏族制度的制约,未成年小孩不能进入成人墓地;其二,是因为人类自然感情的

影响,当时已产生了灵魂概念,他们认为小孩太小,不会走路,期望灵魂能常和亲人在一起,因此不能丢弃在外。另外,小孩死后母亲也不忍舍弃,于是埋在亲人身边,便于照料,体现了母爱的关怀。这座瓮棺发掘时,里面有一具2-3岁的小孩骨骼。

新发掘遗址区:

20xx-20xx年,为配合半坡遗址保护大厅改扩建工程,半坡博物馆考古队对施工地点进行随工考古清理,获得了重要的考古发现,经多次修改施工方案,终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归入遗址保护大厅之内,供保护参观研究。

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曾用非常虔诚的方式祭祀地神和天神,他们曾把劳动的收获和成果以燃烧的方式献给天神,以埋于地下的方式敬献给地神、谷神。祭祀天地后来成为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古老的祭祀制度的主要内容。在这个祭祀坑里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侧有两组陶器呈圆形堆在一起,一组有49个,多为鸡蛋大小的陶罐;另一组为数量更多更小的陶器。从他们的堆放方式和器形来看,既不是实用的生活器皿,也不是存放或陪葬,在它们的南边约两米处,立着一个约80公分高,直径约20厘米经过加工的石柱,这显然也不是生产工具或其它实用器,以前在半坡或同类遗址中均未见过。祭祀坑所处的位置正好在村庄的中心区,是大房子旁的中心广场,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后我们初步认为,这里是半坡人礼拜天地的特殊地点——祭祀区,这种祭祀形式在仰韶文化遗址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重大的考古学价值,为研究原始宗教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

在居住区中心区发现墓葬极为少见,它似乎与当时的墓葬制度是相违背的。而这种二层台式的墓葬在仰韶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墓主人是谁?为什么给他的埋葬规格要远远高于一般人?为什么埋在这里?这是很难解开的谜!

这是一座灰坑遗迹,灰坑即原始人的垃圾坑。但在这个灰坑里却意外的发现了一具儿童尸骨,呈俯身状,双手似向后背着,这种形式在半坡首次发现,是惩罚?是祭祀?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

文化堆积层:这里是发掘遗址时留下的一段地层剖面,在考古学上称文化堆积层,其中包含了古人类长期生活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存。半坡的文化堆积层最厚处达两米,最浅处距地面仅50公分,分四层两期,早期为下两层,距今约6700多年;晚期为上两层,距今约5600多年。

这条小沟正好穿过居住区中心,把村庄分成两部分,小沟宽和深各1.8米,沟内没有发现排水的痕迹,推测为半坡人的分界沟,相当于今天的界墙。反映了半坡村落当时可能由两个大的母系家族组成,也可能是一个胞族由两个女儿氏族组成,他们以沟为界,和睦共存。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地窖是遗址中最大的地窖,口径2米,底径2.7米,高1.8米,为圆形袋状窖穴,是半坡人集体储存粮食和采集来的其它食物的公共仓库。这个地窖底部和内壁涂有草泥土,并用火烧烤过,干燥平整,是储藏食物的理想场所。这种地窖在遗址中共发现200多个,均在房屋外面,可见当时尚处于集体共有制时期,没有私有财产,人们共同拥有一切财产,物品平均分配,过着原始共产制生活。

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房屋遗迹相互叠压的情况:最下面的一圈柱洞是最早建立的房屋留下的痕迹;后来房屋倒塌了,若干年后,人们又在其上再次建造房屋;最上面一层是最晚期的半坡人在前两次房屋的废墟上建起来的。在史前遗址中,如果未经过扰动或人为破坏,地层序列是按古人类生活年代的早晚自下而上排列的,越早期越深,年代越晚地层越靠近地面,每一层都有不同时期的遗存物,传递出不同时期的文化信息,这就是文化堆积层,它主要的形成原因是生活垃圾的堆积和房屋建筑的相互叠压。从这三层房屋的重叠情况我们可知,从早期至晚期,半坡村落是延续不断发展的。

硬土圈柱洞是对支撑房屋的木柱的一种加固方法。即先在地下挖一个比柱子直径大一倍的深而圆的大坑,在坑底部垫杂草硬土或碎陶片,加以夯实,上面再铺些陶片和石片,使柱子不易潮湿和腐朽,将柱子立在上面中间,有的在柱子下放一块大而平的卵石,以防下陷。然后在周围一层层地填土夯实,高出地面再堆一个约十几公分的草拌泥圈,烧烤使它坚硬,这样可以起到稳固柱子的目的。这种硬土圈柱洞可以称最早的柱础。

这里三座房屋都属半坡晚期。方形半地穴式房屋有防雨门蓬,屋内西部有一个十几公分高的土台,用火烧烤过,光洁平整坚硬,可能是当时人睡觉的土炕;东部的居住面有灶坑,是日常活动场所。清理这座房屋时,发现有二十多根炭化的木椽由四周倒向中心,由此推测此房仍为四面坡状,且由于失火而倒塌了。

圆形房屋半地穴已很浅了,进门后有两道隔墙,墙后形成“隐奥空间”,中心有灶坑,旁有四根立柱支撑顶部,房内墙壁和地面均经火烧烤,用以防潮。墙体和屋顶已经分离,出现了屋檐。这种房屋格局已有了后来房屋“一明两暗”的原始雏形。

这座房屋出现于半坡晚期,是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房屋由十二根木柱构成基本框架,分为整齐的三排,每排四根,柱子深入地下1.3米,非常坚固,由两旁向中行搭设椽木,形成人字形两面坡式的屋顶。整个房屋呈一个非常规则的矩形,且已由地下走上地面,代表了当时房屋建筑的最高水平。这种建筑形式还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墙倒屋不塌”式的古典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已趋形成,在中国建筑史上首开先河。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陶窑遗址。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陶窑之一,那些精美的彩陶就出自这里。半坡人的制陶区共发现六座陶窑,其中横穴窑4座,竖穴窑2座。这是一座横穴窑,它由火膛、火道、窑箅、火眼和窑室几部分组成。横穴窑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现了竖穴窑,构造更先进一些。这种陶窑虽然较小、较简单,但它结构合理,制作巧妙,温度已可达800-1050℃左右,为后来的大型先进的陶瓷窑奠定了基础。

半坡遗址出土完整或能够复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多万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见制造陶器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产活动。

观众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深沟是保护村庄的大围沟的一部分。大围沟围绕村庄一周,呈不规则圆形,长约300多米,宽6-8米,深5-7米,底径1-3米,内沿高出外沿1米多。它的主要作用一是防水排水,二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和敌对氏族的骚扰。大围沟出土量约11000立方米,很难想像当时的半坡人用简单的石铲如何完成这样艰巨的工程。它是半坡人有效的防御设施。

在半坡村落居住区的北面,是半坡人的墓葬区,面积约6000平方米,发现有成人墓葬174座,墓葬排列整齐有序,很有规律,死者的头一律向西或西北,表现出了灵魂观念。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人死以后有灵魂,并且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生活,而西方就是鬼魂世界,死者头向西,便可以进入鬼魂世界。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对死者大多都有陪葬品,主要为日常生活用品,如打水的瓶子、炊煮的罐、盛物的盆、钵、碗等,数量一般为三四件,差别不大,看来死者生前地位相当,人人平等,死后也平等相待。

仰身直肢葬是对正常死亡的人的一种葬式,一般都有陪葬品。

合葬墓有两座,一座为两个男性,年龄约30-40岁,可能是俩兄弟;一座为四个女性合葬,年龄约15-25岁,可能是四姐妹。在半坡没有发现成年男女即夫妻合葬墓,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形态及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半坡人时期实行对偶婚,夫妻双方分属不同氏族,本氏族人禁止通婚,实行男到女家走婚,男子的生产、生活、死后埋葬等都是自己氏族的事,他与通婚的女子只有婚姻关系而无经济关系,因婚姻关系不稳定,所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缘关系按女方计算,财产也按母系继承。这是母系社会的一大特征。

二次葬是半坡氏族部落时代主要的葬俗之一。其葬法是人死后将尸体先停放或埋在一个地方,待其腐烂后,将骨骼堆积在一起进行第二次埋葬。当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血肉是人世间的,肉体腐烂后骨骼进行正式埋葬,死者才能进入鬼魂世界。一些处于原始时代的民族,举行二次葬时往往还举行一定的仪式。

半坡导游词 篇7

外景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20xx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0xx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遗址大厅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区

以围沟为界,东边为制陶区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墓葬区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瓮棺区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围沟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xx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20xx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半坡导游词 篇8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人面鱼纹是半坡彩陶画的典型作品,这一生动的形象反映了半坡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人面鱼纹线条明快,人头像的头顶有三角形的发髻,两嘴角边各衔一条小鱼。此图反映了半坡人和鱼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特殊的感情,可能是半坡氏族崇奉的图腾。

尖底瓶是半坡出土的最具特点的陶器之一。它是巧妙运用重心原理的一种汲水器。具体方法是在双耳上系上绳子,由于水的浮力,瓶子一接触水面就自动倾斜,灌满水后又因为重心移动而自然竖起。用它盛水还有两大特点,一是便于手提与肩背,二是口小,灌满水后从河边到居住区的路上水不容易漫出。

先民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范例。

半坡小孩实行瓮棺葬。小孩死后,大人先在房屋附近地上挖个坑,放个大陶瓮或罐,把小孩尸体放在里面,上面盖个陶钵或陶盆,并在当中凿个洞,可能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通道。较大的孩子则用两个陶瓮对起来埋。孩子埋葬在房屋附近,这充分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眷恋之情。半坡出土的小孩瓮棺共有73个。由于当时自然条件很差,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加之疾病流行,小孩死亡率很高。

半坡导游词 篇9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导游词 篇10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半坡导游词 篇11

各位游客您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久负盛名的半坡博物馆,它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灞河之间,建成于1958年,是新中国第一个反映原始社会的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一处比较完整的典型的母系氏族村落遗址,距今约6020_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这种文化遗址于1920_年首先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所以被命名为“仰韶文化”。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彩绘陶器,因此仰韶文化也称为“彩陶文化”。现在博物馆有两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而半坡所处的灞、浐两条河流也是古代“八水绕长安”中八水的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现在请大家看,台阶上的那建筑便是遗址大厅,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半坡遗趾”四个醒目的大字了吧,这四个字是由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如果仔细看,四个字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那就是“趾”字。按理说应该是“土”字旁,但郭老却写成“足”旁。对于这个,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郭老一时喝多手下之误;但更多的人认为郭老之所以这样写是有他的用意的,它意味着我们的祖先从远古一步步的走向了现代。

遗址大厅

各位游客,请随我一同步入遗址大厅内去拜访一下半坡人吧!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沟、囿、陶、罐的大总体便是半坡遗址了。它是1953年春在灞桥水力发电厂建设施工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在陈毅元帅的建议下修建了该馆。而后,又从54年秋到57年夏先后对其进行了5次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半坡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骨制和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能寻觅到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

在遗址中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囿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具。

各位游客请看,在遗址大厅的中央,有一座复原后的圆形房屋遗址,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它的不同之处。哦,对了,这座房屋与别的房屋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村落的最中央而且面积最大,有160平方米,而村庄内其它的房屋面积小而且门都是朝南开,构成了一个向心状,将大房子团团围住,这就从形式上反映了这座大房子的重要性。

大家知道这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吗?这房子曾经也引起了许多考古学家和民俗学家的极大兴趣,经研究我们知道了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大会堂。这房子的一大用处是供老人和孩子们居住的:这些老人当中可能包括岁数较大的妇女即母系氏族的酋长。另一个作用在此举宗教礼仪活动:如儿童长大之后在此举行成丁礼。如果氏族成员们遇到了什么问题,象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对外族进行报复等问题,氏族成员都要在此举行议事会,进行商讨。这房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氏族成员受教育的场所。当一天劳动之后,氏族成员围坐在火膛周围听有经验的妇女讲授生产生活经验。

现在我们再来参观一下半坡各个时期的房屋:

这两所分别为半坡人早期居住的房屋。一所是圆形的房屋东西直径为6.3米,南北直径6.7米,门向南开,门宽1.10米,门两侧有隔墙,中间的灶炕被后期的一个窑穴所破坏。另一所是半地下式的方形房屋,此房边长为3.8米,深为0.7米,入口为斜坡式。入口两侧有四个对称的柱洞,灶坑居中,这所房屋的结构简单,但也比较潮湿。

再看这所半地下式的长方形房屋,此遗址东西长4.4米,南北宽3.2米,深64厘米。西部比东部高出约10厘米,形成了一个平台,是半坡人睡觉的地方。挖掘时在房屋的东部发现了一些陶罐、箭头和盛贝壳的碎罐。这都说明了半坡人睡觉有固定的地方,放置东西也有一定的顺序。

这个遗址是后期的房屋遗址。此遗址面积为17平方米,门向南开,地面上铺有一木板,四周竖有10根大柱子,大柱子间用藤条连起一些小柱和木板,房子的里外都用草泥涂上,这是最早的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这座房屋已有了中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为北方典型的房屋形式。

陶窑展区

以围沟为界,东边为制陶区

陶窑展厅展出了半坡先民使用的陶窑一座。虽然陶窑已残,但还能看出内部结构和使用方法。在遗址中我们一共发现了6座陶窑。窑分为横穴和竖穴两种,由火膛火道,窑箅和窑室组成。半坡早期使用的是横穴窑,后期使用的是竖穴窑,竖穴比横穴先进。陶窑是人类第一次借助水,火的帮助,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作出的物质,制陶术是人类在大自然斗争中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半坡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种类繁多,大小各异。但由于陶窑体积较小,每窑每次只能烧出3—5件小器或1—2件大器。虽然使用木材作燃料,但温度却可以达到800—1000℃左右。火候好时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好,彩陶颜色纯正,不禁使人感慨万分。陶窑的形式虽然粗陋,结构简单,但却完整合理。当时人们利用它烧出了人们的生活用品,也烧出了色彩绚丽的彩陶艺术品,为当时人们的生息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原始文化大放异彩。

墓葬区

围沟北边为墓葬区,这里主要是埋葬成年人的公共墓地,埋葬的形式有仰卧伸展葬,伏卧葬,屈肢葬等各种形式,但头部一律朝西。另外还有5例为集体改葬的二次葬。这个有名的墓葬遗址说明当时人们非但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灵魂观念,而且已经有了葬礼这种宗教行为。

当原始人类还差不多过着动物般生活的时候,他们还不能将自己同自然分开,对于自身的生死没有那么关注。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生活在距今大约四五十万年前,他们的尸骨被随意乱扔,说明他们还没有产生灵魂观念,更不要说还会想到人死后灵魂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的宗教观念。从考古发现,宗教最早产生于大约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我国山顶洞人的遗骸周围,就发现撒有含赤铁矿的红粉末,并有钻孔的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做为陪葬,说明当时就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和对鬼神的崇拜。半坡遗址的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对于灵魂观念,鬼魂崇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当时已有了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和墓葬方式如死者头部朝西,表明灵魂的去向,可能与是否傍晚太阳在西方落下表明一天结束的观察中受到启发,认为人死后也像太阳落山,到西方的另一个世界。半坡村墓葬遗址中,儿童和成人墓地分开,反映了人们已对灵魂做出区别,相信冥间也有年龄层次的分别。此外,从墓葬中也可以看出仰卧伸展葬者可能为当时氏族中地位稍高一点的人或一般的村民,而伏卧葬,屈肢葬者为当时氏族战争中被俘获的人或者是一些因疾病死亡的人。人们认为他们因怨而死,死后灵魂无法安宁,一定会成为怨鬼作祟于人间,所以必须用残酷手段处置他们,使他们无法作祟于人间,实行二次捡骨葬可能是认为尸体腐烂以后灵魂才能最终从肉体中解脱出来获得自由或转生。

瓮棺区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围沟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20_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20_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第一展室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生产工具,有石刀、石镰、陶刀,还有加工小米的石磨盘。

半坡人在白鹿塬这块肥沃的平原上,在女酋长的率领下,用石斧砍伐树木,用石锄修整土地,用石铲和木棒刨出一个个小坑,将种子插种下去。当时人们还不知道种庄稼要浇水,施肥,真正的是靠天吃饭。如果遭遇到旱灾或水灾可能就颗粒无收,不过好在当时风调雨顺,到了秋天,妇女们又成群结队用石刀和陶刀、蚌壳来收割,后来又发明了镰。收割以后,妇女们先用自己的手将他们加工成谷子,再用一种类似于石磨的东西脱去谷子上的糠,便加工成了小米。小米这种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它具有其它作物不可比拟的优点:耐旱,早熟,成熟期短,且久藏不坏。这些为半坡人能够在此定居400多年之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农业的出现而产生的家畜饲养也是半坡人的生活来源之一,发现的两个圈栏建筑遗址和一些动物骨骼说明先民们已开始饲养狗和猪,并开始对羊、牛、马、鸡等家禽家畜进行驯养。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了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许多陶器上都绘有各式各样的纹饰:绳纹,网纹,几何形花纹和动物纹。纹饰中可以看到有奔跑的鹿、跳动的青蛙、狰狞的猪面以及或静卧或腾跃、或追逐游泳的各种各样的鱼纹。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有两头一身或两身一头的鱼,还有多身人面,鱼身鸟头的奇特形象,这些朴素真切的图案,非常明确而又肯定地反映出对象的特征。半坡彩陶上的纹饰可能就是民族图腾的起源。我国古时从图腾崇拜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是非常富有想像力和幻想力的,而且这些奇特的思想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感情和意念,就像人世间本没有什么龙、凤、麒麟。可能是远古部落间的连年战争,一方为了战胜另一方,力图把所崇拜的动物中的各种有力优美特点集中到一种动物上来,再加上些夸张的手法,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龙和凤的形象。

半坡人在雕塑方面的手艺也是极高的,有陶质人头塑像,鸟形雕塑和兽形盖钮。在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这个葫芦状的陶埙,我们称之为女人腰。它是我国最早的吹奏乐器,被誉为华夏吹埙第一人的刘宽忍先生曾与贾平凹先生合作出版了一盘磁带名叫《风竹》。刘先生埙声悠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远古时代,贾先生吟唱堪称声情并茂,两人珠联璧合,乃是乐坛的一大盛事。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听听,真的会使大家有不错的享受。

半坡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渐渐地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这里展出的是半坡出土的骨刀、陶纺轮、石纺轮、骨梭、骨针等。当时的半坡人已经会织布,他们所用的原料主要是麻和兽毛。当时的纺织机是一种水平式的,只能固定住线的一端,另一端要固定在人的身上,来回穿梭织布。从遗留的麻布痕迹观察,粗的类似今天的麻布袋,细的类似帆布。麻布衣服主要为夏季穿着,冬天半坡人主要以兽皮为衣服。这个陶锉就是用来揉软兽皮的,经过加工后,兽皮更加耐用而且舒适美观。

这是半坡出土的骨针,从出土的遗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半坡人早期加工骨针先用骨头磨成针的形式,而后再穿孔,但这样的成功率很低,往往会前功尽弃。后来经过实践,他们发现粗骨比较好打孔,后来就打出孔后再磨成针,这样的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半坡的骨针可以同我们现在的钢针相媲美。骨针的发现说明了半坡当时已经开始缝制衣服,至于衣服的式样,当然没有我们现在的衣服品种多,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为连身,就好像我们现在的连衣裙,就是将整块的麻布或兽皮缝制起来,中间穿一根绳子便成了;另一种大概“衣”和“裙”分开,就像我们现在的露脐装,上身主要是护胸,下身主要是护腰和前身。就当时的文化水平来看,衣服不仅是用于防寒,而且还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有了吃的、穿的,当然就该有装饰品来妆点、美化一下自己了。半坡人发明了石簪子和陶簪子,盘贴在陶器上的绳状装饰物使之更加美观和实用。半坡人的装饰口材料十分广泛,有陶的、玉的、石的,也有用骨、角、牙和贝壳等。制作精细,以环饰,珠饰为主。另外还有坠饰和片状饰。就形状看有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长方形等。按用途分:发饰、颈饰、手饰、腰饰和贴衣镶嵌式。有的还刻制有各种纹状饰,分别佩带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看来爱美之心真是人皆有之,我们现在如此,古人更是如此。

在分配和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半坡人的头脑中产生了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这一时期出现在陶器上的等边三角形、各种形状的房子和人面鱼形的底纹,我们现在的高等数字和复杂的计算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为了记事和记数,半坡人创作了一些简单的符号,共有22种113个刻划符号,他们用这些符号记载其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记事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进行泥塑加工时刻划的,只有少数一些是在陶器上刻划的。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半坡人用刻划符号来表达他们彼此的思想交流,借以反映和记载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情况,这些记事符号被认为是我们最早的文字萌芽。

另外半坡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水蒸汽可以熟食,于是制作了陶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利用蒸汽的典范

半坡导游词 篇12

半坡人的社会组织是妇女领导下的母子氏族社会,从出土的文物反映先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个人财产,没有私有;既没有阶级又没有剥削;大家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生产力特别低下,人们生活的十分艰苦。

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制造出来的陶器,半坡人在制作陶器时,主要有两种方法,“泥条盘筑法”,这是制做陶器的主要方法,就是将陶泥搓成扁状的泥条,再一圈一圈地盘成需要的形状,经过磨光和口沿部分的修整,才送进陶窑去烧制;另一种方法是“捏塑法”主要用来制小的器皿,直接制成泥胎去烧制。半坡出土的陶器种类繁多,有经过筛选的陶土制成的表面光洁、质地细腻的细泥陶饮食器具,像碗、壶、盆、杯等,也有用掺着粗砂的陶土制成的耐高温、不易破裂的夹砂陶炊具。半坡的陶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半坡导游词 篇13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狩猎工具有矛和弓箭,还有一种很厉害的工具石球索。弓箭具有射程远,射速快,推进力大,准确度高,杀伤力强等特点,是当时最有效的工具。弓箭的出现避免了人和野兽进行面对面的搏斗,提高了远距离杀伤野兽的准确性,弓箭延长了人的手臂和腿,大大增强了们祖先同自然界斗争的能力。半坡人在狩猎中的另一件法宝就是用石球做成的“飞球索”,用它来狩猎大大提高了命中率。使用时手抓一球对准野兽的方向猛力旋转,遇到障碍物会自动缠住,这样便可以捕捉到逃跑中的野兽。飞球索这种古老的狩猎工具,在今天美洲印地安人和非洲一些原始民族中依然使用。在原始社会,人们不放弃一切可以捕杀到野兽的方法,为了获取肉食也会使用斧头,锤头,木棒等工具,甚至用设陷阱,网罗,围猎等方法来捕猎它们。

这里展出的是半坡人的捕猎工具,有鱼叉,鱼钩,鱼网,石网坠,陶网坠等。捕鱼是半坡人一项主要经济活动,浐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鱼场所。

俗话说,“姜太公钩鱼,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鱼所用的就是直鱼钩,对于传说的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在半坡遗址中我们确实发现了早期没有倒刺的鱼钩、鱼叉,但这些工具使用时极不方便,扎上的鱼稍作挣扎就会逃掉,最后由于人们不断的总结经验,终于发明了有倒钩和倒刺的鱼钩和鱼叉,它们制作得十分精细,几乎可以和今天的金属鱼钩相媲美。钓鱼的方法也与我们今天的方法相同,估计当时叉鱼法的使用多于钓鱼法。

石网坠是用扁平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河卵石块两侧打击出缺口。使用时系在网底部(网坠也有陶制作的),使鱼网能够沉到河底。鱼网我们虽未发现,但在发现的彩陶花纹中有索络形的鱼网饰花纹,这从侧面已经证明了半坡人已使用鱼网捕鱼。当时人们主要是用麻绳来结网,这网虽然简陋,但也会捕到数量可观的鱼,当然半坡人也可能是“竭泽而鱼”。

单纯的靠狩猎和捕鱼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后来在不断采集生活中,半坡的妇女逐渐发现某些草本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随着有意识的加以培养,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把一种类似于野生狗尾草的野生植物制成了粟,于是人们终于有了一种稳定的植物来源,为定居打下了基础。这个陶罐里所装的就是半坡人培育出来的粟及加工而成的小米。

半坡导游词 篇14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以东,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1958年,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半坡博物馆现有2个陈列室和1个遗址大厅。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纺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半坡导游词 篇15

现在我们看到了村落中发掘出来的一些瓮棺,他们是用来作什么的呢?瓮棺是专门用来埋葬小孩的。“夭折的幼儿被放入一个陶瓮,上面盖上一个陶盆,”这便是远古时期埋葬婴幼儿的理想工具。在当时有一个习俗:未实行“成丁礼”的幼儿是不能被埋入氏族公社墓地的,这一方面体现了母亲对死去小孩的体贴和爱护。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还未成长到足以保护自己的年龄,远离大人是很容易被野兽伤害的。然而失去爱子的母亲又怎能让自己的亲骨肉去遭受如此劫难呢?她们是多么的希望能时时的看到自己儿女的身影,便于常常照看。瓮棺的圆孔是用来把死者引到另一个世界—鬼魂世界,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突出表现,半坡人认为儿女肉体虽死,但灵魂不灭,那圆孔便是灵魂出入的通道。用瓮棺作葬具掩埋小孩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商周之后,类似的习俗在当代一些少数民族氏族中仍然可以找到。佤族小孩死后用席子捆在自己房屋附近;广东连南族尚未满月的孩子死去,人们认为他不会走路,不能在户外埋葬,就将孩子的尸体用树皮包起来埋在家里的床下面。

现代战争中的铁丝网体现了人们对某种外来危险的防卫。那么在数千年以前的人类社会是否也采用过防御外来侵扰的防卫措施呢?回答是肯定的。

6000年以前的氏族村落中不但有这样的防卫措施,而且规模宏大。在半坡遗址的村庄周围,环绕着一条全长300米,宽6—8米、深5—6米,河底宽约千米,而且还可以看到有木柱的痕迹。类似于这种大围沟在其它一些同时期的遗址中也有发现,除有排水、防水的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在原始社会,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极为有限,人们要生存,就要与大自然作斗争。大围沟便是这一斗争的产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的勤劳和勇敢。计算结果表明,半坡遗址大围沟总出土量为1.1万平方米,如果用载重量为3吨的卡车可载装3666辆。如此艰巨的工程却是我们的祖先在6000年前用简陋粗笨的石器工具完成,真是一大奇迹。

半坡的原始村落我们已经参观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再去看看在半坡所发掘出来的文物。

在第一展室里展出的主要是半坡人的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和玉器。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半坡人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场面。

根据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所使用工具的不同,历史学家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石器时代(新、旧),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最长,如果把人类历史按300万年计算,旧石器就占了299万年。约在距今1万年前,人类发明了磨制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千年前,发明了冶炼术,进入青铜器时代,半坡人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期。

半坡遗址位于浐河的第二阶地上,这里东面是林木茂盛的白鹿塬,西面是波光粼粼的浐河。在六七千年前,半坡这一带树林、竹林茂密,近处还有大片的草原和沼泽,其中生长着相当繁多的游食动物。从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狩猎动物骨骼来看,有斑鹿、水鹿、竹鼠、貉、狐狸、兔和鹏鸟等,其中又以斑鹿的骨骼为最多。这也许是因为因为斑鹿性情温驯,易于捕捉的缘故吧。

半坡导游词 篇16

今天的第一站我们先参观位于西安东部浐河沿岸的半坡,这里有一座大型的考古发掘遗址——半坡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

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进入大门,我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池里有一座雕像,是一个妇女拿着一只瓶子正在舀水。她手里拿着的瓶子可不是现在咱们平常用的瓶子,那是只尖底瓶。尖底瓶瓶头很小,两边有两个把儿能穿线,底也很尖,所以称之为“尖底瓶”。尖底瓶不但容易打水,而且水不容易溢出,所以这个尖底瓶的制作非常令我们现代人惊讶,谁都不会想到古人竟然有那么大的智慧。再看一下那拿着尖底瓶的是一位妇女,说明那时是母系社会,妇女地位非常重要。

继续往前走,我们进入了进入发掘遗址现场,远远就看到大门的上端“半坡遗趾”四个字,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趾”偏旁不是土,而是足,为什么呢?写错了吗?后来经导游介绍才知道,原来不是写错了,而是表示这是古人在这留下了足迹的意思。

步入这座建于考古发掘遗址,好似穿过奇妙的时光隧道,回到了距今6000多年以前,我们可以近距离、直观地一窥史前时代先人们的生活。往里面看,当时那些房子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些地基。房子分为三类:一类是小圆形的,一类是小方形的,还有一类是大圆形的。大圆形的房子一般是用竹竿和草编织而成的,有点像洞穴,这是穴居人从洞穴逐渐进化成房子的一种过渡。在小方形房子里,还有门槛,那是为了防止动物进家来偷食东西而建造的。

我还看到一个瓶罐,瓶罐上有盖子,盖子上穿着一个洞,这不是用来保存食物的,也不是用来盛水的。而这是他们的孩子在不幸夭折后,母亲对孩子的二次埋葬,那么二次埋葬是什么呢?就是把孩子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等皮肉腐烂,留下骨头摆整齐,塞进罐子里。那上面的盖子为什么留一个孔呢?据说是让孩子的灵魂升上天堂,所以这个孔叫做出魂孔。这个瓶子也是尖底瓶,尖底瓶既可用来装水,也可以用来埋葬孩子的尸骨。在门槛的后面,看到了一个锅灶,它只有边框,说明那时候人们能用火来取暖了。再往前走,有一个墓葬,这是两人合葬。你肯定会猜想是夫妻合葬,不过那时候是不会有夫妻合葬的,因为那时妇女的地位更优先些,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于男女地位不一样,埋葬就自然不能再一起了。一般都是姐妹、兄弟一起合葬。我再往中间看,有许多尖底瓶摆放在一起,那就是早夭孩子们的尸骨。那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呢?因为为了代表母亲对孩子的思念之情,想孩子永远陪伴在身边,她就把孩子放进瓶子里,每天都去看一下。再往前走一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墓葬,墓主人是一位族长的小女儿,她非常小,不幸夭折了就葬在这里。在出土墓葬时,发现了一些玉坠、玉镯等非常珍贵的陪葬品,说明这个小女孩的地位非常高。再往前走,我来到了一个展厅,展示了墓葬中的骨头。我看到了一副骨架,她的手是弯曲的,脚也是弯曲的,好像是被捆绑着,这说明她可能触犯了族里的规矩,从而被捆绑活埋了。我往旁边看,看到一位女性的尸骨,她的膝盖上有几件随葬品。在新石器时期,母系都有六至七件随葬品,而男性只有三至四件随葬品。

半坡遗趾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妇女地位的重要性。